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手足口病防治發言稿範文

一、什麼是手足口病?

幼兒園手足口病防治發言稿範文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臨牀表現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爲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腸道病毒中的柯薩奇病毒a組16、4、5、7、9、10型,b組2、5、13型;埃可病毒和腸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薩奇病毒a組l6型最爲常見。

三、什麼是腸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中的一種,簡稱爲ev71,人感染了該病毒後能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爲肺水腫、腦炎等,統稱爲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其中手足口病是最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

四、手足口病臨牀表現有哪些?

當人感染了腸道病毒(含ev71),經過最短12-24小時、最長6天、一般2天的潛伏期後,急性起病,臨牀表現爲發熱,體溫可達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同時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五、手足口病的預後如何?

絕大部分尤其輕型的手足口病患者一般預後良好,無後遺症;絕少數患者得病後會迅速發展爲重症或併發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如不及時就診、搶救治療會危及生命,以至死亡。

六、診斷手足口病的依據是什麼?

診斷手足口病依據有下列幾條:

1、以發熱、手、足、口、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爲主要表現,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2、部分病例僅表現爲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

3、重症病例可出現神經系統受累、呼吸及循環衰竭等表現,實驗室檢查可有末梢血白細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腦脊液改變,腦電圖、核磁共振、胸部x線檢查可有異常。

七、什麼叫手足口病的臨牀診斷病例?

醫院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遇見患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狀的患者,應做好診斷,對符合下列症狀、體徵的患者可診斷爲臨牀診斷一般病例或重症病例:

一般病例: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臨牀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八、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1、人羣密切接觸,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牀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3、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其中人羣密切接觸是該病重要的傳播方式。

九、什麼季節較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常見於春末夏初,發病高峯主要爲5-7月。

十、哪些對象容易得手足口病?

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是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對象,其中多半病例發生在2-6歲的兒童中,多發的原因與這類人羣個人衛生習慣差、機體免疫力低等因素有關。

XX年5月2日,衛生部決定將手足口病列爲國家法定報告的丙類傳染病

十一、手足口病是一種可防的疾病

雖然手足口病在全球和我國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但該病是可防的疾病,只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即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喝開水,不吃生水;吃燒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潔食物;做到開窗通風;勤曬太陽,得病後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是完全可以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

十二、個人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十三、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疑似症狀,家長應做到哪些?

當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出現發燒、皮疹等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根據醫生診斷和建議,決定是否留家治療或住院治療。

當孩子被診斷爲手足口病後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十四、學校、幼兒園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託兒所、幼兒園在本病的流行或高發季節應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對兒童家長的宣傳工作,要求家長髮現孩子在家期間發熱、出皮疹後不要送入小學、幼兒園,及時去醫院就醫。患兒應在家中休息,直至痊癒或明確非傳染性疾病方可入學、入園。

2、加強晨檢,一旦發現發熱、皮疹的孩子,立即請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就診。班主任老師在晨檢時接觸不同的兒童之間應進行徹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3、對入校、入園兒童加強全日觀察,一旦發現在園兒童發熱、出皮疹,立即與其他兒童分開,單獨安置在隔離(觀察)室內,並及時通知家長帶病兒去醫院就診。

現有發熱、皮疹的兒童後,要立即對發病班級的玩具、被褥、桌椅等進行消毒。發病班級物品必須與其他班級分開進行消毒和保存。對患病兒童所在班進行醫學觀察,儘量減少發病班級的兒童與其他班級兒童接觸的機會,在觀察期間不得進行分班、並班和接受新生在隔離觀察期內。

5、加強兒童、工作人員等手的清洗消毒。教室要加強通風,對通風不良的教室應輔以機械通風。

6、日常加強對兒童經常接觸的環境物體表面、玩具、廁所等的清潔消毒。

7、根據規定,發現手足口病患兒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並配合教育和衛生部門採取相關控制措施。

十五、患兒留家治療時,家長應注意什麼?

如患兒被診斷爲手足口病囑留家治療時,家長應做好:

1、家長鬚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煩躁不安或嗜睡等異常行爲,孩子發燒、長口瘡和手掌心、腳底或臀部出現紅疹時,家長應儘早陪同他們向醫生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