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導遊詞(通用5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內蒙古導遊詞(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內蒙古導遊詞(通用5篇)

內蒙古導遊詞1

各位遊客,朋友們:

短暫的內蒙古包頭之旅就要結束了!首先,想借此機會代表×××旅行社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各位表示真誠的感謝!有你們一路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才使我們的旅遊行程順利而愉快地完成。謝謝你們! 想說你們是幸運的,因爲在這幾天的旅遊活動中,你們遇上了好天氣、好司機、好旅行社和一個盡心盡力服務的導遊,使大家的旅行充滿陽光、和平和安全的氣息,真是其樂融融啊! 如果給大家個機會,再回憶一下這趟旅遊,不知你們會先從哪兒開頭?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還是草原上點綴的珍珠般的小白羊?是從包頭南下在鄂爾多斯見到的浩瀚無垠的沙漠、沙漠之舟——駱駝?還是那裏的沙子會唱歌的響沙灣?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還是蒙元盛時的歌舞與美食?是神祕的喇嘛禪宇——五當召?還是蜿蜒流淌的九曲黃河?是雄臥博託河畔的轉龍藏?還是塞外西湖“南海樂園”?是森林浴中的瀑布?還是……?我想,不管是哪個景點,哪段經歷,都或多或少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並將成爲我們人生中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幾天前我們初次相識還只是陌生人,但今天當要分手時我們已成爲要好的朋友,成爲一個“大家庭”中的成員。一路風塵中、一路攙扶中、一路旅途中難免有照顧不周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並提寶貴意見。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在你們即將踏上返程的時刻,我不由得想說:一路保重!也不由得想唱“藍色的蒙古高原……把我的愛獻給你,把我的祝福留給你,祝福留給你”。朋友啊朋友,別忘了這裏還有冬雪、還有夏涼、還有秋實、還有春暖,還有時時等待你們的各族人民!期待着再次見到你們!最後,讓我再用蒙語說一聲:他·賽白呶(您好)、塔拉哈拉(謝謝)、巴雅爾呼日格呢(祝福你們)、百耶什太(再見)!

內蒙古導遊詞2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我們青年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參加瀋陽——內蒙古大青溝兩日遊活動,我們這次行程一共210公里,大約需要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到達,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麼困難的話,請隨時找我,我將盡力爲大家解決,爲了使大家完的開心、愉快,請大家協助我做好幾點:

1、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行車中不要在車廂內走動,不要把頭或手伸出車外,以免發生危險。

2、 爲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請大家保持車內的衛生,不要吸菸。

3、 請您一定要注意我們的車票是往返車費,不含其它的費用,並且全程對號入座。

4、 請您注意我們的返城時間是明年下午1點,請大家準時到指定地點集合,最後祝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完的開心、愉快。

大青溝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遼寧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內蒙境內。從瀋陽出發沿102過道至304過道途徑,新民市,彭武,內蒙甘旗卡鎮,在西行餘公里,便可到達內蒙古大青溝風景區。

提到大青溝,大家就會想到“藍天、白雲、綠地、沙漠”等美麗的圖畫,大青溝風景區就座落在美麗的科爾沁草原。

我們北方的草原共有三大類型,有呼倫貝爾草原,西林格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呼倫貝爾草原綠草茂密,“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正是在這裏的真實寫照,錫林格勒草原,牧草稀鬆,面積廣大。沙漠對我們沈城人來說充滿了神奇。科爾沁沙海現在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它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綠色長城”巨大工程的一部分,更是保衛沈城人的艱苦努力,說起“保衛沈城”是因爲流沙的速度經科學測定爲每年20公里,這樣用了是年的時間流沙將淹沒沈城。科爾沁沙海是遼闊的沙丘地帶。雖然正開展大規模的.“綠色”工程但我們仍可觀賞到沙漠景觀。

大青溝是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佔地8183公頃,相當於24個北陵公園地大小。由長度爲11公里的大小清溝組成“人”自行景區。大青溝共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大青溝景區,即原始森林。主要包括:清溝遠眺,五兄弟,夫妻樹,蝸角楓等景區。溝內林林蔥鬱,動植物繁多,有二千多個泉眼,終年流淌不息。溝內外溫差7—8度,是盛夏避暑的勝地。

第二部分:三岔口景區,包括菊麗瑪神像,青龍劍、龍泉。提到菊麗瑪女神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大青溝是一片美麗的沃土,由菊麗瑪女神統治着,惡磨尼古勒要來侵犯霸佔這片土地,菊麗瑪女神和尼古勒搏鬥了七七四十九天,尼古勒用偷裂的手段刺傷了菊麗瑪,菊麗瑪則用青龍劍刺殺了惡魔尼古勒,最後菊麗瑪自己也倒下去了,她的身軀變成了小清溝,飛出的青龍劍則劈開了“三岔口”惡魔尼古勒則變成了烏鴉,從此遠離大青溝,這就是大青溝看不到烏鴉的原因。來到三岔口,大家不能不參加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活動“漂流”橡皮艇2000餘米的幽深的行程。工需40分鐘左右。

第三部分:小清湖景區:風景秀麗的小清湖象一條玉帶靜臥,萬綠從中,蜿蜓兩千餘米,寬闊的小清湖浴場水錶沙白,使你彷彿置身於海濱,這裏還有遊艇供大家遊玩。需要說明的是大家在游泳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內蒙古導遊詞3

響沙灣,國家4A級景區。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中部。從呼和浩特到包頭轉包東高速可達,南距包頭市區50公里。屬於沙漠類自然風景區,爲新月形丘鏈或格狀丘地貌。1984年1月被內蒙古自治區闢爲旅遊景點,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爲國線景點,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4A級旅遊景區。

響沙灣背依大漠龍頭庫布其沙漠,面臨罕臺大川,又名“銀肯”響沙。沙高110米,寬200米,坡度爲45度、呈彎月狀的巨大沙山迴音壁綴在大漠邊緣,是一處珍稀、罕見、寶貴的自然旅遊資源。沙漠淨水沙湖在彎月沙山迴音壁南約2公里處,是一個小面積沙池,終年不渴,爲難得的“沙漠甘泉”。從沙湖向西約3公里處,有一高出沙漠的高地,海撥1486米,上面有著名的庫布其銀肯敖包。神祕的沙歌現象吸引中外着遊客紛至沓來,沙響妙音春如松濤轟鳴,夏擬蟲鳴蛙叫,秋比馬嘶猿啼,在冬日則似雷鳴劃破長空。關於響沙的成因衆說紛紜,科學工作者進行過多次科學考察得出的理論有篩勻汰淨理論,摩擦靜電說,地理環境說,“共鳴箱”理論等等莫衷一是,響沙之謎還在探索中。

響沙灣融匯了雄渾的大漠文化和深厚的蒙古底蘊,匯萃了熱情的沙漠活動與獨特的民族風情。擁有罕見而神奇的響沙景觀,浩瀚的庫布其大漠風光,世界第一條沙漠索道,中國最大的駱駝羣,中國一流的蒙古民族藝術團,有幾十種驚險刺激獨具沙漠旅遊特色的活動項目。遊客可以乘坐沙漠觀光索道,鳥瞰沙漠的壯觀景象,滑沙與沙共舞,也可以騎駱駝,乘沙漠衝浪車,玩兒沙漠滑翔傘和沙漠太空球,近距離親近沙漠。大漠深處獨具特色的沙漠住宿體驗,蜚聲中外鄂爾多斯婚禮表演,大型的沙漠歌舞晚會,熱情的沙漠—大漠篝火晚會,原生態火文化表演以及敖包相會之祭敖包等特有的深度體驗類活動將帶遊客親密接觸神祕大漠,領略蒙古族別樣風情。歷史悠久的“鄂爾多斯婚禮”,是蒙古族最有特色、最隆重的婚禮形式。響沙灣民族藝術團排演的大型歌舞“鄂爾多斯婚禮”,融風俗、禮儀、服飾、歌舞、音樂於一體,寓情予舞,寓情予歌,充滿吉祥、喜慶、熱烈的氣息,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一年一度的“中國·鄂爾多斯響沙灣旅遊節”,於每年的九月舉行,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沙漠文化服裝大賽及服裝展”、“蒙古民族服飾魅力秀”、“沙漠攝影大賽及攝影展”等多種文化活動及賽事以及爲遊客安排的大型主題晚會、焰火晚會,“沙漠尋寶”樂翻天、沙漠狂歡夜等活動精彩連連。響沙灣不僅是神祕的自然奇觀,更是一個融匯歡樂的沙漠世界。

內蒙古導遊詞4

親愛的朋友,世珍園旅遊區位於東勝區泊江海鎮與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蘇木交界處。世珍園旅遊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重要保護溼地和國家3A級旅遊區。 世珍園旅遊區內除湖泊、島嶼外,分佈着大片的溼地、沙地、草地、丘陵,屬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溼地生態系統。水域面積約10.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這裏生活着遺鷗、東方白鶴、白天鵝等鳥類80餘種。進入世珍園旅遊區,我們首先要到的是遊客服務中心。這裏爲我們準備了詳實的圖片和資料,您可以更好地瞭解候烏的生活習性。世珍園旅遊區的核心遊覽區是鳥島。

觀鳥臺上,在繁殖期間可以看到遺鷗繁殖的全過程。遺鷗是世界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專家考證,全球75%以上的遺鷗在這裏繁衍。每年的5月份,遺鷗在這裏築巢、產卵、孵化,10月份,羽翼漸豐的小遺鷗就要跟着成年遺鷗進行長途遷徙。遺鷗究竟在什麼地方越冬?全世界的鳥類專家已多次進行探察,但至今仍是個謎。

每年春秋兩季和初冬時節(3月初—5月初,10月初—12月初),白天鵝翩然而來,在水面上追逐嬉戲,最多時可達到上萬只。世珍園旅遊區中的另外一個參觀點就是“長壽島”。站在長壽島上遠眺,可將泊江海子及周邊草原、溼地的輪廓盡收眼底。相傳唐僧前往西天取經途經此地時,孫悟空與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小白龍曾在天上進行了長時間的打鬥,小白龍的一滴汗水正好灑落在此,就形成了泊江海子。這一滴水灑落途中混有一粒沙,就變成了這個長壽島。據說,人到長壽島上一遊,可以延年益壽。

內蒙古導遊詞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叫錢心妤,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內蒙古領略一番那裏的獨特風光和民風民俗。一會我們到了景區呢,大家就可以體驗一下蒙古族的下馬酒,參觀一下蒙古包,品嚐一下蒙古的美食。請大家在旅途中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大家跟我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呼倫貝爾人歡迎賓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達自己好客的心情。據說,下馬酒是從成吉思汗時代傳下來的。其飲法是:首先用左手端乘酒銀碗,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天空,稱爲“敬天”;然後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地面,稱爲“敬地”;再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彈,稱爲“敬祖先”;最後雙手端碗,一飲而盡,當然如果你實在不勝酒力,也可用脣抿一下再交還到主人的手中。意爲“蒼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樂”之意。大家要記住這些步驟,不要失了禮貌。好,我們就要到目的地了。

到草原了,這幾位朋友就是蒙古居民。你們也看到了,這些圓形房屋就是蒙古包,也叫氈房。蒙古包建築奇特、明快,既實用又美觀。草原遼闊,風雪大,圓形蒙古包阻風力小,包頂不積雪;由於逐水草而居,經常遷徙,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時省力。

跟我來,我們一起進入蒙古包。大家或許對蒙古人的服飾感興趣,我來介紹一下。服裝大體分爲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四個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製成。男子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進帽或禮帽。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歡穿長袍,穿長袍時腰帶是必備的,靴子尖稍向上翹起。

現在,我們不要辜負了蒙古好友的一番好意,來品嚐品嚐草原的美食。蒙古主要飲食有烤羊腿、手抓羊肉、奶菜、哈達餅、肉乾、馬奶酒等等。來說說手抓羊肉,相傳它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冷吃、煎吃。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羶、色香俱全。大家慢慢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