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工作總結

第一篇: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總結

農委工作總結

2014年,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帶領全體農業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本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原則,以提高農業現代化爲重點,以建設綠色農業爲發展方向,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爲契機,圍繞高產、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爲目標,在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試驗示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具體工作如下:

一、業務工作方面

1、“三區一田”建設在全市15個鄉鎮進行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高產攻關田建設,全年累計建設“三區一田”124.07萬畝,較項目實施前三年增收糧食產量8.92萬噸,增加經濟效益2.2億元,項目區全面增產增收。

2、開展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2014年科技中心將技術成果在項目區全面推廣應用,將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地區稻茬麥畝產超千斤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在示範片上推廣應用並開展了4項高產商效栽培展示;繼續開展以超級稻爲主的超高產攻關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開展了4項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展示。通過高產高效技術研究集成和良種良法配套研究,促進了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應用。

3、完成專題試驗研究圍繞小麥生長播期、播量、肥料合理運籌進行探討,針對稻茬麥惡性雜草進行封閉性試驗,累計共開展省小麥產業體系聯合鑑定品種(系)對比試驗、麥田除草劑土壤封閉對比試驗、輪遷22不同播種量比較試驗、肥料“3414”試驗方案、稻麥種植制度下秸杆機械粉碎還田及配套耕整地技術研究和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專題試驗。通過試驗,篩選出了一批高產優質品種,掌握了高產品種的配套栽培技術,同時生產中赤黴病防治、秸稈還田、土壤封閉除草藥劑篩選等關鍵技術取得積極進展。水稻上針對育秧方式,肥料,播期等開展了10項試驗,分別爲:雜交中秈稻機插盤育秧化控秧齡彈性試驗、雜交中秈水稻機插育秧化控與落谷密度組合試驗、機插雜交中秈稻肥料運籌技術試驗、雜交中秈稻品種及肥料水平對比試驗、雜交中秈稻不同播種密度和不同基本苗試驗、機插取秧量及種植密度對兩系雜交稻產量影響試驗、雜交中秈稻優新品種對比試驗、大撮少穴前控後促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單季稻機插秧高效肥水運籌試驗、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模式研究。通過開展專題試驗研究,積累稻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進項目進一步實施。

二、積極組織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

根據2013年省發改委以皖發改投資【2013】660號《關於下達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項目201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下達項目指標,對我市鄉鎮農技站進行了新建或改建。到目前爲止,共新建完成了農技站、農技站,改建完成了了農技站。在建設過程中的新建站有,在建的改擴建站汊澗農技站。

對新建的農技站,每個站計劃安排50萬元左右項目資金,委託所在地鎮政府進行規劃設計,公開招標建設,建設全程由所在地鎮政府和農委共同監督,由所在地鎮政府組織驗收。

改建的農技站每個站安排12萬元資金,由農委組織人員按議標程序確定施工單位,建設過程由所在地農技站、農委共同監督。對已改建完成的農技站,農委紀檢部門組織人員多次到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對農技站在建設過程中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及時督促要求整改。項目完工以後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並請建築中介對項目決算進行現場重新決算,通過決算,壓縮項目水分,強化了項目建設管理,促進了項目建設公平公正。

在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的安排領導下,農委組織人員還對農技站辦公培訓設備進招標採購,按照招標採購的相關程序,通過招標局公開招標,在農委紀檢部門監督下,先後爲十五個農技站採購了個人辦公用電腦,打印複印機,培訓用手提電腦、投影儀、音響麥克風、照相機等,並分別送到各個鎮街農技站。對建成或改建完成的農技站,農委還利用項目資金,進行招標採購辦公桌椅空調等設備,改善農技站的辦公條件和服務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同時市政府也給予大力支持,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做強做優的暫行辦法》的通知,“鼓勵支持各鎮街建標準化農技站,土地由各鎮街政府協調解決,對通過省級驗收的,市財政補助每站20萬元”

爲進一步明析產權、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水平,加快推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農委還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技站國有資產管理的通知》,制定了《市農業技術推廣系列制度和部分崗位職責》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下發到農技站,加強管理。

三、做好農技推廣宣傳報道工作

爲進一步做好農技推廣宣傳報道工作,2014年科技中心對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成員進行了調整,增強了政務公開工作的協調性;完善政務公開各項規章制度,組織人員參加政務公開工作的學習交流,提高了政務工作能力;積極組織信息源,嚴格審覈,確保每條信息發佈及時、內容專業。截止十月底,科技中心共發佈各類工作動態、農情信息、政策法規等計275篇,其中地級網站錄用42篇,省級網站錄用28篇。及時有效的宣傳報道普及農業科技知識,使廣大羣衆瞭解、熟悉我單位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方式和途徑,積極引導羣衆依法有序參予,瞭解最新農情農技動態。

四、2015年工作初步計劃

1、2015年爲“十二五”最後一年,在實施好現有項目的基礎上積極申報新成果、新項目,充分發揮項目的支撐作用和帶動作用。2、繼續做好基層農技體系建設工作。3、加大農民培訓工作的開展,計劃農民培訓1萬人次以上,入戶指導7000次以上。4、扶持龍頭企業,全市實施訂單面積10萬畝以上。5、加強水稻機插秧示範,全市機插秧推廣面積達20萬畝以上。6、繼續開展稻麥試驗5項目。7、繼續推進農技推廣體系建設。8、進一步做好農技宣傳報道工作。

第二篇:法制宣傳日工作總結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四個全國法制宣傳日也是首個國家憲法日,我委根據市依法治市辦公室統一部署和要求,認真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布暑、有安排,確保圓滿完成12.4法制宣傳日的活動目標。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我委根據市依法治市辦公室的具體要求,成立了以分管主任爲組長,4名法律精、口才好的普法骨幹爲成員的12.4法制宣傳諮詢組,並製作了兩塊展牌,準備了宣傳材料4種共500多份。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12月4日上午8點整,我委宣傳組就到達指定地點—我市天發廣場,接受羣衆諮詢和散發宣傳資料。全場共接受羣衆有關涉農法律諮詢15人/次,散發宣傳資料300多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農業物聯網建設總結

一、組織領導

強化領導,建立工作機構,確保農業物聯網工程建設順利完成。

1、成立“市農業物聯網領導組”

2、成立“市農業物聯網專業技術協作單位及技術專家組”

專業技術協作單位:農業科技中心,農業局,畜牧局,漁業局,植保站,土肥站。

專業技術專家組:

二、工程建設保障措施

1、加強宣傳,建設前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邀請專家論證,提高感性認知。

2、認真評估設計方案,優化設計方案。

3、嚴格執行招投標程序,和中標單位簽訂工程建設合同及後期維護合同,並嚴格按合同要求執行。

4、實行監理制,聘請監理公司進行工程施工的全程監理,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工程質量符合合同規定的要求。

三、建設內容

1、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

2、農業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建設在市農委。

3、五個行業示範點應用系統:。

四、建設成效

依據省農委對農業物聯網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市2013年農業物聯網建設工程已經結束。建設單位:。2014年1月已經投入正常運行。

(一)、綜合服務平臺建設

1、實時監測的數據、拍攝的圖像,以圖表反映監測數據,並把監測的數據形成變動圖像。

2、遠程專家診斷服務,生產者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圖像、文字等形式,上傳專家系統,專家及時解答。

3、具有遠程控制功能,能夠自動報警,運用上網的電腦、手機等終端對生產設備進行遠程自動控制。

4、建立質量追溯系統(未完善),通過二維碼技術,能夠追蹤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交易、消費等環節信息。

5、及時提供生產預警,通過各種監測數據,及時提供給生產企業參考,進行生產決策,調整生產措施。

6、開展農業電子商務(未完善),具備網上宣傳、推介、洽談、交易、支付功能,實現網上經營。

7、培訓農業專業技術,通過上網電腦、手機等終端,進行遠程農業技術培訓。

(二)、農業決策指揮調度中心

1、圍繞我市農業生產決策管理需求,集中建設市農業決策指揮調度中心,實現農業“四情”、農產品質量等信息快速掌握,實施科學、高效的決策部署與監督管理。

2、專家利用採集、處理的數據,對水稻大田農業生產、疫病發生趨勢、農產品質量等進行分析、會商、研判,得出結論,提出建議,供政府決策指揮調度參考。

3、政府部門運用專家會商結論和建議,對農業生產進行決策指揮調度。

(三)、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點(五個示範點)

1、設施大棚。在大通鎮項永祥家庭農場對蔬菜設施大棚監測

溫度、溼度、光照、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CO2濃度等環境參數進行實時採集,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實行遠程控制。同時在溫室現場佈置攝像頭等監控設備,實時收集視頻信號。用戶通過電腦或3G手機,隨時隨地觀察現場情況、查看現場監控數據和控制遠程智能調節指定設備。

2、水產養殖。在鎮牧水產良種繁殖場對水體溶解氧、PH值、水溫、氨氮4個環境參數,數據實時採集,實行相關指標參數的監測,並分析處理所採集數據,結合專家系統,指導水產的精細化養殖,能夠遠程控制自動化設備。

3、農作物大田監測。在永豐鎮的橋灣社區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進行農業“苗情、墒情、病蟲草情、災情”信息採集以自動化採集和人工採集,爲農業生產提供參數。

4、家禽良種繁育。在牧業對SPS種雞生產環節對養殖環境採集空氣溫度、溼度、光照,氨氣、二氧化碳5個環境參數,實現種雞養殖、生長環境、免疫、等因素進行全過程信息化管理。並通過控制設備進行遠程控制。

5、畜禽養殖。在大通鎮周氏羊業對羊圈的氨氣含量、空氣溫溼度、投餌情況等進行監測,優化山羊的生長環境,確保品質並建立質量追溯。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1、加強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的維護,進一步完善各應用示範點的擴容和實際應用性能。優化資源,充分發揮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和指揮調度中心的.服務功能,提高各應用示範點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功能,實現農業物聯網的應用效益最大化。

2、適當增加新的應用示範點,選擇具有代表性、規模大、管理精、意識強的企業加入。

3、深化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應用。

六、存在的問題

1、新的應用點選點問題,要求涉農企業積極性強、思想意識重視,產業有特色,規模大、科學管理水平高、具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能力。因此如何選擇理想的示範點是難題。

2、企業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物聯網在農業生產中運用還屬於新生事物,許多技術指標和功能沒有得到很好應用,企業專職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似懂非懂,因此希望加強這方面的培訓,切實發揮並提高物聯網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水平。

3、資金問題,農業物聯網的後續運行維護、軟件升級等費用尚未明確。增加新的應用示範點的建設費用短缺,企業完全承擔示範點建設的全部費用難度較大,須由政府推動並提供一定的資金扶持。

第四篇:小麥品種比較試驗總結

1,參試品種:

2013年共有18個小麥新品種參加了展示,分別是皖墾的揚麥18;全球豐的皖墾076;天科的寧麥16;棉種場的生選6號;天裕公司的豐慶188、華麥5號、鎮麥168、鎮麥8號;富源種業的寧麥13、南農0686;良種場的揚麥19、皖0686;揚輻麥5號;新禾種業的揚麥15、揚麥20;天豐的寧麥15;陽光的蘇麥188;樂農的豐慶518。

2,試驗地點:

鎮村曾尖村民組,土壤肥力中上等,土質爲粘壤土,排灌方便,田塊平整,供肥水平均勻一致,交通便利。前茬口爲雜交水稻。

3,試驗方法:

試驗採用品種編號順序排列,沒有設置重複,東西行向設18個小區,每個品種實種面積300個平方米,折0.45畝即墒長51米,墒寬3.2米,每個品種兩墒。小區間隔0.4米〔連墒溝在內〕,

本次試驗採用統一播種期,統一田間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根據各個品種的成熟時間,分批考種計算理論產量,並與最後成熟時分小區單收單打,計算實際產量。

試驗於2012年10月25日播種,採用手扶拖拉機旋耕滅茬,按墒定量人工撒播,每個小區播種子7.2公斤,摺合畝播種量爲16公斤,播後條播機蓋籽,開溝機開溝。

基肥:每畝施45%素複合肥40公斤;尿素12.5公斤;多效微肥1公斤。

播種後由於墒情較好,小麥出苗整齊,基本苗達到28-30萬,達到了偏高程度。2012年12月18日每畝用3.6%“闊世瑪”水分散粒劑除草劑20克,防除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一次。2013年2月2日追返青肥,每畝尿素10公斤。2013年3月5日每畝用氯氟吡氧乙酸60毫升,防治闊葉雜草。2013年3月11日追拔節肥,每畝尿素12.5公斤。2013年4月2日和2012年4月24日,防治紋枯病、赤黴病各一次,每畝每次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50克加“愛苗”20毫升加“磷酸二氫鉀”200克,兌水40公斤噴霧。

五篇: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總結

一、種植業農產品的監管

2015年市農委以全國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爲契機,組織廣大技術人員以“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爲主題,深入開展大聯合、大協作,推進農業科技快速進村到社入戶。一是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強化統防統治和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技術,做好高毒農藥替代產品及其配套技術的宣傳、示範,加強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技術指導。全面推進種植業重大病蟲監測和預警工作,示範推廣性誘劑、色板、燈光誘殺,防蟲網阻隔,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等相協調的蔬菜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科學使用化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二是加大蔬菜例行監測力度。認真開展無公害基地、規模化基地、農貿市場、超市等的蔬菜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

二、畜牧業農產品的監管

加強宣傳培訓。先後舉辦了獸藥經營人員培訓班、畜牧技術指導員培訓班,加強相關安全知識、專業知識的宣傳培訓

開展專項檢查。協同市畜牧獸醫局專家,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和現場抽查檢測工作。並對存欄生豬和肉羊現場進行了“瘦肉精”尿檢,全部合格。另外,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所有規模養殖場、屠宰場、飼養生產、銷售企業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和抽檢工作,共現場檢測樣品120頭份,全部合格。

強化動物檢疫工作。一是加強動物及動物產品市場督查,我委職能單位除日常督查外,還不定期特別是重大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組織執法人員深入全市畜禽交易市場、肉品經營市場、定點屠宰場、超市等場所進行嚴格監督檢查。全年共開展監督檢查98次,出動人員256人次,無違法案件;二是切實加強產地檢疫監督工作,實行24小時報檢制度,接到羣衆報檢,即刻就有官方獸醫到場到戶實施檢疫,一年來共開展豬、牛、羊產地檢疫4.2萬頭,家禽220萬羽;三是加強屠宰檢疫監督工作,今年全年共屠宰檢疫生豬3.6萬頭,剔除22頭,已作無害化處理。屠宰檢疫率、票證出具率、檢疫合格證持有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

深入開展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的整治工作。爲進一步促進市場向規範化、經營合法化轉變,重點對經營人員的從業資格、制度上牆、臺賬設立、產品質量等方面進行嚴格檢查,要求各經營門店嚴把獸藥、飼料進貨關,及時建立購進、銷售及過期產品處理臺賬;對市天洋獸藥有限公司和天助飼料有限公司進行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同時抽檢樣品送省、市檢驗。全年出動執法人員187人次,出去車輛53輛次,集中突擊督查4次,沒有發現違法行爲。

三、漁業農產品的監管

按照省制定的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創建標準、考覈、驗收和管理機制。

今年以來先後組織4次對水產養殖場、繁育場、漁業合作社和魚藥經營市場及魚藥經營網點展開水產藥品中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孔雀石綠、甲基睾丸酮、氯黴素等禁用藥品進行拉網式檢查。出動執法人員60人次;出動執法車18臺次;檢查水產養殖場、繁育場50個次;檢查漁業專業合作社20個次;檢查魚藥經營網點60個次。通過4次整治行動,在我市未發現使用違禁藥物或添加劑的行爲。

四、農資市場的監管

嚴格落實農資監管責任制,大力推動農資信用體系建設,規範農資市場秩序,積極推行信用監管,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年”活動和放心農資“示範店”建設,着力構建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推動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好轉。努力確保農業產業安全和農產品消費安全。

一是對全市種子企業開展了水稻品種備案審查工作,今年共備案審查水稻品種82個,抽樣檢驗水稻種70個品種,75個批次,抽檢合格率96%。在審查中發現不合法水稻品種8個,對這8個品種已進行立案調查。

二是重點查處未審定品種,保障用種安全,對違法經營行爲立案查處,曝光市場檢查中發現的假冒僞劣農資產品,宣傳引導農民選購合法合格的農資產品。

三是對高毒農藥進行監管,整治檢查高毒高殘留農藥,宣傳推廣無公害低毒低殘留農藥。

四是對除草劑市場進行檢查,查處參雜使假和高殘留除草劑。通過多年的監管、宣傳,目前市場上高毒高殘留農藥已經絕跡。

今年從春季市場大檢查活動以來,目前已出動執法人員196人/次,出動執法車輛67車/次,檢查全市農資市場36個,農資經營網點180多個。

五、無公害農產品申報、認證及獲證單位監管情況

截止去年12月,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獲證單位共有9家,認證產品43個,產地總規模19836.66公頃,年總產量16345噸。今年市科技中心的25萬畝的無公害產地進行了複查換證並取得證書,濱緣湖蝦蟮農業專業合作社的9個漁業產品正待批,恆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豬和周氏羊業有限公司的肉羊已通過了省農標中心的抽樣檢測。

依據《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和《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我委對獲證企業進行如下監管:

1、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和生產過程採取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並送達整改通知書。

2、加強對投入品使用和生產記錄的跟蹤督查,嚴格要求原料、添加劑、水質、飼料、藥物、肥料等投入品科學使用管理規範,督查生產記錄的真實性、詳細性、準確性、完整性。

3、嚴格執行質量控制措施,對無公害農產品的產前、產中、收穫及儲運過程實施嚴格監管。

4、對獲證單位使用包裝標識的,嚴格督查其是否執行農產品包裝標識的規定,規範無公害標誌使用行爲,檢查使用記錄,不亂用,不混用。

5、規範企業管理,落實各項工作制度,要求質量控制措施、生產技術規程、領導組成員名單、內檢員職責、產地產品證書等公佈並上牆。

9月14日,市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和獲證產品督查組對我市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和獲證產品的6個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

六、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

農產品檢測站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截止10月底,共檢測樣品500多份,合格率99.8%。一是加強檢驗檢測。把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和農貿市場、超市列入檢測對象,每月抽樣檢測2批次。二是協助市農產品檢測中心開展例行檢測,每季度送樣1次,協檢1次。三是加強人員培訓。現有檢測人員統一參加了省農委組織的培訓班,今年檢測中心化驗員全部進行了爲期15天的培訓。四是積極組織認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