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小學家長會發言稿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大家好!

四年級小學家長會發言稿

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以下三個方面的論題:①校心理教育的開展情況;②學生主要心理煩惱;③家長可讓做什麼,我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領導的重視、教師的參與、家長的配合下,已逐漸走出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心育之路,具體實施情況跟大家彙報一下:

圍繞一個目標:讓每個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抓住兩個重點:面向全體的預防性教育

針對個別的矯正性教育

具體實施途徑:

1.開設心育晨會課,每個星期五的早上8:00~8:30,全校每個班級(二年級除外),開展面向全班的心理輔導活動,讓活動和遊戲爲載體,內容可讓是教材上的,也可讓是班主任根據本班階段存在的普遍突出的問題展開活動或討論,使學生獲得自我心理調節和疏導的技能,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具有心理健康意識,讓學生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2.充分發揮心理諮詢室——心吧的功能。個別同學的心理困惑和行爲偏差,通過班級輔導的形式不一定能得到及時的關注和解決,而心吧就是彌補這個不足,心吧全天開放,爲學生的個別來訪提供了優雅舒適的場所,由定職的心理諮詢老師負責,隨時接待來訪的學生,及時、有效地爲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各方面的煩惱,另外,開設了悄悄話信箱,學生有了煩惱想諮詢而又不敢的,可讓先寫信到悄悄話信箱,將自己的心理困惑或煩惱寫出來,心理老師看到後會及時與他們聯繫,約這些同學到心吧來談心。

3.同伴聊天室的開設

有時候學生有了煩惱,更願意跟同伴去說,基於這點,我們學校從四~六年級的同學中選拔出一批同伴聊天員,這些同學經過一系列的培訓,懂得一些溝通的投巧和心理方面的知識,獲得同伴諮詢員的資格,共十位同學由學生自己選舉會上,由班長負責同伴聊天諮詢星期一~星期五,每天兩位同學值班中午12:00~12:40,接待來訪的同學在溝通和交流中,來諮詢的同學豁然開朗,同伴聊天員也讓自己的經驗分享幫助了同學,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4.養正心理研究院

我們學校還成立了養正心理研究院,這是一個學生組織由專職心理老師做指導老師,小研究員由四~六年級班主任推薦的十幾位同學組成,主要是對學校、身邊的心理現象進行調查研究,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讀這些現象和問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學期初的進修由這些同學自己申報課題,主要是自己觀察到的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比發說:爲什麼上課愛走神?怎樣的一名受歡迎的班幹部?作業拖拉怎麼辦?等等身邊的現象,每個星期四第三節課下課之後的半小時時間是小研究員活動時間,大家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課題進展情況以及遇到的一些困難,共同商量解決,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小研究員在口頭表達、人際交往、寫作能力、自主探究學習等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還主編了《心苑》小報,向全校同學宣傳心理健康方面的小知識和研究院動態,關注校園中的熱點話題,受到了師生的好評。

5.感覺統合訓練

學校設有專門的感覺統合訓練室,定期對一、二年級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控能力差的同學進行訓練,對於感覺統合這個詞大家可能還不是很熟悉,感覺統合能力是大腦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但這種功能的發展還需要靠環境的刺激和需求刺激,需要有適量的運動,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多動的孩子越來越多,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脾氣急躁、丟三拉四、偏食、排食、笨手笨腳、孤獨自悶等,有人認爲是多動症,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些都是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造成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往復雜、主要與孕育過程中的問題和出生後的撫育方式有關,例如早產、剖腹產,尤其是沒讓孩子學過爬就會走,孩子靜坐多,活動少,過分保護,限制孩子的活動範圍等,這些問題在孩子幼年時也許不會表現出來,到了學齡期就會在學習能力和性格上有所表現,讓家長和老師操心,3~7歲是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的關鍵期,有效地對兒童進行感覺統合訓練,能夠充分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防正各種不良行爲習慣對學生學業和人際交往的影響,對12歲以下的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也有明顯效果。

以上是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簡要彙報。

第二個話題是小學生的煩惱

前一段時間我們對全校學生做了一個我的煩惱調查,結合我在做心理諮詢工作接觸到的案例談一談小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或者說是煩惱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人際關係方面:主要表現爲:① 膽小、朋友少、孤卑

② 好友朋之間說壞話,不理睬

③ 擔心朋友不限自己玩

④ 與人交往時不知該說什麼等等

2.來自家庭的煩惱:

① 父母經常吵架,學習受影響

② 考得不好父母責罵

③ 父母佈置的`家庭作業太多,沒有自由

④ 父母沒時間陪自己,不理解自己,限制太多,不讓看電視等

⑤ 父母冤枉自己

3.學校學習方面:

① 學習成績不理想

② 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

③ 自控能力差,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

面對孩子的種種煩惱我們可以做什麼?

作爲家長,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第三個話題:

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父母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取代的,孩子性格的養格,習慣的形成跟家庭影響不可分,從這一點上說,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縮影。

1.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

心理學家講: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了遣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收視中,便學會好鬥;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便學會喜歡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家庭環境與氛圍從一出現就影響着心理髮展和品德的形成,好的環境能確保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孩子在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如任性、易發脾氣、激動、挑吃挑穿、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愛惜東西,不關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爲中心,自卑等等,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長家也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爲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建議大家做到

①不在孩子面前爭吵或大打出手,這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缺乏安全感;

②不在家裏打牌、搓麻將等;

③訂閱報刊雜誌,豐富業餘生活,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④家長說話做事要守信用,在孩子心中樹立家長的威信

2.獎懲分明,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及時表揚鼓勵,對孩子及時處理糾正

孩子出現良好的行爲如果得不到及時強化,就會發生自然消退,良好的習慣就不會養成表揚和鼓勵正是一種強化的方式,如孩子考了一個好的分數,要表揚鼓勵,而不是擔心他下次考不好而冷淡處理,如孩子吃飯很慢,有一次他吃得很快,很乾淨,就讓他看他喜歡看的動畫片,以後孩子吃飯就可能變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