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於熱情與冷漠之間的城市心情日記

作爲一名外來讀書的大學生,儘管家在省內,但於武漢,依然是陌生的。

懸於熱情與冷漠之間的城市心情日記

上大學之前,常聽人說起對武漢人的印象,“說話難聽”、“脾氣火爆”或者“熱情直爽”,但大抵聽到最多的還是壞的印象。於是,來武漢之後,一直戰戰兢兢地和武漢人保持適當距離,甚至可以說是維持一種疏遠的關係,不在意、不關心,也不靠近。

上大學的半年,我極少出去轉,即使朋友們嚷嚷武漢哪裏哪裏好玩。我依舊我行我素,只沉浸在校園這樣一個極小的圈子裏。直到大一下學期,由於專業的緣故,無可避免地和武漢的文學接觸了。讀了一些方方、池莉關於武漢的小說和隨筆,我開始嘗試瞭解這座城市,包括它的歷史和文化韻味。這個被我的老師稱爲典型“世俗文化”的城市,有着繁華與落魄,熱情與冷漠的兩面。

我的學校坐落在武漢的文化教育區——武昌區內。極高的建築,摩肩接踵的人羣,絡繹不絕的車輛,繁華的商業氣息,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此後的大多數時間,我便“享受”地理位置給我的優越感,領略司門口的熱鬧、戶部巷的小吃、沃爾瑪的“折扣”,還有隻逛不買的徐東銷品茂。在這商業氛圍中,我無數次感受到武漢發展的無限潛力和成爲大都市的繁華景象。

而在武昌的對面,漢口,我卻體驗了武漢世俗文化的另一面——落魄。記得那天是端午節,我和室友相約去有名的漢正街買衣服,順便看看武漢的江灘。一番公交的“千停萬堵”之後,我們到達漢正街的中心。所謂的“中心地帶”也不過是交錯連天的'電線,破舊的居民樓,灰塵僕僕和污垢凝結的街道,就算是那些堆滿衣服、各種生活用品的店鋪,也仍然擺脫不掉“擁擠、狹窄”的事實。幾個室友都失望地感嘆:“這就是我想象中的漢正街嗎?真是應了那句俗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圍着漢正街走了一轉,儘管漢口的繁華也是繁華,但多少比不上武昌的“熱鬧”,甚至可以說是有種繁華背後的落魄之感。我觀察四周的人們,他們隨意吐痰,操一口武漢方言大聲叫賣或是罵人,光着身子來回的走動;而江灘上的人們也是如此,粗糙的手,解放牌的黃底膠鞋,任江風撫弄他們不羈的頭髮。這些情景都深刻留在我的記憶中:繁華的武漢背後蘊含着落魄卻並不荒涼的風景。

漢正街之行後,我開始更多地瞭解了這座城市,於是也經常出去走動。印象最深的當然是武漢的公交車。也正是坐車的經歷,讓我更清楚感受到武漢的熱情與冷漠。那一次去看同學,夜間8點多坐578下車後要步行一段至下錢西村然後再坐811回校,方向感本不強的我由於沒帶地圖而且身上只剩五塊錢,只好盲人摸象般亂走亂撞。灰暗的燈光給孤獨的我更是增添了幾絲類似恐懼的感受。揣着可憐五塊錢的我幸運地坐上了的士,但上車後的我又擔心打車錢不夠,於是膽怯地問:“師傅,到下錢西村要多少錢?”“4塊。”我大聲舒了口氣,司機以爲我要跳車,急忙攔到:“千萬不要跳。”我笑着解釋,我不是想跳車。車內的氣氛變得溫馨舒暢。10分鐘後,我到了。打開車門的那一刻,司機對我說:“以後外出要獨立點,在這裏等811可以直接到你學校。”等車的時段我一直感激那位司機,也慶幸自己遇到好人,暗自讚歎武漢人的熱情與善良。

自從這次坐車經歷後,以後外出我總是懷着“武漢人熱情”的心態看待他們,然而我這外來學生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武漢好印象”卻一次次在武漢公交車上被打破。每次坐公交,總會在上車口聽見司機不耐煩的叫罵聲,車上的擁擠、市民不讓座的行爲和陣陣的爭吵聲,多少讓我不屑和失望。一次在車上看見一位拖着麻袋、打着赤腳的高齡農民工被肆意地擠壓在走道里,而周圍冷漠的市民表情使我寒心。我曾多次看到坐在靠窗位置的外來打工者用一種不確定的、憂鬱的眼神看着武漢的街,或許他們是爲生計,或許是沉思自己能否被這個城市所接受。而他們的眼神和坐態,讓我把這個城市的冷漠看穿、看盡。

我始終認爲,這個懸於熱情與冷漠之間的城市中的人們,不太關心超出他們之外的事情。他們只是以一種特殊的市民心態來過着屬於自身的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