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傳播活動總結(精選5篇)

在經歷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後,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那麼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於心吧。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活動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明傳播活動總結(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明傳播活動總結(精選5篇)

文明傳播活動總結1

春節期間,市文明辦認真落實中央文明辦精神,把春節網絡文明傳播活動作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倡樹網絡文明新風的生動載體,以“文明過大年”爲主要內容,運用微博、微信、博客、論壇等多種方式,精心組織了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網友樂於參與的傳播活動,向團圓年夜飯中增添文明這味調料,在吉祥鞭炮聲里加入文化這曲和聲。

爲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我校組織網絡志願者利用網絡和春節系列活動資源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工作。

1、春節主題博客撰寫,以樸實的語言展現了我校幸福的年味兒;

2、微博發佈和轉發,以豐富的活動展現了我校上下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氛圍;

3、題攝影,以生動的畫面展現了我校十足的年味兒。

4、網絡志願者還通過網上拜大年、春節公益廣告語、圖片徵集,讓祝福和吉祥飛得更遠,通過網絡文明傳播,營造濃烈的節日氣氛。

文明傳播活動總結2

爲進一步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營造歡樂、祥和、熱烈、喜慶的節日氛圍,根據市、縣文明辦的部署,市農科院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新春元宵節日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1、開展迎新春文體活動。1月28日,院工會組織開展迎新春文體活動,活動內容包含籃球聯誼賽、拔河、套圈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幹部職工的業餘生活,增加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2、開展“新春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院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困難職工等活動;2月1日,院領導到掛點村沙縣南陽鄉大基口村慰問困難戶; 2月4日,院領導到駐村蹲點村沙縣高砂鎮椒畔村慰問困難戶。通過慰問活動,將黨的溫暖傳遞到老黨員、困難職工的心中,讓他們感受到祥和的節日氣氛。

3、開展“快樂返鄉·溫馨虯城”志願服務活動。根據沙縣文明辦的安排部署,2月17日上午,我院組織4名青年志願者赴三明動車北站開展“快樂返鄉·溫馨虯城”志願服務活動。活動中,青年志願者們分頭爲旅客們提供爲旅客提供購票指導、行李搬運、進出站護送、文明勸導等多項服務,爲返鄉旅客提供了溫暖的志願服務。

4、開展全院衛生整治行動。2月2日,我院開展集體衛生整治行動,以科研所、處、室爲單位,爲辦公樓和院內環境來一次大掃除,進一步淨化美化的院內環境。

由於院領導對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重視,加強了對活動領導和部署,全院幹部職工廣泛參與到了主題活動中,新春元宵佳節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全院幹部職工度過了一個溫馨祥和的新春佳節。

文明傳播活動總結3

春節,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都是那樣的期待和憧憬,因爲春節意味着團聚、團團圓圓。同時還意味着辛苦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停下腳步,稍微休息和調整,更好的迎接來年。每當元旦過去時,春節感覺也就開始越來越濃重了,並且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爲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以下爲春節期間網絡文明傳播活動開展情況:

一、“馬上送年畫”傳播活動

中國文明網精選6副原創吉祥春聯、9幅公益廣告年畫作爲基礎素材,製作成網絡互動小遊戲“我送您春聯,我送您吉祥”,供網友製作成爲電子春聯年畫下載、轉發。

二、“我的春節”隨手拍傳播活動

1、拍照片、發微博、曬心願。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通過微博,以#我的春節#爲關鍵詞,圍繞“歸途中的趣聞囧事、團圓的幸福瞬間、可口豐盛的年夜飯、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等主題開展隨手拍活動。

2、發微刊。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上傳隨手拍原創作品至“‘我的春節’隨手拍微刊”,總原創作品不少於80幅。

三、“馬上對春聯”傳播活動

1、對上(下)聯。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通過微博開展網上對春聯活動。微博對聯題目:①世代傳家無非積善,對下聯;②求上聯,守信明禮自平安。

2、對字聯。中國文明網微博將於1月20日、24日、28日、2月8日、2月13日、2月18日分別以“夢”、“福”、“馬”、“春”、“德”、“儉”六個主題,開展“對字聯”活動,詳情請關注中國文明網微博。

3、傳對聯知識。中國文明網微博每天以馬上對春聯爲話題關鍵詞,編髮關於新春民俗、對聯小知識的微博,進行轉發。

四、以“家鄉夢中國年”爲主題,通過博客分享兒時對新年的記憶,分享家鄉的變化的網上博文徵集活動。

五、“馬年春節最美微笑”傳播活動

這些就意味着生活變得再好,有春節味道的日子才最溫暖;城市發展再快,家鄉的成長才最讓人感慨。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裏,再遠,都想回到家鄉;再忙,都想陪伴家人。這纔是“中國年”,這纔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親情和鄉情養成的習慣。同時不斷健全完善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隊伍,進一步加強對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的教育培訓,大力拓展網絡文明傳播志願服務的活動內涵,助推網絡文明傳播志願服務工作不斷深入開展。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和諧文明、積極向上的文明輿論環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播撒愛的.溫暖和種子。

文明傳播活動總結4

創建精神文明和安全文明校園活動是爲學校教育教學保駕護航的一項重要工作。我校從一開始就以創建精神文明和安全文明校園爲目標,堅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常抓不懈,努力營造了一個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育人環境,爲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分工明確

爲切實加強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學校高度重視,設立了專項經費,各級領導,各班主任等爲成員的創建精神文明和安全文明校園活動小組,負責學校法制教育、安全保衛、禁毒教育等各項安全文明教育工作。

二、綜治工作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校長爲學校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部門分管領導爲直接責任人;班主任爲班級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各任課教師爲每節課的直接責任人;崗位前移人員爲夜間學校安全的直接責任人一。與全體教職工簽訂安全工作責任狀,提高了全校教職工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做到責任明確、措施落實。

2、加強制度管理。

制定了《重大事件應急預案》,規範了當出現諸如暴力事件、火災事故、實驗室事故、體育活動事故、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等突發事件時,應當遵守的處理原則和處理、報告方式及途徑,明確了對應急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信息渠道傳遞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明文規定,凡學校發生應由學校承擔直接責任和相關責任的師生非正常傷害事故,除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外,學校的第一責任人也要承擔相應的領導責任。

認真貫徹上級主管部門關於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的會議精神,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切實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同時還建立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創建安全文明校園工作有章可循。

3、加強宣傳教育

利用櫥窗、校園廣播、設置橫幅標語等多種宣傳窗口廣泛開展了宣傳活動,形成良好的創建氛圍。營造了“人人講安全文明,處處講安全文明”的濃厚氛圍。全體師生首先消除了思想“隱患”,克服“僥倖、麻痹”心理;其次,認真制定和落實了安全保衛制度及措施,確保創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一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確保政治安全;

二是嚴禁體罰學生,加強對活動課、體育課、課外活動、運動會和藝術節的指導工作,確保教育教學安全;

三是注重教育和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四是指導和教育廣大師生,保護個人和學校公共財物,確保財產安全;

五是抓好衛生防疫工作,預防和控制流腦等傳染性疾病在校園內發生和蔓延;

六是嚴肅外出旅遊管理,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做好學生的上下學的行走紀律教育,確保交通安全;

七是積極做好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增添了必備消防物資,確保消防安全;

八是加強統一有效管理,確保用水用電安全;

九是進一步強化校園值班、保衛人員的責任意識,做好校園的綜合治理工作,確保校園安全。注重對師生進行了安全知識與法制教育,進一步讓師生掌握了安全防範的常識。

通過播放安全知識問答、宣傳櫥窗、校園網等形式提高了廣大師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在事故面前能夠有效的實施自我救護與救護他人。

發揚了長期聘請法制校長的優良傳統,邀請法制校長和消防部隊同志到校開展講座,使普法教育和消防安全教育進入了課堂,增強師生的法制觀念和消防知識,實施了學生逃生、職工滅火演習,提高自救自護的能力。

4、加強措施落實

首先,制定了嚴格的門衛登記和值班制度,加強門衛管理工作,把好入門關。其次抓校園報警點的建設,在門衛和24小時學校領導及老師值班室分別安裝了外線電話,行政值班室、門衛和學校24小時值班室實行了記錄制度。再次加大了投入,增強了物質裝備。學校及時添置了有關防盜、防火等設施、設備,設立報警電話,在樓道、走廊、及其他消防安全通道設立了緊急出口的標誌。樓道、專用室等設置了消防設備,並定期維護、更新。

5、加強各方合作。

課間休息時間班主任老師加強了管理和檢查, 杜絕了學生在課餘時間滋生事端。體育課期間,體育老師加強了對學生的管理和引導,傳授科學的運動理念,注重開展健康安全的各項文體活動。經常性邀請法律人士到校對學生進行法制及安全知識的教育,在學校重大活動期間邀請他們協助維護學校的秩序,有突發事件請他們協助處理。

經常性開展交通安全法規教育,進行交通安全常識講座,播放交事故紀錄片,教育師生都很注意交通安全。我們還與派出所、工商、稅務、城管等部門聯合起來改善了學校及周邊治安狀況,校園周邊無各類流動攤點。通過創建活動,學校治安狀況明顯改善,在生活、工作、治安、衛生防疫等方面的保障措施進一步得到了加強,校園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得到了落實,民主法制教育做到了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校園治安狀況、公共秩序、工作生活紀律良好,把我們的校園建設成爲了平安校園、文明校園。

隨着社會進步,我們將會不斷尋找自己工作中的差距,做到與時俱進,不斷追求此項工作的新成績。

文明傳播活動總結5

近年來,學校以“創文明校園,辦示範初中,建名牌學校”爲目標,始終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做好文明校園的鞏固提高工作。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穩步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使我校成爲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全區教育質量的楷模。我校在創建省級“文明校園”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繼續加強文明工作組織領導建設,形成德育教育網絡。

學校成立了“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馬傑全面負責創建工作,黨支部主抓落實工作,工會、團委、辦公室、總務處、政教處、教務處各負其責,共同做好創建工作。工會主要做好教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規範教育;團委做好團組織建設,抓好團員青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負責升國旗儀式;政教處做好全體學生的思想品德、法紀教育,做好環境衛生工作,負責文明班級、宿舍、三好、優乾的評選表彰工作;總務處做好創建活動的後勤保障工作;教務處主要抓好健康教育教學工作;辦公室負責基礎性資料整理收集及各方協調工作。在創建工作中,各處室積極配合,認真開展各項教育活動,促進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在對學生教育活動中,學校形成了德育教育網絡。一是領導包年級,科任教師幫教後進生,班主任定期家訪,軍校共建、警校共建,形成全員教育模式;二是定期分層召開家長會,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配合;三是爭取社會各界對學生教育及學校工作的關懷和支持,使“學生──教師、學校──家庭──社會”形成良好互動關係,充分發揮好教育的活力。德育教育網的建立,形成了學生思想教育的全方位管理機制,拓寬了教育空間。

二、豐富教育活動,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科研力度,增強育人功效

學校以“學會做人、學會求智、學會健美、學會生活”爲育人目標,始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突出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強育人功效。

1、突出一個主題──高揚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一是繼續堅持和完善升國旗制度,搞好國旗下演講教育活動。每學期開學前,德育處、校團委就精心籌劃印發本學期《國旗下演講主題》單,每週一個主題。這些主題緊扣時序特點,關注社會熱點,使國旗下的演講都成爲對師生進行教育的大課堂。二是搞好重大節日的慶典活動和班團隊活動。

2、狠抓一個教育──狠抓學生的養成教育,建設良好的校風。

我們以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爲重點始終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一是對學生的一日常規要求和儀容儀表,堅持日查、周評、期末彙總評比制度;班主任堅持上好班會、晨會,通過《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答卷,成立文明監督崗,辦專欄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行爲規範、文明意識、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二是狠抓校園環境衛生淨化,堅持“兩打掃一保持”,購置了漂亮的垃圾桶置於校園,學生養成了垃圾歸桶的好習慣,校園乾淨整潔。三是堅持不懈地制止學生進錄像廳、遊戲廳、娛樂廳和網吧,在學生中開展了“勤奮學習、告別網吧”簽名活動。

3、細化一個活動──抓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學習宣傳、實踐活動,教育學生做誠信青少年。

學校投資3000元,在校園宿辦樓醒目位置懸掛公民道德規範內容的銅字標語,讓“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20個字每天警省師生的言行。在抓《綱要》實施時,學校提出“三點”策略(小一點、近一點、實一點),讓學生逐步養成“十個好習慣”(說了就要做,耐心聽別人講話,按規則行動,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節約每一分錢、天天鍛鍊身體、物歸原處、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做事有計劃、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達到“三別”(向粗魯、陋習、壞事告別)、“四帶”(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痕、牆壁無髒印、出言無髒話)。開展了“文明誠信好學生”評比活動。

4、抓好一個實驗——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培養人格健全的中學生。

學校以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爲龍頭,走德育科研化路子,培養人格健全的中學生。學校除開設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外,還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各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中、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充分利用活動課、班團隊活動,舉辦心理教育專題講座。另外,還通過設立心理諮詢室和心理諮詢信箱,進行個別幫助和指導,解答學生的心理困惑。多渠道、多途徑,全面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了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自己的潛能,不斷走向成熟。學校被評爲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5、落實一個方案——德育教育系列化方案,規範學校德育工作。

學校制定了《陳倉初中學生德育教育系列化方案》,月有主線,周有主題,年級有側重點,使學生的思想教育循序漸進,開辦了校園廣播室和育才園廣場“文明之聲廣播”,各班製作手抄報等,營造校園育人氛圍。充分發揮主題班會課的作用,規範班會課教案,堅持班會課教案審查制度,同時組織主題班會觀摩活動,每學期3次召開班主任工作彙報會、德育論文研討會、班級管理研討會,優秀班主任作了經驗交流。

6、培養一個意識——創新意識,鍛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每年藝術節舉辦愛國主義系列活動,通過《愛我家鄉、愛我中華》等徵文活動、“擎起共和國的未來”、“先輩的遺志、青春的使命”等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書法、繪畫比賽,引導學生中繼承併發揚中華優秀文化瑰寶,發展了學生特長,豐富了學生課餘文化生活,營造了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每年利用寒暑假開展“五個一”活動,要求每個學生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好文章,爲特困家庭或學生做一件好事,爲美化市容幹一件實事,收集一箱廢品(舊電池、廢紙、易拉罐等),通過開展“五個一”活動,使德育工作做到在校教師教育與假期自我教育有機銜接,同時使一大批學生遠離“三廳”,免受毒害。通過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鍛鍊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

三、加強安全法紀教育,搞好治安綜合治理

學校成立了綜治工作領導小組,實行校長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

校長全盤負責學校綜治工作;一名副校長具體抓好綜治措施的落實、督查工作;總務處負責校舍安全和門衛管理,清除一切安全隱患;政教處負責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防範意識;教務處負責抓好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增強依法執教意識。在綜治方面,我們採取了4條措施:一是堅持領導包年級,班主任包全班學生,科任教師幫教後進生的安全管理責任制;二是定期召開家長會,辦好家長學校,發放安全教育《告家長書》,落實了學生校外安全責任;三是聘請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來校作法制教育報告,進行法制教育;四是對嚴重違紀學生進行校紀處分、跟蹤幫教,杜絕了重大違紀事件的發生,保證了良好的教學秩序。

四、以“愛崗敬業”爲主題,不斷強化師德教育,着力塑造“敬業、愛生、博學、創新”的教師形象

一是堅持每週一次的政治學習制度。採用大會專題輔導,分組逐條學習,個人寫心得體會等形式,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不斷增強教師的社會責任感。

二是開展學生及家長評教活動。

三是執行師德目標量化考覈制度,開展“師德標兵”評選獎勵活動。

四是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教師的文化業務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全校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本科及以上學歷95名,佔到全校教師的89%。

五是推行教師全員競聘上崗,從教研組長到班主任,從全體科任教師到室部管理人員,全部實行競聘上崗,激活了教學管理死水。

六是實行教師集體辦公,強化落實集體辦公制度。

七是抓好青年骨幹教師培養,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目前教師中涌現出省級先進工作者、優質課教師6人,市級先進工作者、市級教學能手15名,區級教學能手45名,佔到了全校專任教師的55%;中高級職稱36人,每年教師論文發表或獲市級以上獎勵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