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的含義與應用論文

【摘 要】 自從思騰思特公司推出EVA以來, EVA作爲對公司管理者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現了真正的股東價值創造,客觀地評價了管理者的經營績效,受到了許多大公司的廣泛關注和應用。本文就EVA的含義與應用進行闡述。

EVA的含義與應用論文

【關鍵詞】 EVA; 含義; 應用

一、EVA的含義

EVA即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簡稱,這個名詞是美國著名的思騰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創始人於1990年首先公開提出的,並於1991年創立了EVA績效評價系統。《財富》(Fortune)雜誌(1993年9月20日)中的“EVA創造財富的關鍵”(EVA The key to Greating wealth)一文對該系統進行了完整表述。

按照思騰思特公司的定義,EVA是指企業稅後淨經營利潤減去投入的全部資本(主要包括計息債務資本和股東投入的資本)成本後的餘額。其計算公式爲:EVA=稅後淨經營利潤(NOPAT)-資本成本=投資資本x(投資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EVA可以用來衡量企業的經營利潤是否足以補償所投入的全部資本成本。EVA>0,表明公司管理者在經營中爲股東創造了價值,股東獲得了比其投入資本所要求的最低風險報酬高的價值。EVA<0,顯示了公司管理者沒有創造出股權資本所要求的最低報酬,儘管在這種情況下,損益表上可能顯示出利潤爲正數,也可能爲負數,但不管怎樣,由於EVA<0,都表明公司管理者並沒有創造出真正的利潤,而是在毀滅股東的價值。EVA=0,表明公司管理者只爲股東創造出了所需求的最低的風險報酬。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EVA這個指標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緊密相連,因此,它比其他任何指標都能體現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

另外,EVA指標還具有預測的功能,它與市場價值增值(Market Value Added MVA)具有密切的關係,預示着企業MVA 的升降和漲跌。當公司的EVA爲正值且呈不斷的上升趨勢時,該公司的市場價值就上升;如果公司的EVA爲負值或呈下降的趨勢,即使財務報表和有關的分析考覈指標所顯示的獲利狀況良好,則該公司的市場價值也會下跌。

二、EVA在國外的應用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EVA指標還沒有公開提出時,作爲公司治理和業績評估的標準,以可口可樂等公司爲代表的一批美國公司就開始嘗試將EVA作爲衡量業績的指標引入公司的內部管理之中,將EVA最大化作爲公司目標。以可口可樂公司爲例,該公司從1987年開始正式引入EVA指標,實踐中可口可樂公司通過兩個渠道增加公司的EVA:一是將公司的資本集中於盈利能力較高的軟飲料部門,逐步摒棄諸如意大利麪食、速飲茶、塑料餐具等回報低於資本成本的業務;二是通過適當增加負債規模以降低資本成本,成功地使平均資本成本由原來的16%下降到12%。結果,從1987年開始可口可樂公司的EVA連續6年以平均27%的速度上升;股票價格也在同期上升了300%,遠遠高於同期標準普爾指數55%的漲幅。可口可樂公司的總裁Coizucta將公司取得的巨大成果歸功於EVA指標的引入。20世紀90年代,在上述公司的成功經驗示範效應下,許多大公司也相繼引入EVA指標,其中包括美國郵政署、惠爾普(WhirlpOOl)、CXS鐵路公司等。在思騰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的推動下,從1993年開始,美國《財富》雜誌每年對1000家上市公司推出根據Stern Stewart & Co計算的EVA值排序的“財富創造和毀滅排行榜”。1994年,思騰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將EVA發展成爲一種財務管理模式,並分別在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註冊了EVA商標,EVA得到正式確立。EVA在國外許多公司,如孟山都、寶潔、美國通用電器、聯邦速遞、索尼、西門子、加州退休養老基金等400多家世界著名公司得到廣泛應用,並逐漸成爲一種全球通用的衡量標準。由於大型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營活動具有相互影響力,加之以思騰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爲代表的管理諮詢公司在全球進行大力推介,EVA被《財富》雜誌稱爲“當今最爲炙手可熱的財務理念”。美國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撰文指出:“作爲一種度量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指標,EVA反映了管理價值的所有方面……”

目前,蒙古、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歐洲以及南美的許多公司已採用EVA作爲他們價值增值的衡量指標。隨着經濟形勢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公司採用EVA。EVA越來越受到企業界的關注和青睞。

三、EVA在中國的應用

作爲20世紀90年代在國外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績效評定方法,EVA爲評價上市公司經營績效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新的解決方案。2001年3月,思騰思特公司在中國成立思騰思特(中國)分公司(Stern Stewart China),推行EVA管理系統。同年8月,思騰思特公司與《財經》雜誌社合作,自2000年起推出了“中國上市公司財富創造和毀滅排行榜”。

2003年9月,思騰思特公司在中國推廣EVA管理系統失敗,《財經時報》當時報道說,外資諮詢水土不服,思騰思特揮別中國。

四、EVA在我國應用遇到的問題分析

思騰思特公司在中國推廣EVA管理系統爲什麼會失敗?筆者認爲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我國企業價值觀念薄弱

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還不成熟,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對政府依賴性很大,而且承擔的往往是就業、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責任,盈利似乎並不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競爭觀念相對較弱,人治色彩濃厚。企業對價值創造的觀念薄弱,導致大部分企業在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下不斷擴大規模,而規模的擴大更多的是毀滅價值而不是創造價值。企業文化和財務理念不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

(二)我國企業忽略資產結構

在經濟改革初期,人們普遍感到企業資金短缺影響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人們在企業改革過程中自然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解決資本結構問題上。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即是由此而引出的重大措施之一。但是,股份有限公司只是在融資機制上具備了獲得重大發展的條件,其能否實現規模上與質量上的飛躍,仍然取決於企業投資決策與日常管理的科學性。僅僅依靠融資手段決不算將企業從一個較低的層次帶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三)引起企業投資減少

資本成本是計算EVA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還很不完善,投機性還很強,股份根本無法反映公司的基層面。資本市場的不成熟是制約EVA在我國企業推廣和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資本成本的大小直接影響着EVA的大小,而EVA又決定着管理者的報酬。這樣,管理者很可能會通過減少企業的投資來降低資本成本。減少的投資可能是實物資產的投資,也有可能是不易被髮掘的無形資產的投資,或者是拒絕了那些長期來看纔有活力的投資項目。這樣,企業的盈利質量和長期競爭能力必然下降。

(四)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

公司治理結構包括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三者之間既有一定的獨立性,又有一定的聯繫。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與否直接關係到企業能否有效運營,企業資源能否進行有效的配置。在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往往是以國有產權爲主導的治理結構,國有股獨大的現象十分普遍,股東會的決策權主要集中於國有股東,董事會主要代表大股東的利益,經理層大多是通過行政或行政干預產生的。因此,經理人員更注重在其任期內公司的業績,這樣就很難避免短期行爲。

五、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筆者認爲,要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管理者對EVA的認識

管理者必須認識到EVA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過度使用現有資產,儘管會在短期內擠壓出較高水平的EVA,但終歸不是長遠之計。要想在長期內薪金都有所保障,必須要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和行動。此外,投資減少的問題可通過財務價值指標得到緩解。

(二)明確價值管理在企業的核心地位

我國企業要有效實施EVA價值管理系統,首先要明確價值管理在企業的核心地位。價值管理雖然和EVA的數學公式沒什麼關係,但卻是企業管理最關鍵的一環,也是企業做EVA價值管理的基礎。實施EVA的企業要從企業文化入手,樹立價值管理理念,以經濟增值最大化爲企業目標,建立一個以價值爲核心的管理體系,正確衡量企業的價值創造,有效進行價值創造的管理和監督。

(三)合理調整資產結構

投資決策是根本意義上的第一位的財務決策,融資決策、股利政策等是次生的、依附於投資決策的財務決策。作爲投資決策的最終結果,企業擁有的各種資產及其結構比例纔是價值創造的源泉。在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應充分利用信息,採取與行業特徵相適應的經營行爲,優化資產結構,合理配置各項經濟資源。企業要轉變“做大做強”的觀念,要以“做強做大”爲引導,提高資金利用率,增加核心資產的投入。要剝離非核心資產,減少資本佔用。

(四)規範市場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在我國要應用EVA還必須建立一種以價值爲導向的市場經濟制度和商業運作環境,這樣EVA指標才能真正反映企業的業績。沒有相適應的制度環境和機制,EVA的應用將受到阻礙。

隨着新經濟嶄露頭角以及對大範圍投資必要性認識的加強,EVA的未來顯得生機盎然。EVA不僅僅是衡量和評估公司價值增值的指標,同時也是一種企業管理和激勵的機制,起着溝通企業文化語言的作用。新經濟的核心就是增長,增長的關鍵是能夠利用新技術,降低成本,包括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同會計利潤相比,經濟增加值不僅僅是一個全面衡量經濟效益的指標,而且利用經濟增加值原理,企業還能夠選擇最佳的發展戰略,EVA將會在我國走向完善和成熟。

【參考文獻】

[1] 李建麗會計利潤、經濟利潤與剩餘收益之關係分析.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7期.

[2] 餘曉燕.經濟增加值研究:回顧與展望.經濟問題探索,200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