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池導遊詞

導遊詞中要提醒旅遊者注意自己攜帶的東西,保管好自己隨身的物品,這是導遊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華清池導遊詞

華清池導遊詞篇一:

大家好。歡迎來華清池參觀,我是導遊--,很高興能爲大家服務。華清池是我省僅有的三處五A級景區之一,曾是皇家園林,這裏山美、水美,美女楊玉環與唐玄宗流傳了千年的愛情故事更美。

遊覽之前我先給大家簡介一下華清池。

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臨潼區驪山北麓華清宮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大家請看前方山巒,由於從遠處看,尤如一匹青蒼色的駿馬,因此得名"驪山"."周幽王峯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這裏。每當夕陽西下,驪山在斜陽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豔麗的紅裝。"入暮晴霞紅一片,疑是烽火自西來",令人誤以爲當年烽火還在燃燒,故有"驪山晚照"之稱,是關中八景之一。

華清池是歷代帝王遊幸之地,相傳周幽王曾在這裏修建驪宮。秦始皇時,以石築室爲宇,改名‘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休修葺擴建爲離宮。隋文帝重加修飾,"列植松柏數千株".唐太宗詔令在這裏營建宮殿樓閣,取名"湯泉宮",後高宗改名"溫泉宮".唐玄宗時再次擴建,並正式定名華清宮。今天的華清池是在清代基礎上經多次修繕擴建及發掘復原唐遺址後形成的,佔地85560平方米,但也僅爲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分爲東區、中區和西區。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一邊一向前走一欣賞。我們面前的這片碧波盪漾的水面叫做九龍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龍"爲名呢?其實這個湖分成上下兩池,中有九龍長堤東西橫貫。堤壁間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爲九龍之數,體現了皇帝的九五之尊。長堤西邊有座龍石舫,用小石拱橋相連,形似渡口。兩隻龍頭高高揚起,猶如一座華麗的龍舟,正欲破浪前行。與其相連的是九曲迴廊,好像龍身。九龍池的北岸,是九龍宮的主體建築"飛霜殿" .殿前各有一對石獅和石牛。登上飛霜殿的迴廊,東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覺飛霜殿的迴廊富麗堂皇,端莊大度。此殿因相傳爲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寢殿而建。當冬天雪花飛舞時,獨此殿前雪爲霜,故名"飛霜殿". 現在呢,這裏已經成爲了貴賓接待廳和休息室。在飛霜殿的背面牆上還有一副壁畫——《楊玉環奉詔溫泉宮》,描繪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個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見楊玉環的場面。

說到這裏呢,大家就會想到唐玄宗與楊玉環的帶有悲劇色彩的愛情故事。楊貴妃,原名楊玉環,出生在陝西華陰,17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爲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5年後,由於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後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溫泉宮召見楊玉環,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將楊玉環爲貴妃,當時玄宗已經61歲,而貴妃才27歲,冊封后的第二年,在擴建溫泉宮時,專爲楊貴妃修建了"海棠湯",真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驪山的長生殿裏,農曆七月七日兩人發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的愛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亂,玄宗攜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纔不得不賜死楊貴妃,當時,貴妃年僅38歲。據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43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剛纔我們提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每年秋冬來到華清池,是爲了享受溫泉沐浴的。那麼,我們現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峯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臺宮殿,遍佈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羣,主要殿舍以溫泉爲中心。這裏保存着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們進入的是海棠湯。此湯因平面像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稱貴妃湯,是專供楊貴妃沐浴的。該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湯池分上下兩層,爲臺式結構,上層可扶可坐。整個湯池既體現了對稱、協調、平衡的傳統美學思想,又符合人體行爲科學。在池子的中間,是一個進水口,出土時有一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這蓮花底座,上面接有蓮花噴頭,下面接通陶水管,與溫泉水相通,因自然壓力使泉水從噴頭中噴出,這與今天的沐浴可謂是大徑相同。貴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個春秋,白居易《長恨歌》中這樣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就形象的描繪了貴妃出浴時的柔媚風姿。

接下來我們進入的是蓮花湯,又名"御湯九龍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湯池。湯池下面爲八邊形,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池中有兩個進水孔,並安有雙蓮花底座,它充分顯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的威勢。據《明皇雜錄》記載,安祿山爲取悅唐玄宗,命人用范陽上等白玉雕刻成魚、龍、飛雁以及雙蓮底座放於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剛下水,隨着水波的浮動,覺得池中的雕像彷彿活了一般,着實把玄宗嚇了一跳,於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獨留下了這雙蓮花底座。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星辰湯,這個湯池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據考證,該池下面還有西周和秦的湯池遺址,原來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經在這裏修池沐浴了,只是沒有修建殿宇,晚上人們在這裏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湯。當然,這只是名字由來的其中一個說法,還有其他的說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西南角的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尚食局的官員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兩排殿宇間的空曠處,還夾有一個用石欄圍住的用青磚石鋪砌的長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湯。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西安事變的舊址——環園。

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戰議和、聯共抗日、釋放政治犯等條件。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發動的西安事變以及中國共產黨促成的這次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現在請大家隨我繼續前行,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五間廳,它是西安事變的重要遺址。大家請看,這一字排開的八間房,西邊的這五間叫做五間廳,而東邊的拿三間叫做三間廳,這些都是清代建築。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這裏。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先後兩次到陝西來,都住在五間廳,並在五間廳內召見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要求張、楊二人消滅陝北紅軍,以實施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剿共計劃。然而,張、楊兩位將軍在全國一致要求抗日的呼聲下,默契合作,與12月12日發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當日凌晨6時,一聲嘹亮的槍響劃破了沉寂的夜空,蔣介石急忙從窗後翻出,逃至了驪山山腰間的一個石縫裏,也就是今天的兵諫亭那裏,後被張楊二人的士兵抓獲,爲了避免內戰,聯合抗日,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並應張楊兩位將軍電請,派周恩來率中央代表團前往西安,終於使蔣介石接受了張楊的"聯共抗日"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開始了國共合作的新時期。

"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當時名曰"民族復興亭"、"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爲"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週年前夕,再次易名爲"兵諫亭".

好了,今天我們華清池景區的講解就到這裏了,謝謝大家!

華清池導遊詞篇二:

大家好!我是導遊員XX,歡迎大家跟隨我一同走進被譽爲“天下第一湯”的華清池參觀遊覽。“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詩大家都熟悉吧!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就是李楊愛情的見證地---華清池。華清池呢,位於西安以東30公里處的驪山腳下,坐落在唐華清宮遺址之上,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內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景色優美,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國家5A級景區。

華清池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沐浴遊覽聖地,並且享有“天下第一溫泉”的美譽。據史料記載,華清池已經有6000年的溫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西周曾在這個地方建立“驪宮”,秦時改名爲“驪山湯”,漢代擴建爲“漢驪宮”,唐太宗李世民的湯泉宮,唐高宗李治的溫泉宮,那麼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他大興土木,再次擴建,新宮落成,命名“華清宮”,又因其以宮內的溫泉而著名,故名“華清池”。 正如我們剛纔所說的那樣,華清池是坐落於驪山腳下。驪山是秦嶺的一條支脈,海拔1300米左右,滿山的松柏,青翠欲滴,遠遠望去就有如一匹黑色的駿馬。古代又稱黑馬爲驪,故此得名。

接下來,我們進入的是華清池的西區。西區 是一個以九龍湖爲主的遊覽區域 湖的面積爲5300平方米 分爲上下兩池 因湖堤上有9個龍頭而得名 體現了帝王的九五之尊。 處於九龍湖北面的這座主體建築,就是飛霜殿了。飛霜殿在唐代時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的寢殿 也是他們愛情羅曼史的見證地。當時在殿前的湯池之中,整日是霧氣升騰。每當冬季,大雪降臨,宮內到處玉龍飛舞,銀裝素裹,但唯獨飛霜殿前落雪爲霜,故此得名飛霜殿。楊貴妃 原名楊玉環,生於公元718年,陝西華陰人。她天資聰穎,通音律,善歌舞,被譽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17歲時便長的如花似玉,美若天仙,被唐玄宗冊封給他的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作爲妃子,自唐玄宗的愛妃武惠病逝後,玄宗整日悶悶不樂,洞悉了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安排當時22歲的楊玉環晉見玄宗,於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在溫泉宮召見楊玉環,這一看,可不得了,唐玄宗對楊玉環那是一見鍾情,從此就拉開了他們二人的愛情羅曼史序幕。爲了避人耳目,唐玄宗西安讓楊玉環做了女道,賜其名爲“太真”,楊玉環就以太真的身份伴隨在玄宗左右,直到公元745年,玄宗才冊封楊玉環爲貴妃,當時玄宗61歲,楊貴妃27歲。因唐玄宗通音律,楊貴妃善歌舞,兩人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對楊貴妃寵愛有加,可謂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兩人曾在驪山半山腰的長生殿前,對天發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的山盟海誓。直到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中,在將士的相逼下,唐玄宗不得不賜縊楊貴妃於馬嵬坡,就這樣,年僅38歲的楊玉環就香消玉殞了。我們眼前的這個九龍湖,自2007年以來,每年的4月到10月晚上八點半,這裏都會上演大型的夢幻歌舞劇。以真山真水的驪山爲背景,以李揚愛情爲主線,用高科技手段營造出星光閃耀的夢幻天堂。大家要是有時間,可以在這裏盡情欣賞。

接下來,我們去御湯遺址博物館參觀。有人說唐玄宗李隆基能年過百歲仍然風流倜儻,楊玉環能始終三千寵愛在一身,都與他們經常沐浴的溫泉有關,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築遺址時,共發現了5個湯池,它們分別是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湯,太子湯。並於1990年10月建成了我國唯一的湯池博物館——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蓮花湯”。蓮花湯,又名御湯九龍殿,是專供唐玄宗李隆基使用的沐浴湯池,是御湯遺址中最有氣魄、最具代表性的湯池。它分爲上下兩個平面,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線變化,呈寫實的蓮花狀,下平面爲規則的八邊形,“八邊”代表着大地的八個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細心的遊客朋友還會發現,在蓮花湯的池底有雙蓮護座,它隱喻了玄宗對貴妃忠貞的愛情,有“共浴蓮花水,永作並蒂蓮”的美好願望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海棠湯。海棠湯,又名貴妃湯,是專供楊貴妃沐浴的,因湯池平面酷似盛開的海棠花,故而命名海棠湯。湯池分上下兩層,由24塊青石砌成,東西長3.6米,寬2.9米,在湯池的東西兩側分別設有一組踏步,便於上下。我們可以看到,在池底的中央處,有一直徑約10釐米的進水口,上接蓮花噴頭,下接陶水管道,並與溫泉總源相通。泉水因自然壓力從噴頭中噴出,隨之灑落而下,飛珠走玉,水花四濺,香嵐嫋嫋,極爲絕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在此沐浴了近八個春秋,而楊貴妃在沐浴時,宛如海棠花出水的嬌美姿態,不僅僅贏得了玄宗皇帝的喜愛,更成爲了歷代文人默客吟詩作畫的素材。例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便是對此時此景的絕妙寫照了。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湯叫“星辰湯”。它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使用的,是目前我國發現最大的湯池,也是華清池歷史上沐浴皇帝最多的一個湯池。因其建造的時候,上無屋頂,下無環牆,沐浴時仰天而觀,可見日月星辰,故而得名“星辰湯”。星辰湯距離溫泉水源最近,地理位置優越,水質最佳,因此衆多帝王將湯池建於此地。例如,秦始皇的“驪山湯”,漢武帝的“漢驪宮”。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專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湯和官員沐浴的尚食湯。因其形制各異。設計科學,雖經歷了千年滄桑,仍顯一派恢宏的皇家氣勢。

看完了御湯遺址,我們就來到了環園。它是1878年臨潼縣令沈家禎主持營建並提名的,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園內風貌既有江南園林優雅別緻的風格,又有北方園林殿宇宏偉的特色。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西逃,曾下榻於此,1936年,蔣介石兩次來陝督戰,均入住於此。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蔣介石從臥室的後窗逃走,藏在半山腰的虎斑石後,後被搜山的士兵發現。在他曾住過的五間廳,牆壁上、玻璃上那累累的彈痕,將永遠銘記這段歷史,而華清池也因承載了這段歷史而名載史冊。

昔日的皇宮禁苑、天資御湯今日成了民衆的遊覽勝地。至此,華清池已成了遊名山、浴溫泉、覽名勝、探古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文化薰陶的綜合性旅遊景區。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詠,“華清池水色清芒,次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民庶盡天已。”

好了,各位遊客,今天華清池的講解就到這裏,願華清池給您留下美好的記憶。祝您下站旅途愉快,謝謝!

華清池導遊詞篇三: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遊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佈華清宮遺址爲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將這塊風水寶地作爲他們的行宮別苑。圍繞朝代的興亡更替,華清池的盛衰變遷,文人墨客尋古覓幽,感嘆詠懷,創作了>等無數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成爲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

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會,這裏就有原始先民活動的足跡,他們是驪山溫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華清池所在地修建“驪宮”;“千古一帝”秦始皇於此“砌石起宇”名曰“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進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飾,爲美化環境而“列松柏數千株”,以點綴溫湯風景。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營建“湯泉宮”,竣工以後太宗率文武百官臨幸新宮,親筆御書《溫泉銘》,兵名石匠樂石制碑拓印以示羣臣。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及經擴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宮落成,易名“華清宮”。“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宮城倚山面渭,依驪山山勢而築,以朝元閣所在的西繡嶺第三峯和溫泉總源爲軸線,以總源爲軸心向四周輻射展開,既合理地利用了溫泉,又體現了皇宮嚴謹的佈局。宮周築羅城,修登山輦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內置白官衙署和宮清腹地、卿府第。“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至此,華清池達到了它的歷史鼎盛時期。華清池是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羅曼史而著稱的。“帝輦恆從十月來,羽騎雲遊應山綠”,據記載,從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貴妃和親信大臣來華清宮“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師長安。其間處理朝政、商議國事、接見外使都要在這裏進行,華清宮逐漸成爲當時的政治中心。“漁陽輦鼓動起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玄宗棄京師急攜楊貴妃姐妹西逃,至此,華清宮由盛轉衰。五代殘唐以後,隨着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華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着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棗五間廳。建國以後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葺、擴建,古老的華清池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雖不及唐時規模宏大,但也不亞昔日之富麗典雅。1959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此參觀時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