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孝陵導遊詞5篇

作爲一名旅遊從業人員,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那麼一遍條理清晰的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南京明孝陵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5篇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1

各位遊客,我們即將參觀的景點就是位於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峯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於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7歲投身皇覺寺,1352年參加了元末郭子興的紅巾軍,1356年領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稱帝。

明孝陵修建於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後入葬於此,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說是因爲朱元璋主張“以孝治天下”,另一說是因爲馬皇后死後諡號“孝慈”。故此陵明代稱“孝陵”,到清代始稱“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區別。

明孝陵依託紫金山,陵園依山就勢神道蜿蜒曲折,陵寢恪守中國建築之傳統,中軸對稱,首創了寶城寶頂,前朝後寢的陵墓形制開創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大金門,當年明孝陵陵區從大金門的兩側延伸出一道45華里的外牆,把整個紫金山都包括在內。

原大金門重檐歇山頂,頂覆有黃色琉璃瓦,現在屋頂和大門都蕩然無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門。過大金門,我們就來到了四方城,這裏原來是一座碑亭,由於頂部毀於清代咸豐年間的戰火,只留下了四面牆壁和四個門券,每邊長26.86米,猶如一個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稱它爲“四方城”。

城內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稱贔屓,傳說爲龍生九子之一,好負重,這塊碑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個字,共分爲七部分,一、敘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爲民請命,發跡定遠;三、平定天下,登基稱帝、冊中宮、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廢中書、設六部,親掌兵權;

五、重人才、建國學;六、生活簡樸,囑死後與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號及144句四言頌詞一篇,碑文是對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評價。“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這也是明孝陵工程結束的標誌。朱棣在大書特書朱元璋功績的背後其實是在大樹特樹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繼承皇位的正統。他原本在南京東郊的陽山派上萬民工鑿了一塊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達72米,因爲過於巨大無法搬運因而棄之未用。

走過御河橋,我們就來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爲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兩側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種石獸,每組四隻,兩立兩蹲。獅子是百獸之王,象徵帝王的威嚴;獬豸是傳說中的法獸,象徵君王的正直不阿;駱駝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遼闊,國家西域安寧;大象則是象徵國泰民安,民心順服;麒麟是中國神話傳說的一種瑞獸,象徵帝王的仁德;最後看到的這種動物是馬,象徵對帝王的忠誠。在神道兩側安臵這些石獸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記朱元璋的功績,二是展示大明的國力昌盛,三是祈望鎮妖辟邪。

走過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對望柱,望柱又稱華表,立於陵墓前的神道,又稱陵表。在這裏有指示道路的作用,從這裏開始,神道開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兩對武將,身穿盔甲,手執金吾,身材魁梧;兩對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肅穆。他們分別是一對青年的,一對壯年的,預示着大明江山後繼有人。神道的盡頭,立有一座六柱三門的櫺星門,原門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現在看到的這座櫺星門是根據史料在2007年修復的。這是謁陵時通行的禮儀之門。

在石象路東側,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圍繞梅花山轉了一個彎。原來這座山是東吳時孫權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時曾有人建議將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留下給我看大門吧”,於是神道因此而彎曲,正好成爲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現在這裏已經成爲南京著名的賞梅基地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金水橋,金水橋的後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寢建築,金水橋原本有五座,正對着陵宮的五座大門,後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清代只重新修復了三座,我們可以看到橋面與橋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遺物,橋欄爲清代重修。從這裏開始,建築依照中國傳統,坐北朝南,中軸對稱。

順坡而上,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門,這是陵宮的大門。它黃瓦,朱門,紅牆,相互映襯,盡顯皇家的氣派。這座門是1988年根據史料重修的大門,在門前在牆外的東側,有一座特別告示碑,立於宣統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國文字書寫,內容是告誡遊人要保護孝陵。

進了文武方門,我們就來到了碑殿,碑殿原爲孝陵享殿前的大門,因大門在太平天國的戰火中,清同治年間將毀壞的大門改建爲碑殿,殿內共有五塊碑刻,正中一塊上刻“治隆唐宋”,爲康熙皇帝手書,意思是讚譽朱元璋治理國家的功績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

作爲滿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執政之初,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康熙深知,光靠滿人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親謁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並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謁陵時題“治隆唐宋”,藉此籠絡人心。作爲旁邊兩塊是乾隆皇帝謁陵時所題的詩碑。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2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峯下,它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馬氏的陵寢。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已有600多年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顯赫、規模宏大、形制獨特、環境優美而著稱。20xx年,明孝陵申報世界遺產成功,更使得這座開創明清皇陵制度的明孝陵成爲了世人矚目的焦點。

明孝陵經過600多年的歷史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部分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築遺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間佈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遺存所在的自然景觀未受損壞,它們足以顯示明孝陵在中國帝陵發展過程中所擁有的獨特的設計理念、制度格局、營造規模和藝術成就。如今,分佈於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寢都是以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而建造的,從這種意義上說,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藝術傑作,是中國文化發展到高度成熟時期的一項綜合性成果,它開創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價值和地位。

它是明初政治思想、社會文化、審美意識、建築技術和國家財力的結晶。陵寢佈局設計和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典範精神。既繼承了漢、唐、宋帝陵制度中的優秀成分,又創建了新的帝陵制度。明孝陵的陵寢制度,規範着明、清兩代500多年帝陵建設的總體格局和風貌,其地位崇高,影響極爲深遠。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3

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峯下,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此。

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動工,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先後調用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規模巨大。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 華里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那時候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氣勢非凡。因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爲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額雕琢瑰麗。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

其中段爲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對石獸,分別是獅、駱駝、象和馬等6 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着4對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可惜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明孝陵的硃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立有一個石刻告示,系清宣統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臺、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象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現在享殿爲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復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 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爲“仙界”。

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臺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南面有拱門3 個,另三面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 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梅花山因三國時東吳君主孫權及其夫人葬此,古稱孫陵崗,位於明孝陵正南300 米。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4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墓,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峯下,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陵之一,也是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381年孝陵正式動工修建,第二年,馬皇后病逝,先於朱元璋葬入地宮,因朱元璋以孝治天下,又因馬皇后諡號“孝慈”,故將陵墓命名爲“孝陵”,1398年朱元璋駕崩,同年葬入孝陵。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28年出生於安徽濠州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小時候父母雙亡,他做過乞丐,也當過和尚。1352年參加了元末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紅巾軍,1368年平定了天下,在南京稱帝,國號明,年號洪武,1398年朱元璋逝世,享年71歲。

現在,明孝陵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並於20xx年7月作爲“明清皇家陵寢”的拓展項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相比於明朝之前的一些帝王陵墓,明孝陵有它的神祕之處,一般陵寢的神道都是直的,而唯獨它卻是彎曲的,繞過了梅花山,體現了因地制宜,但這其中的典故我會在稍後爲大家揭曉。明孝陵另一個獨特的地方在於它開創了明清陵寢的格局——前朝後寢。這種建築佈局反映了封建禮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權。

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呢是大金門,又稱大紅門,它是明孝陵的正門,也是正門進入陵區的第一道大門。門有三券,中門較大,兩側稍矮稍低。大金門原爲單檐歇山頂,覆蓋黃色琉璃瓦,用綠色琉璃椽子,硃紅雙扉,莊嚴華麗,可惜已毀於戰火。

在大金門北約70米處便是碑樓,他原來爲黃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頂,紅牆每邊長26.86米,現亭頂已坍塌,碑樓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開一券門,民間俗稱“四方城。”

我們可以看到裏面有一塊石碑,那是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這也是南京地區最大的功德碑,這馱碑的龜趺呢叫做贔屓,傳說贔屓是龍的九子之一,外形似龜喜歡負重,故常用作石碑的基座。

整塊石碑高8.78米,這是朱棣爲頌揚朱元璋功德所建,由他親自撰寫,共2746個字,分爲七個方面,一是敘述家平,二是爲民請命,發跡定遠三是定都分封,四是廢中書,開六部,五是選人才,抓教育,六是生活簡樸,囑咐死後與馬皇后合葬,七是刻有皇族子女57人名號以及144句四言頌詞。這塊碑的建成標誌着明孝陵的完全竣工。(398)

石像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一段,路兩側分別豎立着六種十二對二十四隻石獸,每種四隻,兩蹲兩立,分別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和馬,這些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要求,各有寓意。

獅子是皇權的象徵,也鎮魔辟邪,爲帝王陵道專用。獬豸代表公平正義,作爲神獸呢表明帝王執法如山,非常正直;駱駝爲沙漠之舟,代表國力強盛;大象表明江山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祥瑞之獸,馬是供人驅使的重要動物。神獸寓意一是爲紀念朱元璋功德,使後人感受死者威嚴和國家太平富強,二是祈望鎮魔辟邪,保護孝陵。

望柱是神道第二段的起點,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宮殿,宗廟的標誌,過了第二段便是翁仲路,主要由四對武將和文臣石雕像組成,先武將後文臣,文臣身穿朝服,手持朝笏,端莊肅穆;武將身披甲冑,手持

金吾,威武雄壯。如果仔細看便會發現,這裏面既有年長的,也有年輕的,並且年輕的在前,年長在後,表明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千秋後代。

櫺星門是明孝陵引導部分的結束,櫺星門被廣泛運用於宮室,壇廟之前,是象徵王制的尊者之門,是禮制意義極強的標誌性建築。20xx年在遺存的基礎上恢復了當年的原貌。

大家還記得我之前說明孝陵建陵的一大特色嗎?明孝陵的神道是彎曲的,就是爲了繞過這片梅花山。梅花山原爲孫陵崗,又稱吳王墳,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及步夫人的合葬墓。當初有人對朱元璋提議搬遷孫權墓,而朱元璋卻堅持保留此地,並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着他爲我守門吧。”

1929年這裏種植梅花,1943年改名梅花山,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初春,梅花山上的萬株梅花次第開放,宛如一片香雪海。到梅花山踏青賞梅已成爲南京市民的習俗,每年春季在梅花山舉辦的“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已成爲南京旅遊節慶活動的著名品牌。(635)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橋叫做金水橋,原有5拱,象徵孔子提出的禮義仁智信,現爲三孔石橋,橋基和兩岸石堤仍是明代的原物。

金水橋以北便是孝陵主體建築陵宮區的正門,因從前看守孝陵的陵戶分爲文孝衛和武孝衛,文東武西,陵宮門左右兩側門恰是“方門”之制,所以稱爲文武房門。它黃瓦單檐,正門開三券拱門,東西兩側各開一個側門,原來門上嵌有青石碑一塊,陰刻有鎦金“明孝陵”3個大字,爲曾國藩所題。現門是1998年修復的,20xx年改爲文武方門。

門外東側牆下,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用英法俄德意日六國文字曉刊刻了保護明孝陵的告示,但由於碑上沒有中文,周圍百姓看不懂,並沒有達到保護明孝陵的初衷。

亭中陳列着五塊碑,正中一塊刻“治隆唐宋”四字,是康熙三十八年南巡謁陵後所書,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績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作爲清朝皇帝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現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二是爲了籠絡人心。“治隆唐宋”碑的兩側分別是乾隆南巡謁陵二十三年和三十八年時題的詩,“治隆唐宋”碑側後是兩塊記事臥碑,分別記錄了康熙兩次謁陵時的盛況,西邊這一塊刻有《紅樓夢》原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題名。(432)

享殿位於碑殿後50多米處,是陵宮內的主體建築和最重要的祭享殿堂,也是舉辦大型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享殿規模很大,建成於洪武十六年,毀於清朝咸豐年間的戰火,根據現存遺址判斷,當年的享殿是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建在三層是須彌座臺基上的巨大建築。現在還保存三層石須彌座三層石欄杆三層龍吐水三層石丹陛的建築。現在的建築建於清同治年間,爲單檐歇山頂,規模要比原來小很多,僅有三間。現存的建築有56塊巨大石柱礎和臺基。現在,享殿內放着朱元璋的畫像,目前明孝陵享殿內常年舉辦與明孝陵相關的史料展覽。

再往後便是內紅門,又稱陰陽門,過了這道門,就意味着陰陽兩界相隔,這道門同時將陵寢分爲前朝和後寢,朱元璋所開創的前朝後寢也在此得以體現。

我們現在走過的這座橋爲昇仙橋,橋下便爲明孝陵的第三道御河。

方城位於昇仙橋後,方城上爲明樓。方城明樓是明孝陵的創新建築。方城爲寶頂上的一座大型建築東西長75.26米,南北寬31米,正面高16.25米,下部爲石須彌座,在束腰部分刻有綬帶紋和方勝紋,歷經600多年風雨的方城外牆已十分斑駁,,雨水沖刷後形成的石灰漿佈滿牆體,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滄桑。

方城兩側有八字牆,琉璃瓦屋頂,兩層須彌座,牆面四角有磚雕花紋,牆脊爲琉璃瓦。四周裝飾磚雕花紋,內容有石榴,萬年青,牡丹等,象徵子孫繁衍江山永固和幸福美滿等,這些磚雕是明初的藝術傑作,經過600多年,花紋仍清晰完整,因而十分珍貴。

方城正中開拱門式隧道,有臺階可步入,臺階有54級,拾級而上,出了甬道各有石級可登上明樓,明樓俗稱“馬娘娘梳妝檯”,正面向南開三孔券門,東西北三面中部各開一券門,樓內用方磚鋪地。方城、明樓及隧道,增添了孝陵莊嚴神祕的氣氛,顯示了帝王的無比威嚴和至高無上。

最後我們來到了寶城寶頂,寶城指環繞寶頂的封閉性城垣建築,平面爲不規則圓形,四周磚牆長1000多米,牆壁高約7米,牆頂厚約2.1米,以條石做基礎。寶頂即獨龍阜。是直徑約325米至400米的圓形大土丘,下面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地宮。墳丘上面加築了卵石層,既可以防止雨水沖刷,也可以防盜。寶頂外側開有排水用的溝渠。

南京明孝陵導遊詞5

各位遊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稱,各個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蹟和遺址。現在我們要去參觀遊覽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選址經過—營建過程】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馬氏的合葬墓,它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峯下,是南京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曆代帝王對陵地的選擇非常慎重,特別注重選擇“吉壤”之地,即風水寶地。每次外出選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員外,還要吸納通曉地理、會看風水的方士參加。選好陵地後,皇帝還必須親自審視現場,滿意了才被最後確定下來。朱元璋登基後不久,就很關心自己死後的“天堂”,便開始籌劃營建陵墓。據說,他曾把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湯和等大臣召來,商議選址。五人約定各自先把所選最佳墓址寫在紙上,然後同時公開。結果,英雄所見略同,都寫着“獨龍阜玩珠峯”。

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這樣定了下來。獨龍阜是一座位於紫金山主峯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徑約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墳冢。中國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龍天子,在獨龍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明孝陵於洪武九年(1376年)開始籌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軍都督府企事李新。當時,動用大量民工,遷走了前人留下來的幾十座寺廟。自東晉、南朝以來,佛教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當作國教,因此南京寺廟林立。東晉時,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侶達10萬之衆。

唐代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當年南京佛寺興盛的寫照。除了遷寺之外,甚至還遷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當要遷走三國時孫權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時,朱元津說了一句話:“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着他守門。”纔沒被遷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後,正好遇上馬皇后去世,朱元津爲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將其靈樞葬人陵墓,封她爲“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1383年,孝陵的主體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標去世,葬在孝陵東,稱爲東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建陵工程才告結束,工程歷時23年。朱元津臨終前,曾留下遺命;“喪儀物一以儉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無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釋服,無妨嫁娶。”這顯然是朱元璋收買人心的把戲。整座明孝陵可謂規模恢宏。

在漫長的23年工程建設中,耗盡了民脂民膏。當時墓區內植樹萬株,養鹿千頭,派守的衛兵多達5700人。其範圍之廣,規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見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時,有40位嬪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東、西兩側,38人從葬於孝陵。這暴露了中國封建統治階級的殘忍,他們不僅生前要享受榮華富豪,死後仍要“雖死猶生”,實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