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寒假趣事作文錦集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寒假趣事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小學寒假趣事作文錦集5篇

小學寒假趣事作文 篇1

我覺得過年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放炮!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都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卻迫不及待低想要下樓去放炮。在急切的盼望中,終於等到了十一點半,我和媽媽抱着一掛大大的鞭炮下樓了。

我們找到了一個空地方放好鞭炮,我在媽媽鼓勵的眼神下,手拿打火機,顫顫巍巍地走過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點着了炮引子,只聽“呲呲呲呲呲呲呲呲”的聲音,我拔腿就跑,像極了奔跑中的兔子!

“噼裏啪啦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一陣電閃雷鳴般的響聲夾雜着一股硝煙的味道撲鼻而來,象徵着來年紅紅火火的鞭炮放完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自古至今春節就是團圓,除舊迎新的象徵,鞭炮象徵着來年紅紅火火,越過越好!

夜空中,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像鑲嵌在夜空中璀璨的寶石,我和媽媽一起拿着煙花揮舞着,像極了小仙女手中的魔法棒!

我們在鞭炮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小學寒假趣事作文 篇2

寒假裏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畫年畫了。臘月二十五那天,我叫了幾個小夥伴一起來我家畫年畫。

我們先找出幾張紅色的卡紙,裁剪成一個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然後各自在正方的紅卡紙上畫了起來。二十多分鐘後,我們都打好了草稿,我畫了一條卡通龍,忻恩穎畫了許多元寶,吳宇煊則剪了一個“福”字。接下來就是勾線,塗色,裝飾了。我和忻恩穎先把圖畫勾了一圈,又把該塗色的用記號筆塗上了顏色。吳宇煊把“福”字貼在另外一張紅紙上,又在“福”字上貼了一朵花,花上寫着“花好月圓”。

經過努力,我們總共畫了十多張年畫,有各式各樣的“福”字和卡通龍,還有迎春的,還有元寶等等。。。。。。之後,我們把畫好的年畫都送給了鄰居,使整個樓道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我好盼望下一個寒假。

小學寒假趣事作文 篇3

寒假第一天就爬山對我有些不公平,但一想到在山上能野炊,我還是答應了。好吧,收拾行囊,準備爬上個6小時的山。

雖說行囊不重,但東西很多,鍋、碗、筷子、水、小刀、水果等等。呃,不費話了。步行到天橋,腳已經酸得不成樣了。幸好,公交車救我的腳一命。在車上,雖然腳疼,但我可不想坐,站着“舒服”!

到了第一座山底,突然覺得圍脖、手套毫無作用,也許是爬多了吧。(自戀中)上山半個小時,這破了紀錄;下山二十分鐘,這也破了紀錄。這山是不是要叫“記錄山”?

爬啊爬啊,終於到了第四座山頂。爸爸給我了任務:撿柴火。我收到任務,便在周圍的樹木上找乾枯的樹枝。爲了確保樹枝的乾枯程度,每根樹枝我都要折一下,聽到“咔”一聲才能當柴火用。不一會兒,我就找來了許多。但爸爸說還不夠,要再找一些。我就專攻那些沒葉子,不是樹木主枝的樹枝。還在地上找到一些乾枯的細樹幹,一折就斷。這下,柴火頓時多了起來。

拾完柴火,看見爸爸已經開始煮水了。我也幫忙加柴火。現在我才知道火堆爲什麼叫“火堆”了。原來是用一根根短柴火堆起來的呀。爸爸往火堆一吹氣,本來要滅的火又旺了起來,水很快就沸了。接着,爸爸輕輕地把兩個方便麪麪餅放進水裏,撒進調料,啊,一陣方便麪味道撲鼻而來。好香!我也不閒着,將4根火腿腸小心翼翼地放進鍋裏。過了大約兩分鐘,麪條出鍋了。吃一口,滿口辣味。原來是“紅燒辛辣牛肉麪”啊。

方便麪雖然做起來簡單,但我很餓,所以吃的很香。餓的人吃什麼都好吃,不是麼?野炊很有趣,不是麼?

吃完午飯,我跟爸爸下了山,回家了?

寒假趣事,我第一天就有,這個寒假能不有趣嗎?

小學寒假趣事作文 篇4

放假的第一天,我與好朋友樂樂在火車站的廣場打雪仗。

一切準備就緒,"戰爭"開始了.我們各自建好自己的"碉堡",各自向自己的"敵人"展開攻擊.對方總是做一個雪球,用一個雪球。我當然不會吃虧,正躲在"碉堡"後面做雪球呢!一會兒,我便做了一大堆雪球,眼看着我的"碉堡"快要垮了,我也不得不反擊了,於是使出一招"冰雹亂舞",將他的"碉堡"打垮了,再來一招"天女散花"將樂樂打得落花流水。對方並不甘心,又在手忙腳亂地建"碉堡"了,等他建好後,我已經又做了一大堆雪球了。接着,再來一招"冰雹亂舞"將樂樂的"碉堡"再次打垮。隨後,又用上所有的雪球,把樂樂徹底打敗了.在陽光的照耀下,那滿天飛舞的雪球,成了廣場的一道風景線。

就這樣,我與樂樂度過了愉快的下午。

小學寒假趣事作文 篇5

大家聽說過學生揹着父親去上學嗎?一定沒有。但,她卻這麼做了。

故事發生在諸城,主人公是一名上高中的女生李勤美。她三歲時,母親就離開了人世,七歲時,父親開的拖拉機翻了車,再也站不起來了,十二歲時,連奶奶也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租的'房間,面積只有十平方米。在她十二歲的時候,她就成了“一家之主”。

她要照顧父親的吃喝拉撒,還要學習,尤其令人吃驚的是她順利地考上了初中、高中。上初中的時候,她和父親就住在學校的倉庫裏,直到今年到城裏上高中。17歲的李勤美每天時間都緊繃繃的:早晨5點起牀,洗刷、下方便麪,給父親餵飯;6點之前到校,11點30分放學,然後花1.5元從街上買兩個饅頭一份菜兩人吃;下午6點10分放學,再買1.5元的飯菜,有時晚了,還得吃方便麪。晚上上自習,10點回家,收拾半小時,學習半小時,11點睡覺。爲了不耽誤上課,李勤美的電子錶調得比別人的快5分鐘。李勤美說,他們家早餐吃方便麪已經有4年的歷史了,不放菜,偶爾才能放個雞蛋。

聽過李勤美的事蹟,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一想我自己每天在父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憂無慮的生活,有時不高興還要對父母撒嬌,耍脾氣,上學還有媽媽接送。而李勤美反而要揹着父親去上學,想到這裏我既感到自己無比幸福,又對李勤美充滿了敬佩和同情。李勤美的事蹟讓我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