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小編整理的改革研究論文,歡迎大家前來查閱,僅供參考哦。

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隨着科學技術、經濟的發展,世界已然進入了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當今世界之間的競爭,關鍵也是人才的競爭。而作爲培養人才的重要機構——高等院校責任重大。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教學面臨着重要的挑戰,加之人類知識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等教育教學中的新問題不斷出現。所以爲了適應時代的要求,滿足日益增長的知識文化需求,必須要對高等教育教學進行改革,以便更好地爲社會培養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文章立足當下,對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矛盾進行了分析,探討了關於高等教育教學的思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思考

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就顯著而輝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間也獲得了長足的改善與發展,爲新時期的國家建設提供了一批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隨着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適應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培養一大批高素質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目的,反過來,優秀的人才也有利於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的健康發展。

 一、新時期高等教育面臨的新矛盾

面對新時期高等教育教學的新矛盾,作爲教育工作者只有勇於分析矛盾、認識矛盾,纔能有力地解決矛盾。筆者總結的新時期高等教育面臨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人才數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從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來說,新時期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主要矛盾是人才數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衆化的方向發展也是當下的緊要任務。放眼當下,雖然與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已經在逐漸提高,但是總體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我國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另外社會對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培養精英人才,而是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者,可以直接爲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勞動者。

2.社會的發展對大學生的期望逐漸變化。隨着社會的發展,對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的期望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都是緊隨社會發展需要的`。要知道在十幾二十年前,社會對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的期望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技術才能的人士,社會需要的大學生也是其能在專業的學習領域有一定的見解的人才。二十年後,時代發展變化了,對人才的期望與要求也發生了許多變化,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也許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合格的勞動者,勞動者的生產價值很快就能夠得到驗證,立刻就能夠適應自己的勞動崗位,這一點我們從各個企業事業單位的應聘上也可以看出來。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速度日新月異,如果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僅僅只接受在校期間的學習顯然是滿足不了社會發展需要的,還需要平時自身不斷地充電、積累,並通過自我學習,完成新工作的要求。

3.學生的求知慾的轉變。當下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大學生在大學裏面的求知慾已經發生變化,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在大學期間,一心攻讀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面對這樣的新矛盾,高等教育教學就應該轉變教育觀念,不能再把培養精英人才作爲教育的目的,而是要培養一名合格的工作者、勞動者,使得大學生能夠達到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有些高等院校當下的招生方式很死板,在大學裏面有一部分學生進入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學習,再加上有的高校轉專業很難,因此這些大學生就無法對學習的課程產生很大的興趣,他們完成大學的課程只是爲了拿到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或者可以找到一份好一點的工作,這樣的學習動力,求知慾望可想而知,反過來這也不利於高等教育的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高等教育教學的癥結

經過上述的分析,筆者認爲高等教育教學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大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鍛鍊其思維方式與方法,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心態,並鍛鍊大學生的創新與適應能力。因此,對於高等教育教學的改革不能繼續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原有的高等教育教學模式主要有一下幾點問題:

1.高等教育的專業課程設置過於“專業”,課程內容陳舊深邃。要知道當下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的創新人才,而過於專業的專業知識是與之相違背的,陳舊卻深邃的專業知識,專業性太強,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實踐性與操作性,把學生培養得過於“書生氣”。另外過於專業的知識,會導致學生很難理解,造成學生被動接受、老師被動輸入的狀態,不利於教學效果的改善。

2.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當下的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基本上都是沿襲傳統,以老師爲中心,以老師講、學生聆聽爲主,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不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方法過死也會忽視學生的積極性與好奇心,對大學生的個性培養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百利而無一害。落後的教學手段,也是當下很多高等院校存在的一個問題。

三、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知識經濟的發展日益推進,社會對高校的教育教學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在這樣的背景下,怎樣提高高校人才培養效率,適應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要,培養出有創造性思維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這也爲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挑戰。爲了迎接社會的發展的挑戰,筆者從兩個方面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1.高等教育理論與管理手段的改革。作爲一種社會現象,管理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條件,新世紀的管理水平與理念都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方法。堅持教育管理理論的多元化,所謂的理論多元化主要包括:校本管理論、以人爲本管理論等。校本管理論即學校本位,此理論涉及到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教育行政體制和辦學機制等問題;以人爲本管理論即要實現高效發展人、培養人的目標。

當下,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互聯網的普及率,互聯網的普及豐富了高等教育、教學的手段,併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校園存在形式,學校管理在互聯網時代要追求“實質管理”,要關注老師所想、所感、需求,引導和排除他們心中障礙,確保他們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

2.教學方法的改革。高等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提好高校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性的環節。在老師確定教學內容之後,藉助於現代化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提高課堂的質量,改善教學效果,對學生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培養技能、開發自身能力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可見,高等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對教學效果的重要意義。(1)教學方法改革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沿襲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由於只重視傳授專業的知識,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以及高等教育來說都是可悲的。因此,當下的教學方法改革應該側重於發展大學生的能力,創新富有啓發性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傳統教學方法中不利的一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取其中的積極成分。在這個基礎上,根據我國當下的社會發展需求,研究一套具有我國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再者教學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着時代以及教學內容的發展變化而逐漸變化的,因此教學方法要堅持與時俱進。(2)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在當下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着一些拖延教學時間、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必須要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要想提高效率就要求老師課前認真備課、研究專業教材、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難點,教學要求要切實把握、講求實效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把教育教學與社會實際聯繫起來。其次,教育教學改革重在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袁旭東.論高校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途徑[J].長春大學學報,2007,(05).

[2]楊德傳.關於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之探索[J].管理觀察,2009,(02).

[3]張書菊.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哲學思考[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03).

作者簡介:李小紅(1973-),陝西涇陽人,碩士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學講師,主要從事教育理論研究及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