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空氣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空氣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調查背景

河南省項城市蔣橋開發區於1997年由項城市政府指定成立。旨在以蔣橋開發區爲龍頭帶動周邊城鄉邊緣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蔣橋開發區位於項城,商水,胡吉三個縣市交界地帶,汾河穿境而過,是當地的交通樞紐。開發區成立10年來,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吸引了衆多的外省商家紛紛來區投資建廠。形成了一片頗有影響的小工業區。許多人紛紛向開發區涌來。

據不完全統計,蔣橋開發區東西兩岸方圓一公里的面積內共計有大小搪瓷廠、塑料廠、印刷廠、高頻機熱合廠等,約60多家;小衣服、食品、禮品、化妝品商店100餘家;大小酒樓飯店20餘家;還有其他各種民用設施,地方雖小,但樣樣俱全。全區年貿易額都在3000萬元人民幣左右。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蔣橋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污染環境爲代價的基礎上的。

爲了詳細瞭解開發區空氣污染的情況,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我於2007年7、8月月份對當地居民,工廠和企業負責人進行了走訪調查。

調查方法

抽樣走訪調查

調查結果和成因分析

隨着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在提高,各種商品充斥着生活,垃圾也隨着產生。大量的廠房排放工業垃圾、商品零售產生的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污染、水污染等等,通過調查分析,開發區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一次性筷子和白色污染。

隨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在無形中養成了懶惰的習慣,開始使用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子,一次性餐桌布,一次性塑料袋等,這也正是造成一次性筷子和白色污染的'根源。蔣橋開發區現居人口4000人左右,每天便可產生白色廢棄物和一次性筷子5000千克左右,除了一次性的杯子被回收外,其餘的均成了垃圾。白色垃圾在風力的作用下,飄到河水裏,大街上,麥田裏。到處都可以看到白色垃圾的蹤影。一次性的筷子,大部分人的態度就是用完就扔。隨意一次性的筷子也被人們扔得到處都是。“最頭疼的就是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沒人回收,也沒法回收,也不容易分解,塑料袋還來回飄,總也打掃不乾淨。”當被問及垃圾的處理情況時,開發區的一位保潔員這樣說。

二、廢氣污染。

開發區的大小廠房生意都挺好,很少有閒着的。因此,各廠房的一根根大煙囪成了空氣污染的主要元兇。根據調查,只是在春節放假期間,這些廠房纔會停產半個月左右,其餘的時間幾乎都在生產,煙囪裏就沒日沒夜地往外冒黑煙。廠房附近的居民常常會發現自家的院子裏,房頂上落了一層菸灰,洗過的白色衣服也經常因爲落上菸灰而變色。據瞭解,起風的時候,菸灰竟然可以隨風飄十里之遠。時間長了,開發區的天空也變成了灰濛濛的顏色,空氣中會時不時地飄來一股難聞的氣味。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空氣污染還在加重,這給開發區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許多人對此很是不滿,派出代表和和廠家負責人進行協商。經營一家大型搪瓷廠的孫廠長說,他們能意識到空氣污染這一塊,並且正在積極想辦法解決和控制。下一步他們準備安裝煙囪轉化過濾器來防止污染。但是由於資金和技術問題,過濾器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一點時間。居民表示可以接受他們的解釋,但是希望他們動作要快。

三、水污染。

蔣橋開發區的水污染主要源自區內的彩印廠,銅牌廠,鋁牌廠和塑料大板加工廠。這些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這些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就被直接排放到河水或是下水道里。廢水滲入地下又進入到食用水井,成爲居民的生活用水。開發區內1/3的水井已經被污染,這些被污染的水井抽上來的水不是變了色,就是有一股奇怪的化學藥品味,裏面含有汞,鉛,鋁等重金屬,還有有毒的化學制劑成分,給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近兩年來,開發區內的重金屬,化學制劑的中毒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和治理,居民和廠家之間經常因爲水污染問題發生糾紛。

四、生活和工業廢棄物污染。

蔣橋開發區的4000多口人每天便可產生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棄物2噸左右。由於沒有垃圾處理中轉設施,這些垃圾分佈在大街上花園旁的垃圾臨時堆放點,將整條大街堆得髒亂不堪,保潔人員的工作也很辛苦,開發區只有一條主幹道,就是蔣橋大街,大街本身又是一個大型的商品交易場所。每隔一天便有一場集市交易,來自周圍四面八方的人都來開發區進行商品銷售和採購。數以千計的流動攤位把大街擺得滿滿的。大街上的貿易從早上5:30開始,川流不息的,一直可以持續到下午2:00多。可是熱鬧的集市正是環境污染的隱患,在交易中,人們把包裝盒,爛菜葉,廢紙張等隨意丟棄在大街上,多了便行成了污染,給當地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負荷,有限的保潔員雖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可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五、噪音污染。

機器的轟鳴聲是主要污染源。開發區的工廠裏有很多壓模機,高頻熱合機,切割機,工作的時候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尤其是晚上的時候,由於工廠都是晝夜生產,到了晚上,聲音更大,周圍的居民無法正常休息。對學生的影響更大,小學生要上晚自習,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起不了牀,上課的時候打瞌睡,學習效率大打折扣,成績便開始下降。居民雖然不堪其擾,但是法律意識淡薄,大多數人覺得拿他們沒有辦法。好多人把噪音和法律怎麼也聯想不到一起。當被建議可以用法律維權時,一些人竟然認爲這是開玩笑,還有人說:“人家的機器轉又不犯法。”大多數人對法律的無知和忍讓無形中也成了噪音污染的幫兇。

蔣橋開發區地處三個縣市交界處,管理比較困難,法律體制不完善,加上有效的規章制度無法統一實施,是導致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蔣橋開發區的居民98%都是鄉下遷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較低,因此,心中的環境保護意識是非常低的,他們的目光很短淺,只看重眼前的經濟效益,不能着眼於長遠,甚至不知道可持續發展爲何物。這是開發區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所在。

六、相關改進建議及意見

作爲當地的三方政府應該多交流,努力實現三邊合作發展,區域齊抓共管,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督體制,有目的地開展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相關各個部門都行動起來,大力提倡環保教育,引導全區居民提高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針對已經出現的污染,充分發揮作用,出臺科學合理的整治污染方案,並加快防治污染設施的研發和引進,如煙氣轉化爐,污水處理設備等,帶動全區人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造福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