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培優教學工作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寫一份計劃,爲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培優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物理培優教學工作計劃

初中物理培優教學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物理課本爲藍本,以課程標準爲理念,以考試說明爲指導,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習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探究、歸納總結得出物理概念及規律的能力,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新精神作爲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學的活動中心放在使學生自我獲得知識,完善知識,彌補不足,以真正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二、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使他們能獨立進行實驗操作,力爭中考實驗操作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種類型的習題,能運用多種途徑進行解答。

3、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措施

1、重視基礎:對物理現象、規律和基本的實驗操作,要有全面細緻的瞭解。因此,認真研究書本中出現的每個問題,是學習的第一步。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儘量減少超過教學要求的繁難試題的無效練習,提高學習效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靈活多樣、適當拓寬,促進有意義學習。

2、聯繫實際:注意觀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理現象(如家用電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設計實驗,會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對習題中出現的與生活相關的電現象進行透徹的分析是學好電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題論題。能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是學好物理的必經之路。

3、關注探究:在中考的各類試題中,實驗與探究題所佔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頭疼的問題。對實驗探究的學習,應以考試說明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爲依據。實驗能力作爲進行科學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實驗學習應包括: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操作、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及必要的分析與論證等內容。

4、強化規範:規範是成功學習的前提。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強化解題規範化訓練,明確方法、嚴格要求。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嚴格實驗的規範訓練,強調過程與方法,注意問題的開放性;

(2)作圖應嚴禁隨意性、強化準確與規範的訓練;

(3)注意書寫格式的規範:簡答題應強化“有所依據、有所說明、簡要結論”三步書寫;計算題中的重要步驟應有簡要的有助於解題的文字說明。各種題型都有不同的書寫要求和解題格式,按規範格式書寫既有益於問題的順利解決,又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對自己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也是有益的。

四、教學安排

1、八年級:上好新課,做好期末複習

2、九年級:

三月至四月底完成第一輪章節複習

五月上、中旬完成第二輪分塊複習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綜合複習迎接中考

五、其它工作:

1、積極參加教科研的活動,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討教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參加科研活動,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動方面的能力。

2、積累教學中的得與失。有空時多寫一些教學中的體會,注意積累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爲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初中物理培優教學工作計劃2

初三是初中學生在校的最關鍵一年,每個學生都想在最後能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一級學校,作爲教師就是要儘可能的幫助他們走好這一步,在“以學生爲本”,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一、使用教材:

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九年級全一冊

二、學科、班級情況分析

我所教的年級,有四個教學班,經過上一學期的接觸,對他們的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兩極分化較突出。總的來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主動性都有待加強,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工作。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但學生的理解能力要低一些,所以就必須要求他們

(1)課前認真預習,做好教材導學案的預習部分,把每節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瞭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範圍和要求。

(2)主動高效率的聽課,帶着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

(3)及時做作業,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

四、教材內容分析

(一)新課程教科書的特點:

1、從學生興趣、認知規律和探究的方便出發,設計教材結構;

2、注重探究活動,提倡學習方法多樣化;

3、形式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聯繫實際,貼近生活;

5、注意學科間的綜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教材內在結構的意義:新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與義務教育大綱中的教學目標相比,不僅有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還有其他領域的目標,爲了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新教材在編寫上追尋着討論、探究、創造三位一體的有機結構。

(三)新教材知識體系的特點:我們知道,九年級下內容包括了電和磁的內容,而傳統的力學內容絲毫都沒有涉及,它有如下的意圖。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實驗、圖畫等形象化、趣味化方式調動起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也有利於增加學生對物理的感性認識。

五、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及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

b、認識電學基本知識,瞭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步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瞭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儘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複製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纔是至關重要的。

3、進行分才教學,實施分材教學導學案,對不同學生進行採取不同方法,針對優、中、差生,分層佈置作業,個別輔導。在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

①、新課開始前,,提前一天發放導學式學習案,讓學生利用預習時間認真學習內容,爲新課做好準備。

②、教學過程中儘量採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的教育方法。

③、教學速度以適應大多數學生爲主,儘量兼顧後進生,注重整體推進。 ④、新課教學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對其作相應的複習回顧。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繫。

a、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由於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着極爲深密和廣泛的聯繫,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儘可能採作圖片、投影、錄像、光盤、cai課件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爲課後作業的一部分。

c、儘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七、課題研究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時代和社會的需要。

2、課程改革的需要。

3、學校教學實踐的需要。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2、“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

3、“合作學習實效性”的研究。

4、“學生能力發展”的研究。

三、課題理論假設與研究目標及出現的成果

1、理論假設與研究目標:

(1)、學會溝通與合作,培養小組合作意識。

(2)、加強對學生尤其是對小組長的培訓,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技能技巧。

(3)、明確“小組合作學習”中成員的職責和分工,培養小組長合作意識。

(4)、營造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成果:

(1)、初步構建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

(2)、科學分組、優化組合,探究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的對策,提高教學效率。

(3)、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4)、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增強自主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行動研究法:

(3)、調查法:

(4)、研討法:

(5)、對比法:

(6)、個案分析法:

(7)、經驗總結法:

五、課題研究策略與預期研究結果

1、研究策略:

(1)、激活性策略:要學生始終保持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激情,教師首先要成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其次,要營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學習氣氛,建立鼓勵創新的輿論環境和融洽的師生關係。要向學生滲透合作的意識,讓他們懂得在學習上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共同進步。此外教師本人要作出民主、創新的表率。

(2)、彈性結構的策略:模式的實施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教材性質、課堂類型對操作流程作適當調整,或省略或合併調換或分解。

(3)、分合策略: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是本模式的主要形式。獨立學習後須進行合作學習,使人人都獨立思考,人人都發表意見,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可通過師生討論規定幾條小組合作規則。

(4)、教師角色“淡化”策略: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師不再以教學活動的主宰者面目出現,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點撥:爲避免學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識疑難之外、學習受阻之時作引導點撥、精講釋疑,提升學生的感受力、判斷力、聯繫力和創造力;二是激活:爲保持學生學習熱情、避免部分學生對集體產生依賴心理,及時進行激勵、評價。教師始終以學生爲主體,在學生歸納、答題後,不作或遲作評判、講解,儘量讓學生髮表意見;學習過程允許學生有不同想法,儘量讓學生自己做決定。

2、預期研究結果:

(1)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2)論文

(3)教學案例

(4)觀摩課、優質課

(5)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