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留痕明信片心情日記

歲末寒冬,走在大街上,商店賣場裏火熱的“賀元旦”、“迎新春”等促銷場景,很有節日氛圍、很溫暖,面對這些熟悉的畫面,我裹緊衣服,匆匆而過。拐到一條小街,在郵局門前,我的腳步停了下來,一張關於“郵政明信片”的廣告招貼畫讓我瞬間感動,不爲別的,就爲畫上“寄情留痕”那四個字。

寄情留痕明信片心情日記

如今,對於節日、新年的問候,人們往往是“拇指”一按電話問情,或“鼠標”一點網絡傳情,而把手還可以用來寫字的功能忘記了,不肯靜下心來,用一段深思熟慮的文字在明信片上寄情。其實,小小明信片,妙筆書心聲,文字不老,真情永留!

純真的少年時代,每到聖誕、新年,我都要精心挑選一些五彩繽紛並帶着香味的明信片,附上名言名句或質樸的心聲,端端正正地貼上郵票,寄給親人、老師、同學。而這幾乎是我們那個年代學生祝福新年時必須做的一門“功課”。課間,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收到的明信片,比張數,看誰收到的賀卡最多;查郵戳上的地址,看誰收到了來自最遠的問候;讀寄語,評誰的最溫馨。一張張明信片就這樣被同學們輪流品評,沒有隱私,只有真摯無瑕的情感,簡約而又美麗。

考上大學,到了一個新環境,身處異鄉的我興奮中也少不了有點孤獨,便常常給父親寫信,分享我的所見所聞和寂寞心情。同學間漸漸熟悉之後,筆我就有些懶得動了,可父親的信依舊按時地寄來。那年冬天,我告訴父親,元旦節後不久將放寒假,我打算和同學結伴回家,請勿牽掛。可是,新年前夕,班長嬉笑着遞給我一張明信片。我一看,是父親的字跡,除了“新年快樂”的'祝福之外,還有詳盡細微的十幾條回家注意事項,什麼“注意保管好隨身物品”,什麼“留心可疑人員,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等內容,落款是“父親的嘮叨”。頓時,我的眼眶有點溼潤,都說父母的愛是默默的、無聲的,可他們的情卻是有痕的,就在明信片的字裏行間積沉着……

工作後,雖然手中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但我很傳統,問候新年,明信片是首選。寄出祝福,收穫幸福,對於收到的每一張明信片,我都很珍視,無論它來自何方,來自何人。“筆下留香,美文寄情”,這是文友的明信片;“語文:九十九;數學:一百”,這是偏遠山區希望小學的一名學生向捐助人祝賀新年並彙報成績的明信片;“感恩常在,情誼永記”,這是汶川地震災區一個鄉鎮政府寄送的新年明信片……一段段美好的情感,它不會隨着時間而流逝,它永遠定格在明信片的方寸之間。

明信片,寄情留痕,不是爲了懷舊,而是品味人間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