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竈腳作文

老家高樓連苑起,靈獸守門明光裏。

奶奶的竈腳作文

爺爺奶奶響應建設“美麗新農村”的號召,在村委會的統一規劃下,將老家那兩層石頭砌的“危房”拆了,建起了小洋樓。奶白色的環保漆被石頭圍牆簇擁着,鞭炮花點綴着,牆裏的果樹陪伴着,真是舊貌換新顏。雕花的大門一打開,西面的那間石頭小屋與周圍的一切顯得格格不入。

推開那扇厚重而古老的木門,隨着“吱呀”的輕喃,那種陌生的年代感一下子撲而來。爺爺說這間“竈腳”是奶奶的.“回憶小屋”。爸爸說這間屋子是奶奶的“博物館”。斑駁的牆上那件灰撲撲的蓑衣下是一個體型龐大的土疙瘩,紅磚砌成的竈身,兩個小拱門似的竈膛坐北朝南開放着。白瓷磚鋪成的竈面,兩個大“鼎”像兩隻巨獸的眼睛嵌在竈面上。最有意思的那根圓柱似的煙囪穿過屋頂的瓦片直衝雲霄。

伯伯說:“這裏是美味佳餚的製造所,小時候我們兄弟姐妹總是圍着竈臺轉,冬天冷的時候,手輕輕放在竈膛口,整個身體都暖和起來了。”

奶奶接着伯伯的話茬子說:“就屬你爸爸嘴最饞,我叫他抱點柴火來,他呀扔柴火的時候還得順帶一塊地瓜……”我聽得直樂,似乎看到屢屢青煙從囪中飄向天空,勞累了一天的他們轆轆飢腸有了安撫去處。這時,姑姑的手機裏傳來“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此時,我知道竈是溫馨和諧暖融融的載體。我彷彿一下子看到了陶淵明“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十足的鄉間生活畫卷,詩情又畫意。

如今,老家已叫老家,“竈腳”也有了時尚的名字“廚房”。電飯煲、電炒鍋、燃氣竈、電磁爐十八般新式廚房用具早已領風騷好幾年。奶奶的“大竈”卻還在逢年過節炊糕派上用場,那種人間煙火味瞬間在心中復活,感覺柴火蒸的年糕香味特別足,就是一塊白玉似的圓盤,就顏色都能勾起我們小輩的無限食慾。你想,寒冬臘月溯風呼嘯的日子,一家人在竈火融融的竈邊來來往往,那濃濃的煙火味,暖融融的溫馨氛圍,無間的親情就會填滿整個竈間,人間天倫之樂就在身旁圍旋,久久地,久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