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的雙橋作文

美景與水似乎是緊緊相連,有了碧波盪漾便有了一絲靈動,夕陽籠罩下的“新豐”與“橫港”雙橋便是如此,古韻悠長又不失現代時尚。

夕陽下的雙橋作文

順着清流急湍的聲音,徜徉在雙橋間,首先吸引人的是河邊那棟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張恨水”的'舊居。1905年,張恨水10歲時,隨父親來到黎川,就在這裏,張恨水第一次接觸了通俗小說,並在私塾老師潘端木先生的薰陶下開始了文學啓蒙。流連於此,彷彿看見少年張恨水或坐在書桌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小說;或嬉鬧於屋前河邊,陣陣笑聲灑滿黎灘河。張恨水離開黎川多年後,黎川的山水仍然讓先生魂牽夢繞。1929年3月3日,張恨水在《上海畫報》發表《舊歲懷舊》一文,用優美的語言抒發了對黎川的思念之情。

來到古香古色的小巷。雖說此時正當夕陽西下,彩霞滿天,卻依舊期待着下一次淅淅瀝瀝的雨,雨中正好有一位像丁香一樣的姑娘款款走來......出了小巷,此時已是晚飯時間,一縷縷炊煙隨意飄蕩在屋頂的上方,寫滿了閒意和溫情。橋頭人家紛紛搬出小桌擺在各家院內,一天勞作的疲倦在幾杯薄酒、幾碗可口的飯菜間一一散盡。

這是一個清風與流水和鳴的地方。你看,居有竹,自種蔬,土竈火暖,炊煙裊裊,晚風庭院,淡雲往來,芳草萋萋,綠樹成蔭。此時,橋上傳來一聲聲哀怨悽婉的二胡聲,原來是一位老人在拉二胡,如泣如訴的《二泉映月》讓我們駐足凝聽,思考着人生的得失成敗。感嘆間,不知從哪又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化解了我們的愁悶,其歡快的旋律深深震撼着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受到繁華如幻影易逝,縱使經歷雨雪風霜,也要堅持不忘初心,就如新豐和橫港雙橋,既傳承了古風,又展現了未來。

我心安處是故鄉。“雙橋”帶給我們心安,帶給我們寧靜,讓我們可以偏安一隅,靜思己過,靜候花開!