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

師德是中華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下面給大家分享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範文,歡迎借鑑!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教師一生,與花相伴》。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教師的一生,與花相伴。與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詩意而美好。

當我的演講稿寫到這裏的時候,我想起了在今年教師節晚會上讓我熱淚盈眶的一個平民英雄教師——殷雪梅老師。殷老師是江蘇金壇市城南小學女教師,2005年3月31日,殷老師爲了拯救身後的她的學生稚嫩的生命,張開雙臂,用身軀阻擋着鹵莽而來的小轎車……25米,整整25米……小車把殷老師撞出去25米……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生活、熱愛、奮鬥、奉獻了的……殷老師52年的生命歷程,嘎然跌倒……在殷老師的追悼會上,10萬名各界羣衆揮淚送別,被她救下的孩子跪在地上,淚流滿面,他們深深地在呼喚:“殷老師,您快回來啊”,“殷老師,我們想您了”,“殷老師,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殷老師唯一的愛好就是養養花,但是她實在太忙了,即使是養花,也是挑選那些容易伺候的花,像吊蘭、君子蘭之類。殷老師最喜歡的歌就是那首《丁香花》,在教師節晚會上,當這首歌響起時,電視機前的我彷彿看見在一片花叢中笑臉綻放美麗異常的殷老師:“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如果說殷老師是一朵花,那十萬百姓的送別就是一隻生花的筆;如果說殷老師是一片綠葉,那她用生命和愛鑄造的葉魂在千萬人的心中都樹立起了一座堅固的豐碑,成爲了我們所有這些爲人師者師德師風學習的楷模。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吧。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纔是合格的教師。

我來自一所再普通不過的鄉鎮學校——雁江區保和鎮初級中學,但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綠樹成蔭,一塵不染,鴿子在操場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飛翔。我們學校老師形成的教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

黃萬華老師是我們學校德高望重的數學權威老師。他每天在學生上早自習的時候便到校了,坐在辦公桌前,邊寫邊算,頭上的日光燈雪亮雪亮,他的鼻樑上架着深度老花眼鏡,有時手裏還拿着饅頭啃着,有一回我看見他饅頭上還有墨水。這一幕,印在了我的心中,也銘刻在了學生的心中。我和他教過一個班,學生在週記和作文裏流露出了對他無盡的敬意和無限的愛戴,他是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學校有位女老師叫尹若英,她是兩個初三班的語文老師,還兼任班主任,她的丈夫唐宗賓老師也在我們學校,他是一個初三出口班兩個初一新生班的外語老師,在這學期開校的第一週,他們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時間回家吃飯,雖然從家到學校只有十分鐘左右的路程。沒有辦法,他們只好把電飯堡搬到了辦公室,並從家裏帶來了米,一日三餐就這樣在食堂裏打點菜湊合着,晚上十點左右才能回家。

學校羅容老師一天在下課聊天時說:“我們家大人都是班主任,孩子上學都是自己去的,早飯是一包牛奶一個麪包,邊走邊吃,可能有時上學臉也沒洗吧,老師都叫我們管管孩子的生活了。”我們心裏都是一陣辛酸,也許保和鎮中的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

這就是貧困中恪守信念的鄉村教師,清寒中奮而思進的鄉村教師!也許有人會笑我們傻,呵呵,也許我們是很傻,可我們問心無愧了!因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在這羣優秀老師的薰陶下,我由一個懵懂的青澀的校園學生逐漸變成了一個合格的青年教師。我微笑着走到學生中間,傳道授業解惑,成爲了學生最爲知心的大朋友,在和其他老師團結協作下,我們班學生今年考上了20名資陽中學。在畢業學生走的時候,他們跑到我的辦公桌前,說:“老師,我們真捨不得你啊!”我心裏真是酸甜苦辣味味俱全。教師節,我收到了學生寄來的賀卡,看到上面寫道:“感謝您,我們最最溫柔,最最美麗,最最文雅,最最高貴的大姐姐。”剎那間,我覺得自己成了世上最漂亮的人。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我感到自己是一個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教師是綠葉,因爲愛,才能一生與花相伴。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甦醒;師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最後,我想用一首詞來結束今天的演講:《調寄滿江紅》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緒縈繞。爲師表,筆端心熱,付與芳草。四季辛勞暮與早,蠟炬成灰光多少?血和汗,看人才風貌,全知曉。愛深沉,花繁葉茂。鬢爲霜,人自豪。奉獻歌高唱,餘音嫋嫋。滔滔長江浪推浪,資水留下聲聲好!齊努力,建神州偉業,丹心照!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2

到興小工作已經兩年了,回首這兩年走過的日子,有過很多失敗,但成功更多;有過很多淚水,但笑聲更多;有過很多傷心,但感動更多。有一句話:痛並快樂着。我想這正是符合我作爲一名小學老師,作爲一名班主任的真實寫照。不過,是他們——我的學生,讓我的生命如此精彩。

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以前在幼兒園工作時,我就知道做老師很累,只有樹立一個信念,你纔會覺得很快樂。那就是用心去愛他們。所以在來到興小擔任班主任後,我就時常用這個理念來提醒自己。用心愛他們,用愛去感化他們。愛是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臉,渴求着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着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那間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在我班有一名孩子名字叫郭玲玲,她是一個棄兒,在她幾個月的時候被現在的父母撿了回來。在她三歲時纔開始學說話和走路。孩子顯的特別的瘦弱和矮小,學習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比一般的孩子吃力,因此在同學中她顯得特別的自卑和膽小。我每次看到她我心裏都很可憐她,更激起了我對她的同情之心。我不能讓這個孩子在精神上再受到創傷。安排座位時,我把郭玲玲放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好讓她能看清黑板;寫字時,她拿不穩鉛筆,我把着她的手一筆一劃地寫;郭玲玲的智力要比一般孩子差一些,她學知識比其他孩子要慢,我總是在課餘爲她開小竈。雖然考試成績總在6、7十分徘徊,但我從沒有因此而放棄她。反而在她考試後因成績差而情緒低落時,安慰他,鼓勵他,樹立起她學習的自信及克服困難的意志。在我的關愛下,孩子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心也越來越增強了。我國現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啊,教育的事業就是愛的事業,把愛全部放在工作上,爲學生的進步而喜悅,爲學生的痛苦而落淚,爲學生的困惑而焦心,爲學生的成功而驕傲,纔能有真正的教育事業。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着學習困難的學生。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面對學生犯的錯誤,我一直都持這樣一個觀點:如果學生不犯錯,那還需要老師幹什麼。老師的責任不就是荀子所謂的“傳道受業解惑”麼?所以要包容學生,包容他的缺點和不足。沒有充滿愛的教育,就不會有心中充滿愛的學生。有句老話:棒下出人才。所以當今很多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就認爲要對孩子嚴格,對孩子兇,這樣就能培養出人才。10年前中國一名叫周弘的普通工人用全新的賞識教育理念將自己雙耳失聰的女兒培養成爲了留美博士。“賞識教育”成爲了時下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我覺得賞識教育的核心就在於要欣賞孩子,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從心裏看得起他。我們班有部分學生屬於內向型學生,這樣的學生缺少和同學,老師間的交流,所以相對來說,內心比較脆弱。針對這樣的學生,我除了主動找他們談心,還通過觀察他們的成績和平時表現,來表揚他們。爲了讓我班的每個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在強調他們學習的同時我還注意到他們個性的發展,並在很多方面尊重他們和理解他們。對於部分學生出現的問題和毛病,我都以一種寬容的心態來包容他們,用愛去感化他們。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了17年,經過了這無數個日日夜夜,我也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說的好:爲了孩子的一切,爲了一切的孩子。而這個目的的達成,我仍需努力。

最後我想引用溫總理的一句話“育人的過程,是瞭解、理解、關注、愛護、幫助學生進步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發現學生思維中的智慧火花,向學生學習,完善自我、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這樣才能與學生共同進步。”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有希望,我們的付出就會有回報。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3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經常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是優美的語言是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優美流暢的語言,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對同事們的敬愛,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無私的師愛。愛心就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一、我認爲對同事們的尊敬和關愛是我們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更是形成一支高工作效率,和諧團結的團隊的核心,是教師師德的重要表現!

本學期,在校領導和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下,我走上了副教導主任的工作崗位。但在開始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工作進展的並不順利,有時候還是有些被動,我覺得很困惑。後來,我好好地進行了反思,發現了原因的所在。總的來說就是我對同事的敬愛不夠。在佈置工作的時候,解釋和說明不明確,爲對方考慮的不夠,有時候急性子說話的語氣也不夠好,將心比心也不夠。這樣就容易造成誤會,引起不快,導致工作的被動,影響工作的開展。其實,老師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已經很繁忙,很辛苦了。這就更需要我耐心,細心地去爲他們服務,爲他們排憂解難。後來,我不斷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逐步調整自己溝通的方式,多傾聽,多做實事,努力做老師和校領導之間的溝通橋樑,工作也就慢慢進入了軌道。我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看到同事因爲自己幫助而解決了問題的時候。

二、對工作的熱愛,我認爲是一個教師具有良好師德的動力源泉。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愛護學生。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可以想象,一個工作認真敬業,教學嚴謹有趣,儀表端莊大方,心理健康向上的教師會讓學生受益匪淺。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會認真的去備好,上好每節課;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會想方設法的去讓學生喜歡你;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會記得你的言行都在無時不刻的影響着孩子們!你手裏握着的時他們的未來!

三、對孩子無私的師愛是師德的最重要體現。

愛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爲,“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

本學期五一班轉來了個學生,叫做祖賢,很多老師可能都聽說過這個孩子。貪玩,懶惰,淘氣等等都可在他身上看到,可不好對付。第一次英語單元測驗就給了我個下馬威,26分。你問我頭痛嗎那可真是頭痛。怎麼辦通過以前班主任和教過他的教師的介紹,以及和他家長的溝通,我發現他其實很可憐的。家長只要一知道他在學校不乖,對他就一個辦法,打。我唯有對他進行循循善誘,耐心幫教。功夫不服有心人,他終於在期末考試取得了54分的巨大進步。全班同學都爲他而感到高興!

從祖賢的進步上,我看到正因爲愛,纔會有創造的喜悅,正因爲有創造的喜悅,所以我對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愛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這種愛與創造永無止境的良性循環。

當我望着孩子百雙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於燦爛的星空之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裏,我將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師們,爲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讓我們攜手並肩,不回顧、不彷徨,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通往內心的引路燈》。

愛,是萬物間最偉大的情感,母親因爲愛孩子而無悔付出,一粒種子因愛生命而破殼成長,而作爲一名教師,也只有愛才能使自己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

孩子是純真的,同時,他們也是敏感的,對於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們都能感受其中所含的情感。話語中,眼神裏,動作上,是愛,是敷衍,他們都能感受得到。一個學生是否會接受老師,並喜歡老師的教學方法,決定於他對這位老師的愛的體會。

剛剛上崗時,班上有個學生因爲沒有按時交作業而遭到我的批評,當時這批評對他來說似乎是突如其來的、不可接受的,從此以後,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對我的反感,上課不聽講,作業不完成,我生氣、發怒、找他談話,可是都無濟於事。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錯?我想了又想,還是沒找到原因。

後來,在教學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這個學生是一個有些自卑的孩子,當時,當着其他同學的面批評他,一點是傷到他的自尊了。由此,我努力地想辦法彌補,使他不再反感我這位老師。什麼辦法呢?只能是愛。我不再衝他發火,也不責備他,而是給他機會,並且適時鼓勵他,瞭解他在學習上是否有困難。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我不在抓着他以前的過失不放,我必須是由衷的關心他,這樣,他才能感受得到我對他的關愛。

有人說,愛能創造一切。是的,通過大半學期的努力,他不再肆意地不完成作業,上課也能認真聽講,每次見到我不再把本來歡笑的連耷拉下來。我想我成功了,我用我的愛心讓這孩子認可了我,我提着愛這盞明燈,一步一步走進了他的內心。

孩子的內心不是都一樣的,他們也許只是貪玩,也許是柔弱,也許又是強大到我們想不到的地步,只從表面,是看不清的,只有走進他們的內心,用愛去看、去了解、去體會,這樣老師與學生才能溫柔地相處。老師愛學生,學生纔會愛老師。

偉大詩人但丁說過:愛是沒得的種子。老師提着這盞美德之燈走進學生的內心,用美德教會學生美德,不就更美了嗎?

謝謝大家!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發言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讓教學中充滿愛》。

我踏過數次教室的講臺,今天站在這個講臺上還是心潮起伏,思緒萬千。記得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面對着一張張稚氣的笑臉,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我的心被觸動了,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我清楚地知道我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十幾年來,我向學生耕耘愛心,向學生播種“真、善、美、”的東西,讓學生學會美化生活,讓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絢麗多彩的祖國。提高學生健康美好的思想意識,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我感到“爲人師表”擔子的沉重。

在我的詞典裏,師德,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師愛。師愛的傳遞,是發自內心的,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

我們的大多數教師,因爲平凡,因爲健康,沒有轟轟烈烈的光輝事蹟。但我相信,每一位熱愛教育的教師,都是平凡的,在說起自己的學生時,就像說自己的孩子一樣,那麼,就會有故事留在記憶裏。

從教以來,我一直都實踐着“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的現代教育思想,全身心地撲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我心中有差生,眼中無差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小孩一樣看待。千方百計地去尋找他們的閃光點,放大他們的優點,讓他們樹起信心,重新振作精神,化蛹爲蝶,在班級的花叢中綻放異彩。

在我的記憶裏,那是幾年前的姜先波同學,學校安排我教六年級(1)班,起初他學習基礎差,厭學情緒特別嚴重,兩個月過去,我對他沒有偏心,相反,我還加倍照顧他。記得他開學初,作業很糟糕,於是我把他喊到辦公室對他說:“雖然你的作業很糟糕,但我發現你的字寫得很好啊。我最喜歡字寫得好的人。你能寫好字,就是你的優點。”他說:“這也算優點?”“對,這就是優點。”

接着我又說:“你能把字寫好,就一定能把語文學好,能把語文學好,就一定能把數學學好;能把數學學好,就一定能把英語學好。”他看到自己的優點,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並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學習便有了信心,來了幹勁。第一次語文單元測試他得了61分,我又把他叫到辦公室說:“你雖然只得了61分,但我很高興,因爲我看到了你的進步。努力吧!下次爭取考62分。你有信心能提高1分嗎?”“有!”遺憾的是第二次考試他沒有達標,只得了57分。當然我深知轉化差生是一個長期、而有艱難的工作,所以我第三次把他請進辦公室說:“你沒有達標,喪氣了吧。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不知道”我說:“主要說題目比上次難(其實我是騙他的)。通過你的努力第三次考試能超過62分嗎?”“應該可以吧。”奇蹟出現了,第三次考試語文得71分,數學也在慢慢進步。短短的兩個多月,他的成績上升了近30名。也許他的成績不能再提高了,但我很高心,因爲他不是後進生了。

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爲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爲半夜找不到學生而心焦如焚;曾爲作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爲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我猶豫過,消沉過,有時候問自己,和讀研或幹其他工作的同學比起來,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進步時;當生病時看到學生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時;當聽到他們驕傲的談起“我們老班”時;當經過自己和同學們努力班級取得成績時,一種感動和自豪就會油然而生,原來付出就有收穫,愛的付出就有愛的回報。這時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事業的執着。我想雖然我的工作做的並不優秀,離“名師”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雖然可能我的事業永遠也不能夠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我的工作充滿着希望,決定着未來,所以我會始終堅持用心去做,用愛心耕耘終生。

在座的各位同仁,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都用自己的愛心來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