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5篇

作爲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遊,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遊覽的最佳效果。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川天台山導遊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5篇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

興樂橋建於1992年,橋的上游就是“一江分三水”的特殊景色。在我們右邊的堰叫禹王堰,據(尚書·禹共)中記載,平樂曾大水爲患,當地百姓想盡辦法治理水患都無成效,時值大禹前往西蜀蒙山途徑此處,撒黃金壘土,終於築堰成功,保全了當地百姓的平安,後人爲紀念大禹的豐功偉績,就將此堰命名爲禹王堰。左側的這條堰叫安樂堰,建於清朝初年,分流的水穿吊角樓而過,與禹王堰一樣灌溉着兩岸的萬畝良田。

樂善橋是一座七孔石橋,有“邛南第一橋”之稱,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長120米,高16。6米,寬10米,屬人行橋,後改建爲公路橋。此橋橋洞一改普遍的半圓形,而採用桃形,別有深意。這種拱形十分罕見,在川西堪稱一絕。

千年榕樹是平樂鎮古老的象徵之一。從鎮西南的新橋到鎮東的平樂古橋,13棵老榕樹鎮江護街,蔭庇着代代平樂人。新橋東頭和古橋南邊各有一棵10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榕樹遒勁有力的枝幹撐起連片濃蔭,樹下總少不了喝蓋碗兒茶、打川牌、抽葉子菸的老者。據說,古榕樹有靈性,能消災驅邪,老人們總會告誡小孩不要爬樹,誰家有人病痛或遭遇不順,則會在樹上繫條紅布以求平安。或許這裏是生意場地,平樂人信奉神靈,喜歡求仙問佛。古榕是他們的消災樹,老街上隨處可見的小小土地廟,則供奉着他們的保護神。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2

來到位於四川省邛崍市高何鎮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遊覽。 兩個小時後就來到遊覽區大門外,買到門票後,順着公路上山,一路上不是讓人喝茶、吃飯、休息的山莊,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山色,讓人覺得平淡無奇,我頓感失望。

但剛轉過一個大彎,就來到半山腰的觀雲海處,眼前的景色突變。我站在路邊往山下一看,到處白茫茫一片,這麼漂亮的雲霧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雲霧多而美,不停地在空中翻滾,山下高大而茂盛的樹木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我呆呆地望着這壯麗的雲海,彷彿自己就是這個白色世界中騰雲駕霧的神仙了。

當我還沉浸在飄然欲仙的情景中時,爸爸媽媽就叫我往下一個景點趕去。要到"小九寨"需穿過一條河,過了橋便是茂密的樹林,樹林裏保持着原始的風貌,裏面生長着許多世界上稀有的蘭草和喬木,路邊的垃圾桶是用樹樁做的,護攔也是用樹木搭建而成。走出樹林便是一片寬大而平靜的河面,河水清澈見底,河面上飄着淡淡的雲霧,爲"小九寨"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我趕緊站在旁邊的大石頭上叫爸爸爲我拍一張照,把"小九寨"的美景永遠地留在我的身邊。

游完"小九寨",我們停好車,徒步上山,向長虹瀑布走去。上山的路是用一塊塊石板鋪成的,非常平整。剛走到長虹索橋就可聽到瀑布的水聲,來到兩百多米高的瀑布下,水聲更是如雷貫耳,濺起的水花如輕紗一般,漂亮極了,水花拍打在我身上,感到一種透心的涼,不慎打了一個冷顫。

山上還有許多景點,但天色接近暮色,我們戀戀不捨地驅車下山了。如果我有機會再到天台山,一定要飽覽它所有的美景。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3

尊敬的各位來賓:歡迎大家來天台山天湖景區參觀瀏覽,我是台州華頂旅行社的導遊小許。天台山天湖風景區是一處聚山水;集人文爲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區。距天台縣城公3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天湖景區具有四大特徵。一是此山爲天台山之龍脈,天台山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唯獨此山橫臥盆地正中,其型如龍,故名龍山,爲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入天台山隱修之地。山上峯巒疊翠,怪石聳峭,有“鬆隱林泉”`“熊貓戲龜”等景點。

二是水清湖碧,水爲蛟龍藏身之處,自古就有“龍遊曲澗”`蛟龍飛瀑”,景區由下天湖中天湖上天湖串成的三疊湖分別具有觀賞垂釣休閒等功能。

三是佛教興盛,“自古名山僧佔多”,歷史上天湖景區曾接納了智者這樣的一代宗師,如今尚有如來古洞,智者宴座觀音峯濟公巖等遺蹟勝景。

四是名人薈萃,歷代名人對天湖景區都情有獨鍾,詞賦大家蘇東坡書法大家米芾風流倜儻的唐伯虎清高宗弘曆都曾遊歷此地,並留下了珍貴的墨寶。下面請大家隨我進入景區盡情欣賞

各位來賓:天湖風景區是塊風水寶地,前有綠水環繞,後有青山相靠。前面映入大家眼瞼的這條溪流,叫做始豐溪,是天台人民的母親河全場68公里,匯入靈江流入東海。天湖風景區所在的青山名叫龍山。說起龍山,有一個“九龍造天台”的古老傳說。天台“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分野,上應臺宿,故名天台”,台州天台山因而得名。這八重山象徵着八條龍,我們身下的這座龍山們於盆地中心,與周圍大山不相連,乃是九龍之首。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4

我曾經是很佩服司馬相如的,他僅憑藉一曲悠揚悅耳的琴聲就讓卓文君動了心。文君隔着簾子相中瞭如意郎君,便芳心暗許。可她知道,這件事是萬萬不能讓她的父親卓王孫知道的。現在要談婚論嫁,得先看男方是否有“房子”“車子”“票子”(即名車代步、資產豐厚、花園洋房)。

卓王孫是大財主,是幹實業的;司馬相如只是一介書生,書生窮啊。但書生又頗自負,常常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希望有朝一日,有帝王相中其文采,皇上一高興,便可加官晉爵。司馬相如雖然得到過景帝、樑孝王的賞識,但他目前的處境實在不怎麼樣。而卓王孫之對其恭敬,一是看縣令王吉的面子;再則,司馬相如還算有名,一般商人都好附庸風雅,一起談談詩沒什麼,一起喝喝酒也沒什麼,他們也樂意做東。但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一個窮書生,肯定不會同意。

可讀書人有的是辦法,能夠藉助一切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司馬相如發現了簾子後面的卓文君,一曲之後,馬上換了曲調,即興彈起了那曲著名的《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爲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爲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史書上說:“相如以琴心挑之。”那麼,他到底是用哪一曲《鳳求凰》贏得卓文君的芳心的呢?現在誰也說不清楚了。真正的《鳳求凰》早已失傳,我剛纔給大家背誦的,其實是後人僞託之作。

還是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首歌詞吧。從字面上看,“永爲妃”還算是正正經經在求愛,在表明心跡。如果按照形象思維去想象一下,“交情通意”是不是有點太具體了?而“中夜相從別有誰?”這不分明是在叫人家同他一起私奔嗎?。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5

我老家的山是美麗的,你看了下面的文章一定會讓你想去的。

天台山的花木是彩色的,在天台山裏,到處都是美麗的野花,他的顏色不比美麗的彩虹仙子少,滿山遍野的山花、就連大樹上面都長着白色、黃色的小花,讓人一看就喜歡。

不止是花五彩,周圍的動物也是五彩的。五彩的蜘蛛在他的“家裏”工作,螞蟻在光滑的石頭上來往,好像匯成了顏色的海洋接着往後看,原來是兩種螞蟻在打仗,這一些螞蟻是送軍糧的,紅螞蟻的軍隊和黑螞蟻的軍隊各自虎勢一戰,打起來,螞蟻用他們的身子死勁的撞,用嘴死勁的咬,剛過一下,就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可是打完之後,一塊塊石頭被屍體血成了紅色的,這也是這獨特的自然景觀。

動物是彩色的,人也是彩色的,到了山頂,低頭向下面看,人羣穿的衣服更是五光十色,匯成了一個人的海洋非常好看,人們一邊走一邊唱他們家鄉的山歌,我覺得比大型的明星演唱會上的唱歌還要好聽。

天台山的動物野花五彩繽紛,當然不止這些,天台山是一座佛山,山上到處都是拜佛的,每走一會,就可以看見一個小廟,到了山頂還有一個大廟,爬了一下,可以看到南天門,那裏有天兵天將的塑像,雖然這一些塑像不是用華麗的金子做的,但他們各各威風凜凜,穿着五顏六色的大袍子,好似真的一樣。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6

奶湯麪是邛崍市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最早由一個叫艾春廷的人創制於60年前,因麪湯如奶而得名。店家在頭天晚上將豬骨、雞骨放進鍋裏,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湯由清變白鹹了奶狀。此時,一掀鍋蓋,那縷縷的香氣就會撲鼻而來。用這種奶湯煮麪,加上雞絲、酸菜肉絲等臊子,吃起來非常可口。

邛崍的鉢鉢雞也可稱爲麻辣雞片,因過去常裝在錐形的土鉢裏叫賣,人們習慣地稱之爲鉢鉢雞。它是選用當地的公雞,經宰殺、去毛、剖肚、煮熟後,撈起來晾晾再剔骨去頭,用快刀片成均勻的薄片,整整齊齊地擺在面盆或大盤裏,然後淋上用紅油辣椒、炒芝麻、花椒麪、豆油,味精、香料、汁水等兌好的調料,香氣曰溢,讓人饞涎欲滴。由於調料的配方不同,鉢鉢雞的味道也有很大差異。邛崍的鉢鉢雞和樂山的不一樣,不是串串,而類似於崇州天主堂雞片,將雞肉煮熟後撕成片,晾冷,再用辣椒、紅油、白糖等涼拌。在平樂,一定要去興樂橋邊的楊記老字號品嚐一下,味道很不錯,而且價格也很便宜!。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7

天台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早在遠古時代,天台山即爲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巴蜀開明時期,古蜀國國王鱉靈在此“登高祭天”;漢代,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隋唐時代,三教(儒、佛、道)蓬勃發展,蔚爲壯觀;兩宋期間,三教合流政教合一。鑑於此,官府便在天台山設立了總管川西地區宗教事務的官房——即“和尚衙門”。宋代,天台山道觀、佛寺、官房多達108處,規模曾達到“三裏一廟、五里一寺”,蜿蜒三十餘里而上天台,形成了龐大的宗教山城。當時的繁榮之況甚至勝過當時的峨眉山,所以民間有“先天台而後峨眉”的說法。至今,天台山還留存有和尚衙門、和尚街、雷音寺、第一禪林等衆多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蹟。北宋畫家文同、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謫居時曾在此主管教事,和尚衙門的主要功能是協調處理三教共山的各種是是非非,同時兼顧接待帝王朝山進香歇腳之用。自此,天台山進入鼎盛時期。

1644年,成都平原遭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崇禎十七年,張獻忠入川,成都淪陷,張獻忠稱帝,隨即在成都拉開了一幕四川有史以來最殘酷的大_。據文史記載“城內雜樹成拱,狗食人肉若猛獸虎豹…民逃深山中,草衣木食,遍體皆生毛”。這場史無前例的慘劇,讓古蜀以來四川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的年代。天台山在這場浩劫中也未能倖免。民間流傳,張獻忠軍馬敗退時路過邛州夾門關,有三千棍僧堵截,張部繞青草坡從天台後山,襲擊成功。於是,天台山玉石俱焚,宮、觀、寺、庵盡毀。我們現在從出土石碑上還能看到,“因獻賊蹂躪半遭毀盡僅存十餘院”的文字。雷音寺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在這場浩劫中也被付之一炬。今天,從雷音寺遺址留下來的照壁、宋代石獅和殘垣斷壁中,我們依稀還能看到昔日天台宗教事業的鼎盛。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8

天台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邛崍市境西南,地處成都平原與邛崍山脈結合地帶,面積147平方公里。山勢西高東低,呈向斜多級臺地,主峯玉霄峯拔地1800多米,狀若沖天高臺,由於長期的流水切割和風化剝蝕,大自然的神力在這塊罕見的向斜山地上雕琢了“九十里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峯”的丹霞地貌。相傳大禹率衆治水,在此登高祭天,天台山由此得名。

天台山位於邛崍市西南何高鄉境內,離城區42公里,距成都市112公里。此山地貌奇特,植被良好,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水、林、石洞、氣象景觀、人文古蹟,集佳境之大成,融自然爲一體,構成獨具一格的自然風景區。古今遊人一致讚譽:天台山山奇、石怪、水美、林幽、雲媚、風光神奇。

天台山在歷是很有名的宗教名山,自“漢時名曰天台”,道宗相山鑿洞,築壇祭神。南北朝時,西域僧人云游到此,創建了天台佛寺。隋唐時代,宗教漫延,天台山了道佛儒並存,道觀、佛寺、“宮房”多達100餘處,還營造了一條“和尚街”,設置了“和尚衙門”,這是國內的古代宗教法庭,大畫家文同、大詩人陸游等曾在此領銜主持宗教事務。現山中跨越衆多,供遊人們控古記幽。天台山還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是革命老區,現存紅軍駐地、醫院、戰壕、石刻標語和蘇維埃政府舊址等數十處,目前正修建“紅軍長征紀念館”。

天台山自南、西、北三面圍成筲箕狀,東面向外敞開,依次呈三級大的臺階平地;由於地理環境特殊,自成一個冬暖夏涼的小區氣候,森林覆蓋率達94%,終年綠樹成蔭,四時花開不斷。的玉霄峯海拔1812米。臺地上溝壑縱橫,溶洞、怪石雜布其間。金龍河穿繞臺地,水面呈現五彩,隨臺地跌宕而形成許多長灘、疊溪、流泉和飛瀑。的響水灘飛瀑落差40多米,寬10多米,分8級層層跌落,呈跨度達150米的弧形,十分壯觀。

珍稀鳥獸保存繁衍,林相林景十分罕見,被林學專家譽爲“川西平原一顆難得的綠色明珠”。植物種類繁多,僅樹木就有84科餘種其中紅豆杉、珙等珍稀樹種20種;山中棲息着57種動物,其中大熊貓、娃娃魚等珍稀動物8種。雲媚--媚麗的低山雲海、神奇的“天台佛光”,可謂天台一絕,登山觀賞,不失爲人生一大幸事。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9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台州天台山。天台山位於浙江東南,臨東海,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海內外。幾千年來,天台山以其無窮的魅力,引來無數文人墨客登臨。詩仙李白高吟:“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表達了人們對天台山的無限嚮往。

大家看,那就是天台宗道源國清寺。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八年,自唐宋時起,國清寺就是中外天台宗信徒朝拜之地。國清寺現有6000多間房舍,2. 8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佔地達7. 3萬平方米 。

快看,這就是最著名的石樑飛瀑。石樑飛瀑以奇山秀水聞名天下,是天台山最著名的風景點,在中方廣寺旁。石樑飛瀑中的石樑是指一道天然形成的`巨石似橋似樑橫空銜接兩山,故名石樑。石樑有 六米 ,龜背龍形,其背最窄小處僅寬 0.2米 ,最寬處約 0.3米 ,樑下有洞 2.3米 ,爲飛瀑穿來處。飛瀑從這裏落下去 35米 ,成三折,氣勢壯觀。

接下去請大家自由參觀,注意不要亂扔果皮垃圾,一小時後門口集合。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0

天台山因羣峯之中兀立出一巨大平臺而得名,“天上的玉宇瓊臺”故曰“天台”,乃龍門山與米倉山交匯地之南麓,縱橫26平方公里,一條南北如龍脊的山樑將之一分爲二。東爲前山,主峯天台,海拔1100米;西叫後山,主峯艮臺,海拔1602米。

天台山景區總面積1334.3公頃,森林覆蓋率92%,海拔1100—1700米,常年平均氣溫11.1℃,屬典型山地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園內有大小景點百餘處,如天台、讀書檯、蟠桃石、狀元塔、神仙橋、天池湖、睡佛、聽濤石等,景景不同,景景相映。園內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天台山山峯奇秀,流水優美。幽谷藏曲徑,奇石生異花。重巒疊翠,萬木崢嶸,天台之上更是生滿古柏、蒼松。因天台上曾現佛光金蓮,故爾山中多佛寺、仙觀。千百年來香火不斷、遊人如織。松濤夾林浪,柯聲伴梵音。釋道儒匯聚於一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紅花白根青蓮葉,三教原本是一家”,這在奇、幽、異、險、翠的天台山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天台山具有山美、水秀、石奇、樹古、林茂、峯險、谷幽等自然風景特色。巍巍羣山,莽莽林海,千年古剎、暮鼓晨鐘。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天台山充滿道教神祕色彩,梵天寺歷史底蘊深厚,同時還富有許多動人的傳說。

天台山以其茂密的森林、優美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和悠久的佛教、道教文化而聞名遐邇。天台國家森林公園憑藉豐富多彩的動植物資源,美麗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成爲劍門蜀道旅遊風景線上一塊綠色瑰寶,是川北地區精品旅遊景點之一。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是20_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林場發〔20_〕241號文件批准,在原四川省天台森林公園的基礎上,晉升爲國家級森林公園。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1

請大家繼續前行,前面有座九曲橋,名叫“經爲橋”。佛語云,“欲登披岸經爲橋。“此橋不同於一般的九曲橋,因爲它中間直,旁邊曲,也就是說其心是直的,橋是曲的,又稱爲”直心曲橋“。此橋寓意深刻,欲登彼岸超凡入聖,是可以實現的,但需要潛心修行,用現代的話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走完曲橋,現在來看這邊的山崖旁有石刻大佛一尊,只見他笑容可掬,一看便知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彌勒佛。這尊彌勒佛高18米,大肚上能容30人。據我們所知它是目前華東地區露天石刻彌勒之最。由於天湖景區自古便是佛教勝地,景區山岩刻有“彌勒尊皇佛”五個古字,如今尚存,故此這尊彌勒佛在景區入口不遠處恭迎大家,起到了引導人們“步入佳境,尋寶攬勝”的作用。

接着我們來到財神殿。大凡名山勝地,必是風水好、財氣旺的地方,天湖景區也不例外,風水有九龍相聚,財運與五路會合,這“九和五”又被看作九五之尊,是皇權的象徵。請看這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方方面面,各路俱全,只要您心誠則靈,恭敬相迎,財神一定會鼎力助您飛黃騰達。

拜過財神,現在我們來看景區的另個二件“寶貝”。一件是這塊“觀自在菩薩”照壁,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系乾隆四十七年親筆所題,此照壁原是禪林寺照壁,立於禪林寺寺門前,禪林寺原系智者大師創建的天台宗十二剎之一,清朝晚年,因僧俗紛爭,寺院被焚燬,古壁散落民間,被用於砌牆、造橋、鋪路等,後當地老人協會歷經數年搶救,古壁才得以重現。終因年代久遠,“薩”字無處蒐集,乃後人臨摩而成。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2

然而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私奔的時候,司馬相如當時的生活並非琴書雅集,詩酒逍遙,風月無邊。由於樑王的短命去世,賓客星散,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裏已是父母雙亡,家徒四壁,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籬下。聯繫到當年司馬相如的志向,當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自古官商一家,大財主與當地官員一般都有交往,卓王孫認識臨邛縣令王吉,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王吉與司馬相如是好朋友,司馬相如閒居成都,到臨邛來看王吉,正好遇上卓王孫大宴賓客,社會名流、達官貴人,相聚一堂。王吉自然成爲當日的貴賓,而王吉的朋友司馬相如,當然不能怠慢,就這樣,司馬相如又認識了卓王孫,併成其爲座上賓。經王吉這位當地最高行政長官“隆重推出”後,司馬相如在宴會上即興撫琴。

琴聲傳入後院,新寡的卓文君正在孃家修養身心,乍聞琴聲,精神不由一振,喚過丫環一問,方知是大才子司馬相如來了,便款步來到垂簾後面窺視。此時,司馬相如正傾心彈琴,身子隨着音符搖動,那姿勢瀟灑極了……許久,相如偶一擡頭,發現門簾裏有一窈窕身影,正定定地注視着自己。

也許,他當時會略略分神,琴聲也有點亂了。也許,他會彈得更投入,琴聲更好聽了。那一切不可能重現,我們只能去猜想。或許,這隔簾一瞥——就是“一見傾城,再見傾國。”古代成都經典的愛情故事,就在那隔簾一瞥之中寫就了。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3

漢景帝之後,漢武帝即位,對司馬相如原來隨樑王時所寫的《子虛賦》十分讚賞。於是司馬相如再次來到京師,在狗監楊得意的引薦下,武帝召見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更竭盡才智寫了一篇《上林賦》,盛讚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面,舉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車馬垣赫,扈從壯盛,皆紛陳字裏行間。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一見之下,拜司馬相如爲郎官。司馬相如在長安躊躇滿志,卓文君則在成都獨守空幃,靜待丈夫衣錦榮歸,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心情。

司馬相如憑着一枝生花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剖陳利害,並許以賞賜,消弭了巴蜀兩地不穩的情勢,漢武帝大喜,再拜其爲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地區,對蠻夷進行宣慰;擁旌旗、飾輿衛,聲勢赫耀地回到了成都;與卓文君會合後一路朝西南進發。當然是一定要繞道臨邛去看看的,當地官員紛紛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呼,卓王孫自然是十分光彩,執意挽留這位乘龍快婿與寶貝女兒小住數日,與當年的窮困潦倒,當壚賣酒,自然是此一時,彼一時了。

西南諸夷經過司馬相如的宣慰與曉喻,盡皆奉表稱臣,按理司馬相如功在漢室,應該受到封賞,然而由於他自己困於書生之見,上書諫止漢武帝狩獵,更借諛諷勸,阻撓了漢武帝的興致,只給了他一個名位清高而閒散的官職。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4

現在我們來到入口處,大家看到右邊山岩上聳立着“智者大師隱修處”石碑。天湖風景區曾是智者大師隱修處。智者法名智陳、隋時的高僧。生於公元538年,卒於597年,俗姓陳,字德安。祖籍河南許昌。其父爲樑時大官。智者十八歲出家,陳太建七年(575年),即智者37歲那年,來到天台山,在天湖景區首建草菴。智者大師在天台山弘法歷時九年。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應晉王楊廣之請到揚州被授予“智者”的稱號,成爲天台宗的創始人,世稱“天台大師”“智者大師“。智者生前造大寺35處,度僧4000多人,傳業弟子32人。大家看左邊就是天台宗的九祖塔林。智者大師是漢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真正創始人。

各位來賓:這一景稱爲“龍遊曲澗”,各位請往右邊看,山岩上刻着“龍遊”二字,這是宋代頂尖的書法家之一,他與蘇東坡、黃庭堅、蔡襄等四人合稱爲“宋代四大書法家”前面一景被稱爲“飛瀑迎賓”,這也是天湖景區水景最具動感之處。晴天形成珍珠瀑,大雨天一泓瀑布飛流而下,如蛟龍出海,奔騰歡躍。人們在參觀山水景觀時,有這樣一句話有道是:有水無山單調,有山無水枯燥,有水有山美妙,在這山青水秀之處,人們不妨駐足觀賞,留下美好回憶!

看罷飛瀑,便來到下天湖景區,這是一處觀賞型湖畔,其自然的生態景觀,十分古樸、原始,令人不禁想起古人‘採菊東籬下,悠然風南山“的意境

遊客們:這天湖景區,除了遊山,還有玩水,山爲根,乃大地之根基,水爲魂,是高山之靈魂。而玩水又各有千秋,下天湖古樸,適宜觀賞;中天湖悠閒,可作垂釣;上天湖開闊,兼具遊湖和休閒兩大功能。可以說三個湖定位不同,但歉收並蓄,將“玩水”的遊賞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四川天台山導遊詞15

平樂特色旅遊產品瓷胎竹編。它是以瓷器器皿爲胎,用纖細如發的竹絲,柔軟如綢的竹蔑,依胎編織而成。瓷胎竹編用的竹絲選料非常嚴格,在四川生產的一百多種竹子中,只選中了邛崍平樂生長的慈竹,而且必須是節距在66釐米以上、無劃傷痕跡的“兩年青”壯竹。50公斤慈竹經反覆挑選加工,最後只得成品竹絲400克。製成的經蔑薄如綢,緯絲繃如毛髮,且粗細均勻,柔韌適度,原料製作的技術要求極高。

瓷胎竹編工藝品的編織技藝要求高,難度大。從起底、翻底、翻頂、鎖口的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現竹絲接頭,不出現絞絲、疊絲等技術差錯,始終保持經蔑緯絲比例勻稱,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瓷胎竹編在圖案設計方面,由簡單的花邊發展到複雜多變的幾何圖案、提花圖案、隱花圖案和山水花鳥等自然圖案。瓷胎竹編工藝品,除了傳統的花瓶、咖啡具、茶具、飯碗等產品外,還有首飾盒、文具、筆筒、竹壓盤等。現在,瓷胎竹編工藝被列爲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產品遠銷國外。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位於“文君故里”邛崍市西南端天台山鎮境內,屬邛崍山脈,距離成都130公里。景區面積達192平方公里,主峯玉霄峯海拔1812米。天台山爲國內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丹霞地貌變化豐富,山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成U字形,山勢亦由低到高,形成_臺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臺”之說。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目前天台山已納入四川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