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導遊詞作文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導遊詞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綿山導遊詞作文【篇一】

遊客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介休綿山,綿山是太行山支脈,海拔高度爲2000多米,因山勢綿豆而取名爲綿山。後因春秋時期晉臣介子推被焚此山而名聲大震。歷代都在綿山興建了許多寺院禪房,於是成了著名的佛教聖地。而且綿山風景絕佳,也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從介休南行20公里到達綿山腳下的興地村,再南行約1.5公里的路程,我們就要開始登山了。山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但景點較爲分散,往返路程約9公里左右,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

我們現已到達綿山的第一個重要景區——龍頭寺。龍頭寺是綿山入口處的咽喉,地勢十分險要,從這裏向南可直插綿山腹地。寺分爲上下兩層,上爲龍頭寺,。下爲關帝廟。從龍頭寺出來,沿途兩山對峙,怪石磷響,風景絕佳。小路像一條飄帶盤繞山腰。朋友們請繼續向上爬。在這個險要處,有一個巨石壘堡當道而立,高約7米,寬4米,在堡門裏有屋子,供人看守。門前是一條很深的溝,設有門板吊橋。從上面的瞭望孔口能看見進山的人。如果放行就將吊橋放下,待來人通過後,便又將吊橋扯起。門的左右是深淵絕壁,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繼續前行,不遠處就可看到 “免橋”、“鹿橋”,再攀127級石級便是綿山的主要風景區——抱腹巖。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就深藏於這一巨大的巖洞之中,除抱腹寺外,此處還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和五龍殿等建築,這些建築都深藏在抱腹巖的腹中,雨雪無法侵入,這種清幽險絕的景象實屬罕見。遊客們,秀麗壯觀的綿山就在眼前,願今日之遊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綿山導遊詞作文【篇二】

綿山位於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38年2月15日日軍第二十師團侵佔介休縣城。失陷前,犧盟特派員李志敏,縣長張德含帶領黨、政、軍等500餘人,撤出縣城,轉移到綿山,就在這三孔窯洞裏,建立了“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此後鐵索嶺便成爲連接晉冀魯豫與革命聖地延安的一條祕密通道,護送了大批前往延安的革命幹部。薄一波、陳賡以及愛國將領方震武等曾在這裏開展工作,指揮戰鬥。1940年,形勢進一步惡化後,抗日民主政府又轉移至綿山銀空洞。

抱腹巖爲綿山百餘處巖洞之首,因形如兩手抱腹,所以又叫抱腹巖。抱腹巖之腹大,大得驚人:抱二百餘間殿宇禪房及一兩萬名遊人於腹內而不顯得擁擠。抗戰時期,介休抗日民主政府常在這裏召開全縣軍民大會,部署生產和戰鬥任務。抱腹巖是天然生成的超大型禮堂.抱腹巖坐東面西,爲一高約18丈,長約45丈,深約15丈的巨形巖洞。巖洞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兩個直角排列的大巖洞,很象磚圈的“無量殿”,路斷處有木棧道溝通,自下仰望殿宇參差,勾欄蜿蜒,猶如空中樓閣.更引人注目的是巖洞頂壁的無數個鳥洞和懸掛着的銅鈴。抱腹巖掛鈴爲綿山一絕,每逢廟會,許了願的善男信女們便僱人從巖頂將掛鈴者用繩子吊在半空,然後利用前後晃動的力量將人悠進洞內,用鐵鉤鉤住頂壁打楔系鈴。操作完畢後再用繩子把掛鈴者放到巖下。場面驚心動魄,令人歎爲觀止。清代康熙年間介休文人王清在《抱腹巖》一詩中寫道:“寺古云常在,巖空勢欲傾。此中真得地,以外縱浮名。鳥拂金鈴渡,僧緣石隙行。坐聽梵響處,花雨落無聲”,可謂繪聲繪色的抱腹巖寫照.其中“鳥拂金鈴渡,僧緣石隙行”更成爲人們廣泛傳頌的名句。很久以前,綿山中生活着一種叫吻的野獸,非常兇猛,常常傷害過往行人.附近的村民靠山吃山,以採藥爲生,而野獸封山,村民們無不頭痛萬分,於是推薦了一個身體強健,狩獵本領很強的年輕人前去降吻。這個年輕人想只憑自己的力量那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能得到神靈的保佑,一定會萬無一失。於是他就去求空王佛保佑,祈求老人家賜給自己一件法寶,以降服吻獸.年輕人祈禱完畢,正要走時,忽然看見供案上金光閃閃,霎時滿殿生輝。走近一看,原來是隻銅鈴,銅鈴上還有一道經文。這時殿內突然有個縹緲的聲音:“念此咒,便可降住怪獸,快快去吧.”年輕人這才恍然大悟,慌忙叩拜點化之恩.後來果然降服了吻,人們爲了感謝空王佛的慈悲之心,就把這個銅鈴掛在抱腹巖的巖頂上,讓它爲人們消災免禍.

空王古佛主要奉祀空王古佛。空王爲過去世之一佛,也是佛的總稱。佛經說,佛爲萬法之王,所以又叫空王。阿彌陀佛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他在作比丘時,常拜空王佛眉間的白毫相,並因此而成佛。可見空王佛的地位之高。他的兩側爲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位菩薩。兩旁是他的弟子摩斯、銀空。殿前門廊是兩位護法神——哼、哈二將。因哼將鼻噴光氣,哈將口吐白光,故稱哼將和哈將。

空王殿空王佛是雲峯寺以及整個綿山供奉的佛祖,是漢人中最早成佛的。他俗名田志超,曾對佛教禪宗臨濟宗的弘揚作出了巨大貢獻,後圓寂坐化成佛。殿內這尊佛像是他的包骨真身,是佛轉世後又成佛的空王佛。相傳,他爲反抗官府及地痞的盤剝離家出走,幾經輾轉,來到了介休城內的華嚴寺。他每日在寺內打坐唸經,修行養性。農忙時節,全城的農戶都忙着去田間幹活,但人手太少,又怕誤了時日,非常着急,都先後來求志超幫忙。志超有求必應,一口氣答應了二十八家,並照幫不誤。後來他又云游到義棠弘濟寺,因爲寺前要修塔,但用水很困難,於是又指揮兔、鹿用銅鐘擡水,加快了工程進度。最後他選擇了綿山,受到了善男信女的廣泛膜拜。唐貞觀十二年(戊戌),李世民向綿山求雨,志超命正在做飯的弟子摩斯將淘米水向西南方向灑去,於是長安一帶普降甘露,乾旱解除,萬民歡騰。以後每逢大旱,晉陝一帶百姓都要來綿山祈雨,可謂盛極一時。後來爲感謝志超

“解民倒懸”之恩,李世民率衆臣朝山拜佛。志超的弟子銀空在抱腹巖接駕告師父已圓寂西歸.李世民未能如願,不禁仰天長嘆:“此行空望佛矣!”頓時天空出現了“空王佛”字樣。於是唐太宗下旨在這裏修建了空王殿。這個殿又叫石佛殿,殿內所有構件,包括臺坐、門拱均爲石雕,保持了唐代以前的風格。

慈雲法雨御匾光緒二年(丙子)、三年(丁丑),三晉七十八州縣大旱。山西巡撫曾國荃設壇祈雨,空王佛顯靈,天降大雨。介休義棠籍人、工部屯田員外郎李敦愚等奏請朝廷頒發匾額。光緒責成南書房翰林恭書匾額一方,交曾國荃懸掛於抱腹巖空王古佛正殿。

阿彌陀佛殿很久很久以前,這裏是一間閒置的僧舍,對面的僧舍則住着一位住持。他每天晚上唸誦經文直至深夜。一日,見對面屋內通亮,他以爲是着了火,提着水桶就往過跑。進去一看,原來上面端坐着阿彌陀佛,兩邊分別爲左、右脅士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正在給六菩薩說法。他靜聽一夜,終於大徹大悟,成了一位得道的僧人,化緣於四方。後又回到綿山爲阿彌陀佛修建了此殿。本殿供奉阿彌陀佛,淨土宗稱他爲“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因他能接引虔心向佛的人往生“西方淨土”,所以又稱接引佛。兩邊的脅士分別是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兩旁分別是其他六位菩薩:師子戲、師子奮、師子幡、師子作,堅勇精進,擊金剛慧菩薩.殿前門廊下站立的分別是帝釋天、吉祥天,他們的職責是保護佛祖、佛法和出家人。彌勒高僧殿正中供奉彌勒佛,是豎三世佛的未來佛.人們印象中的彌勒佛都是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形象,而我們這裏供奉的則是彌勒佛的法身。兩邊所供的十二高僧,他們是佛教五個宗派的代表人物,是羅漢、菩薩和佛的繼承人。爲什麼要在這裏修建彌勒殿呢?彌勒曾帶領十二高僧來給空王佛做壽,又留下了他的笑口。人們爲了紀念,便在這裏修建了彌勒高僧殿。殿前廊下兩位護法神是伽藍菩薩和韋馱菩薩。韋馱又叫天韋將軍,後因他追回了小偷手中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而成爲菩薩。另一位是伽藍菩薩——關公。講到這裏,人們不禁要問:關聖帝君本是道教之神,剛纔在龍頭寺還是高臺危坐,爲何到此又站立在佛殿之前?這裏有一段頗爲有趣的故事。三國時,關羽曾坐鎮荊州,因沒有執行“聯吳抗曹”的策略而失去荊州,敗走麥城,被吳軍俘虜遇害。他陰魂不散,悠悠盪盪來到了荊州當陽的玉泉山。一天夜裏,三更以後,只見空中關羽騎一匹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大呼“還我頭來”.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淨,認得是關羽,便以手中拂塵召曰:“雲長安在?”關羽當即下馬,乘風落於普淨座前。普淨說:“今將軍被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那麼被你所斬殺的顏良、文丑等六將之頭又向誰去索要?”一席話,問得關羽啞口無言,於是恍然大悟:斬斬殺殺爲佛門之大戒,自己與顏良、文丑均屬無辜。從此皈依佛門,普淨收他爲半個佛,爲護法大神。從此他忠於職守,成年累月佇立於殿門或山門。

介公祠供奉春秋晉國大夫介之推及其母親。介之推功不言祿的高風亮節被後人廣爲傳誦,成爲千古佳話。當年晉文公尋找介之推,爲使之推出山,有人建議:“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三面舉火,他一定會揹着老母出山的。”但萬萬沒想到介之推終究沒有出來,他和母親都抱樹被火焚羽化.後晉文公爲旌表介之推,封綿上田爲介田,並將燒剩的柏樹做成木屐穿在腳上,口中不停地念叨“足下”.直到現在,每逢他的忌日──冬至後一百零五天,家家吃冷食,禁菸火,爲“寒食節”。兩千年來,寒食之俗盛傳不衰。歷代寫寒食節的詩詞甚多,僅《全唐詩》就有一百三十餘首。那麼爲什麼把介公祠建在了偏殿呢?那是在清代乾隆年間,今河南省有位讀書人,名叫品公滋,讀書很是用功,頭懸樑,錐刺股無一沒有使用過,就是《詩經》《尚書》也能倒背如流。只是他運氣不佳,屢試不中,爲此臥牀不起.他的這種執着被介之推得知後,就託夢給他,“來年你一定要進京趕考,介休就是你施展才華的地方”,說完便飄然而去了。呂公滋照夢而行,果然中了進士,於乾隆四十一年作了介休知縣。一到任,他便決定爲介之推修廟。但這裏已經有了規模宏大的介神廟,很是惋惜,並不停地自責。這時有人建議:“既然朝拜介神的人很多,我們何不就近在抱腹巖再建個介公祠呢?這樣既能滿足百姓的需求,又能實現你的夙願。”就這樣,在這裏修了這個介公祠。呂公滋爲官期間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以後又改任汾州通判。

空王磨

志超與龍母在棋盤洞對奕,大戰了五百多個回合。龍母幾乎每盤皆輸,很是不快,隨手將棋子一扔,交棋認輸。從此志超便在抱腹寺坐禪修行,成了遠近聞名的高僧。而被龍母所扔的這一枚棋子因沾了龍母的靈氣,成了妖精。此妖精經常下山,到附近村舍裏爲非做歹。村民們便來綿山抱腹巖拜見活佛志超,請求爲民解危。志超得知是棋子所化,便命徒弟摩斯將它化爲一塊石磨,讓它將功贖罪。從此我們這裏就有了這樣一個“空王磨”。關於“空王磨”的傳說,《續高僧傳》中有所記載:一年春天,青黃不接,綿山寺廟中的糧食只剩六擔了,只能維持十幾天的生活。但使用“空王磨”,從春到夏,每天磨五斗,共應磨九十石,但只用了四石,六擔糧食還剩兩石。僧人們很驚奇,知這是佛祖保佑,於是把多餘的糧食做成齋飯,救濟民衆,幫這一帶百姓渡過了災荒。這裏曾經有過煮粥用的“萬人鍋”,可惜現已丟失。

龍池

池內生水,平時供寺僧和遊人食用。五龍畈依佛門後,常造福遠近的百姓.天旱時,四面八方的人都來這裏祈雨,十分靈驗.所以綿山一帶五穀豐登,人們安居樂業.爲此稱它爲龍池。

釋迦殿

釋迦成佛後,曾雲遊四方。當來到綿山時,發現這裏山青水秀,是一個修行養性的好地方,但也有許多妖魔怪獸。釋迦決定通過講法教化他們,龍衆也趕來聽法。後來志超擇地綿山,爲感謝釋迦,在這裏修建釋迦殿。本殿奉祀的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族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二十九歲時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過六年的苦行.在佛陀迦耶樹下“成道”.悟到世間無常和緣起等理,便在鹿野苑開始傳教,佛經稱爲“初轉法輪”.其後四十五年間,在中印度各地遊行教化,信衆很多,都尊稱他爲“佛陀”──覺悟者。八十歲時,在拘屍那城附近的沙羅雙樹下入滅。他的弟子將他一生所說的教法記錄整理,成爲經、律、論“三藏”,此後佛教傳播範圍不斷擴大,形成世界性的宗教。兩旁分別是文殊、普賢菩薩及兩位龍王(龍衆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