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的工作總結

農貿市場作爲郊區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它的建設與發展,關係到城鄉廣大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關係到經濟的發展,也是區委區政府十分關心的重大政治問題,是人民羣衆十分關注的焦點問題。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工作,切實把建立健全農貿市場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積極探索監管體制改革,努力創新監管機制,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監管,爲保證我區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工作的平穩、有序、可控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監管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建立和完善各項監管制度,不斷加強各環節的監管,食品安全工作監管實效進一步增強。現將我區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管主要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的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

郊區現有農貿市場9個,分別爲金御華府市場、大通新街市場、老街市場、民福家園市場、白鶴市場、橋南市場、普濟圩市場、銅山市場、安銅市場。其中金御華府市場、民福家園市場、白鶴市場爲新建市場,去年我區完成了大通老街市場的改造,今年我區高度重視市場改造工作,由區商務局牽頭,通過大量努力,籌集市場改造資金470萬用於大通老街市場、銅山市場、普濟圩市場的改造,市場改造工作均已開工建設。目前還有橋南市場、安銅市場硬件設施較爲陳舊,亟須改造。

二、主要工作

(一)以創建爲契機,提升農貿市場管理水平。

近年來,我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文明創建爲契機,不斷提升農貿市場軟硬件水平。我區堅持在農貿市場設計之初就讓各部門提前介入,參與農貿市場的佈局設計,從而使佈局更加合理,避免了再次返工。比如在民福家園市場新建時,分管副區長就召集市場局、市場主辦方、商務局開現場會,修改了魚市、肉類經營區、宰殺間等多處不合理設計,避免了資金的浪費。區市場監管局還主動帶領市場主辦方赴幸福村等雙創先進市場學習,幫助郊區各市場在軟件方面建立各種制度臺賬,使市場達到創建標準。

(二)以日常管理爲主線,促進管理水平提高。

一是市場主辦方方面。我區對轄區內的農貿市場舉辦者進行行政約談,使其充分了解到市場主辦方作爲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所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並幫助市場主辦方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制實施規範》、《食品安全每日必查制度》,《食品安全事故處理流程和應急預案》等相關制度,對市場食品安全管理的責任範圍、責任內容、責任考覈、責任追究作了進一步的明確規定。督促市場主辦方做好市場保潔工作,價格公示、農藥殘留檢測工作,文明經營戶評比工作。督促市場舉辦者與經營戶新籤或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書,明確要求每個食品經營戶必須認真執行進貨查驗制度、索票索證制度和電子監管制度等責任。協助市場主辦方召開對經營戶的宣傳動員會,將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傳達到每一個經營戶。

二是市場經營者方面。嚴格落實食品經營者是食品安全

第一責任人,執法部門嚴把准入關,嚴格要求經營者執行食品索票規定,建立完善的食品進銷臺賬和檔案,拒絕銷售“三無”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嚴格執行許可要求,未達到許可標準的一律不發證。

三是職能部門方面。我區執法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大對違反食品安全行爲的查處力度,嚴厲查處危害羣衆身體健康的食品案件,如區市場局、區公安分局聯合查處的地溝油案件就有效震懾違法行爲。區市場監管局嚴格執行上早班制度,維護農貿市場秩序。同時利用快速檢測設備,加大對水發產品、肉製品等市場各類食品的檢測。

(三)以專項整治爲抓手,打造放心市場。

一是狠抓肉製品安全。區市場局在每天檢查肉製品索票索證工作基礎上,定期開展快速檢測,防止“注水”“瘦肉精”肉製品流入市場,有效地震懾了違法份子。針對大通市場肉類經營戶長期不願檢驗檢疫的問題,由政府協調,大通鎮抽出專門資金、安排專人對大通市場肉類進行檢驗檢疫,使大通告別了多少年“白板肉”的問題,使老百姓吃上了放心肉。

二是狠抓滷菜製品安全。區市場局對滷菜製品嚴格要求,幫助滷菜經營者改造涼菜間,做好“三防”措施。同時通過快速檢測和定期抽檢,監控菌落總數、亞硝酸鹽、蘇丹紅含量,保障滷製品食品安全。

三是狠抓食雜店、小餐飲食品安全。區政府將農貿市場周邊食雜店和小餐飲店作爲專項整治重點工作,杜絕食雜店銷售三無過期食品等違法行爲,安排專項資金對橋南市場18戶餐飲經營戶進行了改造,有效保證了雙創期間不丟分。

(四)建立應急預緊機制,防止突發事件和重大疫情發生。我區建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全區25個部門參加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制定了食品安全應急預案,一遇到突發事件和重大疫情及時啓動。如在禽流感疫情發生時,區職能部門立即組織對家禽市場進行消殺,採取“外鬆內緊”的工作方式,加強對家禽經營戶的檢查,幫助經營戶做好疫情防範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農村市場硬件無法滿足新時期需要。橋南市場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安銅市場還是簡易的市場,硬件設施陳舊、安全隱患較多、排水系統普遍不暢、進出通道設置不合理,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需要。舊市場大多是工商管辦脫鉤時期賣給私人所有,現在即使區政府願意投入部分資金改造市場,市場所有者由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對老舊市場的改造積極性不高。農貿市場屬公益性事業,投資大、收益低、回收期長、管理難度大,社會投資建市場的積極性不高,融資較難、發展不快。

(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尚未理順。市場舉辦者對自身應履行的職責和承擔的責任認識不到位,有些部門認爲市場是私人的市場,沒有完全認識到市場作爲公共設置承擔的公共職能。市場管理者主體職責、監管責任主體有待進一步理清。

(三)食品市場準入機制不夠健全,不能從源頭上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糧、油、肉、蔬菜、瓜果等基本食品進貨渠道繁雜,經營者只重視價格,不負責質量,食品溯源機制尚不完善,難以從源頭上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四)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管理力量薄弱。我區缺少專業的檢測機構,各監管部門缺少專業的檢測人員和檢測裝備,滿足不了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私營市場由於體制原因,重收費輕管理,影響了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

四、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進一步加大資金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制定優惠政策。在農貿市場建設用地、稅收、水、電等方面出臺具體優惠政策;二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