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務改革工作簡報

深化放管服務改革工作簡報一

近年來, 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浙江省東陽市社會組織如雨後春筍,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涵蓋經濟、社會、文化、科技、體育、衛生等多個領域,該市通過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創新培育扶持措施,推進政府職能轉移,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激發社會組織內生動力。

深化放管服務改革工作簡報

至2017年2月底,東陽全市經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461家,備案社會組織820家,全市行業協會組織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率達到100%;各社會組織承擔着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爲等多種公共服務職能,尤其是行業協會的發展,在提供公共服務、擴大勞動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東陽市建築業行業協會、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影視產業協會等三大行業組織,已成爲該市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推進“強市名城”建設的重要力量,2016年該市建築行業實現逆勢增長,完成建安產值2386億元,連續八年蟬聯全國縣市榜首;橫店影視產業協會持續推進會員企業發展,至2016年底,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共有入區企業807家,藝人工作室458家,年營業收入180多億元,出口額達1600多萬美元。

一、做好“放”的文章,推進政府轉型,整合社會資源,孵化社會組織。

1.探索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機制。一是搭建平臺。2012年12月,專門成立東陽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採取“政府資金支持、專業團隊管理、社會民衆受益”的運營模式,秉承“助力社會創新,培育公益組織”宗旨,發揮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樞紐作用,全程跟進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的孵化、培育工作;由團市委牽頭建立東陽市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佔地1200平方米,先後入駐10家青年社會組織,把孕育型、萌芽型、初創型和支持型青年社會組織,列爲四類重點服務對象,實施“菜單化”管理和項目化領辦制度。二是出臺政策。制定《東陽市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辦法》,明確對公益服務、社會事務、文體健身、慈善救助、法律維權這五類社區社會組織給予優先發展和重點培育。對一些登記條件尚未成熟的組織實行備案管理,幫助解決其在運作管理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支持和鼓勵社區居民成立慈善、文體、科普和法律、教育、養老、助殘等各種形式的社會組織,對樞紐型、支持型社會組織免註冊資金,降低公益類註冊資金,引導六石街道成立影視產業服務中心,支持培育北後周、紅楓林等發展影視旅遊業;三是推進“三社聯動”。探索建立“三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有機聯動工作機制,以羣衆需求爲導向,社區爲平臺,社會組織爲載體,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爲骨幹,爲社區居民提供專業化、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服務。2016年,全市註冊登記社會組織38家,培育孵化基地入住社會組織6家。

2.加大社會組織培育扶持力度。着力推行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前置化、活動內容公益化、組織建設規範化的“三化”工作方式,深入推進全市社會組織服務與管理創新工作;逐步建立公共財政對社會組織的扶持機制,出臺《東陽市公益創投項目管理試行辦法》、《東陽市公益創投項目資金使用規範》,安排專項資金對從事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社會組織公益項目進行培育扶持;推動政府、企業及其他組織的公益服務資助和社會組織的公益服務生產實現有效對接,促進社會組織自身發展和作用發揮;依託社會組織服務平臺,探索開展公益創投項目,2014年起連續三年實施公益創投項目38個,投入福彩公益金140萬元,撬動和帶動社會資金投入公益事業630多萬元。

3.引導開展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圍繞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社會、服務政府,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發揮自身優勢服務經濟發展,積極組織參與“三整一拆”、五水共治、橫店城市風貌提升、“橫馬”賽事保障等,助推鄉村旅遊、五水共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及其他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事業,春節期間,連續三年發動全市社會組織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濃濃臘八粥”、“公益大巴”便民服務進社區、“綠絲帶,順風車”、“我愛斑馬線,文明過馬路”、“關愛老兵,情暖功臣”等系列活動,每年開展活動160多場次,投入資金近20萬元,受益羣衆近70萬人次。

二、提升“管”的能力,推動社會創新,打造特色項目,建設社工隊伍。

1.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東陽市制定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規程》、《社會組織黨員教育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加強行業協會黨建工作的意見》等3個文件,規範和提升面上協會黨建工作水平;在陣地建設上,按照“十個有”標準,在全市新建了10個區域化綜合性協會組織黨羣服務中心,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分別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3種方式,大力推進全市行業協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工作,全市行業協會組織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率達到100%;在作用發揮上,全面推行行業協會組織黨建工作“四化三管理”模式,“四化”即黨組織組建工作前置化,黨組織與行業協會組織註冊、年審、社會組織評估等同步開展;流動黨員管理同等化,流動黨員享受與正式黨員同樣的權利和義務;活動載體公益化,組織行業協會黨員立足崗位作貢獻,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黨羣活動一體化,黨的工作與工青婦工作同步開展。“三管理”即行業協會組織中的黨員實行由工作單位、協會組織、居住社區等三方黨組織共同管理;在經費保障上,市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用於行業協會組織黨建工作,並建立黨組織活動經費從行業協會管理費用中列支制度。

2.支持社會組織代表依法參政議政。支持東陽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等社會組織專職人員和會員,依法參與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推選並在參政議政中發揮積極作用;加強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信息溝通,發揮社會組織在市級層面出臺重大行業決策前的建言獻策作用。2016年10月,東陽市信息產業協會聯合白坦真空鍍膜廠等7家金銀線企業成立金銀線專業委員會,制訂《東陽市金銀線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佈,這是東陽市有關協會強化服務職能,延伸服務內涵,創新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水平的又一成功案例。

3.加強社會組織規範化建設。健全完善社會組織信息披露、重大事項報告、等級與誠信評估、財務審計監督等制度和社會組織信息公開機制,引導社會組織主動公開服務程序或業務規程、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對社會團體換屆工作的指導及監督,引導社會組織建立健全自律監督機制,不斷健全以章程爲核心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2013年,東陽市被確定爲浙江省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建設觀察點,東陽市義務工作者協會等11個社會組織被確定爲市級社會治理示範點;2016年,該市對401家社會組織開展年檢,邀請第三方機構對44家行業協會開展審計,對4家社會組織開展等級評估及公益創投項目績效評估;對324家存量社會組織統一信用代碼賦予和登記證書換髮;開展社會團體清理整頓工作,對19家社會團體出具年檢不合格意見。

三、優化“服”的水平,促進社會融合,服務社區居民,推動產業發展。

1.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制度。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制定行業性、專業性政府購買服務具體管理辦法,制定《東陽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指導目錄》、《東陽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體服務的實施管理辦法》等,建立相應動態調整機制和公示制度,爲社會組織在城鄉社區開展公益活動提供強有力保障;東陽城區保潔項目和社區矯正服務項目由政府安排資金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開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塑造品牌與服務社會活動;實行費隨事轉,通過項目購買、項目補貼、項目獎勵等方式,將社會服務項目轉移或委託給公信力高的社會組織。探索建立包括“一業多會”等社會組織競爭機制,通過適度競爭和優勝劣汰,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33家社會組織編入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東陽市紅木傢俱協會、磁性材料行業協會、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獲得政府購買服務補助350萬元。

2.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示範引領作用。廣泛開展“黨員亮身份”、“黨員我諾我行”、“服務崗位建功業”、“青春黨建”、“巾幗黨建”等主題活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組織中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如橫店影視產業協會黨委,深化流動黨員“同等化”管理舉措,按照“橫漂黨員”停留時間長短實行分類管理,規定在橫店停留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橫漂黨員”,參加演員公會公益活動1次以上;超過6個月的“橫漂黨員”,每2個月參加演員公會公益活動不少於1次,通過良性互動激發流動黨員創業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黨的工作覆蓋;東陽市建築業協會黨委把“支部建在項目上”,在工地上建起黨建室及黨員之家,從而推動社會管理模式的創新。

3.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建築業、影視文化產業、工藝美術業等一直是東陽市的特色產業,在該市經濟中佔有重要份額。2016年,東陽率先在全省成立建築產業發展聯盟,成立促進提升建築業“店小二”服務中心;東陽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把職業技能競賽作爲選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以賽帶練強本領,通過技能競賽,促進技能水平提高,造就一批工藝美術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東陽市工藝美術界已有高級工藝美術師72名、技師190人、工藝美術師380名、專業技術人才1453人;在2016年度東陽市納稅百強企業中,影視企業佔25家,其中超億元3家,納稅合計14.46億元,佔百強稅費總額的26.5%;建築業佔11家,納稅合計7.27億元。

深化放管服務改革工作簡報二

甘肅省酒泉市高度重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工作,將其作爲2017年重點工作,與機構編制業務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動、同落實,採取多項措施大力推進。

一是調整議事機構,加強組織領導。爲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強化協調溝通配合,對市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領導及成員進行了調整,加強了組織領導。進一步細化完善了協調小組各專題組、功能組的職責和參與部門。並將協調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由市編辦、市審改辦調整至市政府辦公室,提高了綜合協調的層次,加大了溝通推進的力度,有效確保了“放管服”工作的上下貫通、部門聯動、整體推進。

二是紮實安排部署,統籌協調推進。根據國務院和甘肅x政府對2017年“放管服”改革的部署精神,市政府召開了全市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進會議,總結了全市“放、管、服”改革各項工作,聽取了各專題組、功能組工作進展情況彙報,開展交流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經驗。審定了2017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做到了安排部署紮實,任務分工明確,措施要求具體。

三是細化分解任務,責任明確到位。按照全市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進會議的要求,緊密結合全市深化改革和國務院第十四督查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的要求,從深化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創新、優化政府服務三個方面細化了“放管服”改革的任務,並對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並聯審批、“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等模式提出了具體要求,做到了既定任務積極推進,又限時間整改到位。

四是創新監管方式,確保整改到位。爲強化“放管服”改革和事中事後監管,市審改辦充分發揮綜合協調的作用,積極對接發改、工信、環保、安監等相關部門,按照一個監管領域一套方案,由各相關部門緊緊圍繞加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減排、規劃設計等重點領域行政審批事項監管,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開展事中事後監督檢查。同時,堅持以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爲抓手,開展各領域的監督檢查工作,實現隨機抽查事項覆蓋率和行政執法事項達到100%,確保監管的公平性、規範性和簡約性。

五是創新考評機制,加強督查指導。積極與市委考覈辦、市政府督查室溝通對接,力爭將縣(市、區)政府推進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任務完成情況、工作配合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評體系,制定考評考覈辦法,加強考評力度,有效推進全市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