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研組長會議代表發言稿

現如今,能夠利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發言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衆。你知道發言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優秀教研組長會議代表發言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秀教研組長會議代表發言稿

優秀教研組長會議代表發言稿1

時光如沙漏,一轉眼,一學期即將結束。這學期,小語中高段教研組在“綠潤生命,盛及未來”辦學理念引領下,在各級領導精心指導下,在全體教師通力配合下,繼續以“兩案五環節”的教學方式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現將一學期來本教研組工作開展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以學習促發展,更新教學理念

本學期,我們的理論學習主要採取集中學習和單獨學習兩種形式。一是每雙週二集中學習。認真學習黨和國家教育改革政策、文件,認真鑽研《語文課程新標準》,清楚掌握不同學段對教學的不同要求,準確把握學科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動向;學習《課堂設問、提問策略》、《從想象出發,喜歡寫作》等文章,擴大交流視野,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明確教學方向,探討教學過程中的不解和疑惑,從而實現集思廣益,提高語文教學。另一方面,我組老師私下也在不斷學習,有的老師鑽研、探討課型,有的老師酷愛摸索多媒體,還有的老師研究課題......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學能力。

二、以課題促教研,深入教學研究

在教科室工作帶領下,本學期,我組展開了課題研討課。其中樑仕齊、劉衣、黃豔三位老師負責執教。雖然這是個人執教的課程,但更是我們組共同的事情。因此執教前,三位老師通過大家的選題建議、自己鑽研課本教參、同年級或同名師工作室成員的磨課,完善了自己的課;執教中,我們每人都參與聽課,並有所收穫和思考;執教後,我們“趁熱打鐵”,立刻組織在一起,開展說課、評課小會,瞭解執教老師的思路、暢談自己的收穫和看法、探討困惑,這既提升了我們的教學方法,又有利於執教老師教學案例的完善。最後,執教老師們也形成了自己的課型模式,可以說是個“共贏”的局面。

三、以參賽促教學,提高業務技能。

在學校辦學理念、教研室的指導下,本學科參加了國家、市論文、課件評選活動,微課製作評選活動。我組老師認真對待,積極參加。爲了讓老師們能儘快學會微課製作,我組開了一次“微課製作說明”的活動,並請樑仕齊老師爲我們講解。最終,有五人獲得學校微課製作賽一等獎。與此同時,好的微課在網站上展示,實現資源共享。

四、以集體促備課,達到事半功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如果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鑑,揚長避短,我們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由於我組人員較多,所以集體備課時,我們是分年級組進行。在備課組內實行定課題、定時間、定主講人、全體參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體備課的質量。在集體備課中我們力求做到統一思想,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特別是在備教學目標,備學生練習,備教學方法時能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同時通過集體備課,及時瞭解教育教學情況,針對教材的特點,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創新。

五、以活動促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爲了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中高段語文,根據每個年級不同的.特點,分別開展了有特色的活動。比如:三年級的形近字組詞比賽、四年級的閱讀節手抄報比賽、五年級的聽寫比賽,六年級的語文大課堂比賽等等,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之,在本學期裏,我們語文組可謂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當有老師需要幫助時,大家都樂於助人;當有老師提出困惑時,大家就開誠佈公的提出自己的看法;當有老師有好的教學資源時,他會無私的和我們一起共享……所以,我要感謝我組的老師們。但我也看到了困難和不足,如教研組活動開展得還不夠紮實,在許多具體工作環節上缺乏創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還不夠,在學生活動的組織上依然沒有跳出應試的窠臼,對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關注不夠。不過我們相信,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組在今後的工作中會做得更好。

優秀教研組長會議代表發言稿2

20XX年1月8日下午第三節,在學校二樓會議室召開了我校教務主任、教研組長座談會。本次會議主要就我校開展的“校級公開課”活動的實效性、意義、不足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就正在推行的“七要素”課堂教學模式的推進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討。現將與會人員的發言整理記錄如下:

一、關於“校級公開課”活動:

所有與會人員充分肯定了我校一直堅持開展的兩週一次的“校級公開課”活動,大家認爲這項活動作爲我校的經典教研活動,應當繼續堅持搞下去,只是很多時候,由於種種原因,活動的實效性差了一些,易流於形式,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會人員提出了一下意見和建議供學校研究此項工作時參考:

1、要進一步完善校級教研活動的檢查、監督、獎懲機制,改變參加與不參加都一樣,各級部個備課組內不好找公開課執教教師,執教了公開課與不執教公開課差不多的現狀。建議強化包科校級領導的檢查、監督力度,把參加不參加校級公開課與各級部的內部管理結合起來,讓不參加或不積極參加校級研討活動的老師覺出“吃虧”;建議加大對執教教師的精神和物質的獎勵力度,把執教校級公開課與參加市區級優質課評選、教學能手評選緊密結合起來,成爲利益共同體;建議把此項活動的開展與職稱評聘結合起來,寫進學校的相關文件並經教代會通過執行。

2、適當減少活動頻次,延長活動時間。建議每次活動由現在的週三下午第三節聽課之後研討改爲某天的整個下午都用來搞此項活動,第一節聽課,隨後認真研討,做到人人發言而不是現在的每次只有那幾個人發言的情況。

3、校級研討活動形式要多樣。比如可以考慮收看名師錄像課或名師點評錄像(此項活動可以全校同一時間,以級部備課組爲單位組織,用好辦公室內的電腦,視頻資源直接從電腦上搜索即可,比如一些特級教師的講課視頻等等);比如可以考慮以“理論學習”的形式來展開研討(現在的理論學習有些淡化);比如可以請專家來作報告;比如也可以考慮原來的大文大理的形式開展;

4、建議給各教研組一些活動經費,走出去,學習借鑑兄弟單位的好的經驗和做法。

5、用好兩類人,一類是省市區尤其是學校評出的各級骨幹教師,一類是各學科的教研組長。可以讓他們搞講座,可以讓他們上公開課,可以讓他們組成專家評委跨級部診斷教情,真正實現責權利的一體化。

6、更換完善多媒體設施,爲搞好各級教研活動提供好物質基礎。

7、藉助級部和校級研討活動給青年教師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樹立榜樣。

8、積累、完善每一次研討活動的材料(教案、課件等),爲迎接檢查、評比做好準備。

9、建議校級教研活動實行層層選拔推薦制度,實行評委打分、量化制度,確保活動的實效性。

二、對於“七要素”課堂教學模式的推進:

1、強化羣衆基礎,加大培訓力度,用好活動載體(建議開展以級部爲單位的達標活動,學校出臺統一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讓老師們主動行動就好辦了。

2、抓好導學案編寫的各個環節,首先在形式上充分體現這七個要素,級部或學校要加大檢查評比力度。

3、認真研究針對學科特點的大模式之下的小模式,形成論文。

4、把模式推進與級部集體備課研討課、校級研討活動等緊密結合起來,突出模式的實效性。

5、模式別太死板,要因學科、因教師、因學生而異。

6、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助推此模式。

優秀教研組長會議代表發言稿3

各位教研組長:

大家好!

在年級組的推薦下,教導處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聘請在座的各位爲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是學校進行學科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組織者與帶頭人,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根據教務處的安排負責、組織、實施本學科的教研、高效課堂的探索、研究等活動。組長是備課組、教研組的靈魂與核心,直接影響着備課組的活動質量。一個好的組長既能帶出一個優秀的教研組,又是教研組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先決條件。

首先我對在座的各位提幾點要求:

1、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做本科教學的帶頭人。

教研組長要想做好本科教研工作,應該以自身的威信,良好的工作作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優秀的教育教學成績來感召人、折服人、帶動人。

2、教研組長應是年輕教師的領路人。

教研組長應該義不容辭的擔負起年輕教師的教學指導工作,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進行言傳身教,爲他們樹立榜樣,對其嚴格要求,促使他們追求更高的目標。教研組長還應該主動給他們上示範課,以自己的教學給他們作以參照,使他們逐步成爲本組乃至學校內的教學骨幹。

3、教研組長應該是本科教育教學研究的組織者。

教研組長工作的最大成功,是創出教研組的特色,打造出教研組的“品牌”。教研組長作爲學科帶頭人,必須在教學改革中起先鋒模範作用,通過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學科學生實際、本校教學實際的教學新路。

4、落實教學常規六個一。每週定時定點定人定內容開展教研活動。時間:語文:週一下午,數學:週二下午,英語:週三下午,理化:週四上午,政史:週四上午,體衛藝:週五上午。地點:七年級:二樓白板教室;八年級:一樓白板教室;九年級:二號教學樓三樓辦公室旁邊的教室。每週確定中心發言人、確定發言內容。教研活動流程:課例研討—亮點回顧—下週說課—疑點交流。教導處將在活動時間地點檢查,校領導將不定時參加教研活動。同時教研活動不能侷限於規定的時間,有問題就可以隨時開,有重要的會議精神就要及時傳達,如今天的重要精神就要及時召開會議。每月一次教學常規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備課(學案或教案)、教學工作手冊、作業批改(徵訂了資料的納入檢查範圍)。每兩月一次教情反思、每兩月一次學情反饋,建立在每天、每週的反思上。

爲推動我校高效課堂建設,從本週開始,每週五上午第一節在一樓白板室進行高效課堂公開課並進行評課,請全體年級組長、備課組長、同學科教師參加。

5、佈置高效課堂的具體操作

我校高效課堂以“任務式導學”模式爲突破口。課堂活動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和學習評價,每一個活動都有相應的任務:高效課堂的學習目標的任務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爲宗旨,課堂活動緊緊圍繞目標進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課堂活動的方向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學習過程的任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重視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以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變“被動學習”爲“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學習評價的任務是評判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是否得到了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生達到“三學”,即肯學、想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