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營管理的工作總結

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我縣農經工作以 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爲指導,在縣委政府及縣農業局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堅持以發展經濟爲核心,以圍繞產業結構爲主線,以抓好農業、農民、農村工作爲目的,緊緊圍繞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工作思路。重點抓好農民負擔監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等管理工作,同時指導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指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開展農村經濟入戶調查及分析工作。現將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農村經營管理的工作總結

一、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

我縣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緊緊圍繞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障農村社會穩定爲前提,把農民負擔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健全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減輕農民負擔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加強和完善減輕農民負擔有關制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縣鄉兩級均把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調整領導機構,充實工作人員,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繼續完善和落實農民負擔的“五項制度”、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制度,紮實開展對農民良種補貼和農資增資補貼等各項惠農資金的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有效維護廣大農民羣衆的合法權益,爲農村經濟發展、穩定社會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是統一思想,目標明確,切實加強減負工作領導。爲切實加強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領導,縣人民政府成立了減輕農民負擔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縣人民政府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擔任。縣委、政府始終把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作爲農業農村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做到思想統一,目標明確。建立健全強有力的機構和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約束機制。堅持黨政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機制。各相關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強化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隊伍建設,制定完善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考覈指標和體系,使之深入開展、常抓不懈,爲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

二是爲確保廣大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農民負擔領導小組辦公室着力加強對政府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與資金監管,繼續堅持“多予”與“少取”並舉的方針,做到監管與規範並重。經檢查,各項資金及時足額兌付到位,未兌現的也正在落實。上半年各級各類涉農資金兌付到對象戶手中的有農作物良種補貼420.75萬元,農資綜合補貼2952.04萬元,能繁母豬保險補貼240.67萬元,家電補貼325萬元,沼氣補貼209萬元。扶貧“雨露計劃”試點資金287.94萬元,農機補貼270萬元,退耕還林補助270萬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56個,資金1275萬元.

發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住校生補貼1357.57萬元,免書費184.98萬元,免學費補貼992.47萬元;農村低保金額發放6003.9萬元,農村社保3310.4萬元,農村參加合作醫療補貼資金6340萬元。通過支農、惠農的政策落實,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民負擔明顯減輕,農村貧困人員和五保戶生活有了保障,農村生病治療不再困難,促進了全縣農業發展、農村建設、農民增收。

三是認真貫徹執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及財政獎補政策。

完善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村級範圍內籌資籌勞嚴格按照《雲南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實施辦法》的規定實施,議事項目經過審批,籌資籌勞均在農民自願的前提下進行實施。縣減負辦建立專項審批制度,成立項目實施小組監督組織實施。到目前,我縣沒有出現突破上限問題,不存在強行以資代勞現象,所籌資金專款專用。

四是完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措施。我縣農民負擔管理機構健全,每年開展兩次農民負擔檢查,檢查監督到位,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並建立了農民負擔監測網點,落實了農民負擔監測戶50戶,縣減負辦直接負責監測30戶,鄉鎮負責20戶,每鄉鎮減輕農民負擔辦公室負責2戶,每季度對農民負擔情況調查統計1次,對農民的各項負擔進行全面監測,設立信訪舉報站。監督檢查、重點監控、責任追究等各項監督制度健全。

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有新進展

我縣已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一是成立了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組織機構;二是配置了相應的辦公設備;三是實現了村級會計委託會計電算化手段;四是加強督促檢查指導,農業、財政組織人員對全縣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指導,通過檢查。我縣開展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運行正常,制度健全,各項工作措施到位。在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穩步推進村民小組的“三資”管理工作。目前80%的村民小組的資金已納入鄉鎮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站進行代管。

堅持按季度報審資金活動報表和按季度進行財務公開,完成了116個村委會的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審計金額13648.84萬元,參與審計人員49人,並對審計結果進行公示;開展農村常規審計125件,審計金額6192.66萬元。積極接受羣衆監督,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 “20字”方針,管理民主,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使農村經濟得到持續發展,農民增加了收入,農村社會保持穩定的局面。

三、加強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

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是國家法律賦予農經部門的一項工作,涉及千家萬戶的根本利益,是農村社會穩定的大事,近年來隨着國家的法制健全,農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農村土地的價值在升值,涉及農業承包合同糾紛也在不斷上升,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任務加重,今年農經部門主要做的工作是:一是加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宣傳力度;二是做好承包合同糾紛的排查及化解合同糾紛工作,有效杜絕了因合同糾紛上訪的案(事)件發生;三是指導和規範土地流轉,全縣上半年土地流轉總面積2.7萬畝;四是調處土地承包合同糾紛211件;接待羣衆來信來訪10餘件,每次都耐心細緻地回答來信來訪羣衆提出的問題,讓羣衆滿意而歸。解決了縣政府轉來的信訪案件一件;五是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委員會,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仲裁工作打好了基礎。

四、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爲適應農村市場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要求,順應廣大農民日益增強的互助合作願望,不斷深化農村體制改革,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4--2018年,我縣共推薦申報15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獲國家省級財政扶持,按照扶持實施內容,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全面完成了國家省級財政扶持建設資金內容,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申報了省級示範社2個,推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目前,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發展到194個,比上年177個增加了17個,增長率達9.6%。

加強對已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範管理工作,積極引導和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註冊登記,督促各專業合作社,加強專業合作社的內部規範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龍財會發【2008】2號),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核算工作,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社員的合法權益,並要求專業合作社制定內部管理規定。

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新舉措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工作一是對我縣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開展了調研,並形成報告供縣委政府領導參考。二是申報村集體經濟項目2個,分別爲令心想的蚌渺村和鎮安鎮的芒告村。爲村集體創建了固定的收入來源,解決了村集體資金困難的狀況,同時通過村集體的項目實施帶動了村民的經濟增長。

六、開展農村經濟入戶調查及農村經濟統計

〈一〉、農村經濟入戶調查

全縣開展農村經濟入戶調查60戶,主要調查內容爲農戶的生產收入、費用以及價格等,調查方式爲每季度調查一次,做到了按時上報,爲省、市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參考。

〈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我縣農村經濟通過預測分析,2018年總收入102685萬元,比上年同期85286萬元增17399萬元,增幅爲19.45%。農民人均純收入2468元,比上年同期2024元增444元增幅爲21.97%。

一、指導思想

在鄉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結合本鄉實際,以中央1號及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各項農業生產,認真貫徹執行州、縣在農業、農村的惠農政策,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提升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注重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達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一)糧食生產

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前提下,採取有效的科技措施,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強化科技培訓的意識,改進種植方式,注重示範高產創建項目,合理種植高效、優質品種,提高產前、產中、產後一系列的科技服務,認真按照鄉黨委、政府統一部署的各項農業生產指標,認真分析總結往年農業生產各方面的不足,全面提高複種指數。2017年度大春播種完成48208畝,其中,大春糧食生產完成28844畝,單產318kg,總產達9161275kg;水稻種植完成14682畝,單產370kg,總產達5432340kg(雜交稻達9766畝,單產390kg,總產達3808740kg);玉米種植完成12476畝,單產260kg,總產達3243760kg。

(二)茶葉生產

加強無公害農藥上下工夫,穩固現有面積,加大低產茶園改造,2017年度已改造低產茶園面積2100畝,在南糯山村委會5個村民小組,以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走無公害、有機生態、綠色食品的路子,提高單產、優化質量。全鄉茶葉面積穩固在8.6萬畝(其中:古茶圓2.2萬畝),目前,全鄉有專業合作社23個,初制所21個,生態鄉優勢,森林覆蓋率達78%,低產茶園比重較大,還有需7000餘畝的低產茶園改造,茶園標準化程度低。

茶葉生產緊緊抓住XX縣建設“中國普洱茶第一縣”和“西雙版納春城”,七子餅旅遊環線,森林勐海以及將格朗和建設成勐海的東大門的歷史性機遇,遵循古樹茶要保護好、穩定產,本地茶穩面積提單產,積極走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的方針,致力推進茶園生態化,合作社建設規模化,突出現代茶葉初制所規範建設,加強質量和市場監管,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發掘弘揚茶文化,加大古茶樹和生態茶基地建設。以格朗和哈尼族鄉茶產業規劃(2017-2015)爲今後的發展目標。

(三)甘蔗產業

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英茂糖業有限公司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土地平整項目的推進,積極動員羣衆,宣傳政策,逐步完善甘蔗高產創建項目建設,通過示範,優化品種結構,注重提高單產,提高和加大科技培訓的措施,加強農務員隊伍建設,目前2011/2017榨季甘蔗面積達13840畝,單產3.8 t,入榨量達52173t,農業用種量達6500t。

(四)農機、橡膠、漢麻工作

農機工作,在縣農機技術推廣站按照國家購機惠農政策,先後兩批完成全鄉各種購機191臺,補貼金額達188800元,認真落實好國家對“三農”惠農政策,補貼金額全部補到農戶手中,認真做好農機監理工作,促進農村農機工作健康發展。

橡膠產業,在縣農業和科技局科技股的指導下,全面完成了橡膠預防病蟲害防治及割膠技術培訓,全鄉橡膠面積穩固在8176畝,注重提高單產、增加效益,全年度幹膠量達270t。

漢麻產業,爲了培植全鄉的新興產業,通過做大量的羣衆工作,在蘇湖村委會種植完成314畝,產量達12.83t,金額達134528.00元,全部已兌到農戶手中,此項目的推廣及發展,任務艱鉅、困難重重,主要是產品單價比較低,農戶不願意接受,盡努力的協調好產業的產業發展之間的矛盾。

二、水利工作

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積極爭取省、州、縣水利工程建設扶持政策,全年度共完成三個村民小組人畜飲水工程(南糯山村委會),有效緩解人畜飲水困難問題,積極協調巴娥、帕宮和波光、曼科鬆(ⅱ型)四個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預計明年年底完工,解決部分農田灌溉難的局面,做好監督職能,加大對開發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力度,維護好全鄉人畜飲水質量安全檢查,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治理好黑龍潭湖面垃圾工作,做好了廉租房等全鄉人畜飲水工程的建設,注重提高服務功能,保護好水源林破壞的局面,密切配合縣水務局各個部門,協調好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三、畜牧獸醫工作

以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嚴格控制危害大的畜禽疾病流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畜禽死亡率,減少養殖戶的損失,大力推廣新的畜牧科技和新的養殖技術。

(一)提高了羣衆養殖技術,不斷加強了扶持政策,改變了養殖及投資方式,2017年度全鄉生豬存欄達11444頭,增加了畜禽產品的穩定供應,活躍市場,豐富了人民羣衆的“菜籃子”,做好了春、秋兩防工作,全面加強獸醫隊伍的建設,保證了補貼待遇,全鄉共注射豬脾淋苗18814頭,豬w苗免疫17585頭,藍耳病苗免疫14740頭,大牲畜存欄2547頭,注射牛w和牛巴氏桿菌苗6327頭,家畜ⅰ、ⅱ爾苗9387羽,禽霍亂9366羽。

(二)全鄉有910戶1246頭能繁母豬參保,完成了縣上下達的指標任務,全年度共發生參保能繁母豬死亡63頭,通過工作人員現場鑑定,上報縣保險公司,到年底已有40頭死亡母豬已賠償,23頭有待賠償。

(三)市場檢疫工作

市場檢疫工作是對人體健康全保障環節,檢疫人員工作要求必須高度重視、細緻,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下,指定一名專員技術骨幹常年認真做好檢疫工作,檢疫出不合格的豬同體及其產品5頭,做了無公害技術措施深埋處理。

(四)項目建設及其他

今年項目建設工程主要是帕沙村委會老端村民小組養牛小區牛圈建設,和帕真村委會曼邁板村民小組養牛示範村牛圈改造,帕沙牛圈建設涉及17戶,700㎡和20㎡的飼料加工房,帕真涉及48戶,改造面積30㎡,共計1440㎡,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底基本完工。年初,通過羣衆舉報,鄉派出所在帕沙村委會堵截了一起疑似病豬案件,共有疑似病豬350多頭,是豬販子從境外販運經過我鄉,爲了全鄉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採取果斷措施,有效的控制病源的傳播。

四、林業工作

林業工作是一項艱鉅而政策性較強的事業,以完成深化集體林權利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證(換)發證工作爲總目標,護林防火爲主要內容,結合我鄉的實際,在鄉黨委、政府、縣林業局的高度重視,全面完成各項林業工作。

(一)森林防火

在鄉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縣護林防火辦的密切配合下,周密部署防火體系和防範措施,實行“鄉領導幹部分片管、村委會幹部管村、村民小組管山、護林員管巡護”的森林防火責任,並實行防火責任追究制,全面落實以“五個一”爲主要內容的措施,開展好護林防火宣傳工作,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按照護林防火辦佈置的相關規定,層層嚴格抓落實,建立健全護林防火隊伍,圓滿完成了全年度的護林防火工作。

結合我鄉的實際,全鄉共召開各種防火會議59次/4500人次,刷新永久警示牌4處,張貼宣傳畫標語243餘處,發生森林火情56起,衛星熱點12個,出動車輛56次,人員168人,共發放戶主通知書3800份,《林農森林防火手冊》500份,《中小學生防火手冊》500份,《森林防火整改通知書》17份,鑑定森林防火責任書95份,開展定期和不定期街頭宣傳8期,共辦理野外生產用火許可證18份,562畝,開展計劃燒除4350畝。

(二)森林資源管理工作

加強森林資源和林改管理工作,是實現林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林業工作的落腳點。

做好林業法制宣傳,堅持積極保護、合理利用,嚴格利用及審批原則,嚴格執行採伐手續,採伐單位和個人鑑定採伐責任狀,全年度共收取各項育林基金74775元,全部資金存入縣林業局財務股,加強林地林權管理,嚴格執行徵佔用林地上審批制度,重點對轄區內的茶廠,採礦區進行規範管理,開展各類森林巡護80次,出動車輛75次,人員406人,全年度完成人工商品林採伐2255立方,加強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採取多種形式做好宣傳工作,認真做好野生動物損壞莊稼、傷害人畜補償兌現工作,全鄉共兌現補償金額43695元。

(三)、退耕還林、竹產業的發展。

退耕還林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政策引導和農民自願相結合,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全鄉完成主要飲水源林保護區規劃1500畝,主要灌溉水庫周邊水源保護帶,樹種種植規劃500畝。

竹產業的發展結合本鄉實際,全鄉全部完成“四旁竹”種植688899株,共4000畝。

五、2018年度工作計劃。

(一)農業生產,在穩固種植面積的前提下,注意提高單產,做好各項示範,推廣工作優化品種結構,合理密植,提高複種指數,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抓好落實,按計劃完成各項農業生產指標。

(二)、甘蔗、漢麻、木薯、茶葉產業。

1、甘蔗生產,按照鄉黨委、政府的統一規劃,抓好土地平整項目的實施,結合“甜蜜谷”項目的建設,做好羣衆宣傳工作,密切配合企業,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2017/2018年甘蔗計劃種植完成8000畝。(其中:下田3000畝、旱地5000畝)。

2、漢麻產業,結合實際,努力計劃種植完成350畝

3、木薯產業、計劃完成種植500畝,茶葉穩固面積,提高單產,注意效益,加強低產茶園的改造,計劃完成3000畝。

(二)、林業工作。

保護森林資源,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做好林政資源管理,提高執法力度,林業隊伍的建設,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及培訓,鞏固各項任務指標的落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堅持原則,打擊一切非法佔用、林地,非法毀林的犯罪行爲,認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三)、水利工作

抓住國家水利項目的建設,加強全鄉水利硬件設施的完善,按照鄉黨委、政府的統一規範,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制定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抓落實,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努力改善農村用水條件,做好南糯山村委會,丫口老寨、石頭(一、二)隊,大巴拉,蘇湖村委會橄欖寨的人畜飲水工程,繼續做好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認真落實好各項水利建設項目。

(四)畜牧獸醫工作

認真做好“春秋兩防”工作,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加強政策性宣傳力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發展畜牧業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開展好滇南小耳豬資源調查工作,加強提高檢疫工作,保證全鄉人民的身體健康,安全飲用合格的肉食產品,增加畜禽產品的穩定供應,活躍市場,豐富人民羣衆“菜籃子”,加強防疫,減少畜禽疾病。

2017年度,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上級部門的密切配合指導下,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工作全面圓滿完成各項生產指標。2011/2017年度被評爲優秀甘蔗生產發展先進單位,總結過去的一年,以“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思想,認真貫徹執行中央農村經濟會議精神,強化“強農惠農”政策,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興產業,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面做好農,林、水、畜牧、獸醫工作,新的一年即將來臨,認真學習 “十八大”會議精神。深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面對新形式、新問題,加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做好各項農業工作,爲全鄉社會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我縣農經工作以 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爲指導,在縣委政府及縣農業局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堅持以發展經濟爲核心,以圍繞產業結構爲主線,以抓好農業、農民、農村工作爲目的,緊緊圍繞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工作思路。重點抓好農民負擔監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等管理工作,同時指導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指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開展農村經濟入戶調查及分析工作。現將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

我縣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緊緊圍繞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障農村社會穩定爲前提,把農民負擔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健全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減輕農民負擔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加強和完善減輕農民負擔有關制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縣鄉兩級均把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調整領導機構,充實工作人員,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繼續完善和落實農民負擔的“五項制度”、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制度,紮實開展對農民良種補貼和農資增資補貼等各項惠農資金的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有效維護廣大農民羣衆的合法權益,爲農村經濟發展、穩定社會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是統一思想,目標明確,切實加強減負工作領導。爲切實加強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領導,縣人民政府成立了減輕農民負擔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縣人民政府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擔任。縣委、政府始終把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作爲農業農村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做到思想統一,目標明確。建立健全強有力的機構和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約束機制。堅持黨政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機制。各相關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強化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隊伍建設,制定完善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考覈指標和體系,使之深入開展、常抓不懈,爲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

二是爲確保廣大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農民負擔領導小組辦公室着力加強對政府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與資金監管,繼續堅持“多予”與“少取”並舉的方針,做到監管與規範並重。經檢查,各項資金及時足額兌付到位,未兌現的也正在落實。上半年各級各類涉農資金兌付到對象戶手中的有農作物良種補貼420.75萬元,農資綜合補貼2952.04萬元,能繁母豬保險補貼240.67萬元,家電補貼325萬元,沼氣補貼209萬元。扶貧“雨露計劃”試點資金287.94萬元,農機補貼270萬元,退耕還林補助270萬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56個,資金1275萬元.

發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住校生補貼1357.57萬元,免書費184.98萬元,免學費補貼992.47萬元;農村低保金額發放6003.9萬元,農村社保3310.4萬元,農村參加合作醫療補貼資金6340萬元。通過支農、惠農的政策落實,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民負擔明顯減輕,農村貧困人員和五保戶生活有了保障,農村生病治療不再困難,促進了全縣農業發展、農村建設、農民增收。

三是認真貫徹執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及財政獎補政策。

完善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村級範圍內籌資籌勞嚴格按照《雲南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實施辦法》的規定實施,議事項目經過審批,籌資籌勞均在農民自願的前提下進行實施。縣減負辦建立專項審批制度,成立項目實施小組監督組織實施。到目前,我縣沒有出現突破上限問題,不存在強行以資代勞現象,所籌資金專款專用。

四是完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措施。我縣農民負擔管理機構健全,每年開展兩次農民負擔檢查,檢查監督到位,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並建立了農民負擔監測網點,落實了農民負擔監測戶50戶,縣減負辦直接負責監測30戶,鄉鎮負責20戶,每鄉鎮減輕農民負擔辦公室負責2戶,每季度對農民負擔情況調查統計1次,對農民的各項負擔進行全面監測,設立信訪舉報站。監督檢查、重點監控、責任追究等各項監督制度健全。

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有新進展

我縣已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一是成立了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組織機構;二是配置了相應的辦公設備;三是實現了村級會計委託會計電算化手段;四是加強督促檢查指導,農業、財政組織人員對全縣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指導,通過檢查。我縣開展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運行正常,制度健全,各項工作措施到位。在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穩步推進村民小組的“三資”管理工作。目前80%的村民小組的資金已納入鄉鎮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站進行代管。

堅持按季度報審資金活動報表和按季度進行財務公開,完成了116個村委會的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審計金額13648.84萬元,參與審計人員49人,並對審計結果進行公示;開展農村常規審計125件,審計金額6192.66萬元。積極接受羣衆監督,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 “20字”方針,管理民主,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使農村經濟得到持續發展,農民增加了收入,農村社會保持穩定的局面。

三、加強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

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是國家法律賦予農經部門的一項工作,涉及千家萬戶的根本利益,是農村社會穩定的大事,近年來隨着國家的法制健全,農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農村土地的價值在升值,涉及農業承包合同糾紛也在不斷上升,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任務加重,今年農經部門主要做的工作是:一是加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宣傳力度;二是做好承包合同糾紛的排查及化解合同糾紛工作,有效杜絕了因合同糾紛上訪的案(事)件發生;三是指導和規範土地流轉,全縣上半年土地流轉總面積2.7萬畝;四是調處土地承包合同糾紛211件;接待羣衆來信來訪10餘件,每次都耐心細緻地回答來信來訪羣衆提出的問題,讓羣衆滿意而歸。解決了縣政府轉來的信訪案件一件;五是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委員會,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仲裁工作打好了基礎。

四、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爲適應農村市場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要求,順應廣大農民日益增強的互助合作願望,不斷深化農村體制改革,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4--2018年,我縣共推薦申報15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獲國家省級財政扶持,按照扶持實施內容,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全面完成了國家省級財政扶持建設資金內容,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申報了省級示範社2個,推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目前,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發展到194個,比上年177個增加了17個,增長率達9.6%。

加強對已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範管理工作,積極引導和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註冊登記,督促各專業合作社,加強專業合作社的內部規範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龍財會發【2008】2號),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核算工作,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社員的合法權益,並要求專業合作社制定內部管理規定。

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新舉措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工作一是對我縣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開展了調研,並形成報告供縣委政府領導參考。二是申報村集體經濟項目2個,分別爲令心想的蚌渺村和鎮安鎮的芒告村。爲村集體創建了固定的收入來源,解決了村集體資金困難的狀況,同時通過村集體的項目實施帶動了村民的經濟增長。

六、開展農村經濟入戶調查及農村經濟統計

〈一〉、農村經濟入戶調查

全縣開展農村經濟入戶調查60戶,主要調查內容爲農戶的生產收入、費用以及價格等,調查方式爲每季度調查一次,做到了按時上報,爲省、市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參考。

〈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我縣農村經濟通過預測分析,2018年總收入102685萬元,比上年同期85286萬元增17399萬元,增幅爲19.45%。農民人均純收入2468元,比上年同期2024元增444元增幅爲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