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各科知識點總結

新高一的同學,將要面對全新的環境、老師、同學、學習階段,難免心生忐忑。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一各科知識點總結,希望大家能喜歡。

高一各科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從禪讓到王位世襲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國開始有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禹死後,其子啓即位,原始社會的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2.王權具有神祕色彩統治者把自己的行爲說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通過占卜方式來決定。

3.初步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相、卿士等,地方設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目的:

拱衛周王室,進行有效統治,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2)內容:

①分封對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於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②被封諸侯的義務——要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③被封諸侯的權利——職位世襲、對卿大夫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

(3)作用:

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

②開發邊遠地區,擴大了統治區域;

③形成對周王室衆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爲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⑤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趨向嚴密。

(4)侷限:

受封諸侯在各自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爲王權衰落和諸侯割據埋下隱患。

(5)瓦解:

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根本原因在於封建經濟生產方式的產生,這一生產方式使諸侯勢力日益壯大)。

戰國時諸侯國變法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瓦解。

2.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1)定義:

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政治制度。(用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內的地位,以保證王權的穩定。)

(2)目的:

加強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內容:

繼承製;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家國政治

(4)影響:

①形成了等級森嚴的政治制度,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宗法關係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與“家”密切的結合在一起。

(5)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係: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爲表裏;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3.禮樂制度

(1)含義:

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規則和儀式,並配有特定的音樂

(2)目的:

更好地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禮成爲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爲的工具,有利於統治秩序的穩定。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1、戴望舒是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代表作有詩歌《雨巷》,並因此作被稱爲“雨巷詩人”。

2、徐志摩是中國新月詩派的代表作家,其詩作《再別康橋》細緻入微地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愛戀。

3、艾青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其詩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的真摯感情。

4、《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爲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它的原名是《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專》《穀梁傳》合稱爲“春秋三傳”。

5、《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戰國策》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

6、司馬遷是西漢(朝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開創了我國史學紀傳體的先河,被後人尊稱爲“史聖”。

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四年共約3000年的歷史,分爲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等五種體裁。

8、西漢司馬遷(作者)創作的《史記》被魯迅讚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9、魯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等。

10、魯迅1918年5月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其中篇小說《阿Q正傳》通過對主人公精神勝利法的淋漓盡致的描繪,表明這種普遍存在於“國人魂靈”中的精神病症。

11、巴金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現代文壇的巨匠,作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2、夏衍是中國現代著名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劇本《賽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其創作的《包身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報告文學作品。

13、《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的作者是梁實秋,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批評家,代表作有散文《雅舍小品》等。

14、《燭之武退秦師》選自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傳》,《荊軻刺秦王》選自西漢經學家、文學家劉向編寫的《戰國策》,《鴻門宴》選自西漢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史記》,《記念劉和珍君》選自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魯迅的雜文集《華蓋集續編》,《小狗包弟》選自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集《隨想錄》。

1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奉爲“至聖”,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他編輯整理的《春秋》成爲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16、《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集中體現了他在政治、倫理、哲學、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著作,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散文,該書共分20篇。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爲“四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並稱“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樂經》並稱“六藝”。

17、《論語爲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中的“而立”指30歲,“不惑”指40歲,“知命”指50歲,“耳順”指60歲。

18、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國別)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代表作有“半自傳體”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主線是主人公大衛科波菲爾的成長史。重要作品還有《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艱難時世》《雙城記》。

高一數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1、集合的含義:

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爲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2.元素的互異性、3.元素的無序性

說明:(1)對於一個給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任何一個對象或者是或者不是這個給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個給定的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相同的對象歸入一個集合時,僅算一個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沒有先後順序,因此判定兩個集合是否一樣,僅需比較它們的元素是否一樣,不需考查排列順序是否一樣。

(4)集合元素的三個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確定性和整體性。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