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湯圓的心情日記

過年家家戶戶吃湯圓是我們這地方傳統習俗,它象徵着家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生活幸福。

過年吃湯圓的心情日記

湯圓分甜、鹹兩類,有許多種。甜的有芝麻餡心湯圓、糖醃豬油餡心湯圓、豆沙餡心湯圓等。鹹的有鹹肉餡心湯圓,薺菜餡心湯圓等等,不過過年吃的湯圓都是些香甜類的湯圓,基本上不吃鹹餡心湯圓。這主要圖的是個吉利,香甜餡心湯圓,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一家人心想(香)事成,事業興旺、萬事順心、甜甜蜜蜜。

製作湯圓很講究,一定要用糯米麪粉。因爲糯米麪粉有很強的粘性,湯圓是以粘爲主,過年吃湯圓就是用的`這個“粘”字,象徵着團團圓圓粘粘不斷的甜蜜。在幾十年前製做湯圓是件很複雜的麻煩事。那時沒機械,都用人工。把糯米上碓舂成麪粉,是個很重的體力活,因爲這糯米麪粉不能用石磨磨,磨了面就不那麼粘,碓舂的麪粉能保持糯米的粘性。

碓,現在的年輕人很少見過。過去老人常說湯圓好吃,碓難舂。碓是加工糧食的一種器具,它的結構是由碓桯、桯栓、桯尾、碓頭、碓嘴、碓牙、碓臼七個部分組成。碓桯是用一棵整樹木縱向取個能站人的平面,在碓桯的尾部斜着橫鋸掉與地面接觸時多餘的那一部分,形成魚尾形的桯尾。在碓桯總長度的三分之一處橫閂上一根木栓,在碓桯左右兩側的地下埋下兩根木樁,撐起桯栓,腳踩桯尾桯頭就能上下運動,再在碓桯的最前端開個上下洞口,裝進一根粗木棍,固定在碓桯上,那就是碓頭。再在碓頭向下木棍的末端開成幾個對稱的槽,用一隻鐵圈將木棍下端固定,就叫碓嘴。在碓嘴預先開好的對稱槽裏裝上三角形的鑄鐵片,就叫做碓牙。在與碓頭相對應的地上埋一個外方內爲圓錐形的石臼,這就成了一個完整的碓。

舂碓這個體力活一般都是男勞力做,用碓舂稻做米一天只能舂幾十斤。舂做湯圓米麪就費事多了,先將糯稻放到碓臼裏舂,去掉稻殼成糙米,一臼只能舂幾斤,待見碓臼裏80%的稻子脫了殼成糙米時,將糙米拿下,把剩餘的稻子再放到碓臼裏舂,就這樣循環往復。待糯稻全部舂成糙米後,再將糙米放到碓臼裏舂,去掉糯米表層黃皮,篩出白淨的糯米,再淘洗。淘洗後的糯米放到清水裏浸泡一天左右,用籮筐爽幹後再上碓舂面。糯米下了碓臼舂到見有細面時,就取出來用細面篩子篩,篩子上面的粗麪再放回碓臼裏舂,這樣循環往復,直到糯米全部舂成細面爲止。

那時候,一般的家人過年只舂十斤糯米麪,大戶人家三五十斤。就是舂頭十斤糯米麪也要花半天工夫。儘管吃頓湯圓這麼費事,大家小戶還是樂意去做,圖的是過年討個吉利。那時吃湯圓只有大年初一才能只上一頓,餘下的麪粉再也捨不得吃了,都用於招待來客,用湯圓招待客人是最客氣的接待。而今吃湯圓雖不那麼稀奇了,但我小時候吃湯圓的那股甜美勁兒,至今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