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林業生態建設困難的解決路徑的論文

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對於進一步改善自然和人居環境、促進和加快林業發展、解決“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設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人居環境,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要重點從5個方面着手:

論林業生態建設困難的解決路徑的論文

1繼續深入開展退耕還林(草)

必須繼續地加大重點生態脆弱區、自然危害嚴重區的生態治理力度,對江河兩岸、水庫周邊、20度以上坡耕地、“三化”區(沙區、鹽鹼區、生態退化區)和風口區繼續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採取國家花錢買生態的辦法,依靠行政手段和物質利益相結合的手段促進退耕還

2加快林木更新改造步伐

進一步實施農田防護林更新改造工程,對現有的已達到和超過成熟期的防護林,加大更新改造力度,用10~20a左右的時間進行改造,做到成熟一批、採伐一批、建設一批,使農防林建設形成良性循環。同時對其他殘次林、低質林、過熟林,也應利用5~10a的時間進行更新改造,栽植生長快、效益高的防護林樹種,提高林木的整體防護功能和產出效益。

3提高城鄉綠化美化水平

要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積極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抓好城市綠化,建設園林化、森林型城市,在政府投入的'基礎上,理順城鎮義務植樹費收繳和使用方式,嚴格按照《森林法》的要求,統一由林業部門收繳和使用;另一方面要抓好鄉村綠化,把生態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建設綠色村屯,美化人居環境。

4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堅持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由政府負責的原則,建立穩定有序的財政投入機制。在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投資的基礎上,要保證各級政府對林業建設的投入,形成以國家專項投入爲基礎、地方財政爲補充的穩定的投資機制,真正做到公益事業的投入由公共財政來承擔。

5加快推動全社會辦林業進程

堅持運用物質利益原則調動全社會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要放寬採伐政策。要進一步延伸國家“誰造誰有”政策的內涵,通過放寬採伐政策實現“誰造誰富”,變固定資本爲流動財源。在堅持天然林、造林難成活地塊和易造成生態迅速惡化的地塊的林木實行禁伐的基礎上,對已經成熟的人工林和適宜更新的低質林,在保證還林數量和質量的前提下,應允許採伐。要允許林木的繼承和轉讓。在林木生長期間和採伐的各個環節,都應該允許繼承和轉讓。但在繼承和轉讓過程中,要嚴格依法履行手續,以保證林地不破壞、不流失、不改變用途。要制定鼓勵間作的政策。在不造成水土流失、不破壞森林植被、不造成生態環境逆轉的前提下,應允許在林木、林地、林間和地下實施產業開發,進一步提高林地生產率和產出效益,在維護森林資源安全的基礎上,使林業職工、廣大農民和社會各類投入主體從林業開發中獲益,才能真正推進林業發展的社會化和市場化,推動全社會辦林業的進程,從而實現林業事業變成全社會事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