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作文三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觸動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觸動作文三篇

觸動作文 篇1

吃晚飯時,爸爸打開電視看新聞聯播。不料新聞剛剛播完,正在放廣告。爸爸便把遙控器丟給我,自己走開了。

我坐在電腦前,一邊等待着心愛的連續劇開播,一邊沒好氣地想道:現在的廣告商也真是的,做出的廣告一點檔次都沒有!正想着,一則農夫山泉礦泉水的廣告印入眼簾。“農夫山泉”爲了推銷自己的商品,宣佈要從賺到的利潤中捐出一部分給山村的貧困孩子們。廣告中他們採訪了一位被資助的男孩。那位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男孩說了一句很平凡但令我難忘的話。他說——“我一定要好好讀書!”

沒有華麗的修辭,這是一句簡單,樸實而又真誠,動人心絃的話。小男孩的語氣是那麼堅定,那麼真摯,那麼認真,令人回味無窮。

“我一定要好好讀書!”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有志氣。”一點兒也不錯。只有償到困苦的味道後,纔會感到幸福的甜美。小男孩飽嘗了種田,放牛的辛酸,所以他知道在知識海洋中漫遊的快樂。然而我們這些城裏的孩子從小被嬌生慣養,除了學習外,幾乎什麼都不做。然而我們卻成天抱怨老師,厭惡書本,憎恨作業,堅信着網絡,小說和遊戲纔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每天忙着xx,忙着做白日夢,忙着追尋一種我們所謂的“流行”和“自由”。難到必須要等到風霜之後才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嗎?難道“生在福中不知福”是一個不容改變的事實嗎?我希望它不是,我也相信它不是。

“我一定要好好讀書!”爲了拓展我的視野,開拓我的知識面,爸爸不惜重金的爲我買了計算機,網絡學習機等。然而以前我從不知知足,從不知珍惜,反而埋怨爸爸不給我買手機、MP3。相比之下,“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小男孩說這句話時是那麼知足,那麼感恩,使我不禁開始反省自己。我發現,原來自己是那麼走運,那麼幸福。小男孩僅因爲獲得了上學讀書的機會就那麼欣慰,而我在自己的花花世界裏還窮奢極欲,貪得無厭。小男孩雖然在物質上一無所有,但他的求知慾望是他不久後會獲得一筆豐富的知識,而奢侈的我們,“窮得只剩下錢了”。

想着想着,盼望已久的連續劇終於開播了。而我丟下了遙控器,回到了房間中開始做作業了。

觸動作文 篇2

誠如冰心所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正是這一份份濃濃的愛與情意,點綴着我的心靈,觸動着我的心扉。

成長中有母親的耐心呵護,觸動我的心扉。臨近中考了,繁忙的學習之餘還要練習仰臥起坐。母親聽說考試時要用一點兒彈性都沒有的'墊子,以前一直習慣用吸塵器的她,蹲在地上用抹布一點一點地擦,極細緻,極認真,就像是在做一件絲毫不容馬虎的大事。額頭蒙上了一層汗珠,臉也累得通紅,她還堅持把地板的每一處縫隙都清理乾淨。躺在地上做仰臥起坐,似是聞到了地板上母愛的陣陣芳香,感受到了母親落在地上的晶瑩的汗珠。母親在一旁不停地爲我加油,“這樣把着疼嗎?”“累不累?”母親親切的話語消除了我滿身的疲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滿足的微笑,來回報這深切的母愛。母愛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母愛觸動着我的心扉。

凜冽的寒風中父愛如縷縷暖陽,照耀出心底的寧靜,觸動我的心扉。父親最近不知道是得了什麼病,早上出門時,明明站得好好的,突然就倚在了門上,一陣眩暈。母親勸父親不要送我上學了,在家裏安心養養。父親說:“沒什麼的,我不要緊,關鍵是不能讓孩子上學遲到啊。”於是父親像以前一樣給我背書包,開車門,啓動車子,動作似往常一樣麻利。生病的他對自己的痛苦隻字不提,爲了讓我不爲他擔心,裝作沒有生病,小心地呵護我。父愛似隱忍的高山,把所有的痛苦一個人承擔,留給我內心的寧靜與安穩。父愛無時無刻不觸動我的心扉。

不開心時有朋友溫暖的安慰,考試之前有老師懇切的叮嚀,打針之前有護士甜美的微笑;烈日中交警叔叔疏導出順暢的交通,寒冬裏環衛工人揮舞出整潔的街道。這些關懷,這些付出,觸動我的心扉。

是不是回憶就像淡淡檸檬草,心裏滿載芳香的味道?我選擇對這個世界微笑,謝謝你們,我明白了愛的好,謝謝你們用愛觸動我的心扉。

觸動作文 篇3

那一刻,她觸動了我的心靈,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當時她帶給我的震撼。雖然她不是捐款幾十萬的老總,也不是捨己救人的英雄,但她卻深深的感動了我。

記得,那是一個難得的休息日。我和朋友去逛街。因爲休息日的“稀有”讓我們異常珍惜。朋友幾乎用最開的速度衝進商店,然後買了瓶飲料。可是沒想到,我們卻被盯上了。這是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向我們走來,她滿頭凌亂的白髮,一身全是補丁的黑布衣服,臉上身上全是灰塵,她一手抓住朋友手中的飲料,然後說:“我要,別扔!”朋友一臉茫然的望着老人說:

“剛買的仍什麼?”老人又說:“我要瓶子。”朋友說:“剛買的沒喝呢!”然後扭頭就要走,老人又抓住朋友的袖子說:“你喝了,喝了。”朋友從老人的手中把袖子掙脫出來,拍了拍休息,不耐煩的要把未開封的飲料扔給老人。可老人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接過飲料,而是推回飲料說:“你喝完了它,喝完了。”朋友無奈到極限,擰開瓶子就喝了大半瓶,回收甩給了老人,然後拉着我繼續前行。老人愣在那裏,過了會兒老人慢慢擰開瓶蓋,把瓶裏的飲料喝光。在我們的後面同我們朝一個方向走着。朋友因爲來之不易的休息日老人的出現,非常氣憤,不斷向我訴說着心裏的怒氣:“好好的一個休息日!”“一個瓶子多值錢啊?”“飲料都沒喝好!”……朋友一遍一遍的發泄着,直到我們在路邊遇到一對母女,這是一對乞討的母女,小女孩頂多七歲,卻因爲燙傷了腳無錢救治在路邊乞討,我和朋友捐了兩元,就在乞討母女不遠處找了個椅子坐下聊着,過了大約有十分鐘,剛纔那位年邁的老人邁着緩慢的步伐向那對母女走去,朋友立刻拉起我,邊跑邊說:“走,看那老太太又去搶瓶子了!”朋友帶着我跑到老人不遠處,等着看笑話,老人慢慢把瓶子依次放在地上,瓶子比剛纔還多了兩個,朋友拉拉我,指着多出來的瓶子笑,可下一刻我和朋友都呆了,老人從兜裏拿出一張手絹然後打開,露出了疊的整整齊齊的大約十幾張五角和一角,大概有五元左右,遞給了小女孩,然後老人彎下腰,拾起放在地下的瓶子,邁着緩慢的步子走了,我和朋友站在那裏心如刀割一般,不知道說些什麼哈襖,朋友拽着我跑到商店,買了瓶飲料大口的喝着,然後追向那年邁的身影,把喝的乾淨的瓶子遞給老人,拉着我就跑。

回家的路上,我和朋友什麼也沒說,但在我們心中始終有一個拿着瓶子的老人的身影久久感動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