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後感作文(集合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童年讀後感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童年讀後感作文(集合15篇)

童年讀後感作文1

《給童年留白》這本書的作者是北京“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的胡華園長,這是一本由一線的園長、教師和家長共同完成的關於幼兒園管理理念、教育思想的書籍。

讀完《給童年留白》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有一所這樣的幼兒園”,最大的收穫是胡華園長踐行的自然教育的理念。自然教育個人認爲有兩層意思。

一是遵循順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二是創設自然的教育環境。

一、順其自然的教育理念道法自然也就是順其自然的意思。事物發生發展都有其內在規律,幼兒教育也不例外。適宜的教育就是讓幼兒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既不拔苗助長,也不錯過幼兒發展的關鍵期。根據幼兒心理學的研究結果,3-6歲幼兒很難理解抽象的概念,他們理解世界獲得經驗的方式就是利用眼、耳、口、鼻、手各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去體驗,這就有了自然教育的第二層意思,創設自然的教育環境。

二、創設自然的教育環境。葡萄架、小池塘、大樹屋、泡桐樹、翠竹、鳥巢、沙坑、樹耳這一切營造了自然的教育環境。孩子們在這裏可以看花開花落,四季輪迴;可以聽小鳥的歌聲,泉水叮咚;可以聞花香,玩沙土,可以和捉一會兒迷藏,也可以在大樹屋裏安靜的待會兒。自然的環境就是一位好老師,它帶給孩子們的體驗是不可或缺的。

《給童年留白》的第二部分主要是關於幼兒園管理理念。胡華園長的管理理念主要體現在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的並重,精神追求與物質追求的兼容幷包。既要有嚴格的制度約束,也要有人文關懷,既要有物質獎勵,也要談信仰,談情懷。對於教師而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獲得報酬這是物質追求,同時也不能忘記理想和抱負,這就是精神追求。物質追求是安身立命之本,精神追求是心靈快樂的源泉。對於幼兒教育而言,知識與能力的提高是物質方面的目標,而讓幼兒獲得快樂更應該是幼兒教育的本源。

《給童年留白》的第三部分,彙集了大量教師的工作感言,家長的感悟,孩子的童言稚語,這是最真實的、貼近我們幼教工作者的實錄,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共鳴,從中我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快樂工作,實現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的合二爲一。

童年讀後感作文2

放寒假時,老師佈置了一道作業,讀高爾基“人間三部曲”其中一部。回到家,我認真的查找了一些網站,在網上,閱讀了其中一部——童年。

作者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在俄國,乃至世界文壇,都有的極大的盛譽,《童年》也可以說成是他的代表作。

20天后,我終於讀完了這部偉大的作品,關掉網頁,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起了許多許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令人感嘆,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骯髒和醜惡,那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許多次沉重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甚至可以說成算是阿廖沙的親人,保護和支持了阿廖沙…………展示了那些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化、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難歷程。

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高爾基用真實優美的文筆描述了自已苦難而令人難以置信童年,我爲自己而慶幸——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種痛苦,自己沒有失去親人……我很幸福,甚至可以說我很幸運,被家長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我的童年,同其他同齡人一樣幸福,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但我的祖父祖母把我養育成人,我同樣感到了溫暖,同樣感到了幸福,同樣感到了同齡人所感受到的一切。

但是高爾基,他卻不同,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他必須要承受這我們這個年齡所不能承受了,但他還是想我們一樣成長,在那樣可怕的環境裏都可以出高爾基這種大師,我們這樣的環境還不出人才的話,那真是愧對於父母。

我想,高爾基要告訴我們的是: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讀完書的最後一頁,阿廖沙的童年也結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童年讀後感作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它叫《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小說的一部分。《童年》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阿列克謝依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來到尼日尼生活,在這裏被外祖父跟其他人欺負,目睹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只有外祖母關愛自己的故事。我讀完這本書後,發現高爾基的童年生活並不是那麼美好的。

書中有主人公被外祖父打,罵,主人公犯了什麼錯誤都要被外祖父說一通,有時甚至還打,抽他。在書中還有關於當時社會上主人公接觸到的一些人的描寫,他們互相攻擊,隨意謾罵,侮辱他人。書中還有描寫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甚至還有一些人死去。總之,這烏煙瘴氣的社會跟家庭,都通過主人公的所見所聞,一一呈現在我的眼前。當然,書中也不反美好的事物:外祖母給主人公講得童話以及從中表現出她的美好的心靈,也算是我在這種可怕的生活中的慰藉,也是主人公美好心靈的來源。

當我讀到外祖父抽打阿列克謝依這一段時,我感到十分震驚。一個小孩,就因爲對染色的好奇,犯了一丁點小小的錯誤,就值得這麼用力去抽嗎?批評就可以了。除了可憐他之外,另一方面:家長不應該實行“棍棒教育”,這樣對小孩很不好。適當地批評一下讓其深刻記住即可。況且,這會對小孩的心靈造成大的傷害。再來談一個情節:在小茨岡與其它兩位舅舅擡十字架時,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而被沉重的十字架活活壓死。

讀了這一段後,我覺得,儘管小茨岡先摔了跤,這是他自己的責任;但是,跟他在一起的還有兩位舅舅,本應該扶小茨岡起來,幫助他一下。可他們卻“一看大事不妙,就趕緊扔掉了十字架”。爲什麼?居然是因爲怕自己“砸成殘廢“!那麼,與被砸死相比,難道被砸傷就更爲可怕嗎?真是兩個對他人生死毫不關心,對自己的行爲毫不負責,極其自私的人!試想,如果當初他們選擇救小茨岡,而不是那麼貪生怕死,小茨岡也不會至於死。況且,小茨岡是主人公的好友,眼睜睜地看着好友死去,對他那幼小的心靈是多麼大的傷害。

從兩個舅舅的表現可以看出,整個當時的社會,是一個自私,冷漠的社會。另一方面,這也使我領悟到另外一個道理:做人一定要有責任感,每一個人都要負起一定的責。總而言之,儘管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福的,但是他卻擁有一段幸福,難忘的回憶。

童年讀後感作文4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童年》讀後感450字550字650字。”——題記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童年》這本書中的阿廖沙用苦難的一生和用於拼搏的精神詮釋了這個道理。

阿廖沙那悲慘、令人憐憫,令人感嘆,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阿廖沙自幼喪父,隨着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着家裏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爲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爲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這是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鬥毆……

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骯髒和醜惡,那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許多次沉重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甚至可以說成算是阿廖沙的親人,保護和支持了阿廖沙……它向我們展示了那些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 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難歷程。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爲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着。

童年讀後感作文5

今天,我讀了《江姐童年故事》一書,這本書將我帶進了英雄江姐的故鄉——江家灣,書中講了在這片江姐小時生活的土地上,江姐度過了她困苦的童年歲月,留下了她兒時艱難成長的故事。我被江姐的童年故事深深地感動着。

當我從讀中瞭解到: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下午4時許,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朱家溝江家灣,便是後來名揚中華的巾幗英雄江竹筠時,我興奮不已,心想:原來,英雄也跟我是老鄉,原來英雄就在我身邊啊!我不禁自豪起來!於是我便更親切地讀了起來。

當我從讀中知道了:江姐父親漂泊,她們母女生活困難時,年幼的江竹筠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同母親一起打豬草、揀胡豆、養兔子和到田地裏鋤草了時,我啞然了:原來,江姐這麼小就同她母親一起幹活呀!我不禁有些臉紅,想想五六歲時的我,還有些撒嬌呢!而且每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真有些慚愧啊!於是,我帶着更敬佩的心情接着往下讀。

書中的一些字眼吸引了我:只有10歲的江姐,身材矮小、枯瘦,爲了生活,被迫去做工。高大的機器,她夠不到,幹活必須坐在特製的高腳凳上,稍有疏 忽,就會被皮鞭打。看到這裏,我的眼角有些溼潤了,我想:10歲,跟我一樣大呀!我一米四左右的個頭,八十多斤,顯得是那樣高大、強壯!而她卻身材矮小、枯瘦……10歲,正該是和我一起上小學五六年級了,可她,卻不能!卻生活在艱苦的勞動和皮鞭之下,我不忍心再看下去,我真巴不得馬上把江姐從那萬惡的舊社會中解救出來,讓她當我的同學,不再聽那織襪機的嘈雜聲,不再因做工疲憊不堪想休息一下時,還被老闆的無情的皮鞭打痛打傷!但一股強大的想拯救江姐的勇氣使我又迅速地往下讀起來。

當我帶着更崇敬的心情從讀中還了解到:1932年10歲時的江竹筠,一邊當童工一邊如飢似渴地學習。到五年級的時候,她的成績是全校的第一名,她還榮獲孤兒院頒發的銀質獎牌時。我想:江姐的條件那麼艱苦,雖然半工半讀,成績還那麼好。她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好兒童啊!怪不得她能成爲英雄呢!想想自己:總是要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才能自己吃好飯,穿好衣服……才能完成好家庭作業。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童年讀後感作文6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著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 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爲生。

這“一家子蠢貨”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倆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連小孩也與他們一起熱烈地參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藹,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絲絲的安慰。

我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爾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麼再值得回憶!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著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們現在豐衣足食 ,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 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 一個是地獄 ;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童年讀後感作文7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假期的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書上的字體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打動了我:四歲喪父,跟隨痛哭欲絕的母親與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與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阿廖沙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打架……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漸漸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歡樂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爭吵之類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與阿廖沙的有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裏,被甜水泡……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但擁有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爲長輩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爲了以後,爲了將來,爲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童年讀後感作文8

《童年》是前蘇聯無產階級文學導師高爾基的生活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它兩部分別是《在人間》《我的大學》)。

《童年》講述了作者一段沉痛的童年往事。主人翁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他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在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與醜惡。小說塑造了貪婪吝嗇、專橫殘暴的外祖父,寬厚善良、聰明能幹的外祖母,還塑造了淳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這些使小說主人公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爲一個成熟的人。

有的人不禁會問《童年》有什麼可看的呢?我說《童年》這本書講的不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有電視、有電腦、有Iphone等等。他的童年是在醜惡和痛苦中度過的。沒有父親,只有母親和外祖母,還有貪婪吝嗇、專橫殘暴的外祖父。在父親去世以後,阿廖沙和母親搬到外祖父家,但是因爲外祖父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

後來母親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竭力避開大人,想一個人單獨生活。就這樣經過了一個夏天思考之後,他終於增強了力量和信心。母親再婚後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常挨繼父打。貧困和疾病,吞噬着她的美麗。由於她心情不好對阿廖沙常常表現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刁難。因此,在阿廖沙的.心靈中,“愛”的情感漸漸被對一切的恨所代替。由於和繼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全面破產!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難。爲了餬口阿廖沙放學後同鄰居的孩子們合夥撿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童年》讓我知道了我現在的幸福和快樂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可我還想着我有多麼的不幸福,多少作業要完成,沒有時間去玩等。比起主人翁,我有多麼的不懂事啊!我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多向主人翁學習。在生活上要學習主人翁堅持不懈,自覺自律,勇於承擔,不逃避現實的精神。在學習上要學習主人翁勤奮自學,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以後生活學習中,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下做一個倔強、富有同情心和不斷追求的青少年。

童年讀後感作文9

上個禮拜,我到書店淘書,發現書櫃邊上有一本叫《童年河》的書,隨手翻了一下,它卻像磁鐵一般地吸引了我。看過之後,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它使我回想起童年那一件件令人難忘的事兒。

《童年河》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叫洪雪弟的小男孩,從崇明島的鄉下到大上海所發生的故事。五歲時,阿爹(父親)送他去崇明島的親婆(祖母)家裏,在那裏他與親婆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七歲時,阿爹把他接到上海的弄堂生活,在這裏他認識了牛嘎糖、小蜜蜂、唐彩彩等小夥伴,併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兒。書本上的一個個小故事,就像一條緩緩流動的小河,輕輕擊打着我的心靈……

當洪雪弟和阿爹在上海迷路,他們沒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而是冷靜地辨別方向,禮貌地向路人詢問,最終找到回家的路。看到這裏,我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情,想上次,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不小心走失,我卻害怕得哭了,跟洪雪弟相比我太渺小了。另外,洪雪弟跳水救人的事蹟也讓我特別感動,他精湛的游泳技術也讓我羨慕,我以後也一定要學會游泳。

合上書本,我的腦海中浮現出童年時一件件有趣的往事。思緒把我帶到……

一個週末,媽媽帶我回鄉下奶奶家。剛進樓門,我的眼球就被院子裏的一羣小雞給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奶奶拿抓雞的工具。拿着雞罩,我急匆匆地跑到院子裏,朝着雞羣的方向就猛撲過去,結果整個人都撲到地上了,卻一隻也沒抓到,再來一次還是這樣,這可把我氣壞了,像瘋了似的,追着雞羣滿院子跑。看着我狼狽的樣子,奶奶笑得都彎下了腰,這下我就更生氣了……

過了好一會,奶奶笑夠了,我也跑累了,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氣。奶奶語重心長地說到:“寶貝,做什麼事都別太心急啊,看我怎麼抓小雞!”奶奶小心地靠近雞羣,一邊撒着大米,一邊學着雞叫,雞羣慢慢地走進了奶奶的埋伏圈,她迅速地罩上雞罩,一下子就抓了好幾只小雞。太神奇了,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於是,我急忙站起來,按照奶奶的方法,又試了幾次,最後終於也抓到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每個人的童年都像一條緩緩流動的小河,流淌着許多純真和快樂的往事。

童年讀後感作文10

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曹文軒已經說過:“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這本書使我收穫頗豐。

故事次要寫了高爾基童年時的痛苦生活,在這樣一個洋溢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我”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遭到許多衝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庇護和支撐了“我”……從而展現了充滿殘酷、野蠻、愚蠢、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令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民主制度的敗北、醜惡,老蒼生身處暗中而不知的奴性與麻痹,和年輕一代反抗暗中、奴役,追求自在、光明的苦難歷程。

高爾基的作品《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不知被我看了多少遍,而沒看一遍,總有一個詞不斷不變,那就是字裏行間流顯露的“自暴自棄”。

阿廖沙(高爾基小名)在童年時父親去世,無可奈何的母親帶著他回到了外祖父家。但在外祖父家,阿廖沙目睹了外祖父家的灰暗和醜惡:兩個舅舅爲了搶奪財富而大打出手,以及在生活中所表示出的無私、貪婪;他第一個接觸的優良人物“好事情”教會了他堅持謬誤,但是由於“好事情”特立獨行的性格而被一羣愚笨的人們擯除……這種人世間的善與惡、愛與恨讓阿廖沙厭惡至極。終究,母親去世了,外祖父家日漸中落,阿廖沙也不克不及寄人籬下,於是走向人間,本人打工賠本。

書中描繪了僕人公阿列克塞悽慘的童年。阿列克塞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要外祖母疼愛他了。從父親去世時開始,他目睹了母親和外婆的哀痛。他們搬場到了外公家裏,插手了一個嘈雜的大家庭中。和藹的外婆給他帶來了許多歡樂,可也發生了許多不高興的事……很快,這個大家庭四分五裂。阿列克塞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過著流浪生活。在這期間他飽受欺辱,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但他還是熬了過來。最讓我震動的是阿列克塞爲了上學,只得撿破爛換錢。每逢不上學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來,背著一個大布袋,走進街上,撿一些破布頭、爛紙片賣給廢品加工廠,雖然常被人笑話,可他卻不以爲然,由於他堅強不平服,敢於與困難作鬥爭。

童年讀後感作文11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這個暑假裏,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鞭打。

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像還沒開的花蕾用花瓣護着花蕊一樣。在外祖父家,他熟悉了很多性格各異的親戚,可能讓阿廖沙壞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了,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

而在外祖父鞭打阿廖沙的時候,每次都用胳膊擋着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的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儘管每次都會被抽得又紅又腫,像紅薯一樣,但他還是重複地做着這個舉動。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地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既貪婪,又殘忍,還很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經常爲一些小事爭吵、甚至動手……

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經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在無形中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四周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熟悉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希奇”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沒有煩惱的,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很多的孩子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在他們看來,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地把某個無辜的人無故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別。我們天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糖水泡着,被金燦燦的錢堆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們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童年讀後感作文12

讀完《童年閣樓上的白雲》這本散文,我被作者張秋生熱愛寫作、親近自然和對生活充滿無限美好向往的精神所打動,就像有一束燦爛的陽光照進我的心裏,溫暖而快樂。

張秋生小時候居住在上海一條叫大德坊的弄堂裏,每到雨天,那裏幾乎成了危房,然而作者卻在爲“大克勞斯和小克勞斯”的有趣故事,樂得哈哈直笑。讀到這裏,我覺得:作者很樂觀,愛童話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那閣樓雖說像是飄搖在風雨中的危船,而在船艙的一角卻顯得格外寧靜,因爲那裏有個沉迷於童話的小孩。沒過多久,他搬了幾次家,在那裏他開始讀無字的書,讀門前的莊稼,讀校園高低錯落的樹林,讀靜謐的池塘,讀更加廣闊的藍天,讀那些小魚、小蝦和蝌蚪,還有可怕的蛇和出沒於墳地裏的獾和野兔……這讓我覺得:大自然是多麼奇妙,無字書是多麼的有趣!

在這41篇散文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閣樓、田野和我的童話”。他小學時候的成績很差,有點自卑,但當他讀了安徒生的《醜小鴨》,如獲至寶,變得自信,時隔五十多年,現在作者依舊受着童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並用豐富的想象力爲孩子們寫作。作者雖然生活得很艱苦,但依舊對童話有着一顆熾熱的心。他想:是童話付於了我那麼多的快樂,她讓我熱愛生活,熱愛明天,熱愛大自然。她給我純潔的感情,善良的心,她讓我從一個開開心心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快快活活的老頭。

張秋生愛童話,從中體會到快樂,童真。我也愛童話,當我還是4歲的時候,爸爸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還記得我小時候最愛聽寶葫蘆的故事,聽了一遍還要聽,一點兒也不厭。書中有不勞而獲而變誠實的王葆,有美麗善良的灰姑娘,有貪財而變得一無所有的漁夫老婆,還有伴隨我成長的身處逆境而不屈不撓,爲夢想而努力的醜小鴨……到了後來,我自己可以看一點書了,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大的書櫃,擺滿了童話書,我只要一有空就看書。我覺得童話故事就像一顆顆各式各樣的糖,總能給人帶來甜蜜、快樂和新鮮的感覺。

童話可以帶給人們快樂,希望我們不要沉迷於電視,多看書吧!開卷有益!

童年讀後感作文13

《童年》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阿遼沙,它的主要內容是講可憐的阿廖沙三歲就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着母親跟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

這是一個充滿仇恨,籠罩着濃厚小市民習氣的家庭,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家庭。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阿廖沙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跟阿廖沙,使阿廖沙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阿廖沙的舅舅們爲了爭奪財產,拋棄親情,性情暴躁、乖戾、貪財、自私……他們的家裏瀰漫着人與人之間的熾熱的仇恨之霧。阿廖沙每天過着心驚膽戰的日子,只有他的母親跟外祖母疼愛他。可他的母親在他十一歲時也去世了……後來阿遼沙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深的友誼。可是,好景不長,可憐的"小茨岡"被兩個兇狠的舅舅害死了。阿遼沙就這樣失去了最知心的好朋友。幾年後,最疼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爲生。儘管作品中描寫了那麼多目不忍睹的慘事與醜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陽光透過雲層一樣放射出了樂觀主義的思想光輝。

主人公阿廖沙沒有被艱辛、痛苦跟屈辱的生活所壓倒,他滿懷信心,奮鬥拼搏,衝破種種障礙與不幸,不斷探索新生活,這種樂觀主義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內容上帶上了積極的色彩。這本書不僅有嚴謹的藝術結構,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童年》中高爾基成功地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殘酷自私、陰險暴躁的外公、貪圖錢財的舅舅、冷漠無情的母親、善良慈祥的外婆、快樂能幹的茨岡、勤勞能幹的老匠人格里戈裏、快活可愛的保姆葉夫根尼亞。這些人物的塑造中,外婆、外公給讀者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外婆的形象是俄國文學史上最鮮明、最富有詩意的婦女形象之一,她是偉大母親的象徵,也是俄國苦難生活的象徵。她喜歡唱歌、講故事、跳舞。她慈愛、善良、剛強,在十分嘈雜跟混亂的情況下,也能把人們吸引到她的周圍,爲艱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歡樂的情調。書中高爾基通過她的外貌描寫、語言、行動以及引用大量民間歌謠、童話、故事等各種形式對其形象進行全方面刻畫。

童年讀後感作文14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歌德的這句話讓我回味無窮。趁着寒假,我狼吞虎嚥地閱讀了《童年》這本書。

阿列克謝是出身在俄國的男孩,他三歲那年,父親便離開了人世。母親的行爲也令他疑惑,而外祖母卻給他帶來了溫暖與快樂。父親的後事安排完後,阿列克謝便與母親跟隨着外祖母來到了另一個地方。

阿列克謝的新生活開始了可他並不喜歡他的外祖父、舅舅們。這裏的大人之間似乎都互相憎恨與仇視,兩個舅舅爲了爭奪財產明爭暗鬥,連孩子們也深受這種風氣毒害;外祖父性格乖戾且喜怒無常,動不動就教訓人,因此阿列克謝常常很不開心。幸好,外祖母的關懷令他得到了安慰,而外祖父家樂於助人的“小茨岡”也漸漸變成了阿列克謝的好朋友。在一次又一次的搬家中,母親改嫁,因受盡折磨最終過早離世,外祖母重操舊業,而阿列克謝也開始嘗試各種各樣賺錢的方式。

有人說,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畫,畫着你的天真快樂。每天早晨,媽媽已做好了美味的早餐;到了學校不僅可以學習知識,還有同學們一起玩耍;放學回來,不僅有動畫片看,還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可阿列克謝不一樣,他自小就沒有了父親,幾年後母親也因受盡折磨而死。在外祖父家裏,他老是莫名其妙地被拿來發泄不滿,舅舅們也一點也不把他放在眼裏。阿列克謝的童年艱辛而酸楚,但他在這種極壞的成長環境中,爲什麼還能保持着聰明、懂事、自立自強呢?毫無疑問,是外祖母的那雙大手拉住了他,不讓他掉下萬丈深淵。這一切都離不開外祖母的智慧引導,讓阿列克謝心中的天平保持平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阿列克謝的天性是淳樸的。對於善良的外祖母,他有着發自內心的熱愛;對於母親與外祖父,他表現出又愛又恨的複雜感情;看到鄰居家的三個相親相愛的小兄弟,他很想與他們成爲朋友;當家裏不再寬裕時,他不管同學的嘲笑和蔑視而走上街頭撿破銅爛鐵以換取一些戈比······有太多的理由讓我們來相信這是一個懂事、善良的孩子了。當然,外祖父的不良教育觀對阿列克謝的引誘也是巨大的,但阿列克謝懂得如何把握、如何控制,因而沒有被外祖父影響。

《童年》這本書帶給了我很多很多······它讓我明白,環境很重要,但教育更重要。它還教了我如何向阿列克謝一樣,做一個樂觀、懂事的孩子。

童年讀後感作文15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着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不快和壓抑,這也是必然的,因爲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

處在這樣醜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心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醜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裏。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然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他們害死的,還不如說是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的。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嫺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地再現了阿廖沙作爲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爲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正是無產階級努力的方向,至今天還在繼續……

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的光明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