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1

時光如水,一眨眼的功夫,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現將本學期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塗、畫、拼、擺等活動中,鞏固漢字,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採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植識字的信心。教學中,我們從教材實際出發,依據兒童年齡特徵,精心設計教法,激發兒童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

二、利用新舊知識聯繫法進行隨機識字

我們知道,新知識的獲取往往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同樣,學生認識新字的過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利用兒童已經學過的筆畫、部首、熟字,採取加加、減減、換換、編字謎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隨機識字。

三、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多階段反覆識字

本冊共編排34篇課文,每課安排識字量還挺大的。針對識字量過大的問題,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我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注意激發識字興趣,讓生字多次復現,在復現中鞏固識字。

(一)指導學生在預習中讀準字音

預習是專爲學習新知識作準備的。爲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我們要求學生初讀課文時,“看看生字條中的生字寶寶,你已經認識了誰?跟它打聲招呼吧(讀出字音),還有誰你不認識?快把它從課文中找出來,圈一圈,藉助拼音讀一讀吧。”學生們立刻行動起來,很樂意到課文中認生字,獲得了學習生字的主動權。

(二)指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生字

合作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能力。課堂上,我們把學生分成四個人一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在初讀課文後,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生字:四人圍坐,每個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條中的生字,從小組長開始,輪流教讀,每個字連讀三遍,其他三人跟讀三遍,教讀者一時不會了或者教錯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個可馬上提醒或糾正,強化了對字音、字形記憶。之後,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各自的識字方法,並通過評價,讓學生逐步領悟、進而掌握最佳識字方法。通過這種簡單的合作學習,所有的學生都主動參與,積極表現,實現學習互補,增強了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四、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五、教會學生在閱讀中鞏固識字

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效果比較好。閱讀心理學認爲,閱讀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閱讀主體積極參與的過程。教學中我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採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課文,隨課文識字,即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便於理解字詞的意思,有助於建立字詞在音、形、義上的統一聯繫。

六、注重課內外結合,調動家長參與課改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課外識字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成績只屬於過去,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2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這學期又很快過去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能根據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以新課程實驗改革爲契機,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基點,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教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實生字的認寫,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本學期要求學生認識550個字,會寫250個字。在教學中我把生字教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生字教學是每堂課的教學重點,同時我又遵循認寫分步,多認少寫的原則。對於要求會認的生字,我引導學生找到識字方法,以便能快速地識記。現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許多好的識字方法。有熟字加偏旁法,熟字換偏旁法,熟字加熟字法,猜謎語法等等。學生根據不同的生字選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學生識記生字後,我會採用不同的形式,讓生字復現在學生眼前。如從課文中摘抄含有生字的句子讓學生誦讀,或把本課生字貫串起來成爲一句話讓學生認讀。如《棉鞋裏的陽光》一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是:媽、奶、棉、照、曬、蓋、午、收、脫、躺、合、眼、睛、擺,我就把它們串連起來是:“早晨,陽光照到丁丁家陽臺上,媽媽給奶奶曬棉被。中午,媽媽要睡午覺,奶奶脫下棉鞋擺好,躺進被窩,奶奶舒服地合上了眼睛。”這樣連串後便於學生識記了;或者隔斷時間以生字卡片形式讓學生認讀……。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讓生字重複出現,讓學生對生字能牢牢記住。

同時在教學中重點還要抓實250個會寫的字,要求學生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並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靈活運用。每學完一課的生字,我使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識記並正確書寫。對於要求會寫的字,我要求課課清(即每學完一課,學生就能對本課要求寫的字能準確默寫,不讓生字放在下課書中識記)。採用課課清的方法主要是同桌之間互相聽寫(一人說生字,一人聽寫)。然後小組長抽查,同時在書寫生字時,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在書寫完生字後,同桌之間互相提出寫得不好的地方,並指出改進的方法,從而使學生之間的學習做到互相監督,共同提高。

(二)採用多讀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每一篇課文的教學我強調學生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讀中悟,然後同學之間互相說說自己讀後的收穫,對課文內容認識了多少,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我就在一旁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出XXXX。之後,再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學生入情入境、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自悟也就出來了,對課廣的理解就不需要教師太多的分析了,學生就能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就能有感情地誦讀課文了,並能根據課文要求和自己的喜愛,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片段。通過一個學期的反覆練習,學生對這種閱讀教學法非常的喜愛,自己的閱讀能力地得到提高。

(三)閱讀課外書,提高詞語積累能力

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千多個漢字,能閱讀淺顯易懂的課外書了。我鼓勵學生在課外多看書,多學詞語,和學生一起尋找課外讀物。如《小學生天地》、《連環畫》和《小星星》等等,都是學生的好朋友,並且向學校圖書室借書,儘可能地讓學生有書可讀。又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媽媽》等課文中的插圖。由於連環圖每一幅圖之間都有較緊密的聯繫且將XX幅圖合起來都有一個較完整的故事。除了仔細觀察每一幅圖,還要根據插圖設置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弄清每一幅圖的意思和所表現的內容,讓學生能用幾句話把圖意說出來,然後引導學生把每幾幅圖順次連起來觀察,結合學習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能根據幾幅圖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不斷積累好詞句,慢慢養成了好的閱讀習慣。然後一個月內開展一次詞語展評,比比誰積累的詞語又多又好,以此促進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四)好好利用《語文園地》拓展孩子的思維

語文園地中設置的口語交際,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渠道。我在教學中首先做到認真備課,選好話題,使學生有話可說,其次採取適合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訓練,如:每週一次的看圖說話表演賽,兩週一次的講故事比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採取多種形式,配以科學的學法引導,可使學生變得樂說、會說。口語訓練的形式可採用“看-說-寫”、“聽-說-寫”、“讀-說-寫”、“畫-說-寫”、“做-說-寫”。在句式上,通過提供典型範例,讓學生觀察、理解、模仿,既達到會“說”,又能夠說好。訓練的句式如:“有……有……還有……”、“先……再……最後……”等。

語文課堂教學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我們應充分發揮低年級語文教科書的作用,利用內容簡短、語言精練、故事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反覆朗讀品味,必要時“拿來”仿一仿,用一用,說一說,所耗時間短暫,學習頻率快捷。對於解決“怎樣仿、用,如何促說”這一問題,我們不斷在實踐中摸索方法,學習研討。實踐證明,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必須改變語文作業設置內容和形式。因此,我要求一年級每天寫一句話,先模仿寫,再獨立寫,中間插上優美詞句的積累;並讓他們互相交流,以此促進“說”的訓練。學生在交際時,我就在一旁認真傾聽,發現語病,以適當的方式予以糾正,規範口頭語言。同時如發現學生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就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能自由、愉悅地參與口語交際。

(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語文課還強XXXX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要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新教材中有許多學生進行展示創造作品的機會。如語文園地中的展示臺就是學生展示創造的大舞臺。爲了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經常在班級開展一些比賽,如識字比賽、唱歌比賽、講故事比賽……,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能力。這個學期過“六一”兒童節,我們學校組織了全校師生開展“六一”兒童節活動。我就要求學生口語交際,你們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跟同學交流交流。現在你們是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我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活動,每個學生通過這次活動要寫一到三句話,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節目的快樂,只要學生養成了愛思考愛想象的好習慣,就會在學習中有所發明和創造。這樣,不但語文學科能夠學好,藉助想象的翅膀,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能錦上添花。只地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個個都是天才。

(六)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引入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課外書《童話故事》《昆蟲記》等,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學生積累奠定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踐活動。如:學習《柳樹醒了》後,組織學生去校園找春天;學習《要下雨了》,引導學生觀察、收集有關天氣的自然現象,引導學生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如給話配畫,給畫配話,把詩變成歌曲,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心盡力地去陪着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我將繼續努力工作,把教育教學視爲事業去做,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奮鬥!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3

本學期我擔任了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已有18年沒有教小學一年級了,因今年我校教師減員,這屆入學兒童中有幾個素質較差的學生,因爲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等諸多原因,教師們都不敢接受這個班,我自這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承擔下來,作爲我的“試驗田”進行細心耕耘,下面做一個總結: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通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瞭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於理性,對於外界事物,側重於主觀認識。爲此,在教學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接受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夥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知道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於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裏,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2、上課起立時,思想彙報範文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爲、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5.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6.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複習,有疑必問,要達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於嚴肅,筆者認爲: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知道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於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現在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接受問題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麼?n想什麼?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助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後,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麼寫什麼?拼音、漢字都可以。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後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爲“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助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XXXX,學生的成績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4

每到學期總結時,都會覺得時間飛逝,葉落紛紛,時光豪不留情的越出手指的縫隙。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我能根據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以新課程實驗改革爲契機,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基點,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教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充滿思想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爭讓學生鮮活起來,讓學生學得興味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新課導入力求新穎、有創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

(二)培養創新能力,發展求異思維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已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練習中也採用變形題,採用不同方式解決問題。啓發學生創新,求異。

二、注重朗讀指導,薰陶語文情感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我領讀或放多媒體帶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美。在課外閱讀中,也提倡學生讀出完整的故事。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心得體會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引入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課外書《童話故事》《昆蟲記》等,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學生積累奠定基礎。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踐活動。如:學習《春雨的色彩》後,我組織學生去校園找春天;學習《小蝌蚪找媽媽》,引導學生觀察、收集有關小動物的成長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現象,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祕。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如給話配畫,給畫配話,把詩變成歌曲,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四、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班上幾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紮實,這還需要在下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

2、培優工作不到位。本學期我的教學定位在中等生,期末複習有部分內容對於優生來說是“炒剩飯”,反覆多次,實在乏味,也沒有再去幫他們精選練習題,出現了“優生不優”的停滯狀態。

3、學生作業書寫不理想。下學期將作爲重點,狠抓作業的規範書寫。

總之,本學期學生有了很大進步,很多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能力逐漸增強,並積累了很多語文知識,每個的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內心感到非常充實、安慰。我會繼續努力!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期末工作總結5

隨着時間的流逝,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收穫不少。

本學期以來,我按照期初制定的課改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爲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現總結如下:

1、抓好拼音教學,奠定讀書基礎。

培養讀書習慣要從孩子做起,但二年級的孩子漢字還未學好,怎麼讀書?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進度,分階段安排不同的讀書活動。拼音是知識的基礎,我們首先從抓好拼音教學入手,強化拼音練習,邊學拼音邊指導孩子讀簡單的兒歌,開展拼音比賽。拼音練好了,纔有可能讀好書。

2、聽故事,培養讀書興趣

藉助拼音讀書,速度慢,也體會不到讀書的樂趣。因此我們在學期初與廣大家長聯手,採取聽故事的讀書形式,先培養孩子們的讀書興趣,當他們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時,告訴他們,其實這些故事就在書中,你也可以來讀書,就會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3、讀書識字互利互惠

讀書與識字其實是一個整體,讀書可以幫助認識更多的生字,識字又可以提高讀書的速度。我們在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中,就將讀書與識字融爲一體,讀書時將認識的生字圈出來,介紹給大家,還可以XXXX讀書卡,把新字摘抄或者剪貼XXXX成讀書卡,瞧,各種漂亮的讀書卡:蘋果型、桃子型、星星型……各式各樣這些都是孩子們讀書識字的收穫與結晶。

4、古詩文朗讀活動。

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古詩文朗讀活動。爲了激發學生背古詩的積極性,我們把詩文抄在黑板的一角,每天上課前,學生在班長的帶領下背誦。每個月檢查,看誰背得多。整個班級營造了一種競爭、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爲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闢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