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三農工作總結(精選5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過去這段時間的工作,收穫頗豐,好好地做個梳理並寫一份工作總結吧。怎樣寫工作總結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鎮三農工作總結(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鄉鎮三農工作總結(精選5篇)

鄉鎮三農工作總結1

一、1—9月份“三農”的主要工作:

1、推進農業園區建設。xx年我鎮結合新市鎮規劃,對我們的農業園區規劃進行了調整和修編。着重規劃了金橋村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園和濱江村高效特色農業園區,其中金橋村的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園聘請江蘇省農科院進行規劃編制,已經在鄉鎮評審修改稿,在市裏評審1次,正在定稿。規劃面積2750畝,分四個功能板塊,有設施農業區、大田作物區、水上娛樂區和農業科普展示區,旨在打造“蔣巷村”模式,實現農業向規模集中,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濱江村高效特色農業園區規劃面積3500畝,旨在利用長江資源和特色農產品,打造以長江爲品牌特色的高效農業、特種農業園區,緊緊依託中國淡水漁業中心的科技和項目支持,打造成爲省級或者國家級的高效漁業特色園區。今天上午剛剛市裏與中國淡水漁業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我鎮作爲其中一個產業基地,專家領導去了現場做了初步規劃和指導,隨後就進行園區規劃和設計,一些基礎工程設施年底可以建設。

2、抓好糧食高產創建工作。我鎮農田面積8000餘畝,爲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我鎮與後巷鎮合作萬畝糧食高產創建,創建了3個千畝片,5個百畝方,高產目標700公斤。

3、做好高效農業大文章。1—9月份,我鎮完成了高效農業面積2420畝,設施農業面積1600畝,高效漁業面積152畝。在我鎮2個農業園區的引領下,高效農業面積還將進一步延伸和擴展。

4、加大土地流轉,擴大適度規模面積。今年,我鎮通過宣傳和引進,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在金橋村流轉農田面積1200畝,由原先19個村民小組600多農戶分散種植,現在交給2名會種田、有技術、懂經營的人種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同步體現。

5、推廣機插秧,抓好秸稈禁燒,提高秸稈利用水平。我鎮在機插秧

推進中,一方面依靠本鎮農機手,另一方面通過跨區機插秧來服務,加快機插秧的推進。今年完成機插秧面積6500畝,完成比例81%。同時,我們抓好一年兩季的秸稈禁燒工作,推廣秸稈還田和秸稈氣化。

6、農業保險擴面,提高高效農業在大農業的保險比重。我鎮三年來農業保險參保、投保率100%,小麥水稻兩熟農業保險資金一次性交清。在大棚蔬菜、設施農業保險上我鎮也是第一個參保和投保。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鎮在“三農”工作中,與其他鄉鎮一樣還存在一些共性、個性的困難和問題:

1、土地流轉價格偏高。隨着物價上漲,有些村已經到了800元/畝,有些村甚至更高,土地流轉工作難度很大。

2、有些指標下達任務較重:如機插秧面積、綠化造林面積。我鎮農田只有8000多畝,下達任務有8000畝,幾乎98%的比例;綠化造林我鎮森林覆蓋率26%,道路、河溝、村莊綠化程度較高,綠化造林的潛力不大,因此任務完成比較困難。

3、在高效農業以及農業園區建設中有部分土地要整理、溝渠水系要調整、房屋設施要搬遷,還有一定的困難,希望有政策和項目的支持。

三、完成目標任務,還要繼續努力:

新橋鎮要實現農民人均收入增幅15%,達到23000元,農業增加值達到7500萬元,對照其它各項農業指標,有的已經完成,有的還有一點尾巴。我鎮將在以下幾方面推進:

1、農業園區建設中,鎮政府將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採取蹲點、對接、協調等措施和方式,強勢推進。

2、繼續擴大農業招商的面,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緊密聯繫科研院所,加大農業技術的轉化和引進,充分對接、跟進,促進農業產業的進一步升級。

3、挖掘潛力,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努力完成農業的其他各項工作。

鄉鎮三農工作總結2

20xx年以來,SDAS鎮黨委、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狠抓落實,確保了農業農村經濟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爲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就上半年農業農村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上半年,我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12.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6.3萬元,林果業收入95萬元,畜牧業收入388.2萬元,第二產業收入47萬元,第三產業78.3萬元,勞務創收48萬元。

一、堅持“穩糧、壓棉”,加強種植業管理。

1、種植棉花3500畝,其中膜下節水滴灌棉田1700畝,150公斤高產田500畝。目前,化控、中耕、鋤草均已達到3次以上,棉花頭水前開溝追肥工作已經完成。

2、全鎮小麥面積爲1300畝,經測產,小麥單產達到456公斤,其中,單產550公斤高產示範田580畝。

3、狠抓了溫室大棚的管理工作,新建小拱棚205畝。

二、深化“林果業質量管理增效年”活動,加強林果業管理。

1、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我鎮發動機關幹部、社區居民、村民,開展春季植樹造林活動,造林面積250畝7萬株。

2、按照林果業管理增效年的要求,我鎮對1211畝紅棗加強了水肥、整形管理,對其中的70畝紅棗進行補嫁接,目前成活率達到85%以上,目前已對紅棗灌溉3次。同時加大了1128。7畝杏樹、640畝紅提葡萄的管理力度,完成了施肥、灌水、噴藥、打頂、剪枝、除草等管理工作,爲下半年林果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對3917畝果樹修剪了2次,施肥2次,完成春季噴施石硫合劑3917畝。

三、主攻畜牧業,注重牲畜疫病的防治

在畜牧業的發展上,我鎮依託地緣優勢,以養殖小區爲依託,積極推行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通過牛羊育肥,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上半年全鎮畜牧牲畜出欄4785頭,產肉152.8噸,同時針對我鎮牲畜流動性大,交易頻繁的實際,加大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力度,防疫密度100%。

四、加大農田基本建設力度,增強農業發展後進

上半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90萬元,新打機電井3眼,完成了5眼打機電井的拉電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推廣高效節水滴灌700畝,並安裝相應的配套設備,目前節水滴灌棉田達到1700畝。

五、積極組織開展“科技之冬”活動,加強農牧民技能培訓

爲提高農牧民生產技能水平,結合SDAS縣第二十屆“科技之冬”活動,以牛羊育肥、果樹管理、溫室種植等實用技術爲主要內容,積極組織農民利用冬閒之機開展培訓。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設施農業及農機培訓班累計舉辦 期,培訓農牧民人次。

鄉鎮三農工作總結3

20xx年,我們xx社區土地管理工作在縣國土資源局正確指導下,以服務大局、保障發展爲主線,以保護資源、合理利用爲目標,以強化職能、依法行政爲準則,各項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現將一年來工作總結如下。

一、羣策羣力保護耕地

1、完善耕地保護機制。建立了社區、國土所、村三級責任監管機制,實行鎮領導幹部包片,駐村幹部包村、國土所幹部聯村的三位一體耕地保護聯動機制;成立了以社區主任張波林同志爲組長的耕地保護領導小組;年初,社區與各村簽訂了《土地管理目標責任書》,嚴格耕地保護年度績效考覈機制;出臺下發了《加強耕地保護、規範村民建房用地管理的通知》,明確了耕地保護措施,完善了農民建房用地審批條件,規範了用地報批程序。

2、加強耕地保護力度。今年,加強了動態巡查力度,嚴

格落實一級巡查區域巡查每週不少於3次、二級巡查區域巡查每週不少於2次,三級巡查區域巡查每週不少於一次,做到了違法用地早發現、早制止。全年,共查處各類土地違法51宗,相比去年有明顯下降。

3、強化法律法規宣傳。今年來,高度重視國土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開展了一些列宣傳活動。全年,結合集中整治活動,懸掛宣傳橫幅10餘幅,張貼標語200餘張,出動宣傳車6次,發放宣傳單600餘份,接待來訪羣衆200餘次,提高了羣衆的基本農田保護、耕地保護等國土資源管理意識。通過一系列的耕地保護措施,實現了我鎮耕地保護目標。

二、依法依規嚴格用地管理

我社區嚴格執行村民建房“一戶一宅”的規定,嚴禁“一戶多宅”和超面積標準建房並嚴格規劃把關,農民建房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鼓勵農民集中成片建房,建設新農村。對社區範圍內設施農業用地、工業用地等嚴格規範用地申報程序,堅決禁止未批先建等行爲。對下寨駕校等爲取得合法手續建成的非法用地行爲,堅決予以拆除。

三、依法行政妥善處理信訪

制定完善了信訪制度,構建社區、國土所、村三級國土資源信訪信息網絡,要求以“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爲目標,深入開展轄區內國土資源信訪問題引起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的排查調處工作。對於排查出的問題要區別情況,分別提出處理意見,切實加以解決。全年共成功調處20餘起矛盾糾紛,無一起上訪案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區。

鄉鎮三農工作總結4

爲切實加強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三農”服務質量和水平,紮實做好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試點工作,確保完成試點工作任務,我鄉根據文件精神積極組織實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配強骨幹,明確目標。

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成立了由鄉主要領導和所站等負責人爲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制定試點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明確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具體措施、協調解決人員、機構、經費、場所及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整合資源,優化組合,形成合力。

我鄉把試點工作的着力點放在現有服務資源的優化組合上,通過對已有的農村經濟技術服務資源和政務服務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建立了一個上聯縣公共服務機構,下觸企業、種養大戶、科技示範戶、致富能手,農村“六大員”隊伍等基層組織的服務網絡。變分散服務爲集中服務,變各自爲陣爲協同互動,形成服務“三農”的合力,構建起面向“三農”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爲廣大農民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全方位服務。

(三)構建平臺,建設服務辦公場所。

構建服務平臺是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我鄉在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試點工作中,通過設置統一的辦公場所,建立工作制度,添置電腦設施,鏈接互聯網,設立服務窗口,規範工作程序等進行運作,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一體動作的服務體系。

(四)拓展服務層面,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基層和農戶。

一是向村級“六大員”延伸。把村級農民技術員、計生管理員、綜治協管員、土地城建和環保協管員、文化協管員等“六大員”納入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進行統一管理,通過職業教育,專業培訓、技術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成員的培訓教育,擴大其知識和技能,不斷拓展服務範圍和空間,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二是向專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延伸。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發展行業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今年來,xx鄉通過超大現代農業和一達水產養殖等這些組織爲紐帶,把信息、生產技術等服務信息傳遞給農戶。

三是向示範戶,種養大戶,致富能手延伸。加強技術指導,發佈市場行情等信息,組織和引導農戶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管理模式,節約了資源,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收。

(五)健全制度,強化責任意識。

圍繞爲農民提供優質高效、方便快捷服務的工作目標,着眼於增強幹部的服務意識和提高服務水平,鄉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工作例會制度。服務窗口建立與之配套的首問責任、限時辦結、服務承諾等便民制度和崗位責任、目標量化、激勵約束等幹部績效考評制度,規範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爲。

二、工作成效

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的建立和運行,轉變了政府職能,提高了政府工作效能,改善了幹部羣衆關係,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得到了羣衆的肯定。

(一)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有效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成立以來,以市場爲導向,充分利用經濟發展優勢和農業區位優勢,建設節水灌溉示範田,推廣雜優水稻、旱薯高產栽培,同時,加強了田間病蟲檢查測報及防治技

術的推廣應用;以農村道路、飲水工程、水利設施、綠化美化等爲重點,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

(二)提升了農村自我服務自我組織的能力。

自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成立以來,村級組織建設不斷完善,我鄉順利完成了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村級財務會計中心建設不斷健全,全鄉7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財鄉管,逐步規範村集體財務票據管理制度、財務會計審計制度、財務公開制度、檔案管理制度;“三個中心”業務開展已進入規範化。

(三)推進了我鄉工作體制和機制創新,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

我鄉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服務中心)的建立和運行,爲農技人員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有利於保證農技人員的專業專職服務,穩定了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探索了新形勢下開展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的有效形式。同時,使我鄉的工作運行機制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更加貼近羣衆的現實需求,促進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實現了各種工作資源的有效整合,解決了過去鄉鎮機構膨脹、各自爲陣、人浮於事的問題,營造了圍繞發展、協同配合、搞好服務的良好氛圍。

(四)調動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鄉鎮機關的效能建設。

我鄉一方面通過整合人員,對中心工作人員採取競聘上崗、嚴格篩選,優中選優;另一方面通過整合機構,對原有涉農站所進行精簡合併、集中辦公,較好地提高了中心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增強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了機關效能建設,完善了機關管理制度,加強了幹部工作實績考評,有力地推動了鄉鎮機關效能建設。

(五)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安定穩定。

我鄉在試點工作中,以突出發展、突出創新、突出爲民、突出務實爲指導思想,利用三農服務中心這一平臺,使幹部和羣衆的接觸更多、交流更頻繁、關係更密切。羣衆的生產、生活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有效保障了人民安居樂業,促進了社會安定穩定與和諧。

鄉鎮三農工作總結5

20xx年,新豐鎮緊緊圍繞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主線,以城鄉公共投入、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爲抓手,以打造城鄉一體化示範點爲目標,以建設成德同城化橋頭堡爲契機,進一步深化農村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生態高效農業建設,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着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環境,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20xx年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方面

全鎮實現農業增加值達到30200萬元,完成任務的112.2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477元,完成目標的103.15﹪,比上年增加1889元,增幅15.01﹪。完成糧食總產18480噸,佔完成全年任務的100.162﹪。

(二)農民增收方面

20xx年以來,我鎮不斷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業政策、資金、科技支持力度,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壯大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持續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良好發展勢頭。

1.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爲促農增收奠定堅實基礎。今年以來,我鎮積極聯繫市各相關惠農部門,多方等基礎設施。一是完成雙槐村1-10社溝渠硬化2937米;二是健全各村社用水組織和用水規章制度,落實村社管水人員及抽、放水人員;三是20xx年我鎮一事一議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共8個,涉及6個村,財政獎補資金109.75萬元;四是完成萬勝村1社900米,花園村5、6社村內道路1600米、卡房村1、4、5社村內道路1700米,連江村1、2、3、4社村內道路硬化2911米,同善村1、2、4、9、10社村內道路硬化229米,爲促進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2.加強鼓勵指導,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有效轉移,實現農民異地勞務增收。今年以來,我鎮始終把勞務經濟作爲農民增收的重點來抓,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全年共組織農民工培訓2751人,勞動力技能培訓415人,新型農民培訓218人,實用技術培訓2.13萬人次,農村勞動力累計轉移10257人,成功組織234人蔘加並通過廚師技能結業考試。20xx年春季招聘會,提供780餘個崗位,達成就業意向187餘名。經過培訓,提高了農戶勞動技能水平,促進農戶就業和增加農戶收入。全鎮勞務經濟收入突破兩億元大關,達2.23億元。

3.充分利用強農惠農政策,爲農民增收添磚加瓦。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畜禽良種補貼、農機全購置補貼等政策,完成農業保險水稻面積9638.45餘畝,小麥保險面積16198畝,鎮共完成水稻、小麥農業保險25836.45畝。覈實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17226畝,完成20xx年小麥直補面積的核實上報工作。完成300人脫貧工作,實現精確扶貧。低保做到應保盡保,及時足額發放春荒糧,困難羣衆大病救助31餘萬元。銜接金融機構爲種養、農機大戶提供貸款服務,簡化貸款手續,解決農戶資金需求。確保各項強農惠農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羣衆手中,讓廣大農民充分享受發展成果,促進農民其他性收入的增加。

4.發展新型農民主體,帶動農民共致富。支持和鼓勵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民主體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實現產業輻射作用,促進農民增收。創新探索帶地入社現代農業社會化託管服務模式,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帶動我鎮農業生產走上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生產路子,解放了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初步形成以企業爲龍頭、合作社爲骨幹、高素質農民爲基礎、社會有生力量共同參與的新型生產經營隊伍。全年登記備案種糧大戶24戶,流轉土地面積達8751.67畝。

5.優化結構,狠抓特色優勢產業促增收。做大做強香蔥基地,在新豐鎮順河村香蔥協會的帶動下,全鎮香蔥種植已基本實現了種植規模化、經營集約化。今年全鎮香蔥種植戶2000餘戶,種植面積610餘畝,累計產量480萬斤,受益人在600人左右;按平均每畝7000餘斤,全鎮預計產值960萬元,農民人均增收379元。

6.新農村建設促增收。今年,我鎮着重把握產業發展和新村建設兩個核心,狠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兩個配套,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雙槐村、卡房村、同善村新村全面鋪開。新農村建設對全鎮農民增產增收起到了較大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統籌城鄉發展方面

一是穩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繼續採取圖解+實測法穩妥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爭取年底完成11個村的土地確權工作。鼓勵基礎條件較好的村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進一步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鎮、村規模流轉主體和經營主體給予獎勵和項目支持。年內新增流轉土地8700畝,總數達到10700畝。規模化流轉比例達到90﹪以上。三是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總結推廣去年產權改革的經驗做法,探索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逐步將農村各類產權全部納入有形市場公開交易。

(四)新農村建設方面

20xx年,我鎮新農村建設目標任務爲2個,我鎮在同善村和卡房村結合成蘭鐵路建設規劃了新農村自建點兩個。其中同善村自建點佔地35畝,計劃建房63棟;卡房村自建點佔地30畝,計劃建房74棟。自建點在充分徵求建房戶意見的基礎上,吸取了國土雙掛項目的建設經驗,同時參考了周邊鄉鎮新農村建設點的優點,採取新中式的風貌,積極整合各部門資源,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兩個點已完成地勘、設計、預算和招投標,整個項目計劃投資1000萬元,預計年內動工,20xx年5月基本竣工。項目建成後,將成爲我鎮新農村建設的樣板,爲雙槐、卡房、同善建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農村扶貧和移民方面

20xx年,我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和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扶貧開發工作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爲核心,以建設新農村爲主題,緊扣整村推進、勞務培訓、產業扶貧三項重點,制定發展規劃,積極爭取項目,多方籌措資金,健全扶貧機制,強化扶貧責任,全力實施基礎扶貧、產業扶貧、生態扶貧、科技扶貧、社會扶貧五項工程,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新豐鎮共轄23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267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58平方公里,總人口62044人,其中農業人口25326人。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290元。其中人均純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貧困戶有502戶,1100人,20xx年脫貧201戶500人。20xx年脫貧138戶300人。

新豐鎮的移民主要是大、中型水庫移民共有16人,分佈在鎮內的獅象村、三河村、躍龍村、順河村、同善村、雙槐村、大塘村、四合村、萬勝村較爲分散。20xx年4月以來,按照市移民辦的要求,清理覈實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人口的通知,逐一對單位移民人員進行覈實,並按規定上報市移民辦,新豐鎮每年都要結合我鎮的移民工作實際情況,召開2次以上的移民工作專題會,認真宣傳移民工作方針政策,安排落實移民工作,積極開展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做好移民信訪和維穩工作,防止和糾正損害移民合法權益的事情發生,排查化解,妥善處置移民信訪涉穩事件,確保全鎮移民無上訪事件。

二、明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20xx年,新豐三農工作總體思路是,緊緊圍繞產業生態高效、環境優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總要求,以打造城鄉一體化爲目標,以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重點,全面提高農村環境質量,以紮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爲切入點,不斷增強農村發展活力,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爲抓手,着力改善農村人居條件,以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爲突破口,實現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建設生態宜居幸福新豐。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着力改善環境質量

一是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延伸擴面,20xx年整治村莊26個,整治覆蓋面達到100﹪以上,二是紮實推進農村環境保護治理。從治理、關閉兩方面入手,抓好農業面源、畜禽污染等專項治理,加強農村水源地管理保護,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治理,廣泛開展造林綠化活動。三是大力培植生態高效產業。按照特色鎮、專業村發展思路,以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爲方向,大力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鄉村旅遊產業。

(二)、加強農村配套建設,不斷優化人居條件

一是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堅持社區重點抓改造、農業村重點抓村莊整理,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建設。堅持社區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推進新型農村社區與經濟園區兩區同建,以產業發展推動社區建設。二是構建三位一體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拓展公共服務範圍,推動部門職權下放,建立幹部進社區服務機制,方便基層羣衆辦事;經營性服務拓寬領域,鼓勵支持企業和服務組織將網點覆蓋到農村社區,滿足羣衆購物、就醫、休閒娛樂等日常需求。互助性服務引導參與,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養老互助組織、志願者隊伍等社會服務組織,實現羣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羣衆生活質量

一是進一步保障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努力改善城鄉辦學、就醫和養老條件,加快社會福利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建設。樹立更加重視低收入和弱勢羣體的導向,以春風行動等活動爲載體,關心、幫扶和救助困難羣衆。二是擴大農民就業創業。健全完善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創業引導三位一體長效機制,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生產技術、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完善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市、鎮、村三級就業服務平臺,落實農民創業的扶持政策和具體措施,調動全民創業熱情。三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持續深化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活動,完善直接聯繫和服務羣衆制度,抓好兩個全覆蓋、社會管理服務研判等工作,以問題導向推進工作落實;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深化平安新豐建設,狠抓基層治保調解、治安巡邏隊伍建設,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四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樹典型、揚正氣、傳遞正能量活動,以道德力量凝聚人,以制度建設約束人,以先進文化引導人,以典型示範感染人,宣傳羣衆身邊的先進典型,弘揚新時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