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涼夢的心情日記

在驕陽似火的廣闊田野,稻禾長的像高粱,稻穗長的像掃把,穀粒像花生米那樣大,他和他的學生們在禾下乘涼。這是雜交稻之父,不久前當選敬業奉獻模範的老科學家袁隆平在道德模範表彰晚會上公開的一個夢。熒屏內外被一個個真情故事感動得淚光閃閃的人們,這時都會心而由衷的笑了。笑過之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禾下乘涼夢的心情日記

天災人禍、三年饑荒前夜,我不合時宜的降生,讓原本就填不飽肚子的父母越發鎖緊了眉頭。母親乾癟的乳房,時斷時續勉強哺乳了三個月,便像一眼枯井,再也擠不出一滴乳汁,靠過於稀薄的米湯和稀粥,我就像得了軟骨病,直到三歲還站立不穩,更別說走路了。上中學那些年,我和哥哥弟弟,一個接一個發育長身體,供應量仍然不夠吃,每天中餐鐵定吃山芋。儘管母親花樣翻新,或煮山芋,或炒山芋片,或用山芋粉和麪煎小巴,吞進胃裏卻都一個德性,上泛酸水、下放臭屁,不敢往人跟前站。有時課堂老師提問,剛一起身,嘴還沒張,臭屁就炸響了,惹得一片訕笑。因爲絕非個例,那笑聲其實並無惡意與譏諷,但站起來的.我還是臉憋得通紅,很是難爲情的。後來,我的孩子滿大街找烤山芋,覺得它比餐桌上的雞鴨魚肉都好吃,併爲我從來不吃烤山芋而大惑不解、刨根問底時,我常常無言以對。當孩子外出求學,回家說學校食堂泔水桶裏滿是米飯饅頭時,我的心再次被酸水浸溼了。

記得插隊那年,我親眼目睹農民兄弟辛苦耕作,“雙搶”時更是披星戴月,像牛一樣堅韌而不知疲倦,多數人家卻仍然填不飽肚子,青黃不接時還是指望山芋充飢。一次,我將一斤有點黴變的童子面順手扔出門外,鄰居老婆婆見了,趕緊撿回暴曬後成了她的晚餐,還說很久沒吃過這麼好的麪條了。老婆婆津津有味、大口吞食那碗麪條的鏡頭,一直深深刻在我愧疚的心靈底片上。幾年後,我從部隊休探親假,邀上幾個“插友”回當年的“知青點”走走,特意給那位老婆婆帶去幾筒精製龍鬚麪。老人很是高興,一面張羅着留我們吃中飯,一面底氣十足的告訴我們,打田地到戶就沒餓過肚子了。她那張原本棗核般皺巴巴的老臉,看起來明顯光滑鮮亮了許多,我信了,問她還種山芋不,她說種,主要是餵豬,城裏也收購去做成罐頭,全部出口日本。前兩年回老家過年,聽說我當年插隊的高山村,山腰處的田地全都退耕還林了。那些失地農戶,特別是老實巴交以田地爲生別無一技之長的人家,將如何以對?我這個曾經和他們一起插秧割稻的老“知青”,不免又爲他們擔起心來。

隨着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大量良田被城市這張無形的大口所吞噬,倘不加節制,必將禍及子孫後代的飯碗。民以食爲天,無糧不穩的古訓,再次爲國人敲響了警鐘。暫停退耕還林,嚴格治理非法佔地,守住18億畝耕地這根紅線,有如亡羊補牢,猶未晚也。而不斷提高單位產量、在有限的耕地上刨出更多更優質的糧食來,便顯得至關重要,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今年已78歲高齡的功勳科學家袁隆平,至今不是在稻田裏,便是在去往稻田的路上,其敬業和奉獻精神,令我等無限感佩,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也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禾下乘涼夢一定能夠夢想成真,從而造福國人和整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