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辦職業學校辦大辦強的典型論文

教育大軍中,民辦教育是一支特殊的力量。

浙江民辦職業學校辦大辦強的典型論文

民辦學校的社會作用很明白——不用國家的錢,爲社會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羣衆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現實卻是由於辦學體制特殊,民辦學校承受着兩方面的壓力:辦學資金短缺的壓力,以及師資力量總體薄弱的壓力。可以說,解決了這兩個壓力,就是真正披荊斬棘,爲民辦教育開創出了一片廣闊的新天地。

本文擇取近年本省民辦學校成功辦學的四個案例,分別從四個方面加以闡述,藉此希望可以剖析拓展民辦學校辦大辦強的思路——

(一)市場爲導向,建立科學決策機制

觀念要創新。民辦教育源遠流長,現代私立高等教育在國外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程,這一切都爲當今民辦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和借鑑。但時過境遷,當今的民辦學校絕不是過去的或者國外的私立學校所能比擬的。

隨着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市場越來越成熟,市場信息越來越透明,越來越可靠。有民辦教育辦學者提出:“就民教論民教,論來論去還得看市場買不買單。要融入市場,就不能固守原有的觀念和模式,就得牢牢樹立爲經濟發展、爲師生需求服務的思想,在服務中贏得吸引力和社會各界支持。”

案例: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溫州民營經濟的崛起,政府重視教育體制創新,不斷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多元化辦學模式的探索。1999年初,面對爛尾工程的教學樓,平陽人徐定軍短短一個月內,自籌資金2000萬,組建溫州創偉教育集團,由該集團承辦平陽職教中心。這一體制後於2004年6月被省教育廳等5家單位授予“省教育創新獎”。

“只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利於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有利於促進教育的發展,有利於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有利於促進教育的發展,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這就是溫州民辦教育允許運用各種形式進行大膽共同發展,使教育的發展,形成面向社會、適應市場的多元化辦學模式,並在後來的實踐中得到了檢驗。

(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生矛盾時,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一直以來,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如同一柄“雙刃劍”,分寸拿捏到位,是每個辦學者所追求的目標。

對於任何教育而言,好的生源便意味着起了個好頭。但現實公、民辦學校並不在一條起跑線上,對於民辦學校來說,較好的生源都被被公辦學校挑走了,真正留給民辦學校的多是起點較低、質量不高的生源,要提高升學率∕就業率,談何容易?沒有好的生源,就難有高的升學率∕就業率;沒有高的升學率∕就業率,就沒有學生願意到學校來,學校就要面臨困境——如此惡性循環下,對民辦學校的成長與發展是極爲不利的。

這種背景下,有民辦學校辦學者就提出了一句口號:“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生矛盾時,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案例:

位於浙江諸暨的海亮教育集團曾出臺一項政策:凡是中考能夠達到諸暨市普高線的學生,與公辦學校一樣標準、一樣方式收費,每學期交1500元學費。而他們原來的標準是1.8萬元;對其中50名品學兼優且家庭困難的學生,不但可以學費全免,白吃白住,還能每月領到500塊“工資”。按照這項政策,學校招了400多名“公費”學生,3年學校損失近千萬,僅這50位“領工資”的學生,3年學校將爲其另行支付75萬元的費用。結果,這些上線考生經過3年學習,爲海亮創造了輝煌的成績:本科和重點上線率均居全市第二,還出了諸暨文科狀元。

案例說明,對於一所新辦學校,良好的學風需要長年積累。暫時拋卻一點經濟效益,獲取了社會的口碑及信任,有助於加快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民辦學校贏得了社會效益,纔會贏得更多數量和更高質量的生源,對其經濟效益的增長才是納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中。

(三)科學定位,以短養長,發揮民營優勢

由於辦學資金來源的不同,民辦學校爲了生存、發展,應該時刻關注市場的需要,瞭解市場的動態,分析市場的變化,要把遵循教育規律與市場經濟規律有機結合起來,找到它們的最佳結合點,以此爲依據科學決策學校的辦學行爲,從而保持學校辦學的活力。因此民辦學校的管理活動應該以市場爲導向,包括學校定位、專業設置、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及教學模式等都應該緊緊圍繞市場的需求。所有收費的商業性教育均要對外開放,是機遇更是挑戰。民辦學校要抓住自身辦學機制靈活、歷史包袱小、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充分做好“市場”這篇文章,找準自我定位,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案例:

浙江省內第一家由不同辦學主體組建,產教結合的“杭州市桐江職教集團”,開闢了浙江省職教向集團化、產業化、集約化辦學的新途徑。桐江一面辦了汽車維修、汽車駕駛、計算機、烹飪、美容美髮、摩托車修理、家電維修等十多類有償培訓班,對下崗職工則堅持免費培訓。3年總計培訓15000多人次,貼補學歷教育經費100餘萬元,解決了學校創辦初期生存與發展資金不足的困難,同時學歷教育不斷得到擴大,在校生人數從最初58到900多,進入了“長短並舉”新階段。

從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時代的轉變,民辦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民辦高校必須具備創新的思想、超前的意識,不僅要更新不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可學的人才觀,還要更新不符合受教育者成長髮展規律的觀念。這些都必須體現在學校的發展規劃中。

(四)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核心競爭力

當前在公、民辦學校的'激烈競爭中,人才競爭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長期以來,難以吸引到優秀師資是大多民辦學校的通病:一方面是因爲民辦學校歷史較短,社會認同感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民辦學校內部管理不規範,教師擔心各項權益得不到保障。從發展看,民辦學校建設自身教師隊伍迫在眉睫。

案例:

多次獲得國家級大獎的英語“四寓教學法”的創始人和推廣者鄭繼紅,曾經是江西貴冶中學的校長和教學帶頭人,後被諸暨海亮教育集團特聘爲副校長,並在全校範圍內設立了15個“繼紅創新班”。鄭繼紅十分感慨,要是在公辦學校,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2004年暑假,上海有學校請鄭繼紅去主持英語夏令營,答允她5萬酬金,她婉言謝絕後,卻在海亮搞了一個夏令營,得到的只是2千塊的辛苦費。爲此鄭繼紅解釋:“去上海雖有5萬元,但在那兒只是打工,在這裏辦夏令營,是主人,是創業者!”

由於一些歷史和經濟因素,浙江一帶的民辦教師約有70%來自天南地北。如何在他們中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除了招聘教師時,把好必要的進人關,努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的學歷水平;還要重視教師的進修提高,營造寬鬆濃厚的學術氛圍,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爲教師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讓他們安心工作。用穩定的制度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改善教師待遇,爲優秀人才和高素質教師“進得來,留得住”創造條件。

結語:

政策歸根到底是外界的,關鍵還在於內部。我們常說民辦學校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上四個案例其實各帶有每個學校本身的特質,是客觀存在的,照搬“模式”肯定不行,因爲“模式”本身並不是內涵;只有當“模式”反映到每個民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辦學者的概念之中,並使之成爲思想內容時,纔是內涵。總結而言,對於任何一所民辦學校,若想持久性地得以發展,抓住“以人爲本,以師爲本”很重要,遵循市場規律,其經濟和社會效益由“市場買單”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