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見天地到見自己作文1600字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從見天地到見自己作文16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見天地到見自己作文1600字

在我看來,“井底心態”未必僅僅是迫於無奈的口是心非,它也可以是一種基於自知的選擇。

柏拉圖的“洞穴神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羣人被鐵鏈鎖住,他們的眼睛只看向一個方向,即面前的白牆。這堵白牆通過後方的篝火映照出行人和走獸模糊的影子。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個人掙脫了枷鎖,走出了地穴,看到了真實的世界。熱烈的陽光讓他睜不開眼,廣闊的蒼穹讓他淚流滿面。而當他想起自己受困的同伴,欣喜地回到洞穴想要將他們拯救時,其餘的人卻將他的話當作笑話,並根據公意制裁了他。

柏拉圖的比喻並不隱晦,那個洞穴即可見世界,那向上的尋求之旅即是靈魂上升到理性世界的過程。

華君武先生的漫畫《井蛙心態》亦諷刺了害怕風險、安坐井底的井蛙之流。千百年來,人類似乎仍然沒有走出柏拉圖的洞穴或跳出充隨的。無時不在渴望浩渺的青天。從來沒有一副有形的鎖鏈將你現綁,我們舉目就可以看到從朝霞到星夜色彩的衰變。

可是由於能力之限安全之慮,我們選擇了自我合理化:我既不曾見過陽光,又怎會相信你的“真實”?我不曾見過江河湖海,我本就是應當生存在井底池裏的蛙。這不過是對內心真正渴望的掩飾。

人人都誇天好大,人人甘做井底蛙;人人都想見天地,可有何人見過自己?在我看來,“井底心態”未必僅僅是迫於無奈的口是心非,它也可以是一種基於自知的.選擇。

我鍾情於探討反抗與救贖的電影,《飛越瘋人院》和《肖申克的救贖》總讓我一遍一遍、不知疲倦地反覆咀嚼。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漸漸覺得讓我看完很“爽”的《肖申克的救贖》太過理想化:含冤入獄十多年的主人公安迪憑着才智和毅力不僅越獄成功,且賺得名利,還帶着一顆聖人的心成功度人。這樣的故事像斑斕的氣泡,雖美,卻易碎。如果說貫穿《肖申克的救贖》的是對天地的無限渴望和追逐,《飛越瘋人院》截然不同的故事走向卻是在叩問一個人隱祕而幽深的內心,沉重得像一聲嘆息。和安迪一樣嚮往自由的麥克·墨菲爲了逃避坐牢裝瘋賣傻來到了瘋人院,卻發現真正的瘋人院從來沒有圍欄,正如盛放你的井一般,無處不在。當麥克·墨菲因爲打破太多規則被切除了大腦前額葉,從此再無自由意志後,他的好友,也是受他鼓舞而終於尋找到自我的酋長,含着淚用枕頭將墨菲悶死。而酋長自己,則翻越窗戶,奔向薄霧中的未知和更有力量的自己。

墨菲和大多數世人不同,他無法理解會有人悄無聲息地割掉自己的前額葉,住進瘋人院,擁抱深井。可是,這口井真的只是一個提供保護的避難所和一塊阻擋不安的遮羞布嗎?我以爲,井提供的是一方自我映照的空間。當你環顧四周,會發現自己子然一身,僅有四壁上映照出的一張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一個焦灼且無處棲居的靈魂。在此之前,你從未真正觸及生活,你從未與自己如此接近。你撕咬自己的靈魂,你拷問生命的意義。你幻想着井口外的世界會不會是魑魅魍魎,會不會有蛟龍鸞鳳。你變得天真。你不必再向往天地了,因爲你早已見過。你在自己的心裏經歷了晨曦、烈日、火焰、寒冰、清泉。於是,周圍的石頭裏滲出希望與反省,愛憎與淡泊。你已見過了衆生和自己。

我並不是想鼓勵歌頌枷鎖或畫地爲牢,只是願意相信:從來沒有不是人親手鑄造的囹圄,因此也從來沒有不能被打破、不能昇華爲聖地的囹圄。此心光明處,黑夜是吾鄉。

《三體》中有句頗有深意的話:“通過忠實地映射宇宙來隱藏自我,是融入永恆的唯一途徑。”我不知道一個人是否只能通過寄身外物、不斷輸出來實現自我的價值,然而巨石永恆地從山頂滾落,西西弗斯永恆地推石上山。他是否如加繆所寫,把“痛苦的源泉”變成了“幸福的踏板”?實在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位受罰的人類國王正因忠實地面對自己而展現神性的光輝,甚至他所棲身的井,也有別樣的審美價值。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相信自己,是人類面對井底荒誕時唯一的救贖。而相信自己的前提,是真正地認識自己。把鯤鵬囚於深井,無疑是斷其羽翼。可是鴻鵠安知燕雀之志?追尋廣闊天地的人無權嘲笑深挖自己靈魂的人,因爲存在不是隻有廣度,還應該有精神的深度與高度。

不必懼怕青天,也不必不屑深井,所有的生命建設都伴隨着飽受質疑的陣痛,可陣痛期也往往是播種期。種子或許脆弱,其包含的希望卻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