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創建市級文明村鎮工作彙報材料

永和鄉地處衡山縣東南部,湘江西岸,東臨湘江、西倚南嶽,南接賀家鄉,北與開雲鎮毗鄰。1995年5月,由原新場市鄉和原沙頭鄉合併爲永和鄉。國家重點工程大源渡航電樞紐大壩公路穿境而過。全鄉總面積6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799畝(水田13926畝,旱土1873畝),林地面積29670畝,下轄24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共7232戶,總人口2.95萬人。

鄉鎮創建市級文明村鎮工作彙報材料

近兩年來,永和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文明辦的具體指導下,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新衡山的大局出發,團結和帶領全鄉幹部羣衆,着眼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把創建市級文明村鎮作爲推動永和鄉經濟社會新一輪大發展的重要內容進行統籌安排,在全鄉範圍內掀起了創建市級文明村鎮熱潮。通過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鄉經濟社會建設步伐加快,鄉村面貌日新月異,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文明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創建工作領導

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永和鄉黨委、政府始終將創建市級文明村鎮作爲踐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徑;作爲加速永和鄉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作爲發展永和鄉先進文化的龍頭工程;作爲實現永和鄉最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至始至終高度重視創建的每一項工作,切實幫助、支持、解決創建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困難。

(一)建立健全創建工作領導機構

成立了創建市級文明村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把爭創市級文明村鎮作爲重要的發展戰略目標,納入了全鄉發展總體規劃,擺上鄉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鄉黨委會定期對創建工作遇到的實際問題等進行專題研究。

(二)加強班子民主團結協作意識

在創建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貫穿始終,一是堅持認真學習,增強隊伍素質。日常工作中,自覺堅持鄉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提高領導班子理論水平和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二是堅持民主決策。凡涉及全鄉發展的重大事項,均召開黨政班子會議,集體協商解決,充分發揚民主,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三是搞好班子作風建設,營造團結、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圍,打造一個民主、團結、堅強有力的領導團隊。四是要求各村組的重大事項須經過“黨支部提議、村兩委商議、黨員會議審議、村民會或村民代表會決議”通過,並且形成的決議要公開,決議的實施結果要公開,保證羣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從而,保障了村級工作的民主氛圍更加濃厚,幹羣關係更加和諧。

(三)實行創建工作“一把手”負責制

鄉黨委、政府把創建市級文明村鎮作爲“一把手”工程進行抓落實,各村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不斷建立健全創建工作的相關配套制度,如:在各村設立黨風廉政監督員;以鬆坳村爲試點,在全縣率先成立村級財務監督委員會等,形成了領導重視、全民參與、部門配合、各司其職、齊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

結合實際,制定了《永和鄉創建市級文明村鎮規劃》、《永和鄉開展市級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實施方案》、《關於在全鄉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村組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創建規劃和方案,做到創建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前推進,增強全鄉羣衆創建市級文明村鎮的決心和信心。

(五)努力增加創建經費投入

爲了創建市級文明村鎮,鄉黨委、政府堅持把創建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逐年增加預算規模,確保創建宣傳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與落實。

二、運用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鄉鎮經濟

近年來,我鄉大力實施“優勢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境”四大戰略;着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三化進程的發展思路,突出抓好了以下四項工作:

(一)農業生產穩步推進

1、以增強農民種糧積極性爲目的,鼓勵種糧大戶種糧。在全鄉經濟工作會議上,對種糧大戶進行獎勵。即種糧在100畝以上的獎2000元,種糧達50畝的獎1000元,並要求各村對農戶承包面積在20畝~50畝範圍內的,由村裏組織資金進行獎勵,同時爲種糧大戶及時解決各種矛盾糾紛。衡渲公路沿線各村建設了糧食種植單改雙示範基地,單改雙面積達2000多畝。

2、在鬆坳村籌備成立種糧專業合作社。鬆坳是我鄉的一個種糧大村,全村擁有種糧大戶18戶,其中達100畝的1戶,50畝的2戶,30畝的15戶,爲了保證農戶利益,促進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由鬆坳村委會牽頭,種糧大戶自願加入爲原則,申請成立專業種糧合作社,各項手續正在辦理當中。

3、以產業結構調整爲主線,促使農業經濟穩步發展。發展金衝村的湘蓮基地,種植湘蓮近300畝,解決了部分因大源渡電站建設造成地下水位擡高而無法種植水稻的冷浸田;利用龍蔭港水域資源將引進的湖南“苗王雲鯽”項目落戶在新場市村,這個項目的'建設有利帶動我鄉漁業的發展;黃周村引進優質冬棗品種近百畝,較好地解決了高岸無水耕種稻穀的拋荒耕地。今年,我鄉還大力發展油菜種植項目,在衡萱線建立油菜示範區,進一步解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單產單收現象;還有正在實施的項目,如土地整理項目和小壠水建設項目等,爲我鄉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有成效

在繼續優化投資環境,全方位、多渠道宣傳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同時,招商引資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一是現有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永興炮廠投資500萬元實行了整體搬遷至老林村;紅光炮廠吸資入股擴大了生產規模;茶石礦產品加工廠的加工設備獲得專利;油墨廠生產的油墨榮獲市級名牌產品;三和陶瓷有限公司加大投資正式投產,目前產銷兩旺。二是石油公司投資800萬元在新場市區域新建一個加油站項目,現已完成徵地,工程正在施工之中。三是沙坳村、黃周村、新場市吸引資金興辦的玩具廠、製衣廠及豐泰鞋業在我鄉形成的“來料加工”等新型服務行業,增強了地方經濟活力。四是鄉文化綜合樓、郵政大樓、客運站建設項目均已全部啓動,爲永和的文化、交通、信息發展注入堅強的後盾。

(三)以市場開發爲手段,打造特色小城鎮建設

自從新場市馬路市場整體搬遷以來,市場管理現已進入正軌。一是成立了城管隊,對環境衛生進行定期專項整治,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二是市場二期開發工程已成功進行土地出讓,出讓價平均達1200元/m2,接近縣城黃金地段價位。三是縣內部分二級機構競相在此設立中心代辦點,如電信、移動、國土等單位已分別在新場市新建了辦公樓,工商、郵電、聯通等單位正在洽談建設中心所。另外,加油站、客運站等項目正在建設之中。現在,新場市小城鎮建設已具規模,新市社區已成爲我鄉政治、經濟、文化樞紐中心,發揮着中心輻射功能,促進了我鄉各項事業的穩步發展。

(四)結合村鎮規劃,加強環境治理

一是結合全鄉和各村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具體的建設規劃,通過廣泛徵求羣衆意見,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並把綠化、美化、淨化工作納入到村鎮建設總體規劃。我們對全鄉進行綜合性區域劃分,以茶石、沙頭爲中心,借殼原湘華化工廠改制設立工業小區;以大源渡爲依託,龍蔭港水域爲輻射,設立水資源開發區域;以松柏村爲中心,發展生態旅遊、休閒農業。二是在全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和清潔家園行動中,組織全體鄉、村幹部開展了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亂堆亂放、亂排污水、散養畜禽的現象得到了有效制止。各村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對村容村貌進行了大力度的整治,給人民羣衆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並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確保了村鎮環境長期乾淨和整潔。

三、腳踏實地,真抓實幹,促永和工作全面發展

(一)加強道德風尚建設

一是利用標語、板報、宣傳車等宣傳教育方式,多渠道宣傳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基本政策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進行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爲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全鄉幹部羣衆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 20xx年我鄉成功舉辦了由縣委宣傳部組織的第九個全國公民道德宣日暨宣傳系統、鄉鎮組演講比賽初賽。二是在全鄉各村組深入開展以評選“好黨員、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婦、好妯娌”爲主題的“五評”活動,弘揚傳統美德,引導羣衆學習身邊事,爭做文明人,有效促進了村風文明,實現了農村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三是各村組進一步完善了村規民約,成立了村、組兩級紅白理事會,從村民的日常行爲抓起、從農村傳統的紅白喜事抓起,鼓勵村民移風易俗、革除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四是在鄉、村、組三級幹部中開展了“學禮儀、講文明、樹新風”活動,黨員幹部隊伍的文明素質顯著提高,樹立了良好的幹部隊伍形象。

(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針對目前維護社會穩定的新形勢,爲保持全鄉社會穩定,我們以打造“和諧平安永和”爲目標,每年年初,鄉黨委會都要及時組織召開有關治安管理、社會穩定、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專題會議,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全盤謀劃社會綜合治理工作,加大人力和經費投入力度,充分發揮“三調聯動”機制,突出穩定,即是發展的工作思路,“和諧”共建成效明顯。一年來,我鄉先後妥善處理了茶石村、永田村、龍堰村等幾起農民工意外死亡引發的矛盾糾紛,寶米村瓦廠與農民建房用地近十年的鄰里矛盾糾紛、南嶽高速公路建設諸多矛盾糾紛等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同時,我們進一步強化鄉村幹部維穩責任,把民事糾紛調處和信訪工作作爲村級目標管理考覈的重要內容,做到大事不出鄉,小事不出村,絕大部分村組的民事糾紛都能夠在村內處理。通過鄉村幹部的共同努力,我鄉去年的民事糾紛都及時得到了妥善處理。上訪案件在數量和程度上均明顯低於往年水平,未發生嚴重安全生產事故,全鄉各校園、醫院、社區的和諧平安建設成效明顯。目前,全鄉人心舒暢、治安良好、幹羣關係和諧,呈現出良好、健康的社會發展態勢。

(三)加強計劃生育工作

我們以推進村民自治、提高村民自治管理水平和提供優質服務爲核心,紮實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等活動,努力提高計生服務水平,保障了我鄉計劃生育整體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如20xx年,全年落實節育措施356例,其中上環135例,結紮140例,流引產81例。鄉計生服務所的“四優一滿意”建設,被我市推薦作爲迎接省檢項目,並順利通過省檢驗收,受到省、市計生部門的一致好評。

(四)加強科教文衛工作

一是衛生部門,不斷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提升服務質量,廣泛宣傳發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xx年全鄉參合率95%,步入全縣先進行列;今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效果良好,參合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500多人。二是通過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整合教師資源,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如永和二中新教學樓正在建設之中,永和一完小和一中進行了合併,師資力量進行了整合,教學設施進一步改善;又如永田村對永田小學及時進行了修繕。三是文娛科教活動活躍在鄉村。自行組建的龍舟隊、腰鼓隊、龍獅隊爲每年的節日增添了色彩。如以鄉政府爲主,優化組合各村組成的龍舟隊在第五屆汩羅國際龍舟賽上榮獲第三名,得了兩個獎項。

(五)加強防汛、抗旱救災工作

我們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2.6萬元,對雙港村範圍內下陷的防洪堤進行了維修;籌集資金0.8萬元,對茶石村範圍內防洪堤多年來未解決的參漏堤段進行了維修;對轄區內二個小一型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對三座小二型水庫堤壩進行了除草,疏通溢洪道,並安排專人看管。特別是,今年逢百年一遇的春旱之年,鄉黨委、政府在村支兩委換界時,認真組織各村支部書記召開抗旱保中、晚稻種植的專題工作會議,要求全鄉機關幹部分片包村負責,落實抗旱保糧工作。同時,對沿湘江邊各村安排電排從湘江河抽水抗旱。如永和村組織羣衆打抗旱井,光明水庫聯繫九觀橋放水抗旱,抗旱工作有序進行。

(六)加強社會事業發展

20xx年,我鄉通過加強對部門工作的支持和管理,促進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一是超額完成了國、地兩稅兩局年度目標任務。二是按質、按量、按時完成了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務。三是民政工作加強了對弱勢羣體的扶助,20xx年免費爲100餘殘疾人辦理了殘疾證,資助3名貧困大學生重返校園,對全鄉無房戶或危房戶進行摸底,並改造房屋32棟,全年共發放五保戶款24萬元,優撫款27.9萬元,社會救助款22萬元,低保款50.4萬元,優撫困難救助款5.27萬元,大病醫療救助12.86萬元。今年,我鄉再次爲無房戶和危房戶改造和修繕房屋53棟,成功舉辦了全縣民政規範化建設現場會,並確定爲迎接省檢的示範鄉鎮。四是是“兩會”工作清收了欠款20萬餘元,明確債權債務,解決兩會遺留問題5個,清盤關閉永和村基金會。五是鄉武裝部積極爲國防輸送了12名優秀人才。六是林改工作基本完成,現已進入勘界和發證階段。森林防火工作在鄉村幹部努力下,取得明顯成效,森林火災發生率明顯降低。

(七)落實惠農政策,促推經濟發展

我鄉及時準確地發放了中央各項惠農資金,共向農戶發放家電下鄉補貼571574.34元、摩托車下鄉補貼1418003.48元、各種糧食補貼315409.43元、農資綜合補貼561341.55元,爲繁榮全鄉經濟夯實了基礎。同時,認真抓好了幫扶解困工作。如對寶龍居委會的漁民實施解困,幫助56戶危房戶或無房戶解決住房問題;咸宜村接受省婦聯的“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縣婦聯在永和成功舉行“關愛留守兒童”啓動儀式。經管、農技、農機、畜牧等部門各盡所能,服務“三農”;青年、老齡老幹、文書檔案等部門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工作,爲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優質服務,和諧之風吹遍整個永和。

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鄉的鄉容村貌有了新變化,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幹部羣衆精神面貌有了新氣象,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新優勢,但與先進鄉鎮相比,我們的發展水平還存在着差距和不足,我們將進一步理清思路、找準載體、完善措施,以更新更高的標準,推動我鄉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爲建設和諧文明新衡山爭作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