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作室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創新工作室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創新工作室工作總結

“對於沒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正因如此,20xx年6月,在廠工會的大力支持下,氯鹼二車間“姜錦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主要以公司及廠裏的創新主體思想爲導向,緊密結合離子膜燒鹼系統的生產實際與工藝特性來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截止10月份檢修,車間在創新工作室的引領下,20xx年共完成選題攻關項目8項;現場改造項目27項;撰寫專利12項,授權6項;完成論文16篇,其中5篇被《20xx年全國燒鹼行業技術年會論文集》採用。創新成果也在車間生產經營中得到較好體現,4—9月份車間變動成本爲2371.58元,較13年下降7.96%,水、電、汽等主要能源消耗也較去年下降36.52%。

創新重在新,在工作室的示範作用下,車間也首創了幾項行業內獨特的先進操作技術。最具代表性的是車間獨創的電解槽陽極液的二級加稀酸技術,摒棄了傳統的電槽陽極入口單級加酸操作,通過發明的鹽水pH值二次自動調節裝置,將精鹽水的pH值初步調至5—6後與循環淡鹽水混合,再在電解槽入口進一步添加17%鹽酸將鹽水pH二次調整到2,有效的減少了陽極液氯酸鹽生成量,減輕了淡鹽水在後續系統中的返氯情況,提高了離子膜電解槽電流效率;還有遊離氯分類測量法、氫壓機在線並撤機操作、泡罩塔解體等創新技術均爲行業內首次提出併成功應用於實際生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創新工作室是車間技術中心的核心,現由40名技術人員、班組長、技術能手組成,姜主任是工作室的領頭人,但是,一個人優秀不算優秀,大家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爲充分發揮並形成這個團隊“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局面,工作室一直注重將成員的創新潛能轉化爲現實生產力,我們注重從實效性出發,根據各崗位操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把開車5年來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和解決的疑難問題及先進操作法進行總結提煉,並推廣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從而激發了工作室成員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活力,帶動了車間員工的集體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車間每年都有部分新員工加入,車間充分利用創新工作室的優勢,通過導師帶徒,加強新員工的技能培訓,在職工技能培訓中,我們應用“專業技術講授法”、“核心技術討論法”、“理論知識導入法”、“崗位實地培訓法”,將“你講,我聽”的培訓形式轉變爲“我做,你看,大家一起做”的培訓形式,由班組長和骨幹人員授課,重點進行操作技能、崗位技術、重大設備開停車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培訓,使大家不斷掌握新知識、儲備新技能,使團隊迅速得到成長,也爲實施技術創新活動提供了智力支撐。通過日積月累,我們不斷改進,不斷提高,這是我們始終保證系統能穩定、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原因。

創新工作室在創新工作中主要起示範引領和幫扶帶教作用,創新工作如果僅僅依靠工作室的40位成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工作室的影響力不夠大,一線員工潛在的創新動能和熱情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工作室計劃從以下措施着手:一是營造創新的氛圍,這種氛圍通過班組長及技術能手首先要在班組熱起來,把創新的重點放在解決現場實際問題上。二是將創新活動與勞動、技能競賽及公司“降本增效”活動緊密結合,讓大家能參與、能動手、能夠成爲創新的主力軍;三是建立健全創新制度,把工藝改造、廢舊設備修復、小改小革都納入創新的工作範圍,並給予對應的績效激勵,形成具有氯鹼二車間特色的以“創新、發展”爲主線創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