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校外實習日記

實習就是獲取經驗,人生跟發展都會覺得很渺茫,下面小編整理的學生校外實習日記,歡迎來參考!

學生校外實習日記

學生校外實習日記1

沉悶的天氣,一如我們出發時的情緒。這天就是暑期社會實踐的第一天,我們忐忑着走進南京市標準化研究院、鐘山風景區管理局。其實,早已預料到這天的征途將無比曲折,但我們還就是驚異於這個過程。

常聽聞政府部門就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沒想到,我們這天的南京市標準化研究院之行卻出奇容易。得到了標準服務中心蔣主任的熱情接待,並且,將我們的策劃書上交了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雖然依舊在忐忑地等待,但我期盼着樂觀的結果。

上午的走訪讓我們歡天喜地,下午的走訪卻讓我們的心沉入谷底。歷經波折,最後在下午2點找到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鐘山風景區管理局。本以爲我們的志願服務會得到景區認同,豈料確就是純然的批判。團委工作人員一語中的,從景區管理角度,點出我們的不足,讓我們無力反駁。應對初次的失敗,我們深深認識到了自我的不足,立即開始修改我們的原定計劃。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這次的失敗讓我們把景區深度調研放到策劃之內。

儘管我們在沙丁魚罐頭似的公交車上汗如雨下,儘管我們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打擊,儘管回到學校時我們已精疲力盡,但我們依然固執地相信這隻就是成長的代價。經歷苦難的洗禮,我們才能完成華麗蛻變!

學生校外實習日記2

“我就是標誌控”,在學習了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發的標誌標準化宣傳手冊之後,“志”在四方團隊的同學如就是說。

暑期社會實踐的第二天,我們團隊對在分析第一天調查結果的的基礎上,發現自身標準化理論知識的匱乏,進行了理論學習,問卷調查表的製作和策劃書的修改優化,並對接下來的工作作了更詳盡的安排。

學習理論知識之後,團隊的成員發現,目前我們所常見的標誌,比如垃圾桶上的不可回收標誌,牆壁上的禁止吸菸標誌,都不貼合標準化要求。團隊成員對於公共標誌更爲狂熱,每見到一個公共標誌就會評價一番,顏色、圖案就是否用錯,應當如何整改,儼然像個專家。一旦發現錯誤標誌,就會下意識地用相機拍下,收錄到我們的《“啄木鳥”小分隊不規範標誌大全》。短短兩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已經把我們培養成了“標誌控”。

既然選取了便不顧風雨兼程。暑期社會實踐的時光只有兩個星期,此時我們所能發現的不規範標誌相當有限,但我們團隊成員對公共標誌的關注不會因爲活動的結束而消逝。儘管前方路途曲折,但我們必須會將“啄木鳥”行動進行到底,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吸引更多人,加入“啄木鳥”隊伍,將身邊的不規範標誌“趕盡殺絕”!

學生校外實習日記3

經過3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最之後到了我們的'目的地-----xx縣xx完小。

第一眼看到周圍的時候,就一個感覺“窮”,村民都就是住的土坯房,家裏唯一值錢的東西就就是一臺彩色電視機,小孩子穿得都不就是十分得體,十分缺乏照顧。

我認識的第一個孩子叫做吳龍琴。認識她就是因爲在我們打掃辦公室的時候她主動過來幫我們的幫我們的忙。她麻利地打掃着,一看就明白她經常做諸如此類的家務活。透過詢問,她告訴我們,她經常在家掃地、洗衣服或者就是炒菜,而她卻僅僅只十歲不到。我驚訝於她的懂事與勤快,畢竟我這個20歲的人都很少做或者就是不會做。她們很小就開始照顧自我,自我洗澡、洗衣服、梳頭,此時一切都被自我安排得僅僅有條,只就是做不做得好就就是另外一回事。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中國數以千萬計留守兒童的艱難生活,以及他們獨立、自強、懂事的形象。他們渴望愛,渴望別人的關注,渴望我們的關懷,他們自尊,不期望別人去觸碰他們內心深處感到難爲情的地方。他們這些孩子就是我們中國的未來,但就是野百合很難有春天,他們的未來需要我們的幫忙。

學生校外實習日記4

這天就是開學的第一天,本以爲會來很多學生,但就是直到11點才陸陸續續來了一部分同學,這樣的局面叫我們不得不臨時打亂原先的計劃,我們覺得兵分三路,到學生家中進行走訪。

我們到的每戶家庭幾乎都就是同樣的狀況:父母外出打工,家中留有爺爺奶奶照管小孩子,此時通常就是兩個老人照顧一大羣孩子,被照顧的狀況可想而知。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幅畫面就就是:一個小女孩在一個水池旁洗衣服,而她身上穿着的衣服破破爛爛,看上去年代十分久遠。我們問她幾歲,她回答說只要7歲,上小學一年級。平時都就是她自我洗澡洗衣服,爺爺奶奶負責做飯。很顯然一個7歲的小孩子根本不能做什麼事情,能夠稍微管一下自我就很不錯了。但就是我們留意到她把自我的啊扎得很漂亮,還有各式各樣的花式。這說明她還就是很不錯的。對於一個從小長在溫室裏面的我們,此時看到她的那一剎那,心裏真的感到心酸,七歲,就是一個十分懵懂的年紀,而她穿得衣服破爛不堪,個子那麼瘦小,還要做那麼多的家務事。想想我們7歲的時候,整天渾渾噩噩,不知所措,家務在我們心目中還沒有任何成形的概念,絕對從來沒有萌生過自我洗衣服、洗澡的念頭。和他們的生活存在着天壤之別,此時我們在天堂,而他們幾乎就是在生活的最底層。

在我們走訪的家庭中我們還了解到,家長其實很寄期望於他們的孩子,期望他們的孩子能儘可能多讀書,多學本領,不期望孩子像他們一樣沒有文化,出去打工也只能做苦力,根本就掙不到幾個錢。只但就是他們的經濟潛力與他們的理想還存在必須的差距,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潛力去支持他們孩子去完成學業,理想很完美,現實卻就是十分殘酷的。我們真切地期望有愛心的人們能儘可能去幫忙他們,讓野百合也能有完美的春天,讓這些孩子們的未來不就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