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範文

傳統勿丟,歷史傳統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範文,請參考,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範文

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範文一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清明節是傳統節日,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緬懷親人、踏青郊遊等習俗。作爲一個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各地羣衆在文明祭掃、清朗過節的同時,重溫家規家訓,回憶家族往事,沐浴親情恩澤。清明節爲傳承家風、培育家風、弘揚家風提供了良好契機。

清明假期,一張方桌,幾個板凳,一本《故鄉懷往》,瞭解家譜,重讀家訓,在感受家風中緬懷先人,成了山東省高唐縣樑村鎮北鎮村不少村民必做的“功課”。“這本書真是傳遞好家風的好教材啊!”58歲的村民李雙華給8歲的小孫子講了一陣,深有感觸地說。

“編寫這本書和家譜,講述先人的家風和美德事蹟,既能教育後代,也能傳承優良家風。”編寫《故鄉懷往》的八旬老人李德玉,出生在書香之家,父親早年參加革命。李德玉14歲入黨,16歲參加工作,嚴於律己,5個子女及孩子們個個愛崗敬業、孝老愛親、家庭和睦。李德玉退休後用時10多年編成《故鄉懷往》。該書10餘萬字,分“家鄉”“家庭”“家譜”3部分,講述北鎮沿革、歷史人物、風俗風貌;講自己家庭過往、坎坷求學路,折射出一部百年國運史;除李氏族譜,還附錄先人軼事、文稿9篇。

書成之後,老人自費印刷500餘冊,免費分發給李氏族人,每家一本,在外地工作的,他自己掏錢郵寄過去。北鎮村xx00人,幾乎家家有此書,先人的美德嘉行,成了百姓向善孝親的好教材。“我們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走到哪裏就把好家風帶到哪裏。”清明回家祭祖的李雙建說。如今,在北鎮村,傳承良好家風的'事例不勝枚舉:在縣醫院工作的李百明,獲得聊城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高唐“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160多名村民由於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樂於助人登上了村裏的“四德榜”。

在吉林通化市,環衛工人趙新春一家日前入選了全省最新一批“最美家庭”。同是環衛工人的趙新春夫妻兩人長年奮戰在清掃一線,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夫妻兩人互敬互愛,共同照顧身體不好的老人,爲老人喂水端飯、擦洗身體、端屎端尿。

20xx年以來,吉林省把尋找最美家庭活動與清明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結合起來,開展“平安祥和”“愛心奉獻”“科學教子”“清廉養德”“文明新風”“勤勞致富”“孝老敬老”“勤儉節約”“書香潤德”等主題活動,並在各個節日期間開展各類“最美家庭”評選活動,使各具特色的“最美家庭”層出不窮。以遍佈城鄉的“婦女之家”爲平臺,吉林省廣泛組織開展議家風家訓家規、曬家庭幸福生活、講家庭和諧故事、展家庭文明風采、秀家庭未來夢想等活動;採用羣衆自薦、互推、互評,組織羣衆踊躍參與網絡投票等方式,挖掘、展示生活在羣衆身邊的“最美家庭”事蹟與精神。

在上海,“傳家風、揚美德、作表率”——“海上家風”主題展日前在市委黨校展出。展覽通過120多件圖片、視頻、照片、檔案文獻及實物等歷史資料,結合多媒體技術,展示陳伯吹、黃炎培、錢學森等16位滬上名人的家風家訓,以不斷傳播“海上家風”的感召力,引領全社會“傳好家訓、育好家庭、揚好家風”。

清明前夕,重慶江北區魚嘴鎮通過組織社區居民詩歌祭先烈、鮮花換鞭炮等活動,引導羣衆移風易俗、摒棄陋習、文明祭祀。在社區,居委會發動居民們將對先人的緬懷、思念之情融入一個個親手製作的青團當中;在廣場,鎮文化站舉辦了詩歌祭先烈主題朗誦;在陵園,文明志願勸導員準備了鮮花,開展“用我手中的鮮花,換你手中的鞭炮”活動,倡導羣衆文明、環保、安全祭祀。居民黃後君告訴記者:“今年祭祀,鞭炮少了、鮮花多了,文明、環保祭掃逐漸爲居民所接受,今年我就準備用鮮花祭祀,給後輩做個文明的榜樣。”吉林省今年實現了連續35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佳績,清明期間,更是倡導文明祭拜,嚴防火患。在微信朋友圈內,許多市民點起心香一束,在網上寄託哀思。

清明節家風傳承活動總結範文三

“清明暮春裏,悵望北山陲。”每到清明節,客家人都要攜酒帶食,到先祖的墓地敬燒紙錢,祭拜先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清明節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精神內涵,蘊含了中華民族祭祖敬先、慎終追遠的家規、家風。

3月,和往年一樣,蕉嶺縣三圳鎮順嶺下村“鍾氏賢公妣馬太夫人”墓園又迎來了海內外衆多鍾氏族人,他們齊聚墓園對先祖進行祭拜。馬氏祖婆乃鍾姓南國之祖妣。原葬於福建長汀臥龍山下,由於年代久遠,幾經變遷,以至墓跡全非。後代子孫決定籌資在素有“鍾半縣”之稱的蕉嶺縣另選吉址重修墓園,並終於1993年在蕉嶺縣三圳鎮順嶺下村建起“鍾氏賢公妣馬太夫人”墓園,每年該墓園都有衆多海內外宗親前來祭拜。

民俗專家稱,客家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清明節的祭祀活動大多以宗族、家庭爲單位進行,這樣能讓整個家族成員瞭解家族的過去,並且通過對祖先的敬畏產生家族的凝聚力、榮譽感。對祖先的祭拜能夠強化一種家族的血脈情節,增加家族的凝聚力,對於宗族傳承、傳統文化傳承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