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與思考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農村小學3-5年級全體學生的閱讀現狀問卷調查,對形成學生各種不良閱讀行爲的原因作了思考,並提出了一系列對策。我們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能引起更多人對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現狀的關注,探尋影響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根本原因,探尋改變這種現狀的策略,最終使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真正取得實效。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與思考論文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現狀相關對策

一、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界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然而農村小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同現行的《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要求相去甚遠,學生的閱讀現狀並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對農村小學3-5年級全體學生的閱讀現狀問卷調查,對形成學生各種不良閱讀行爲的原因作了思考,並提出了一系列對策。我們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能引起更多人對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現狀的關注,探尋影響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根本原因,探尋改變這種現狀的策略,最終使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真正取得實效。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農村小學3-5年級的全體學生,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了調查。

三、調查結果分析

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1.學生是否喜歡對科學的閱讀

表1.關於學生是否喜歡閱讀的調查

選項非常喜歡比較喜歡不太喜歡人數

(n=X)

95

56

17

所佔百分比(%)S7一33*lO%

表2.關於學生閱讀頻率的調查

內容/年級每天看經常看很少看人數%人數%人數%三1018S6916%376fflS四4840%2652Sr6五58%1626X416儺

調查表明:57%的學生表示非常喜歡閱讀,33%的學生表示比較喜歡閱讀,只有10%的學生則表示不大喜歡閱瀆。可見大部分的學生從態度上來講,主觀的意志還是比較喜歡閱讀的。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又是很少看課外書的,四、五年級每天看書的不到10qc,有一半以丘的學生則很少看書,從中我們發現學生閱讀的頻率不高,喜歡看是一回事,數據表明更多的學生很少去看課外書。

2.學生對科學閱讀的方法掌握不夠

“授之以魚不如以漁”,一個科學的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事辦功倍,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然而我們在閱讀中發現動筆看書的學生並不多,而作筆記的大多停留在好詞好句的摘錄上,能堅持寫讀後感的只有12%。以下是兩份有關閱讀習慣的調查分析報告

表3.關於閱讀習慣的調查“碰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內容/年級

跳過去不讀

查工具書

問父母、老師或同學

隨便認讀

N%N%N%N%三59%3460%1323%47%四//285640%24%五35%2845%2845%26%

(N=人數,%表示所佔百分比)

這些數據表明學生即使有閱讀也只是停留在詞句的摘錄方面,很少有深層次的精讀賞讀,缺少正確的讀書方法。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75%的學生希望學校能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希望老師在閱讀課上指導大家讀。

3.學生閱讀的面不夠寬

閱讀是一場心靈的對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但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在最喜歡的讀物類型選擇中,48%的學生喜歡讀有助於提高學習成績類的輔導書籍,如作文輔導、奧數等;40%的學生喜歡讀文學類的書籍15%的學生喜歡讀漫畫類的書;21%的學生喜歡的科普類。學生家中藏書的不多,學校存書量的`不足,導致學生閱讀範圍窄小,閱讀面不寬,成爲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障礙之一。

四、相關的對策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養成看課外書的習慣,首先讓學生愛讀書。學生只有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在瞭解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培養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教師需成功地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繫。

(1)榜樣引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青少年喜歡模仿,而且年齡越小,模仿性越強,這是人類的天性。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行爲前,不失時機地通過榜樣示範。

(2)故事或問題引趣。教師選擇益智、有趣等符合少兒年齡、心理特點的故事,作生動形象的講述,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交錯複雜,後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後事,請自讀原文,再引導他們自己去看看。

(3)引導歸因。海德的“歸因理論”認爲人們需要控制周圍的環境,預見他人的行爲,只有這樣,才能更(轉下頁)(接上頁)好地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中生活。借鑑他的理論,我們試着讓學生自己的課外閱讀行爲結合榜樣進行歸因,讓他們明確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通過開展有趣的讀書活動,如“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每月一辯”等形式,讓學生在這大舞臺上進行實際鍛鍊,體驗成功。

(4)巧借課文激趣。例如:在教學《我要一本書》一文時,學生產生了和幼兒時的羅蒙諾索夫同樣的疑問:天上的星星爲什麼不會掉下來?教師鼓勵學生到閱覽室借閱《十萬個爲什麼》、《少年百科知識叢書》,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滿足自己的探究慾望,從而體會到讀課外書的樂趣。,

(5)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條件,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場所。這樣有助於學生把閱讀同舒適相聯繫,不會對閱讀產生厭倦。我們可以在各班開設圖書角,貼幾張有關讀書名人名言。有條件的可以建議家長爲孩子建立一個小小的圖書室,每月購書一冊。

2、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搞好課外閱讀,關鍵在於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使學生會讀。當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了興趣,就必須重視學生讀書的有效性。加強課外閱讀,是不是說課內的閱讀教學就不重要了呢?當然不是。葉聖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在課堂要結合“例子”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然後在課外求拓展、求提高。

(1)精讀與略讀。在語文教學中,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在閱讀教學中,我們給學生多一些自主選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精讀,讀時邊讀邊想。對於其他略讀內容,則引導學生根據自己閱讀的需要,與精讀部分有機結合起來,對文章進行整體地把握學習。

(2)摘錄與隨感。在課堂教學之中注重指導學生在學習完一篇課文後,要隨時摘錄精美的詞句、片段,深有感觸的要寫讀書心得和讀後感想。同時,教師給予批改,這樣避免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過多注重故事情節而收效甚微的不良的方法,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3)欣賞與質疑。別林斯基曾說過“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吸取精華,揚棄糟粕。”閱讀也是一樣,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文章的優美之處。同時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問難,在批判中閱讀,在欣賞中閱讀。

(4)誦讀與背誦。“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這是一種經典的恆古的讀書方法。對於課外閱讀,我們也大力提倡多讀多背,熟讀成誦。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給學生以閱讀的自由,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保證來完成大綱規定的閱讀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儘量減少作業量,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去自由閱讀。

“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1)讀與思相結合。邊讀邊想,領悟文章的思想,要讀有所得。

(2)讀與寫相結合,隨時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堅持寫讀後感想。

(3)讀與畫相結合,鼓勵學生根據文章的內容合理想象,給文章配上插圖。

同時,我們對高年級的學生提高要求,努力把外部動機轉化爲內部激勵,讓學生通過自我要求,自我激勵,使習慣成爲一種較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如建立一本閱讀評價本,每天給自己一句表揚,隨時進行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2]《走迸新課程》及有關新課程理念

[3] 李臣《活動課程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

[4]王少戎《淺談兒童讀者的閱讀特徵及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