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健康教育總結範文(通用6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健康教育總結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1健康教育總結範文(通用6篇)

健康教育總結1

在幼兒教育領域中,"健康第一"一直以來都是幼兒園教育的首要任務。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一副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要充分考慮到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無論是進行健康教育還是試圖改善的周圍環境、都要依據身心發展的特點,否則不僅不能促進健康,而且可能有損健康。

本學期,根據《綱要》,結合本園實際,針對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我班幼兒實際,我們積極開展身體保健和身體鍛鍊活動,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形成了健康的初步意識。現將本學期我班健康領域教學總結如下:

一、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我班孩子特別喜歡參加戶外活動,早晨閱讀過後,就是我園的做操環節了,這個時間段我就帶他們去進行晨間戶外鍛鍊。如:做小律動、跑步、跳、鑽洞等。對於教學活動後及戶外活動時進行的體育活動,幼兒也十分感興趣,也樂於參與。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利用現成的或提供的材料創造出幼兒自己感興趣的玩法,從而鍛鍊幼兒,使幼兒的基本動作得到發展。每月爲幼兒準備健康教學活動,讓幼兒規範基本動作,並通過遊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通過小故事、榜樣的力量促使孩子養成衛生的用餐習慣,用調羹吃飯,同時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知道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如活動《好吃的芹菜》,在認識芹菜營養的基礎上我們還和孩子進行了包餃子的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孩子愛吃幼兒園的飯菜,不挑食,細嚼慢嚥,吃好飯;活動間隙提醒幼兒飲水,並按要求取放茶杯;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孩子們都已逐一掌握。利用日常契機教育孩子學習用手帕、紙巾擦眼淚、鼻涕,知道垃圾桶的位置,知道要把東西扔進垃圾桶,要不小把飯弄撒,要教育幼兒自己用毛巾清理乾淨,慢慢養成個人衛生、生活環境衛生的初步意識;嚴格遵守幼兒園的生活作息制度,保證幼兒有充足的睡眠及活動時間,《能幹的小手》、《我會整理》讓孩子學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孩子們都學會了自己穿脫衣服。

三、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

通過活動《預防齲齒》,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齲齒的危害,讓幼兒知道牙齒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要保護它。活動《瞭解燙傷》,讓孩子看了各種燙傷的案例,從而讓他們知道燙傷對自身的危害,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不碰熱的、燙的東西,遠離它們。

本學期我們班還嚴格按照我園的衛生消毒制度作好常規工作,衛生程序規範化。在加強體能活動,增強體質的同時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能主動作好值日生工作,加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安全衛生教育,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加強消毒工作,杜絕流行病的發生。本學期我班孩子的身體素質明顯得到提高,生病請假孩子少了,出勤率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也爲其他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健康教育總結2

幼兒經歷了一年的在園生活,大致上養成了以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在身體發展方面:通過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戶外體育遊戲促進幼兒大肌肉發展達到肌體的有效鍛鍊:幼兒能較協調地走,跑、跳,屬於中等水平的約有70%,學會了一個跟着一個走成圓圈,學會了做模仿操等。

小肌肉動作方面,多數幼兒小肌肉發展很靈活,表現爲有的幼兒已會系鈕釦,還有的幼兒串珠、撕紙、剪紙等方面已經能夠靈活自如等。

在自我保健方面,通過成人對幼兒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兒進行自我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從而使幼兒適應外界變化和抵禦疾病能力的增強。但遊戲中,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能根據季節變化懂得自行增減衣。

在生活能力方面,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有了提高。穿衣、整理 牀上用品多數幼兒已能獨立解決,飯後漱口、擦嘴的常規有時仍需老師不斷地提醒。

在心理健康方面,通過創設寬鬆和諧平等民主的班級氛圍,開設各種遊戲區域活動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增強自信心,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通過適宜有效的多種活動,提高幼兒的健康認識水平,改善幼兒的健康態度,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爲,最終使幼兒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總結3

一直以來,“健康第一”是幼兒園教育的首要任務。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幼兒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

健康既是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結果,也是幼兒身心充分發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兒的幸福之源;離開健康,幼兒就不可能近盡情遊戲,也不能專心學習,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幼兒時代的健康不僅能夠提供幼兒期的生命質量,而且爲一生的健康贏得了時間。

因此,我認爲健康教育要充分考慮到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無論是進行幼兒健康教育還是試圖改善幼兒的周圍環境、都要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否則不僅不能促進健康,而且可能有損健康。

本學期我班在教育活動中把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當成首要任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既是幼兒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綱要》中對幼兒健康發展提出幾點:

(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

(4) 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動作協調、靈活。

這也爲我班的健康教育活動提出了明確的培養目標。本學期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要樹立明確的知道思想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再三強調讓幼兒主動活動,健康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尊重主體、積極、創造性地活動。幼兒健康教育既然將促進幼兒的健康作爲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過程就不應使幼兒感到壓抑或受到傷害,然而日常生活中與之背道而馳的現象卻司空見慣,值得我們反思。因此我十分注意在幼兒的整日生活中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則相結合。幼兒在寬鬆的環境中儘早建立起各種良好的健康行爲。

第二、設計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形式與途徑

幼兒園健康教育應與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結合,集體教育、小組活動與個別交談相結合。目前,幼兒健康教育實踐中存在着一些誤區,有人認爲幼兒健康教育就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衛生習慣培養,對於這些片面的認識我們應該加以注意和防範。我儘量多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爲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同時還重視到幼兒園課程的潛在影響,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但更重要的是,幼兒健康教育實施中,不僅應重視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而且應重視幼兒園心理環境的創設。這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本着瞭解幼兒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園於本學期購置了大量的幼兒可選擇的活動器材,以此來引導、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還培養了幼兒大方友善的交往能力。我班幼兒在“慶六一幼兒運動會”中都有出色的表現。

第三、實施適宜的教育方法。

給幼兒自由選擇、討論、合作的空間,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鍛鍊身體,鍛鍊意志。本學期我班還嚴格按照我園的衛生消毒制度作好常規工作,衛生程序規範化;在加強幼兒體能活動,增強幼兒的體質的同時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幼兒能主動作好值日生工作;加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安全衛生教育,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生;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積極配合保健醫生作好各項體檢工作;加強消毒工作,杜絕流行病的發生;所以本學期班級孩子的身體素質明顯得到提高,生病請假孩子少了,幼兒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也爲其他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健康教育總結4

對幼兒進行一個學期的健康教育,我們班大部分幼兒都呈現出了一種積極、愉快的狀態。我們都知道健康不但是指身體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兩者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結合《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我根據我們大四班的情況做一下健康教育的總結:

一、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兒講解有關健康教育的知識。

我個人認爲,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應滲透於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善於抓住隨機教育,針對不同的情況及時的向幼兒講解。比如幼兒睡覺、午睡、坐姿。這些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就拿吃飯這個問題來說,每次吃飯前面,我會很誇張的介紹今天的飯菜,也會根據不同的`飯菜向幼兒介紹它們的好處。採用多種形式吸引幼兒的食慾,以便更好的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這個學期我們班個別幼兒的吃飯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都知道要愛惜糧食、不挑食,養成了良好進餐的好習慣。以前愛挑食的吳宇陽,現在也能主動吃下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吃飯慢吞吞的曹雅婷,現在也學會大口吃飯。

二、採用多種教學形式傳授健康知識

遊戲是幼兒學習的最主要的一種途徑,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健康的意志是本學期的一個重點。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轉椅等遊戲活動,幼兒不但玩了遊戲,也鍛鍊了幼兒的身體。我們班老師還善於利用晨間鍛鍊,給幼兒提供不同的體育器械,激發幼兒鍛鍊的興趣,幫助幼兒養成積極鍛鍊身體的好習慣。除此之外,我們班還開展許多有關健康教育的課程,比如有一節課是《我會配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幼兒知道吃飯時要知道葷素搭配,不能單純的吃一種。

三、根據幼兒的差異性採取不同的方法。

每個孩子的發展特點都不一樣,這也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尊重幼兒的差異性。根據不同的幼兒採取不同的方法。比如我們班有兩個肥胖兒,爲了他們的健康,我們老師無論是在吃飯,還是在戶外活動是都會特別關注幼兒。吃飯時我儘可能讓幼兒先喝湯再吃飯,體育鍛煉時適當的給幼兒增加運動量。當然我們班也存在個別孤僻的幼兒。我們用欣賞的態度對待這些幼兒,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及時肯定幼兒的行爲。經常和幼兒談心、溝通,瞭解幼兒的心理,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例如許妍、陸佳怡這兩個小朋友,從最開始的不愛說話到現在的主動和老師、同伴打招呼,對孩子來說一種進步,對老師來說就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

四、家園共育,共同爲幼兒營造溫暖、輕鬆的環境。

老師的工作做的再好,得不到家長的支持,那還等於是無用功。因此我們班在進行健康教育時,始終秉着家園共育。例如我們班學習過認識交通標誌這節課之後,我們就及時和家長溝通,請利用外出的時間幫助幼兒加深認識。我們班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都是以自我爲中心,有時候還會亂髮脾氣。根據這樣的現象,我們班老師會及時的和家長溝通,向家長反映幼兒最近在幼兒園的變現,真正的實現家園共育。

總之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每個幼兒都取得了不同的收穫。看到孩子們一天一天的進步,我們老師都感到很欣慰。照顧到每一個幼兒,保證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是我們的職責。不過我們老師的工作也有許多地方需要加以改進,儘量把每件工作都做到細緻,我們要把“今天你給我一棵幼苗,明天我還你一個茁壯的小樹”這句話牢記在心中,幼兒園裏無小事,只要是和幼兒有關的事情,我們老師都要當做大事來對待。

健康教育總結5

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健康,往往會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對前途的看法,關係到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於冒險、敢於探索、善於競爭、善於合作、富於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密切相關。學校心理輔導通過集體輔導、個別輔導、教育教學中的心理輔導以及家庭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節,從而充分開發自身潛能,促進其心理健康與人格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心理輔導是實施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1、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集體輔導。

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或講座,利用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工具,針對大部份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知識要求,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場合接受心理健康輔導。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其身心發展特點,掌握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轉變不良行爲,從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

開學初,針對一年級新生剛從幼兒園的學習生活轉入小學學習生活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的問題,對新生的家長進行健康指導,讓家長能配合學校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出發,對孩子進行心理指導和行爲矯正。讓孩子以健康的心態投入新的學習生活。

每月一次,利用健康教育課時間對全校學生進行集體心理輔導。

9月份輔導主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導學生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10月份輔導主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通過努力使自己在學習上更有計劃、更有條理;11月份輔導主題《學會合作》,讓學生懂得只有聯合起來各自發揮優勢,才能形成一個有力的拳頭,變得更有力量;12月份輔導主題《失敗是個好老師》,把失敗當作老師,從失敗裏找教訓,更快地走向成功。

心理輔導室編輯《心靈小屋》小報,開設《心靈小屋》信箱,開闢《心靈小屋》宣傳欄,通過這些渠道對學校師生進行集體心理輔導。

2、開展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學校設立心理諮詢室、心理諮詢熱線電話、心理諮詢信箱,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幫助學生戰勝心理障礙,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心理輔導室以熱情,具有無私的助人之心和奉獻精神接待前來諮詢的學生與家長,並給予最大的幫助。

3、積極開展心理輔導方面的課題研究

心理輔導和學校教育、教學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爲制約的。心理輔導是學校整體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應試教育爲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愛和尊重,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心理輔導室積極開展《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的方法研究》的課題研究,並把教師的研究成果編輯、刊登在《心靈小屋報》上進行反饋。

語文教師喬麗紅撰寫的《在“玩”中學作文》指導學生“玩”出名堂來,真正做到在創設情景中下功夫,在“玩”字上作文章。

體育教師嚴軍平撰寫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素質》,學校體育教學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僅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而且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數學教師周明華撰寫的《數學教學中學生情意因素的培養》,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情意因素,激活學生創造意識、創造才能,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愉快地發展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英語教師陸琴、姚海華撰寫的《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心理的探究》,教師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不偏不倚關愛每一位學生,有效推進二期課改,實施健康教育。

在心理輔導中瞭解學生心理特點,有利於提高學校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學生心理輔導是學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屬於心理方向的問題,心理輔導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學校健康教育是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素質全面發展。學生健康發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制約作用。

健康教育總結6

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爲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撥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我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中,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在有關專家的幫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將我校近年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況做一總結。

一、心理輔導中心的創立

20xx年海門實驗學校建立,對學生心理輔導室隨之也建立起來,但除了正常的上心理健康課以外,學生很少來心理輔導室,可能因爲心理輔導室佈置不符合對學生心理輔導的要求,很難營造一種讓學生傾訴的氣氛。2006年,我校兩名教師在南通團市委的培訓下,實際參觀了南通大學的心理輔導中心,以及參觀了通州中學的較爲成熟的心理輔導室之後,我校投根據四星級心理輔導中心的標準,依據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大大改善了我校的心理輔導中心,改名爲“心靈花園”。佈置完成後的輔導中心充滿溫馨的氛圍,學生來的也多了,中午時間學生的來電也多了,切實爲來訪的學生解決了生活、學習、人際交往情緒情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諸多問題,促進了其人格的健康發展。我校心理輔導中心也被南通市團委評爲三星級心理輔導中心。

二、師資隊伍建設方面

陳健校長十分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他本身是全國---(待填)學校從教師心理知識普及入手,重點培養骨幹,我校的丁惠老師在20xx年通過全國三級心理諮詢師的考試,還有兩名教師多次參加省級或大市級的心理培訓,取得了由市區教委頒發的學校心理服務合格資格證書,並積累了較多的心理輔導經驗,提升了我校的軟件建設。

三、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做法有:

1、在初一年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把課堂教學活動作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將心理學的基本常識直接引進課堂,來實現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學校一直在初一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課已成爲我校學生的必修課。心理課的基本內容是:學習輔導、健康情感輔導、人際交往輔導、適應性輔導、自我意識輔導和自信心輔導等。每節心理課都要圍繞一箇中心,對學生進行情感、意志,及人際交往等方面進行指導,並運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設想法等方法,在老師精心設置的輕鬆、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認識矯正、人格重塑、心理調適等。

學生在學習了心理課之後,學生反映用心理課講到的觀點,處理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較爲順利。學生通過心理課對於少年期的心理變化有了充分的準備,在困難面前能樹立自信。上課時能用合格聽衆的標準要求自己。很多學生學會了製作《心晴小報》,處理同學之間關係上能退一步,讓一步,同學之間的小矛盾不用老師,自己就可以解決了。同學之間如何建立友誼,要講原則、方法;現在做事常常問一問爲什麼,做一做分析再去行動。

2、在初二年級和初三年級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我校的寄宿生很多,針對初二、初三年級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學習階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開展專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針對初二年齡段學生性心理出現的一些心理偏差,進行青春期性心理講座:《十四歲走向成熟的開始》;《與青春對話》、《科學記憶法》等。針對初三年級的學生面臨中考,擇業等問題,開展的心理講座有:《考試前的心理調節》;《應試技巧與心理準備》;《樹立自信是爲成功的保證》等專題心理講座。如:《應試技巧與心理準備》的講座主要內容是學法指導,着重在對學生考試心理與考試技巧方面進行指導,包括考試動機的激發與考試技巧的應用,幫助學生較好地在考場上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

爲了幫助初三學生克服考試焦慮的心理障礙,在初三中進行考試焦慮的心理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如何戰勝考試焦慮現象》的心理講座,系統的向學生介紹什麼是考試焦慮,和同學們一起分析造成考試焦慮的原因,介紹排除考試焦慮的方法。並按照學生考試焦慮程度,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輔導,進行系統的放鬆訓練。經過輔導和訓練,絕大多數學生消除了考試焦慮現象,以積極的心態完成升學考試。我校歷年在中考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爲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斷上水平,我校心理輔導室一直堅持開展團體、個別心理輔導、開設心理熱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經過腳踏實地的努力,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了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人格的健全發展,同時增長了教師解決學生心理衝突和矛盾的能力,增強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價值感和幸福感;同時得到了學生家長好評,校園真正成爲學生精神生活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