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作文考點分析

考點:調整結構的步驟和角度

自學考試作文考點分析

調整結構是修改文章的第二個方面。結構的調整,從其外在形態來說,是對文章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重新審視,調整組織安排。從結構的內部形態說,是作者對原思維態勢的檢驗和改換。

調整結構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根據主題的修改情況調整結構

在文章形成的過程中,主題是始終支配着結構的。所以,如果主題作了修改,結構自然也得隨着調整。主題修改的程度決定着結構調整的幅度。若主題不正確,結構就不宜修補。若是主題不夠深刻,那就要再次分析研究材料,挖掘其本質意義和內在規律;主題不夠突出,若屬於材料不充分,不典型,那就要補充材料,從多方面表現。總之,結構隨着內容的.改動和豐富得到調整和加強。如此,雖也能盡善盡美,但嚴格說起來, 這種調整不是自覺的、有意識的。

第二步:借鑑不同文體最佳結構模式調整結構

當所寫文章的主題達到了一般性的要求,無須進行“大手術”時,並不意味着結構就此定型,因爲主題還應進一步完善和深化。爲此,必須從結構意識出發,縱觀文章整體“骨架”,以各類文體的最佳結構模式做比照,去檢測自己的文章,尋找出不足; 或從優秀文章結構中受到啓示,並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加以運用,也會使結構趨於完美。

徐遲的報告文學《在湍流的渦旋中》記敘的是周培源先生的事蹟,作品的初稿採用了以時間爲序的縱向結構,後來,作者認爲這樣寫像“流水賬一樣”,人物形象不夠鮮明,便借鑑了清代作者方苞散文《左忠毅公逸事》的結構方法,把結構跨越的時間定爲一個晚上,所有背景材料濃縮到一個晚上這一橫斷面中,其間穿插主人公的回憶、聯想。事蹟還是原來的事蹟,但由於結構發生了變化,讀來生動感人。

第三步:按結構的美學要求調整結構

結構雖然根據作者的風格和表達內容的具體情況變化形體,卻有着總體美的要求。 要使自己寫的文章無懈可擊,就應該從文章美學原則出發進行推敲。

一要推敲文章結構是否勻稱,首尾圓通,具有和諧之美。如果比例失調,頭重腳輕或頭輕腳重,層次段落大小過分懸殊,都會破壞結構的和諧。習作中常見的三塊式結構顯然不和諧、不美。也有多段式結構:不考慮文體類型和段與段內容的邏輯關係,頻繁分段,各段的長短沒有區別,這是爲了分段而分段,同樣造成結構的不勻稱。調整不勻稱的結構可以從文體、篇幅、內容、性質,乃至讀者等方面去進行。

二要推敲結構安排是否具有變化之美。結構如果平鋪直敘,沒有一波三折或層遞轉逆起伏變化,就不夠完美,修改時可依各類文章技法爲準繩。比如,推敲敘事類文章的結構時就可以這樣去想,能用開合法結構,不用收束式;能用抑揚結構法,不單純順向結構;能用懸念式結構法,不採用一路平直的結構。論文的結構能用對比法,就不用單面平面結構;能縱橫交錯安排結構,就不用直線結構。靈活運用不同的結構,文章自然波瀾起伏,富有美感。

三要推敲結構是否嚴謹合縫,精當細密,富有邏輯美。任何文體的結構安排都體現了作者邏輯思維的過程。思維嚴謹,條理分明,段與段之間環環相扣,表情達意流走自如,結構就能呈現出富有邏輯氣勢的美。審察自己文章的結構是否具有邏輯美,需要着眼於上下段之間的關係,推敲其是否通暢自然,表現了客觀事物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不管段與段之間是順接、逆接、急接、緩接,還是遠接、近接、明接、暗接,都得咬合嚴密,不能有絲毫的疏漏。可用取掉一段的方式測試結構是否嚴密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