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與書同行的旅程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段與書同行的旅程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段與書同行的旅程作文

朝對流雲,暮聽鐘鼓,與書同行,悟成長法則。

——題記

成長路上,少不了書香。清晨還是正午又或是黃昏,與書同行,在書中徜徉,讓我收穫許多許多……

與屈原同行,悟愛國精神

“長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是屈原面對楚國人民的多災多難發出的長嘆,憂國憂民的他,站在汨汨羅江畔,縱身一躍,驚起歷史的浪花。看着國人的痛苦,他不禁淚溼雙襟,然而他又無可奈何,只能留下“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長嘆,在江畔邊,令後人感嘆他的忠貞。與他同行,我明白了忠貞。

蘇軾同行,悟樂觀豁達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與蘇軾同行,我學到了豁達。烏臺詩案,他先下牢獄,後貶黃州。換作他人,也許早已頹廢,至少惆悵滿懷、傷感憂鬱,可他不一樣。他深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因而他能從感傷中跳出來,始終保持一顆樂觀的心。他把苦難研成墨,把貶謫當成筆,揮毫寫就一首又一首豪邁曠達的詩篇。與蘇軾同行,讓我領悟到面對成長路上的坎坷所應有的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浮沉所應有的豁達的胸襟。

與愛玲同行,悟遵從本心

“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樂趣,世上的悲劇大半與金錢脫不了關係。”這是張愛玲的名言,與愛玲同行,我學到了在撲朔迷離的幻境中,應保持自己的個性。張愛玲身世顯赫,生在雄厚的家庭中,並不缺乏當代女性所持有的細膩感與古典的美感。可貴的是,她用敏感的話語,鋒利的筆觸,抒寫了一個又一個淋漓的人物,抨擊着不平等的社會,她呼籲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愛與被愛是人的本性,人們應勇敢地追求幸福。她遵從本性收穫愛的.清風。與她同行,我懂得了,成長中應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忘初心。

魯迅同行,悟凜然正氣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與魯迅同行,我學到了在黑暗的環境,應尋找自己心中的燈。魯迅是許多人的偶像,他以筆爲武器,與黑暗勢力鬥爭一輩子。他心中永遠亮着燈,並且照耀着他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是他的精神寫照。與他同行,我悟到了一身正氣,方可成就成長之美。

一杯香茗,幾卷傳記,猶如明亮的燈,點亮了我的雙眼。是它們,將我成長的旅程點綴得芳香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