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種美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中有種美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中有種美作文

生活中有種美作文1

又是一個明朗的天,完成各項作業的我正享受着一時休閒帶來的愉悅。環顧教室,我的眼不由得落在了剛辦不久的黑板報上。感恩!多久沒有想起這個詞來了啊,望着一個個跳動着感情的字符,我的思緒一下子飛得好遠好遠。

忙碌的學業,緊張的生活,讓很多學生的生活只剩下了自己。他們總覺得自己生活在沒有人理解關懷,沒有人呵護的世界裏。漸漸地,生活中多了些抱怨,少了些感動。當然,這樣的人也就感悟不到生活中的那份快樂。我一直固執地認爲:只要你生活在一個豐富的感情世界之中,懂得感恩,哪怕是沒有人讓人誇獎的優異成績,哪怕是沒有人人羨慕的美麗外表,哪怕是沒有讓人嚮往的優越生活,你的世界將永遠充滿着陽光。

春天,讓我們將感恩之心獻給大地,是它的乳汁滋潤了世間的萬物,讓我們在如茵的草地上任意漫步,在綠樹成林裏瀟灑遨遊,在繁花似錦中讚歎不已;夏天,讓我們把感恩之心獻給大河,是它的辛勤付出保障了農作物的健康成長,是它的博大讓我們在炎熱中感到絲絲清涼;秋天,讓我們把感恩之心獻給果樹,是它的無私奉獻,讓我們享受葡萄的晶瑩剔透,梨子的清爽潤口,蘋果的甘冽清脆;冬天,讓我們把感恩之心獻給白雪,是它的潔白無瑕,讓我們在雪地中任意玩耍,讓我們想起“瑞雪兆豐年”的那份繁華。懂得感恩,世間的一切,都會成爲你最好的朋友。

我們要將感恩之心獻給父母,是他們的辛勤勞作,我們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是他們的絲絲關愛,我們才能毫無顧忌地爲自己的未來打拼;我們要將感恩之心獻給老師,是他們的兢兢業業,我們才能在學習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是他們的諄諄教誨,我們才能在生活中不迷失方向;我們要將感恩之心獻給邊防戰士,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才擁有安靜祥和的生活,是他們的頑強執着,我們才能享受世界投來的那份尊敬的眼神……

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在感恩的世界裏,讓我們一起收穫着快樂、幸福,一起收穫着成功、喜悅。收回思想,只想問一句:“朋友,你懂得感恩嗎?”

生活中有種美作文2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不斷髮展進步,我們的生活有了本質的改變,卻被碎片化了。微信、打車軟件、網上購物、電子書籍等各種新技術,甚至動動手指就能支付各項消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同時在無形中也碎片化了我們的生活。

爲何我們的生活會碎片化呢?我們的生活需要簡化、迅速,節省更多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把原本一天只能做一兩件事情變成可以完成四五件或者更多,效率是提高了,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少了些與人交流的時刻,少了些用心思考的時間。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更新的是生活,消磨的卻是我們的靈魂。慢慢地,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裏,取代了傳統的用紙筆書信;電子書籍取代了紙質書籍;各種社交軟件取代了面對面交流,而這些被取代了的傳統是多麼的彌足珍貴啊!

碎片化的生活摧毀了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我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思考,一天就過去了。到了第二天,鬧鈴響起的那一刻,又開始重複前一天。倘若我們不改變這些氾濫的碎片化的生活,那麼生活就會變得日暮窮途。

這幾天,我欣賞的一位歌手被網絡暴力推上了風口浪尖,我喜歡他寫的歌,喜歡在閒暇之餘,把聽他的歌作爲一種消遣的生活方式。至於他的私生活與我無關,不參與不評論。但面對他對此的迴應,也許那些所謂的“路人”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這讓我想起了同樣的一年九月,就是因爲網絡暴力,他的好友,一位優秀的演員歌手患上抑鬱症,生命之旅也就此結束。現如今他的遭遇,讓我陷入了沉思。隨着互聯網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碎片化的生活,一方面網絡提供了更廣闊的交流平臺、更方便快捷的大量信息,同時也形成了一種暴力形式,是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論等不良行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隱私,如果每個人都做好本職工作,不急於對一件事下是非判斷,把關注明星私生活的時間去做一些健康正能量的事,也就不會存在網絡暴力的事情了,但現在俯在手機前的他們,根本不在乎誰對誰錯,誰真誰假,只有隨心所欲地口出狂言。不改變自己,那些負能量的碎片會侵蝕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永遠迷失在流言蜚語的迷霧中。

我們要改變自己,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接受新事物的同時,我們要儘可能褪去浮躁。簡單纔是快樂,讓碎片化的生活拼接成一個圓,放慢腳步,直到圓滿。

生活中有種美作文3

碎片,是零星破碎的物片,我們的生活早已碎片化,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娛樂,彷彿早就習以爲常,我認爲,碎片化的生活,需要改進。

碎片化的生活有他的好處,即時性便是其一,其實碎片化的生活早就出現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枕上,馬上,廁上”便是對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最好的利用。碎片化的閱讀,也讓中國人的讀書效率提高顯著,如今哪怕在擁擠嘈雜的地鐵上,也總有人在捧着手機看書,碎片化的生活,讓生活節奏加速。

碎片化的生活還有一個好處便是他的隨性,我們不必爲讀哪本書而焦慮,那些推薦書本的微信公衆號早就將每本書的精華節選出來,你只需要花兩三分鐘,讀一讀,喜歡的話也不用用手摘錄,只需輕輕點一個收藏,便可將他保存,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更加輕鬆。

可是我最近發現了一個現象,正是這個現象體現了碎片化的弊大於利,也是我認爲他需要改進的地方。

如今在閱讀室裏,花整個下午泡在那閱讀的人越來越少,哪怕條件寬裕,有足夠的時間與條件讓你閱讀紙質的書籍,人們還是選擇拿起手機,去閱讀那些碎片化的書,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卻少規律性,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規劃自己的閱讀道路,大多都是看到哪算哪,哪怕文字再吸引人,也不會去花大段的時間去閱讀整本書,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缺少規律性。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不再深入閱讀,一有時間,第一念頭便是拿起手機,看幾條朋友圈,刷幾條微博,願意捧起書來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哪怕看一部文學改編的電影,也不願去翻一翻原著,這就導致了我們語言的匱乏。老一輩的技藝,願意傳承的人越來越少,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速,卻也越來越凌亂,哪怕那些看微信上好書節選的人。也比不上以前讀書人閱讀那麼細心了。蘇東坡讀阿房宮賦能讀到四更天,而放到現在,花上一個下午去讀一本書,也少有人能做到了,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變得浮躁,沉不下氣去幹一件事。

這個是碎片化的生活導致的嗎,我想也不盡然,我覺得更多是我們自己導致的。碎片化的生活是好事,但碎片化的生活只是讓我們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而不是讓我們把原本完整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換句話說:我們要用好碎片化的時間,而不是讓我們主動把生活碎片化。我們只要改掉這個缺點,生活便會越來越好。

碎片化的時間,需要利用:碎片化的生活,需要改進。我希望我們未來的生活,越來越好。

生活中有種美作文4

早上剛起牀,發現窗外灰濛濛的。遠處的空氣好像濃稠的牛奶,把世界都浸潤在裏面。幾米開外的地方似乎什麼都看不清了,霧霾遮蔽下的世界看上去那麼撲朔迷離。

霧霾這東西就像個灰濛濛的影子,總纏着我們。呵,還真像《西遊記》裏描寫的妖魔鬼怪施法,雲鬱郁,霧騰騰的,天空像得了抑鬱症,迫使得人們也變得壓抑、煩躁、呼吸不暢。夏天的霧霾,像地溝油一樣粘膩,感到裸露的皮膚黏乎乎的;冬天的霧霾,像盔甲一樣沉重似乎肺裏裝着些什麼,想呼卻又呼不出去,全身不舒服。

一想到霧霾還沒有那麼嚴重我們仍得上學,心情就更不好了。突然呼吸不過來暈倒怎麼辦?Pm2.5超標怎麼辦?一個個問題,以種種擔憂接踵而來……

煩……

吃了早飯,下了樓,一擡眼,冥冥中看到一個橘色的人影。

“譁——譁——譁”哦,是環衛工人。我一邊往公交車站臺走,一邊仔細觀察着這位跟我一樣很早就起來的“橘色人影”——他個子不高,古銅色的臉上早已多次歷經風雨刀、雪霜劍的洗禮,手上拿着的是快要和他一般高的大掃帚。他沒戴口罩!可這並不影響,他掃着掃着累了,便放下掃帚在馬路牙子邊一坐,長舒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今天天氣不怎麼好啊,老天爺嫌冷嘴裏頭哈出白氣了?”說完自己笑笑,活動了一下頭和四肢,輕快地起身,拿起掃帚,一邊哼歌一邊往前走着掃着。

我正想着他的話,公交車來了。刷完卡,聽到一聲輕快的“早上好”,一擡頭髮現是司機師傅——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正微笑着看着我。我愣是沒反應過來,含含糊糊“嗯”了一聲,便往後走了。到了某站,師傅輕快的聲音又傳入我耳:“大媽,今天天氣不怎麼好,您身體還適應啊?”原來是一個跟她很熟的老太太上了車。兩人一會兒互相關心關心身體,一會兒拉拉家常,全車的氣氛也被調動起來了,有的乘客互相交談,有的一邊聽音樂一邊唱歌,我看向窗外,人影、樹影呼嘯而過。擡頭望望天,灰灰薄薄的霧霾環繞着高樓大廈,我突發奇想:若這高樓是聳立的大山,霧霾是絲絲縷縷的白雲,這意境可比黏糊糊的地溝油要好得多吧?

對霧霾的煩躁而產生的心情頓時消失了,轉變明朗了!

到了學校,又一次看到老師親切的聲音,同學們熟悉的笑臉,頓時愉快起來,和大家一起玩耍了。

誰說霧霾天一定不好?誰說霧霾天總是會令人煩躁?不,霧霾天依舊很美,但這種美不主要是風景,而是人,是人們的心靈,是人們心靈的樂觀。

生活中有種美,叫“心態·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