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譯實踐總結

總結是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筆譯實踐總結,歡迎來參考!

筆譯實踐總結

由於從事世行貸款項目管理協調及接待工作的關係,與來自世行的外方代表接觸較多,平時工作中也必須經常使用英語準備有關往來信函報告等,逢世行代表團來訪,則更需要在高度緊張的若干天內大強度地使用英語進行有關討論與會議,同時擔任全程陪同翻譯與會務口譯.從事涉外工作尤其是直接與外方人員進行談判討論等工作時,翻譯工作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方面我有一些體會,願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 翻譯是對外交流和外事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橋樑。

引用一位名人的話說,翻譯就好比電流,在平時不覺得它的重要,但停電的時候就意識到它的不可缺少。翻譯也是這樣,是對外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沒有翻譯,對外交流就無從談起。幾千年來,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和文明的交流都必須通過翻譯才能完成,翻譯爲人類文明及世界經濟、文化、貿易等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 翻譯需要進行長期的、大量的實踐。

除了認真學習翻譯理論,研究翻譯方法,還必須進行實踐。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結合,纔有可能形成高水平的翻譯。

 三.翻譯是可以成“家”的。

做好翻譯是一項難度高,技術含量高、對綜合素質要求高的創造性活動, 這方面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同其它學科領域一樣,翻譯實質上也是一個獨立的學科領域,可以使從事翻譯者經由長期的學習、研究、實踐而成爲翻譯家的。現在很多人以爲翻譯很簡單,某位著名翻譯家說過,他曾聽有人認爲“翻譯就是把看到的寫出來就行了”,這真是無知的說法。由於外語和中文之間大量存在不可替代的單詞、短語和表達方式(可以說幾乎每一個外語單詞在漢語中都找不到可替代的字詞,反之亦然),所以翻譯實質上就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正確理解原話或原文即源語言的意思,二是在譯文即目標語言中找到不可替代的單詞、短語和表達方式能夠得以表達的方式。許多譯者都會有錯誤理解原話(原文)的經驗。要無錯誤、無歧義、無偏差地準確理解在源語言的一定的語言環境下的單詞、短語、句子的意思,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極需要外語語言功底的事情。所以,“把看到的都寫出來”這種對翻譯的可笑看法,首先就錯誤地理解和低估了“看”這一關的難度。即使能看懂原文或聽懂原話,“懂”的程度也因人而異,有人僅是懂個大意,有人只懂文句的結論而不懂推理或闡述的過程。舉例來說,即使兩人都懂了同樣的內容,但可能一個人是僅是膚淺地理解,或是懂其輪廓尤如霧裏看花,僅知其“形”;另一個卻是深刻,一目瞭然,爛熟於胸,除了知其“形”之外亦知其“神”。所以,“懂”的程度也是大有差異的,而這又直接決定了譯文的深度與質量,即準確性與文采。即使懂了原文或原話,不同人的譯法可謂五花八門千差萬別。如何正確傳達已理解的原意,表達在目標語言中找不到對等物的源語言,這又是一個考察技巧、極見功底的過程。譯者常常會發現自己處於要“表達不可表達之物”的尷尬之中,心中明白,口中或者筆下卻似乎只能“無言以對”。箇中滋味,只有實際從事翻譯的人才能體會。

現在很多英語本科畢業生,其中包括不少英語過八級的學生,卻並不能勝任實際的翻譯工作。固然,從事實際翻譯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鍛鍊,但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說明了當前高校在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尤其是翻譯訓練方面的薄弱。翻譯尤其是筆譯,是英語綜合素質的體現,而高校英語教學往往強調的是固定的套路化了的應試訓練,這種考題難以考察到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和創造性的語言領悟與分析技巧,而翻譯(以及寫作)恰恰是這種需要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體現英語綜合素養的一項內容。應試傾向的考題在命題思路上往往有規律可循,因而準備考試就演變爲背誦所謂的考點,學生並未學到真正過硬的基本功,僅僅成了適應了某一特定類型與規律的考題下的應試機器,稍微有些變化其自身基本能力方面的漏洞與不足便暴露無遺。客觀地講,從英語基本素養而言,絕大多數八級離一名合格的翻譯尤其是筆譯還差得遠。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英語語言的學習也是永無止境的,目前衡量在校英語本科生英語水平的最高級別八級,其實離真正比較精通英語的境界可以說是差之千里。

四.外語好和翻譯好是兩回事。

一個人外語好,但並不意味着同時也精於翻譯。好比學校裏的外語老師,對外語學習和教學有一定的研究,但並不一定就勝任翻譯,也不能說他(她)就是翻譯方面的行家。同樣,一個人翻譯好,也不能就此說他(她)外語好,一個譯員並不一定能勝任外語教學工作,其個人的外語素質也未必就很高。這是因爲翻譯和外語學習是既有聯繫但又有區別、相互獨立的兩個領域。我個人認爲,外語學習與教學重在語法、句法和詞法,而翻譯則重在表情達意,要善於在不同語種之前的句義轉換、句式轉換、表達方法的轉換,需要詞彙量大、知識面寬、對源語言理解力強以及長期廣泛積累口、筆譯經驗。前者往往更注重語言的形式、結構與功能,而不一定側重於語義本身(當然在文學閱讀欣賞與寫作等方面,語義的準確、高雅與精美也屬於外語學習所必然要求的範疇),而後者更側重於語義的表達與理解,對語句的形式、結構往往只要求規範、正確即可(除非是文學性、哲理性很強的文章,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外事公文,否則一般不會對譯文在句式、語法、表達方法的地道與否等方面作嚴格要求,甚至在外事公文中,中國式外語的色彩也比較明顯),尤其在口譯中更是如此。

同時既精於翻譯又具有較高的外語語言素質的人是很少的,當然這方面還是涌現了許多語言大師與翻譯家,值得我們向其學習。

五.口譯和筆譯是既有聯繫但又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

口、筆譯作爲兩種不同類型的翻譯,其要求是有很大差異的。一般說來,口譯更側重於意譯,不講求嚴格遵循和過分拘泥原話的語言形式、結構甚至語言特點與風格,在日常口譯和一般性會務口譯中對語法也常常有較多忽略,不會刻意追求語法的.正確性和表達的地道性。而筆譯更側重於直譯或者說直譯與意譯的結合,講求信、達、雅,不僅高度忠實於原文的語言形式與結構,甚至要追求譯出原作者的行文風格和語言特點來這樣一個境界。也就是說,譯文不僅要準確地表情達意,還要譯出文採和韻味,講究文學修辭技巧和語言表達的地道性。從語言特點來講,口譯的用語一般較簡單、平白,而筆譯則往往包含大量書面用語,較少使用比較口語化的詞彙,反過來,口語詞彙和一些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也往往不會見諸於書面文體。另一方面,口譯中譯文的語法較簡單,句式結構往往也並不複雜,長句也較少,而筆譯中譯文的語法則相對複雜得多,句式結構也較多變化,表達方法的多樣性較強,長句也較多。

從具體操作層面來講,一個口譯譯員應當把握幾個原則:“化繁爲簡”、“化長爲短”、“正確理解,意譯爲主”、“適當增刪”。

口譯中speaker有時會發表一大通長篇大論,有人更是喜歡在講話時帶許多書面化的句子,如果譯員照搬來譯,難度極高,而且在短暫的反應時間裏,自己尚難以記全對方講了些什麼,更何談在譯文裏保持原句的“書面化”和複雜句式呢?即使能原原本本準確無誤地記全對方的句子,但要按照書面文語的要求譯成目標語言,沒有充分的時間推敲、分析,是無法完成這種技術性、技巧性相當高的思維過程的。在必須迅速作出反應的口譯活動中,照搬原句式地翻譯是極不可取的。所以,此時應當“化繁爲簡”、“化長爲短”,把複雜冗長的句子拆分爲若干短句,描述性地譯出原句的意思。譯員也會經常遇到這種現象:即講話人常常會帶有大量不規範的口語,這些口語完全不符合語法,或者講話人對特定對象說話時,由於所談及其背景爲雙方共同所熟悉,因而講話中大量有省略的語句,這些經過省略後的語句,在不明就裏的局外人聽來可能是根本無法聽懂的。這就需要譯員正確理解雙方所討論話題的核心意思,循着“核心意思”這條主線理解雙方談話中大量出現的“沒頭沒腦”的無主句、省略句。在翻譯時,更是不必遵循原文的語言表達形式與句法,應儘量以意譯的方式處理。對原文的省略成分,要適當補充、增加,否則譯文讓人聽後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對原文的贅語如口語中的同義反復等,則適當刪除,只抓住其語意的核心與語句的主幹進行翻譯。另外,一些“口水話”或者不重要的話、與發言內容關係不緊密的話都可以在口譯中省略,尤其是這些話較難以翻譯時(如超出譯員的詞彙又難以用已知詞彙進行描述或解釋;目標語言中一時無法或根本無法找到恰當的可替代的詞或表達方式;由於記憶發言人的某些不重要的講話內容會對記住主要講話內容造成影響時)。

此外,譯員要聚精會神地傾聽講話人的發言,把握其中的邏輯內核,在準確理解其原意的基礎上進行翻譯,決不要在自己尚未完全明白其語意內涵或對之似懂非懂的基礎上開始翻譯。只要不是在那些非常重要的國家級會議外事會議上,譯員都可以就自己確實未聽懂的內容求證於發言人,在幾個小時的翻譯過程中,兩、三次甚至四、五次這樣的求證或覈實是可以理解的。由於發言用語不太規範,或者語句中省略成分太多而使譯員出現理解上的困難,這種現象常常會發生,並非譯員本人的過錯,因而求證對方是很正常的而且必要的。相反,如果此時硬着頭皮譯下去,可能譯文就會出現似是而非的情況,容易引起歧義。另外,對於會務翻譯,譯員最好事先對會議討論的議題及其背景信息有一定的瞭解,不僅僅要熟悉一些專業詞彙和相對固定的短語與表達方法,還要對相關知識有所瞭解,以形成一種邏輯上的“脈絡”,這樣,既便口譯中有個別一些詞沒聽清楚,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從邏輯上“推理”出發言人要表達的真實意思。對於長期在某一專業領域從事口譯的譯員,最好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與從業背景,這樣翻譯起來更易上手,有助於準確捕捉和判斷髮言人所要表達的意思。如果譯員不是相對固定地長期從事某一特定專業領域的口譯的話,那就必須同時具備較廣泛的知識面和較大的詞彙量。這都要譯員不斷積累和不斷學習。

除了把握好以上幾個原則之外,口譯譯員還必須具有敏捷的反應和隨機應變的能力。聽完發言人的講話後,譯員最多有四、五秒的反應時間,通常是發言人話音甫落就必須作出反應,因而快速反應能力至關重要。這需要譯員對所需要翻譯的源語言具有快速理解的能力,也要對腦中的翻譯過程具有提綱契領、高屋建瓴的整體把握能力,而不可拘泥於個別的、局部的詞句的斟酌計較。還有,再好的口譯譯員也不可能從不聽掉髮言人話中的每一個單詞,在口譯中也不可能不犯一些錯誤,這就需要譯員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提高應變能力。對沒聽到或聽清的單詞要迅速“放過”,力求在耳中形成完整的“意識流”即對發言人講話內容的整體把握,捕捉貫穿上下句之間的語意聯繫,而不是捕捉孤立的個別單詞。對因聽錯而譯錯的內容或者漏譯的內容可以在稍後不露痕跡地加以補充或糾正。

在實踐當中筆譯則是另外一番情形。由於不象口譯那樣要求即刻作出反應,筆譯時需要進行反覆仔細地推敲以尋求最準確、貼切、傳神的譯文。首先筆譯必須高度忠實於原文,尤其是說明性質、文學性質的文章,如果作者在翻譯時“自主發揮”太大,譯文可能就全部或者部分地偏離了作者的原意。這與口譯有較大差異,口譯時有較大的彈性,譯員可以不太遵循講話的框架,因爲口譯本身就以實用爲目的,只要起到了在工作中交流的目的,說明了基本意圖或主旨,目的也就達到了。在口譯時由於無暇深思,某些詞語、句子的表達不一定很準確,往往只是近似地傳達了發言人的原意,而筆譯則在譯文的準確性方面對譯者的功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另外,譯文中句式的組織和變化也要在語意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多加考慮。無論是外譯中還是中譯外,語法的正確是基本前提,句式的靈活變化則能賦予表達方式以多樣性,爲譯文增添文采,而短語及語言的組織與表達也同樣能增強譯文的文學性與可讀性。相比之下,口譯往往只是實現交流與溝通的基本功能,其實用性色彩非常濃厚,因此不可能注重也無法在很短的反應時間內推究出較有文采的譯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