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個人研修自我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培個人研修自我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培個人研修自我總結

國培個人研修自我總結1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回顧培訓期間的點點滴滴,縱觀本次培訓活動安排,既有發人深省、啓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案例評析、論文撰寫的理論培訓,也有觀摩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鍊。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習,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教研技藝的增長,以下是我的體會。

首先,通過這次研修,自己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對教師個人成長的作用,自己在教學中多了些反思,我們很多時候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是說學生的多,很少能夠從自身出發,多問問自己究竟做了些什麼,那些還需要改進等等。在教育這塊熱土中教師的職業道德對教師起着決定作用,也許態度決定一切就是如此吧。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並在課例跟進後,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爲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其次,專家們的講座,內容既深刻獨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徵博引又緊扣主題、既發人深省又生動有趣。他們對小學音樂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他們的講座爲當前的語文指明瞭方向。培訓的內容都是當前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如何評課,教師的專業成長,校本研修等等,都和課堂教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有緊密聯繫,針對性、操作性很強,很有實用價值。

第三,我非常認真的聽看專家老師的報告,認真做讀書筆記,力爭重要的內容記在筆記上、領會在心裏、落實在教學實踐中。關於師德的講座,通過學習,我更加認識到新時期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愛崗位、愛學生、愛教育,把教育事業作爲自己畢生的追求,積極探索,勇做一名默默無聞的耕耘者。以前在教材的處理上,我發覺自己以前還僅僅停留在表層上,甚至只是在教教材,還有很多的東西沒有真正研究透。通過學習,我受到了啓發,今後教學時必會真正研究透教材,敢於質疑,敢於挖掘,敢於挑戰常規,並且教學中會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敢於挑戰,不盲從,不迷信。

最後,在一系列發貼、回貼、網上答疑的活動中,我瞭解到了新課程的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對我的觸動很大。我已經把同仁們交流的良好的經驗運用於平時的教育教學之中,而且隨時進行反思和總結。

同時,今後我將努力做到:

1、將這段日子學習的教育理論投入到實踐教學中去,爲做科研型老師而努力。

2、加強學習。除繼續學習理解本次學習培訓內容外,還要多讀報刊雜誌,積極撰寫教育論文、案例分析和教學反思,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爭取能在CN刊物上發表作品。

3、認真做好課題研究,轉變觀念,探求新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和亮點”。

4、加強與專家、同行的交流,讓智慧碰撞,讓“國培”播下的“種子”生根、發芽、結果。

總之,國培給了我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彌補了我以前認識上的不足,讓我有一次和專家老師及廣大同仁學習交流的機會,同時也促進了我的教育教學,對我的專業成長有很強的指引作用。我會以國培學習爲契機,努力完善自己,培訓雖然短暫,但是我從國培中收穫很多,使我不斷提高,不斷充實。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積極轉變教育觀念,爭做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

國培個人研修自我總結2

看到最後一次作業的評分,我長舒一口氣,終於結束了!20多天來,除了上課,想的做的全是怎樣儘快完成這次國培。有不少同事常常問我模塊一該怎麼做?模塊二怎麼學?開玩笑說過寫個詳細的指南,但自己一直忙着學,等我學完了,發現同事們也大部分完成了,那我就談談這次培訓的一點感受,爲自己這次培訓做個總結吧。

自認爲在信息技術方面不會落後的我,第一次的能力自評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什麼是“翻轉課堂”?什麼是“數宇資源”?什麼是“思維導圖”?什麼是“地平線報告”?一個接一個新名詞,都是我沒有聽到過,滿滿的自信跌入谷底。能力自評診斷我的信息技術能力分析圖上是紅黃一片,原來我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裏已經遠遠地落在了後面。忽而又感到幸運,有了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應該好好把握,利用空餘時間把課程認真學完。

看的第一個課是《地平線報告》,深深地震撼了我,高科技已經運用在課堂上:學生自帶設備,一面牆的教學大屏幕,有問題馬上能請教到世界各地的.專家,3D打印讓橋樑模型立馬呈現……我看得很認真,有不明白的地方還會倒回去看。

正當我躊躇滿志,想認真地一個個學完所有課程時,培訓網頁上的一個簡報讓我意識到:我不能這樣慢悠悠地看了。簡報上公佈了這期培訓學員的優秀學員名單,並且以後每隔幾天就公佈一次,落後的學員還要點名通報學校。實際上培訓分五個階段,最後期限都在20xx年1月20日,我不明白爲什麼每個階段一公佈出來就要求學員幾天內學完?單是聽課,每個階段180分鐘,五個階段15個小時,如果認真看,幾天怎麼看得完?還要寫作業,寫日誌,發佈問答……有些課不是聽聽就可以的,像《Word 2007的應用》、《PPT課件的若干基本製作技巧》這樣的應用技術類課程,只有實際操作,才能記得住。但簡報像催名符一樣催着我,雖然不明白爲什麼要這麼着急,但爲了不落後,我還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學”,說是學,實際就是點開一個課程視頻,然後就去幹別的事,每10分鐘點擊“小鬧鐘”,又會接着計時。至於視頻放了什麼,我已經很少去看了。

10月27日開始至11月10,不到半個月我學完了模塊一,又馬不停蹄地開始進入模塊二,星期五晚上聽完YY直播,寫反思,交總結,完成!我終於鬆了一口氣,靜下心來,這樣的學習我學到了什麼?我之前不知道的現在依然不明白,於是我又進入模塊一,找出自己想聽的課,重頭認真再聽一遍。

先聽的是《中小學教師課程標準解讀》,瞭解到全國1200多萬教師,已經有600多萬教師參加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但這參加培訓的600多教師就真的提高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嗎?這種只求培訓速度,不求培訓效果的做法,真正是浪費了這樣一個好的學習機會。教育信息化給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便利,同時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真正做到與學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活到老,學到老”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如果做不到,就要被淘汰。

《微課的設計與製作》讓我意識到課堂的教學模式正在轉變,學生將由單一的課堂學習轉變到網上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翻轉課堂不正是如此嗎?老師提前將錄製好的課傳到網上,讓學生在課前提前上網看視頻,與同學討論,然後在在課堂上有更多自主時間與教師參與關鍵學習活動。

《問卷星幫您輕鬆實現在線學習評價》讓我知道還可以在網上出試卷,自動分析數據,但問卷星也存在一些問題,出題大多是選擇題,不能出填空題,主觀題不能自動分析,還是要人工。於是我又瞭解了一些現在常用的佈置作業的APP,發現大多適合中學,或是數學學科,針對小學語文的作業APP好像沒有。

星期五晚上聽的一堂YY直播課,也讓我深有感觸。首先是這種網上直播的上課模式很新鮮,也很有趣。幾百上千人同時聽課,邊聽邊有人不斷地提問,聽完後,還留有一段時間線上回答學員們的問題,大家都很好學,提問時間已經結束了,還不肯離開。其次是我聽的這堂課——劉慧珍老師的《做一個自覺的兒童閱讀推廣人》正契合了我們學校正在推行的“語文主題學習”。劉慧珍老師講的課與學校九月份請的專家講得差不多,但她的兩個觀點我很贊同。一個是“教育是等待的事業”,老師要學會等待,要有耐心,等學生閱讀的興趣有了,閱讀的習慣養成了,再逐步提出閱讀要求。也許一開始只有幾個學生閱讀,一段時間後會增加到5個,10個,15個……如果全班有一半學生愛上閱讀,老師就功德無量了;一個是在教學中老師千萬不要指望家長,我們老師也是家長,有幾個能做到完全配合老師,大多數也是把教育孩子拜託給孩子的老師吧。聽完,我釋然了,不再埋怨怎麼有那麼多學生不認真看書,不再爲家長不給孩子報聽寫而生氣。

老師要等待學生慢慢成長,學校也要等待老師慢慢改變,我們都要學會慢下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果實也要到秋天才能成熟。只有能忍耐住冬天的嚴寒,才能等到春天鮮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