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的日記(通用12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端午節的日記(通用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通用12篇)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來去上奧數課。走過菜場時,我發現那裏特別熱鬧。賣糉子的地方,有四五個人在那裏包糉子;買鴨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長隊。我心裏納悶,今天到底是什麼節日呀!

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下午要到奶奶家去。我高興極了。下午,媽媽帶我到了奶奶家。還沒進門,我就看見奶奶家門前插着艾草。艾草又長又綠,還能驅蚊去毒,對人可有幫助啦!媽媽說“端午節一般人家都會插這個,驅蚊避邪。”

我一進奶奶家,奶奶就拿來一個鴨蛋,而且還用紅、黃、綠、粉四種顏色的絲線包着。奶奶把它掛在我的脖子上,說:

“這是送給你的小禮物。”我拿着鴨蛋,忽然想起語文書中有端午節的作文,但上面說的不是這四種顏色的絲線,而是紅、黃、藍、黑、白五種顏色的絲線。於是,我把它告訴了奶奶,奶奶說:“你懂得真多,奶奶一定改正。”

吃晚飯了,今天的晚飯特別豐富,有“五黃”,它們是黃魚、黃瓜、黃豆子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鹹黃鴨蛋五種帶有“黃”字的食品。還有“五紅”,紅蝦、紅莧菜、紅豆糉子、考鴨、紅心鴨蛋,奶奶說這是現代的端午流行的。我這才恍然大悟,難怪買鴨子要排隊。晚飯我吃了很多,“五黃”、“五紅”嚐了個遍。

過節真是好,既有禮物,又有好吃的,自己還能學到知識。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可有意思了,我來講給大家聽聽吧!愛國詩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說理,結果楚王不同意見屈原,屈原很生氣,一怒之下投了汩羅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爲了不讓魚蝦蛟蟹吃屈原的遺體,就用糉葉包着米,投入江中。以後,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會坐舟投糉子,慢慢地就變成了吃糉子,賽龍舟。

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一個大大的“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有表驅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讓我們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吧!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3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賽龍舟,並且還會吃糉子,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有着特殊的意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艾節”“五日”……端午節小孩子們都會佩帶香囊,端午節大家都會在家裏團聚,一起吃糉子,在這一天,我們都很開心,前年,奶奶還在家裏自己做糉子,我在旁邊看着,聞着極香的糯米味、攪拌着盤裏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美味的糉子,奶奶說:“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能吃,再等一會吧!”我聽了一臉不高興,吃不到了,“好了之後,先給你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大聲叫喊:“賣糉子了,一元一個,絕對是純手工,”我就吵着讓奶奶給我買,奶奶沒辦法,只好給我買我拿着糉子十分高興,不知怎麼,長大之後一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麼幼稚吵着讓媽媽給我買。

我只是認爲,糉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徵,認爲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端午節還要賽龍舟,說起賽龍舟我是很在行的,賽龍舟在我國南方是很流行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20XX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據說端午節是爲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說的正是這樣的“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裏面蘊含着中華文化,讓我們一起繼承中華傳統,讓中華文化永遠發揚光大。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4

五月五日 星期一 晴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個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話,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糉繩。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糉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展於中國,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5

五月五日 星期二 晴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歌。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頸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的早上,人們起得非常早,人們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們相傳用露水洗臉可以讓皮膚變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裏邊曬太陽邊吃糉子。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6

今年的端午節來的真快啊,我還沒做好準備就發現端午節已經到了。在這天,按照往年的慣例,我們全家還是聚在一起包糉子!說起這包糉子啊,那可算得上我的拿手活了,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習,我對於包糉子可謂是手到擒來。

現在的我,能流暢的進行多次包糉子的動作,家裏人都誇我能幹,這讓我的心裏感到美滋滋的。聽媽媽說,今年的糉子可能會有點不一樣,因爲我們要往糉子里加一點新的食材,這樣能讓糉子變得更好吃。我一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的那股激動勁就爆發了,我趕忙來看是什麼東西。原來啊,就是向糉子里加一些軟糖,這樣能讓糉子吃起來更加的香甜。

爲了能趕快吃到這個新奇的糉子,我趕緊包起了糉子。沒過多久,我就包了十多個糉子,於是我直接拿着這些糉子去煮了。等了一會後,我吃上了自己包的新糉子,可真甜啊。果然,還是要自己動手包的糉子最好吃。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7

眼看就到端午節了,王夫人這幾天特忙,家裏像趕集似的。老公的下屬紛紛來家送時令禮物,禮物都是一樣,糉子。糉子雖然都是糉子,包裝卻不一樣。有的裝在禮品盒子裏,有的裝在籃子裏,上面都有標價,有六百六十六元的,有一千六百八十八元的。王夫人自言自語道:“不就是糉子嘛,咋賣這麼貴?”等她打開包裝一看,原來內藏祕密。六六大順的,裏面有一條大中華香菸,一瓶洋酒,一六發發的糉子,裏面不但有洋酒高檔香菸,還有六種水果,比如芒果、火龍果、荔枝、洋桃、洋梅、鳳梨。但是有一個什麼局長送的糉子,卻是散糉,特意叮嚀,吃的時候小心點兒,什麼寶貴糉子,要小心點兒?

到了端午節這天,家裏到處堆得都是糉子,這麼多能吃完嗎?王夫人把洋酒、大中華香菸取了出來,水果放進冰箱,留了一些火腿的、豆沙的、五仁的,打電話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了來,讓她們拿回家去幫着吃,也省了再買了。逢年過節的,七大姑八大姨們都不用採購,王夫人會把她們叫來,把收到的禮物分給她們。像梅花參呀、魷魚呀、銀耳呀,都是上等的東西。也有金華火腿、宣威火腿、魚翅、鮑魚什麼的。

中午吃飯時,王夫人順手拿了一串糉子放到鍋裏煮了,端上桌來。老公是南方人,特愛吃火腿糉子。吃了飯,老公吸了一支大中華,品了品洋酒,咪上眼睛休息一會兒,突然感到肚子痛。王夫打電話叫來救護車,送到醫院檢查。醫生檢查了問:“李書記有胃病史嗎?”王夫人道:“從來沒胃痛過。”李書記叫道:肚子也痛!”醫生只好做B超檢查,又做CT,終於發現,胃裏的異物,好像是金屬一類的東西,只好安排手術。外科醫生切開李書記的胃,取出一枚鑽戒,順藤摸瓜,在大腸裏也取出幾枚鑽戒。

等老公手術結束,從手術室裏推出來,王夫看着鑽戒,才恍然大悟,爲什麼某局局長臨走說,吃的時候小心點兒,原來裏面藏匿着鑽戒呀。非常感動,寫下今天的日記!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8

用艾草做的香包包叫合包,用五彩線合成繩帶在脖子、雙手腕、雙腳腕用來驅鬼辟邪,還用黑色綢子、五彩線做蠍、蛇、蜈蚣、蜘蛛、蟾蜍帶在身上,用來預防五毒之侵……

這些都是母親在五月初四的下午提前做好的。端午節是早節,農曆五月初四的下午,就有濃濃的節日氣氛了,滿院子飄着香味,櫥房裏母親忙碌的身影,院子裏我們戲耍的吵鬧聲,這種記憶裏的東西彷彿就在眼前。五月五早晨五點鐘的時候母親就叫醒我們去搬楊柳,不一回兒我們就會抱着一捆柳樹條,把它插在各個房框上,你可別說,一插上柳條,整個院子氣氛就不一樣了,給人的感覺就象在什麼綠洲上一樣,世外柳園吧。插上楊柳後,母親就讓我們去用露水洗手,院子外邊有桃樹,我們把手抻進桃葉中,來回擺動幾下,清涼的露水打溼了我們的雙手、袖子、頭髮。順便摘些桃葉回家,母親就把桃葉放在溫水裏泡上一回兒,然後讓我們在泡過桃葉的水裏洗頭。聽母親說用露水洗手,是夏天不小心劃破手傷口不感染。用桃葉水洗頭不但一夏天頭不痛,還可以滋潤頭髮,也許這些都是傳說吧,但我們卻是認真的。做完這些以後,就開始祭祖,打掃完房子,然後由母親把早準備好的祭祖食品端上桌,再由父親親自擺好。做完這些以後,大根有十點鐘了吧,我們就開始敞開肚皮吃起來……

到現在我的記憶裏常常地會泛起一股傷着胃的.食酸味,和家人們坐在一起往往會說起這些往事,我們也特意做了那些吃的,比過去的油放多了,比過去的肉新鮮了,比過去的面更白了,但我卻怎麼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也許是日漸富裕的生活把我這個城市邊緣人已經同化得差不多了,城市裏生長的是情人節狂歡節含苞欲放的紅玫瑰,但我的心常常會莫名其妙地潮溼於泥土的氣息中。正好這次的端午節,我和家人同樣說着過去的端午節,做着同樣想吃的東西,可是怎麼做都不是那種口味。我和孩子們說起我們的端午節,他們只是笑我癡。就這樣悵立在城市的端午節裏,我不知道該怎樣收拾自己的心事……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9

端午節這一天雖然還沒有到,但包糉子的活動倒是出現在我們校園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洋溢着一種歡樂的氣氛。隨着第三節上課鈴聲的響起,同學們的激情進一步高漲起來。

課上,同學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此時已經看不到往日上課時候的嚴肅的表情,只見一張張充滿笑意的還帶有幼稚的笑臉,又猶如一羣麻雀一樣的嘰嘰嘎嘎的小鳥,在節日來臨前的快樂,展現的淋淋盡致。老師也不見了往日的可敬可畏的神情,只見她笑容滿臉,那是我們多麼渴望看到的一張笑臉,給我們無窮的動力,伴隨着老師的右手的舉起:“各組就位,包糉子的比賽正式開始了”。話音剛落,教室頓時響起一片的歡呼聲,比賽就在這歡呼聲中拉開了序幕。

對於我來說包糉子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首先我抓起我早就準備好的包糉子的材料糉葉就開工,我先把兩葉子疊在一起,然後按照四十五度的角度握成一個空心圓錐形狀,接着我拿起勺子把糉子原料糯米與其他配料混合物往空心圓錐裏塞,大約三分之二滿的時候用湯勺壓一壓,快到圓錐形滿的時候再用湯勺壓至結實,接下來一個過程就是糉葉的包裹,我小心翼翼的把糉葉沿着椎體外緣包裹紮實,最後就用繩子打着十字結系綁着糉葉。到此時,我心中一片雀呼,成功了。我滿懷激動的心情看看其他同學的糉子,瞧,那不是王智洋嗎?只見他手忙腳亂的,一不小心糉葉散了,糉料撒了一桌子,他又氣又急,額頭上的汗珠正冒出來,但也沒辦法,只能從頭開始,我認真的看着他的操作,細而發現是他把兩片糉葉疊加的角度已經大於了六十度的角度了,在加料的時候在料的重量之下糉葉又散了。在我的提議之下,王智洋終於完成了他的糉子。

比賽仍在繼續,笑容仍在充溢着整個教室,而我卻陷入沉思,學習難道不就同包糉子一樣嗎?要善於思考,發現問題嗎?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0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有種暮然回首的感覺。昨天突然的看見了一人家門口的許多的枯萎的艾草和菖蒲,沒怎麼去想,就覺得是端午節過了許久了。

去年的端午節的記憶仍舊那樣的清晰,轉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記得去年端午節近乎是睡過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時候醒來了,有些飢餓,發現牀頭有一個糉子,於是抓起來就剝了吃了,也算是過了一個端午節。事後才發現糉子不是給我的。而前年的端午節好像連糉子也沒吃,就如此的過過來了。

這擱小時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時候特別的喜歡過端午節。奶奶總是會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許多的糉子,蒸很多的包子。現在看來,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狀的,顏色也不像現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卻是很好。我們總是帶上很多的熟雞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裏的蛋和別人去碰撞,看誰的堅硬,要是贏了的話是很有成就感的。現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樣多的鹹蛋呢,大多是浪費了。

而端午節似乎和淅淅瀝瀝的雨是分不開的。每次端午節便是帶上一把雨傘,帶上奶奶給的幾塊錢,帶上滿滿的期待,和着幾個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龍舟比賽了。其實看比賽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買許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爲重要的是可以往夏豬家門前路過,偷偷的狠狠瞄上幾眼,便可以高興幾天。童年的快樂可以簡單到如此地步。

記得我中考的時候是在端午節以後,而母親也在中考前回來了,這是我僅有的幾次和母親在一起過的除了春節以外的節日的記憶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還生病了,把母親急壞了。

轉眼便又要到端午節了,如果口袋能帶上幾塊錢,手裏撐着一把雨傘,拿着幾個奶奶做的包子,心裏會有多高興。真想再去故地重遊,看上一場龍舟,淋個落湯雞也好。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家鄉有一個祭祀的習慣,早上我和奶奶一起整理好祭祀用的物品,然後做“五牲”(五牲便是五種動物:豬,牛,魚,雞,鴨。就叫“五牲”)由奶奶挑到祠堂。

到了祠堂,我和奶奶把祭祀用的齋果放在供臺上,點好蠟燭,再用蠟燭的火點香,點了香,行三叩九拜,再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拜五次,還有許許多多的神仙圖掛在牆上,行完禮,由我和奶奶對“神”進行禱告。說完以後,奶奶燒紙錢,燒紙錢的時候,還要一邊燒一邊禱告家裏的情況,望神多多保佑。燒完之後,我和奶奶一起把“五牲”挑回家,回到家,奶奶高高興興把糉子拿給我吃......

今年的端午節很有趣!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2

2、5月3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中午,我各媽媽坐着火車來到了姥姥家。我一進門,就看見廚房裏擺着好多好吃的東西,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大盆糉子。我眼珠一轉,便問姥姥:“姥姥,你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姥姥笑着說:“當然是爲了紀念屈原啦!”我說:“正確!”“姥姥,我還知道屈原投江的故事呢!”姥姥用手指着我的小腦門兒說:“喲,我的外孫女知道得還挺多呢!”

晚飯時,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可是我最愛吃的還是那香噴噴的糉子。

3、5月30日 星期二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