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

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冬至深情款款地邁着穩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了。

可是什麼是冬至呢?我趕緊上網查一下,終於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很重要的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就是說這一天黑得比較早。

冬至到了,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有句民謠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今天中午放學到家,媽媽說包餃子吃,我央求媽媽教我,媽媽滿口爽快地答應了。

首先是和麪。媽媽叫我把面放在盆裏,然後往麪粉里加點水,攪動麪粉和麪,我照着媽媽說的做,可是一會兒手就被粘住了,媽媽往手上撒一些乾麪粉,才把面弄乾淨,原來看媽媽和麪時覺得很簡單,現在覺得真難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笨拙的把面揉到了一起,然後媽媽把肉、大蔥、生薑放到絞肉機裏絞,絞成肉沫後,再放一些佐料,餡就做好了。

接着是揉麪和擀皮。媽媽揉好面,把面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麪糰,撒上一些麪粉,把小麪糰壓成圓圓的麪皮,再把麪皮擀成薄薄的橢圓形,擀皮就大功告成了。

最後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餡放在餃子皮裏,對摺餃子皮,輕輕地把皮捏在一起,我包的餃子非常難看,肚子癟癟的像趴在面板上睡大覺,媽媽笑得合不攏嘴。

在寒冷的冬至裏,吃上一碗親自動手包的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僅身體暖和而且心裏也暖和。

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2

清晨來到食堂,我驚訝地發現餐桌上竟擺満了一碗又一碗的糯米丸,這才發覺原來今日便是冬至。

冬至——這一個特殊的節日,在我的記憶中很模糊,好像從來就沒有經歷過。冬至,平淡而自然,似乎與每一個擦肩而過的日子沒什麼差別,絲毫比不上即將到來的春節那般熱鬧非凡,也不用跟盛行的聖誕節相提並論了。然而,不知怎的,它如一股淡淡的清流,乾淨純粹,悄無聲息地流入人們的心田,潤物細無聲。

我端起碗,微微抿了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溢満心扉,清而不淡,香而不濃。我有些驚喜,輕輕咬了一口糯米丸,不怎麼甜,卻很可口。這淡淡的氣息,正如同淡淡的冬至一樣,溫婉含蓄,雖不能刺激人們的神經,卻能讓人享受到心靈的安寧和滿足。

我慢慢地品味着,隱隱約約中,一股淡淡的清流,悄悄地,緩緩地,流進心田,在我心間蔓延開來。這又是什麼?是莫名的感動,亦或是滿滿的幸福?

我不經意地擡起了頭,正好對上在清理殘漬的阿姨,我怔怔地看着,一股淡淡的暖流融入心田。也許,無論是淡淡的冬至,還是默默的人們,這世間,都少不了他們的存在。即便是山谷最不起眼的百合,也依然默默地守住一小片天,靜靜地綻放着,淡淡地釋放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麗。

是的,是的,冬至平淡而自然,清雅而素淨,潔淨而純粹,似一股淡淡的清流,滋潤心扉,受益終生……

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3

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湯圓是圓形的,寓意幸福圓滿。而今年的冬至與以往的十分不同,因爲我們班的家委會要在班上現場教我們搓湯圓,然後現場煮湯圓吃。

週二下午,家委會的媽媽們拎着一大堆東西來了,我們拿到糯米糰後就開始搓了,糯米糰有紅色的還有白色的。剛開始時,家委會的'媽媽教我們怎麼做湯圓:先取一塊大小適中的麪糰,放在手心輕輕地搓,最後搓成圓形後就OK了!雖然看上去好做,其實做起來不怎麼容易。下手太重會碎掉,而下手太輕就很難成形。很快,一個個湯圓寶寶被我們做了出來,懶洋洋地躺在桌子上。突然,我發現有一個白湯圓太大了,而另一個紅湯圓卻太小了,我腦子裏蹦出一個想法:如果把紅湯圓和白湯圓混合在一起會怎樣呢?我便將它們混合起來,哇!這個湯圓一邊紅一邊白,好不漂亮!我帶着愉悅的心情逛了一圈,突然發現,有些組也有混合“品種”。不行,我是天才,我得與衆不同!可我怎麼也想不出辦法,我煩惱得把那個湯圓弄碎,又搓好,弄碎,又搓好……正當我不想繼續的時候,那湯圓的一個驚天大大大變化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的圖案從一邊紅一邊白變成全部是紅色,上面有一些白色的斑點,“於式超混合湯圓”成功啦!

開始吃湯圓啦!是紅糖的,我吃着湯圓覺得非常非常地美味,我一碗接着一碗,一共吃了三碗多。吃着湯圓,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因爲在這個冬至,我吃到了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可真令我難忘呀!

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4

昨晚老媽打電話來說,今天是冬至,讓我們別忘了吃餃子,好吧,既然老媽特意囑咐,那就吃餃子吧,本來也想着最近該改善改善伙食了。

想了想,還是決定吃素餃子。一大早起來,室友就去買豆腐,韭菜,雞蛋,回來後開始剁餃子餡,調餃子餡。每當做飯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特別的幸福,因爲自己不會做,還可以吃到好的。當然,這全託我那舍友的福。

一會功夫,餃子餡就調好了,我只是和好了餃子面。開始動工包餃子。我整餃子皮,她包,兩人分工合作,沒多會就包了一小案板餃子,開火,燒水,煮餃子,吃餃子,一系列程序進行的秩序盡然。

吃完餃子後,摸着吃的飽飽的肚子,不禁好奇,冬至節爲什麼吃餃子啊?上網一看,原來,冬至吃餃子,據說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說是張仲景決定辭官回家,爲家鄉的父老鄉親看病,等回到家鄉時,正直冬季。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如此,今年的冬至過的真是值了,不止吃到了餃子,還知道了爲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5

今天是12月22日,每年的這一天前後都會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第21個節氣:冬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70度,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這時大家都知道,就像小孩玩的蹺蹺板,只要到了最南端,說明就要往北走了。

快要變暖了,詩人們帶着這種期望,吃下芳香四溢的餃子,留下了優美的詩句,如喬金龍的《冬至到》:“晝短摒棄煩憂事,夜常相伴歡樂聲。小餃暖盡心頭寒,更勝金銀百十千。”陸游的《辛酉冬至》:“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靜。家貧輕過節,身老怯曾年。”等詩句。

冬至被古人分爲了三候,初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說的是前五天冬季正式來臨,氣溫下降,地下的蚯蚓被凍得縮成一團,彷彿一個個繩結。過五天,麋鹿的角開始脫落,直到第二年夏天才會再長出新角。後五天,山中的泉水開始流動。

每年冬至這天,飯桌上總是擺着一盤香噴噴的餃子,據說這一傳統是爲紀念醫聖張仲景的,張仲景在辭官還鄉的路上,看見百姓們面黃肌瘦,凍傷耳朵,於是向衆人施捨藥湯“祛寒嬌耳湯”,人們吃了後,兩耳發熱,渾身暖和,後來,人們在冬至這天也照樣做“嬌耳”吃,漸漸,便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我們在家也做了餃子,我們一起吃,起初碗裏熱乎,後來變得全身熱乎,直與這冬至再和諧不過了。

冬至這天往後,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也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願大家學習順利,珍惜時間!

冬至滿分日記範文六篇6

今年的冬至正好趕上我們開班會,星期五下午,我們全體師生度過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冬至。

往年過冬至,放學回到家,媽媽已經包好了餃子,就等着吃了。今年老師提前在班級微信羣裏發信息,讓同學們準備一個碗、一個勺、二三張麪皮、適量的餃子餡兒。班主任王老師還帶來了兩種不同顏色的麪糰,看起來誘人極了。

到了班會時間,老師讓大家自己包餃子,同學們馬上就沉浸在自己動手的喜悅中。王老師一邊給我們示範怎樣包餃子,一邊給我們介紹冬至的來歷。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測定出了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

大家有模有樣地學着包餃子,看誰包得好看、包得快。因爲媽媽以前教過我包餃子,所以我認爲自己包得又快又好看。不一會兒,一排排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餃子就誕生了,有的像圓寶、有的像花瓣、有的像白菜……還有老師包的綠皮餃子和粉皮餃子。其中一個餃子還咧着一個小嘴朝我們笑,我立馬過去捏了一下。看到我們的勞動果實,我心裏樂開了花,心想:終於可以吃到餃子了。到餃子煮好,我還幸運地領到了一個老師包的綠皮餃子。

熱乎的餃子熱乎的心。通過包餃子活動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感情,培養了團體協作精神,豐富了大家業餘生活,感知了自我動手能力。這個冬至的餃子是最美味的,這個冬至也是最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