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垃圾分類活動總結(精選5篇)

在經歷了某次活動以後,這段經歷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該好好寫一份總結把這些都記錄下來了。你所見過的活動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於垃圾分類活動總結(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於垃圾分類活動總結(精選5篇)

垃圾分類活動總結1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近十幾年來,我們的生活環境不斷遭受破壞,全球氣溫升高,白色垃圾,水資源被污染這些問題的始作俑者還是我們人類。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着廢棄物。被廢棄的垃圾填埋場不復爲耕地,也無法建成生活小區。因此,垃圾分類勢在必行。我校在20xx年11月12月份,開展了垃圾分類系列活動。

1、提高環保意識,樹立分類觀念。

通過校園廣播、櫥窗校園網絡等形式,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教會學生垃圾分類的知識,使學生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爲自覺和習慣性行爲。

2、各班加強宣傳培訓,普及分類方法。

各班採用不同形式:如學生上網查資料、圖片,或進行調查、採訪等蒐集資料,然後利用校會、午間等時間,在班裏進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讓學生學會分類垃圾;養成在室內分類的習慣;對分類工作做得好的班級進行表揚獎勵,樹立典型,介紹經驗,強化推廣。

3、開展垃圾分類主題班會。

通過主題班會增強學生垃圾分類的意識。班會的內容十分豐富,有的同學還做了幻燈片,配了音樂,十分精彩。通過演講,讓全校學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類知識,更深層次的體會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勵同學們都來了解垃圾分類,都積極參與垃圾分類,使有限的資源能得到重複利用,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能變得更加潔淨。

4、制定措施,落實到位。

學校設置分類垃圾桶:垃圾桶上貼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標誌,並且通過廣播宣傳,告訴學生在扔垃圾的時候分類投進不同的桶裏,學校保潔人員在清理垃圾的時候,再分別進行處置。並且鼓勵各班設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將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類存放,比如我校學生每天喝過奶的奶盒,喝完後把它按扁,然後放進紙箱內,定期賣給廢品收費站。所得費用可以作爲本班班費,爲同學們買獎品等。這樣,既做到了環保,又使同學們樹立了節約意識,還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

5、開展垃圾分類活動的意義

通過在我校開展垃圾分類活動,是同學們明白了:垃圾處理的方法還大多處於傳統的堆放填埋方式,佔用上萬畝土地;並且蟲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地污染環境。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

1、減少佔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50%以上。

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棄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減少危害性。

3、變廢爲寶: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30億個,方便麪碗5—6億個,廢塑料佔生活垃圾的3—7%。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無鉛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快,可少採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4、堅持不懈: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的系統工作,同學們不僅在學校要做到將垃圾進行分類,同時也要告訴自己的家人及其身邊人做到垃圾分類,使我們生存的空間真正變得潔淨、明亮!

垃圾分類活動總結2

一、推行創新性課程,提升環境意識

一是編創垃圾分類繪本,實現垃圾分類教育遊戲化。以學前教育“一園一品”目標,縣中心城區幼兒園普及幼兒垃圾分類繪本編創。通過專題親子活動,徵集垃圾分類童話小故事,首次彙編“垃圾分類小飛車”繪本。以繪本爲載體,舉行垃圾分類小課堂、兒歌、繪本表演、家長助教等活動,引導幼兒在家中、幼兒園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二是編制校本教材,實現垃圾分類教育課程化。爲了提高垃圾分類知曉率,縣教育局引導學校自行組織科學、美術、語文學科教師編寫首批垃圾分類校本教材。根據學生認知規律不同,首次編制了適用於小學低段和高段的《垃圾分類,小事從我做起》校本教材。該教材低段教材6課時,高段教材9課時,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要,並在春暉小學舉行了教材首發儀式。縣教育局統一將垃圾分類課程納入教學不少於6課時,確保師生對於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達到100%。

三是建立首個校園展示館,實現垃圾分類教育智能化。縣教育局在綜合執法局、環保局、文明辦等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在春暉小學成立全縣首個垃圾分類校園展示館,預計8月底完工。通過模型、圖片、文字等形式,展示垃圾分類的意義、方式、作用等。在展館內,學生還可通過觸屏式多媒體設備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系統可根據學生的選擇和判斷即時進行互動式教學。

二、建設節約型校園,踐行環境理念

一是深化光盤行動,弘揚節約傳統。自20XX起,縣教育局組織全縣87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光盤行動”。在各中小學餐廳"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辛”等“光盤行動”主題宣傳語和圖片在食堂的牆壁和餐桌上隨處可見,累計已張貼宣傳品20xx餘幅。部分學校開展了泔水稱重評比,並將評比結果量化上牆,以班級爲基本單位一餐一稱重、一週一評比,縱向班級比、橫向年級比,讓“光盤行動”落實於行動,做到光盤行動常規化。

二是控制廚餘垃圾數量,實現無害化處理。20XX年開始,根據省食品安全縣創建要求,縣內所有學校的廚餘垃圾全部由已獲得特許經營權的德清旺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統一收集、運輸、處置。以經濟槓桿控制餐廚垃圾數量,對廚餘垃圾按照重量以105元/噸的標準收取相應費用,從而促動學校合理配置食品,從源頭上杜絕浪費。嚴格執行《浙江省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對不按規定處理餐廚垃圾的,予以500元以上20xx0元以下的罰款。

三是建設智慧生態校園,節約財產資源。利用互聯網及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廣無紙化辦公和教學活動,逐步減少廢紙、廢渣等廢棄物產生。建立了縣教育系統辦公平臺,實現了文件、通知等信息的無紙化傳達。利用智慧教育平臺,開展在線調查和測試,節約了物質成本和時間成本,年均節約資金8萬餘元。引導各校開展“整潔教材傳遞行動”,教育學生愛護書本,將音樂、美術等部分教材傳遞給低年級繼續使用,實現部分教材的循環利用,年均節約教材20xx0餘冊,節約資金16萬餘元。

三、打造兩美化校園,營造環境氛圍

一是設置分類垃圾桶,實現資源和垃圾分流。全縣學校積極響應“美麗德清生態德清”建設號召,開展垃圾分類行動,已設置分類垃圾桶4000餘個,並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在粘貼分類標識的基礎上對垃圾桶進行美化,使垃圾桶也成爲校園的一道靚麗風景。各校嚴格遵循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其他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原則,建立並完善了校內生活垃圾分類臺賬制度,記錄生活垃圾種類、數量、去向等信息,並與收運單位做好交接、登記和統計等工作。對易腐類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二是設立垃圾分類專管員,落實垃圾分類處置工作。全縣各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成立了名爲“生態衛士”垃圾分類專管員隊伍,總計1000餘人。食堂、教室、辦公室、寢室等所有區域都實施專人負責,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督,並將檢查結果作爲文明餐桌、文明辦公室、文明班級、文明寢室等考覈的重要指標。在實驗室建立垃圾分類工作“雙衛士”制度,由一名實驗員和分管領導組成,共同負責有毒有害的垃圾的處置。全縣各校都建立了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制度,並將實驗室危險廢物交由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建立交接登記制度,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堅守“安全紅線”不放鬆。

三是成立垃圾分類宣傳志願者團隊,助推文明城市建設。結合德清縣全國文明創建、鞏固衛生縣城複評,縣教育局組織學校開展衛生、環保、文明等實踐教育活動,德清四中、雷甸中學等學校組織師生成立了首個志願者小分隊、四葉草社團,向公衆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圖冊、勸導居民正確的垃圾分類方式,開展垃圾清理等。上半年,已有500餘人次參與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活動11次。

四是小手拉大手,發揮“1+1+1”模式的帶動效應。按照“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促進整個德清”的要求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由學生向家庭發出“垃圾分類我先行”和“垃圾不落地,德清更美麗”的倡議,由學生將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帶給家庭成員,累計發放倡議書6萬餘份。在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小課堂”“我是文明小教員”“家庭垃圾分類達人大比拼”等活動80餘場,引導更多居民成爲垃圾分類的參與者、實踐者和推廣者。

垃圾分類活動總結3

爲全面貫徹落實《xx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及《xx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實施方案(2016—2020)》等相關文件精神,我辦制定了《xx區xx街道垃圾分類20xx工作方案》,按照方案在轄區xx個小區(含城中村)全面推進垃圾分類相關工作。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全面部署

年初我辦招開動員大會,傳達有關文件精神,要求全體幹部職工本着認真負責的精神來做好創建工作,要求以城管科牽頭,各科室全力配合,並將創建工作納入全年工作計劃中。同時,要求各社區,物業小區(包含城中村),切實履行好職責。

二、真抓實幹、狠抓落實

開展“資源回收日”專項活動1326場次,現場回收玻璃12噸,金屬3。6噸,塑料2噸,紙類3。2噸。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更新老舊分類垃圾桶7358個。棟樓標識標貼6290張,垃圾分類專題培訓134場(集中大型培訓6場),入戶宣傳32125戶,更換老舊標貼28245張,培養垃圾分類志願者487名,特色垃圾分類活動356場。張貼戶外大型宣傳欄269處。發放《xx市家庭垃圾分類指引》62456份。

三、創新舉措,難題

垃圾分類是一個改變人習慣的工作,甚至可以把垃圾分類稱作“垃圾革命”。改變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爲此我辦創新性提出了“三期十步法”三期分別爲“導入期”“執行期”“維持期”,其中導入期中又有更具“xx模式”的“志願者監督員”。在各小區招集志願者,統一培訓,教會方法,熟練應用社區垃圾方類操作指南。依靠這些志原者在日常垃圾分類中起到監督,引導居民的作用。xx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師,自從擔任志願者監督員工作以來,和同小區的其它志願者一道,每天在投放點巡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帶動着整個小區的居民。

四、展望未來,制度建設

垃圾分類不是一次活動,也不是一個項目,而是一個“只有開始沒有結束”的工作。爲了使我辦垃圾分類能夠長期持續地開展,逐步成爲小區的常規工作,各項制度保障是必要的。下一步我辦將招集各相關方,對垃圾分類的持續管理提出合適的方案,形成制度,並切實地落實下去,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常規化開展。

垃圾分類活動總結4

我校於xx月開展大力宣傳垃圾分類處理活動。我班師生積極響應並開展了以“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造學校優美環境”活動,現將該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培養環境保護意識

有人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城市之間的間隔可能不再是綠色的田野,而是惡臭的垃圾。垃圾問題,是世界性的,我班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對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通過主題班會和黑板報等生動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我國的`環境狀況,明確目標,知道我們該做什麼,可以做些什麼;將垃圾分類活動落實到每個小組;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將黑板報內容設爲“垃圾分類”專題,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

二、制定措施,落實到位

班級設置分類垃圾筒:垃圾筒上貼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標誌,並且通過廣播宣傳,告訴學生在扔垃圾的時候分類投進不同的桶裏,值日生在清理垃圾的時候,再分別進行處置。並且鼓勵設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將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類存放,比如學生每天喝過奶的奶盒,喝完後把它按扁,然後放進指定的桶內,不能亂扔。

三、開展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培養環境行爲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光靠紙上談兵恐怕很難見效。根據學生實際,開展各類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如舉行“伸伸手,彎彎腰,把垃圾送回家”實踐活動比賽,以及將活動延伸至家庭,調查自家生活垃

圾構成情況,並作合理分類;將垃圾分類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合作辦手抄報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垃圾分類知識在學生心中的內化,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他們的行爲。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儘管這項活動已接近尾聲,但我班師生垃圾分類的腳步不會停止,不僅要讓垃圾分類在校園紮根,還要讓小手牽大手,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垃圾分類活動總結5

爲了加強我校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提高全體師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在普蘭店區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下,本學期我校主要做了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學校將垃圾分類工作,作爲本學期學校重點工作之一。學校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領會市、區教育局關於創建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有關文件精神,制定計劃,統一部署,各部門齊抓共管,保障此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大力宣傳,明確責任

開展環境整治、垃圾分類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的務實舉措。爲此,我們通過層層召開會議,在領導、教師、學生和家長中,廣泛宣傳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意義,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與方法,強化廣大師生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增強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感,努力實現“教育一名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真正把生活垃圾分類觀念紮根於校園,切實將環境保護教育延伸至家庭和社會。

通過學校LED屏、板報、升旗儀式、晨會、班隊會等載體和空間,營造垃圾分類活動氛圍,使師生明確此項工作人人有責。

三、按照計劃,開展活動

1、三月份開展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活動。學校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學校教育教學體系,結合學科特點,做好多學科滲透垃圾分類教育工作。德育主任向學生宣講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分類的基本常識與方法。各班級召開垃圾分類、綠色低碳主題班會,結合相關時間節點,通過國旗下講話、知識競賽、主題徵文等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垃圾分類、綠色低碳的環保理念。

2、主題演講活動。學校要求四至六年級以班級爲單位圍繞垃圾減量與分類、資源循環利用、愛護生態環境等主題,結合日常生活開展主題演講活動,闡述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理解,突出垃圾分類的益處和價值,呼籲同伴和家長積極踐行垃圾分類,倡導資源回收利用,共同營造清潔、優美、舒適的宜居環境。共表獎一等獎選手兩名,二等獎選手五名,三等獎選手五名。

3、“小手拉大手”活動。學校通過班級家長微信羣、“致家長一封信”等多種途徑向家長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政策和要求,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和方法。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成爲家裏生活垃圾分類“小小培訓員”,通過“小手拉大手”形式,帶動各自家庭參與、踐行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收集,使垃圾分類成爲生活習慣,努力營造優美社會環境。

4、宣傳海報設計活動。學生圍繞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節能低碳、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等題材進行海報設計,用畫筆呈現對垃圾分類、綠色環保理念的理解,以大膽的創意、豐富的色彩、靈動的形象,展示對美好家園的建設暢想,以創作爲載體做一名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和宣傳員。共徵集創意海報50份,優秀繪畫作品12副。

5、踐行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學校要求學生以家庭爲單位,積極參加相關公益活動,走進社區向羣衆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知識和方法,提高垃圾分類入戶率與參與度。組織學生開展環衛體驗活動或小義工活動,增強學生垃圾分類意識,養成低碳環保生活習慣。

6、環保手工創意活動。學校少先隊發起圍繞廢物利用、垃圾減量與分類等環保主題,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通過巧思、創意、想象、裁剪、描繪、重組等方式賦予廢品以新的生命的倡議,班主任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一起,引導學生在體驗創新設計樂趣的同時切身感受“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提高學生節能低碳、循環利用的意識。

7、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小標兵”評選活動。對在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厲行勤儉節約,自覺踐行垃圾減量,養成分類投放良好習慣的學生進行表彰,,對在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厲行勤儉節約,自覺踐行垃圾減量,養成分類投放良好習慣的學生進行表彰。共評選出校級標兵10人,班級標兵24人。激勵了學生見賢思齊,使評選表彰過程同時成爲學生增強環境意識、提升文明素養、爭做環保標兵的過程,成爲學生自覺內化、自我教育的過程。

總之,垃圾分類工作得到了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教育與學校日常德育工作、文明校園創建、環保教育、健康教育相結合,廣大師生身體力行,進一步增強了環保意識,養成了良好生活習慣,在行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