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實習日記怎麼寫

地質實習日記(一)

地質實習日記怎麼寫

今天是我們地質地貌實習的第二天,目的地有兩個,一個是小傍水崖的大石河,另一個是上莊坨的地質學博物館。

7:20出發,行車15分鐘後,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大石河到了。我們的站立地點,是順斷裂發育的大石河河谷。今天我們在這裏的主要任務就是觀察大石河河流地貌的沉積特徵和河流階地特徵。

我們站立在大石河凸岸。因爲逆時針定向環流面向河流下游,環流將沉積物質帶向凸岸,所以凹岸侵蝕,凸岸堆積,腳下的這塊濱河牀淺灘上邊有許多巨大的礫石,由於水流沖刷的作用,磨圓度高,分選性強。

接下來,老師把我們帶到了的剖面前,在這裏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河道礫岩的沉積特徵:自上游向下遊,磨圓度越來越高,分選性越來越強,扁平狀礫石呈疊瓦狀排列,傾向指向河流上游。

第一個點的最後一項是認識河流階地。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大石河共有五級階地。一級爲堆積階地,二級爲漫灘相階地,三級爲基座階地,四級和五級爲侵蝕階地。五級階地各不連續,表明這裏曾有4-5次地殼擡升運動。

地質實習日記(二)

今天早上我們在西2-101進行實習動員大會,會上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任務佈置、實習地點、路線、計劃進度、主要內容的概要講解,及羅盤的結構構造功能特徵及功能,並強調了實習的安全性問題。在介紹地質羅盤儀時,老師主要教我們如何使用羅盤進行定向、定位、和量測各類地質體或地質界面的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傾角,接着叫我們如何記錄產狀要素。緊接着老師給我們播放工程地質錄像,內容主要關於大壩工程地質的介紹。壩的類型主要分爲土石壩和混凝土壩。土石壩對地基要求較低,壩址周圍必須有充實的天然建築材料;而混凝土壩對地基、地質條件要求較高,多建在堅硬的岩石地基。從錄像中我瞭解到壩址壩型的選擇應根據六個方面進行研究即:一、岩土及工程性質;二、地質結構;三、地形地貌;四、水文地質;五、自然地質現象;、天然建築材料;這些方面都涉及了工程地質內容,所以應考慮工程地質問題:一、區域穩定性與水庫誘發地震問題;二、壩基繞壩滲漏問題;三、壩基滲漏變形破壞問題;四、壩基及壩肩抗滑穩定問題;五、壩基沉降變形問題;六、河牀刷坑問題。大會結束以後老師再次強調了安全問題及準時搭車,通過這次動員大會使我對即將開始的工程地質實習有了更加充分的準備與期待。

地質實習日記(三)

今天一整天是去福清。今天一班和二班拆開坐車,而我們班先上車,早上天氣還不錯,剛好陰天。我們開了快一個多小時纔到那邊,記得是在青盛酒店下車,在那裏老師叫我們看那裏的一個岩石邊坡的簡單防護,並簡單地介紹了邊坡的破壞現象。接下來我們走了一會兒到達一個324國道旁邊的`山體旁,在那裏,老師告訴我們那是岩漿岩中的酸性噴出巖——流紋岩,岩石的構成有明顯的定向排列特徵,爲流紋構造,這塊小山體是由尚且新鮮的流紋岩構成,所以防護措施相對簡單,緊接着便開始量測該岩石的產狀要素,搞了一會兒,明白了怎樣使用羅盤儀。接下來我們坐車到下一處,也是看一個路邊邊坡的防護措施大概10分鐘左右,我們又坐車趕往今天的終點站——福清東張水庫,在壩上老師告訴我們,東張水庫對福清人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它提供附近農業灌溉用水,並指着水庫周圍,說這裏可以作爲旅遊景區向遊人開放,還可以發小量電。之後,我們到大壩底下,用羅盤儀測了一些坡面的走向、傾向、傾角。大概用來20來分鐘,接下來是吃午餐時間,然後是自由活動時間,於是我們就開始拍些照片,到處看看風景。。13點左右我們坐車回校,回到學校時大家都很累了。

地質實習日記(四)

今天早晨坐車的時候下起了小雨,所以我們都帶上了雨傘。

大概10分鐘左右就到了第一個目的地——洪塘大橋,老師在橋下給我們介紹了洪塘大橋閩江流域的堆積作用和侵蝕作用的地質地貌特徵,閩江南港河流寬闊,流量大於黃河。由於河流堆積作用導致下游沙灘較多,這裏的河沙馳名中外,含泥量低,級配良好,所以導致過度採砂;又由於河流的侵蝕作用使橋墩產生論了變形;在南岸逗留了一會兒後,我們開始走到北岸,老師告訴我們,由於橋的北岸的地基下存在軟土層和滑坡體使橋面產生裂縫,並導致橋墩的軸向位移和側向位移,使橋存在破壞現象,有的同學開玩笑問:“爲什麼不再重建一座呢?”,老師說這個想法很好,只是這樣投了太大了,現在是隻能重新加固舊橋墩,或者在兩旁重新建新的橋墩,最終採取了一些加固和維修措施,即加大橋墩,加抗滑樁等

接着我們來到農大校舍旁的一個邊坡旁,這是一個用錨釘加固的防護措施,在那裏老師講解了一會兒我們就往最後的目的的——洪山大橋出發,老師剛開始介紹了閩江南北港的區別,北港侵蝕作用強、堆積作用較弱,而南港侵蝕作用較弱、堆積作用強;由於閩江中下游分流不對稱,導致北港的流水量大,流速快,對河牀沖刷強,導致下游兩岸崩塌。

差不多11點左右,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回校,回來時天空又飄起了小雨,感覺今天收穫挺多的,其中聽了老師感受最深的是橋所處的地質條件對橋的影響很大,橋的地基、橋墩、橋面這些都受到地質結構、水文地質的影響。

地質實習日記(五)

今天天氣很好,今天一整天是去長樂,可能因爲要去海邊吧,天氣很不錯,所以今天我們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錯,在車上有說有笑的。

大概9點40左右到達了長樂江田某加油站,走了一會兒路,到了附近公路,由於我們的車較晚到達,所以和老師匯合時,老師也講了一大半內容了,聽了個大概,主要介紹該公路剖面的地質現象,接着老師叫我們量測該褶皺構造兩翼的岩層產狀要素。

接着我們往長樂下沙出發,到了海邊大家都很興奮,下車時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大海和一個巨大的燈塔,今天我們的課題就是圍繞着燈塔展開的。老師告訴我們燈塔底下巨大的岩石有很多組解理構造。在老師講解了該海岸帶的地質現象完後,我們開始量測了斷裂和節理的產狀要素,不一會兒我們便開始吃飯,我們匆匆忙忙的吃完飯,接着開始體驗在海邊嬉耍的快樂,可能是平時很少出來外面看海吧,一到海灘都把壓抑已久的心情釋放出來,化成洋溢的笑容,任海風輕拂,於是我們開始在海邊拍照留念。

這天的地質實習真的很美好,既能收穫知識,又能收穫快樂,這是不一樣的一天,期望最後一天的實習也能留給我們很多回憶和收穫。

地質實習日記(六)

今天天氣還算不錯,很適合登山。8點左右我們出發了,一路上小睡了會兒 ,大概9點半到鼓山腳下。

當走進鼓山時,看到蔥蔥綠綠的樹木,聞到新鮮的空氣,山的氣息就是好。在鼓山公路旁老師叫我們停下來觀察長着樹木的花崗岩巖體,由於集物理、化學、生物風化作用於一體,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引發的風化作用,巖體表面到下面呈全風化狀、強風化狀、微風化狀和未風化狀,由於樹根的不斷生長,岩石就加劇了分化。

接下來老師帶我們看由我們福大老教授爲其命名的一種岩石——鼓山晶洞花崗岩。這種花崗岩有其特有的構造特徵——晶洞構造,在這裏逗留了一會兒,看完這一處我們就開始登山了,目的地是半山頂某停車場採石開挖剖面地質現象。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在階梯上休息了幾次,一路上我和班裏幾個衝在最前頭,到了瞭望臺,發現我們是最早到得,在這裏小吃了下,不一會兒看老師帶着大部隊也趕到了,老師沒有休息就帶着我們往停車場走,我們看到此處的花崗岩遭受分化作用後工程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全分化層、強分化層與弱分化層,甚至岩石中還包裹着新鮮岩石,所以岩石變的不均勻、不連續和各向異性。接着我們開始下山了,一路上我們邊看風景邊拍照,由於天氣突然放晴,爬上下山有點炎熱,身上流了好多汗水,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吶,下山速度快很難控制,差不多20幾分鐘就到山腳了。

在山腳下休息到12點半左右後我們坐上了車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