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參觀日記

夏日炎炎,是否有一股清泉滲透你我的心靈。現在我們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怎麼又瞭解昨日的愁難呢?而正是這一次的博物館之行讓我頗有感觸,受益匪淺。

博物館參觀日記

走進正大門,映入眼簾是百年中國夢之川漢鐵路專題所參觀。就是它,一條路,斷送了一個王朝,這條路,就是坐落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姜家灣村的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地方,川漢鐵路對我們來說有着近一百年的歷史。它到底有着怎樣的歷史,就讓我們在歷史的隧道中尋找真相。

“竊取我國地大物博,而已一路之工,必需重外人,引以爲恥。”這裏描寫的路正是川漢鐵路,一條由詹天佑主持修建歷經百年波折的偉大鐵路。川漢鐵路計劃從成都起,經內江,重慶,忠州(忠縣),夔州(奉節),歸州(秭歸),宜昌,應城至漢口,全長2000公里,至今尚未完工。

剛踏進博物館的展廳,我便被那古風建築站臺吸引住,醒目的大字“宜昌站”,不免讓人聯想起當時修築這條鐵路的艱辛與磨難。大幅的宣傳海報上,詳細精確的介紹了川漢鐵路的修築過程。上面有這樣一段話,簡介了川漢鐵路的修築開始:1904年1月,四川總督錫良奏準設立“官辦川漢鐵路公司”,開始籌備橫貫四川東西的川漢鐵路,1905年7月公司官紳合辦,1907年7月3日再改爲商辦,正是命名爲“商辦川省川漢鐵路有限公司”。川漢鐵路公司最初誠聘情川籍留美工程師胡棟韓,陸耀庭負責勘測選線,預定之川漢鐵路路線,基本定爲四川傳統商旅水徑。

這條鐵路投資225.7億元,路段造價創下中國之最,平均每公里耗資約6000萬元,而青藏鐵路平均每公里只花2900萬元。即使在投入如此龐大資金的基礎上,鐵路仍修得極其緩慢:5萬多人修了7年,比青藏鐵路、武廣高鐵耗時還長,是中國修建最慢的鐵路。

慢慢走在展館中,細細品嚐着每一件藏品,感受的是無盡的滄桑。四川人民更是寫出這樣的一段小詩:噩電交馳,驚魂不自持,痛吾國,外債紛入,喪失輿釐。哀楚百越,生命財産從從兮!毋爲賣國賊所欺川粵漢路不爭回,不死復何期!

在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國家爲了對我國進行侵略而實施,所以才興建鐵路,以保國家繁榮昌盛。在當時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盡其流。就是這樣,因爲我們那一份堅持,纔有祖國的今天,才阻止了侵略者的進攻。民國之生死存亡,全靠了這項工程,所以它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應當說這是當時風雨飄搖的中國的一線曙光,它也發揮了它特殊的歷史作用。

今天,漢宜鐵路的開通,縮短了重慶和宜昌的距離。 輝煌的歷史創造了今天的朝陽,並有了一個蒸蒸日上、繁榮富強的`大好江山。在這炎熱枯燥的夏季,它如一泓清泉涌上了我的心頭。100年前的川漢鐵路夢,後人將延續併發揚光大;100多年來中華民族的富強夢,在今天,我們將銘記並奮起。我們不會忘記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會忘記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會忘記中國曾有四大發明的輝煌,不會忘記我們擁有雄偉的萬里長城和故宮,當然同樣也不會忘記近代100多年的屈辱歷史,落後了就要捱打的慘痛教訓。

讓我們重拾往日的民族輝煌,爲中華的民族復興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