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懂得了感動-六年級-記敘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特別是佔有重要地位的記敘文,記敘文是把一個事實、事件的發展過程原原本本地敘述出來,讓讀者清楚瞭解到這個事實或事件的文章。那麼寫這類作文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感動-六年級-記敘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那一刻,我懂得了感動-六年級-記敘文

那一刻,我懂得了何爲感動,似一泓清泉,聖潔無暇,完美無缺,一絲感動心中來。

——題記

曾幾何時,我對媽媽的嘮叨是哪麼的煩;曾幾何時,我對媽媽的關心是那麼的冷漠。

永遠記得那一刻,那是一個寧靜的午後,我正在津津有味的讀着《三國演義》,而勞累了一天的母親突然推開我房間的門,手裏拿着那個我家最美觀的碗,碗裏盛着石榴,我的眼前浮現出這樣的一幕:昨天我只是無心的對媽媽提了個建議,說:“我想吃石榴”,沒想到媽媽竟把這事放在了心上。怪不得我聽到了門“咣”的一聲,原來是媽媽去買石榴了,想到這裏,我心中那堵冰冷的牆漸漸要融化了,可我對媽媽的態度依舊。我衝媽媽大喊道:“我不吃!不好剝皮。”媽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走出屋去。

本來晴朗的天空,這時突然幾片雲把太陽攔住了。

我依然看着書,但是覺得書中的情節不如剛纔那麼有趣了。我合上了書,緩緩推開門,眼前的`景色使我愣住了——只見客廳的桌子上放着那隻碗,碗中裝的是滿滿一碗石榴粒,晶瑩剔透,就像一顆顆水晶一樣,這裏面飽含着多少媽媽對我的愛呀!霎時間,我的心扉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暮地,一絲感動從心頭來,淚水悄然劃過我的臉頰,滴在地板上,“滴答,滴答”,我心中的那堵冰冷的牆終於被融化了。回想起媽媽對我的嘮叨,也不覺得煩了。記得有一次,我匆匆忙忙地收拾好書包,正要跑出家門,媽媽禁不住的嘮叨了一句:“帶上傘,今天有雨。”在媽媽的一再囑咐下,我無奈的把雨傘放進了書包裏,嘴裏還不住的抱怨着,放學後果真下起了大雨,好多同學都沒帶雨傘,被雨澆的像落湯雞一樣。有一位同學竟然還抱怨着說:“要是他媽媽也像我媽媽一樣就好了。”霎時間,我的心中感到很溫暖。

一把傘撐了很久,雨停了也不肯收:有一朵花聞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丟:有一種親情,直到青絲變成了白髮,在心底也深深保留。千日恩典,原來母親的存在,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